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60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的证治/茵陈蒿汤(湿热两盛)
 
   下面,有关黄疸的证治,首先看茵陈蒿汤证,这是一个主方,对谷疸来说。
   第13条讲:
 《金匮要略》13.“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汤主之。”(一类)
 
(《伤寒论》“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
(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 这与第2条里讲的“食谷即弦”的
意思是一样的。

“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汤主之”- 茵陈蒿汤,在我们《方剂学》,在《伤寒论》,都已经很熟悉了。

   在这里请大家看,在《金匮要略》里面,它对茵陈蒿汤是怎么表述的,另外,他说了几个问题,首先应该看一下,谷疸应该有的一些症,食谷即眩,包括现在讲的,“食即头眩,胃中苦浊,谷气不消”,这是前面,已经在谷疸的那部位内容。
& 特别是湿热谷疸,讲的“食谷即眩,胃中苦浊,谷气不消”,
& 另外,讲到小便不通,身体尽黄。
   总结它是怎么造成的,“阴被其寒,热流膀胱”。

   现在又在重复,说
“寒热不食”- 证明在开始的阶段,不是马上就发黄了,得有一个过程,就
是在谷疸没有形成之前,或者经过了一段的时候出现,最先表现为寒热不食,不同于外感的一般寒热。

   怎么来理解这个病机?
& 有的人说,因为它有寒热,证明它是传染性的,是和外感湿热疫毒有关。
& 我现在说,从病机的角度来看,请大家注意,这是脾胃有湿热在蕴积,湿
热交蒸的结果,它这个是自内而发的,那么,作为在中焦它要影响到营卫,因为脾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也可以叫做营卫之源壅塞不利。
   那就是说,它发的寒热,是因为中焦被湿热蒸,被闭阻、郁阻,营卫之源壅塞不利了,所以,从内发于外,就影响了营卫的运行,这个是一种壅塞不利的表现, 发为寒热。
   不仅是发为寒热,而且还影响到饮食,食欲减退,这是由于湿热留滞了中焦,或者说郁结于中焦,影响脾胃的健运功能,影响它的升清降浊,同时特别影响到营卫之和。
   所以,从内到外,营卫的运行受到影响,便发为寒热。

   两种认识:
(1)说用寒热说,来表示和外感病因相关,是不是湿热疫毒之邪,导致的一种寒热。

(2)从病机的角度上来认识,我认为是湿热郁积在中焦,使营卫之源壅塞不利,从而影响了在表的营卫不和,或者营卫不行,发为寒热,那么,食欲减退,也就是影响到它的脾胃运化功能,所以,他(病人)食欲减退,不欲食。

    为什么
“食即头眩”?- 升清降浊功能不正常了,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浊阴上升
了,这都是来说明脾虚。
   反过来说,若勉强进食,还有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症,怎么也不行,
不管是湿热,还是寒湿,都是这样。
& 发生在饮食之前,不想吃,
& 饮食之后,不能过饱,也不一定说吃得特别多,就是吃得超过,他(病人)的承受能力,他就发烦、头眩,都是和湿邪郁阻有关。

   下面,又说
“心胸不安”- 这是在讲湿热不能下行,小便不通,反而上冲,所以,他(
病人)就“心胸不安”。

“久久发黄为谷疸”- 我觉得“久久”二字,太重要了。
   他(仲景)为了形容这个病情,不是说马上这些症状全出现,经过一段时日,经过一个病变过程,叫做“久久”形成的谷疸,这也是湿热谷疸。
 
   那么,
“茵陈蒿汤主之”- 从方测证,它一定是湿热两盛型,而且,得是属于阳黄
范畴的,所以,我看这个表述上,
《中医基础学》,
《中医诊断学》,还是我们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关于“两盛”这个“盛”字,有的这么写“盛”,有的这么写“胜”,我
看意思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就在表述上,确实有两种形式。

   为什么说是湿热两盛呢?
   这个方子在组方上,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这里,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不仅是小便不通,还应该补充身体尽黄,尽管
是有一个慢性过程,经过了一段时日,当黄疸一旦出现的时候,作为湿热发黄,颜色非常鲜明,身体尽黄,而且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我为什么,一定要把小便不通也要说上呢?
   大家看,茵陈蒿汤的“方后注”里面,写的什么呀?

“分温三服,小便当利”- 小便当利,尿下来的尿,什么颜色啊?

​“皂解汁状,色正赤”- 所以,我们临床看黄疸病人,他倒不一定,形容尿色是皂角汁颜色,他形容说,象豆油那个颜色,特别我觉得,说“一宿腹减”,一点不夸张。
​   你若方证对上以后,一付药下去,他(病人)马上告诉你,“我这尿得可痛快了,颜色不象以前象豆油那样,现在象浓茶水的颜色,你说,浓茶水的颜色,和它(原文)说的皂角汁颜色,一样不一样,真就是那颜色,或者透点红,是一种深茶色。
   而且,尿以后,湿邪有所排除,马上腹满症就减轻,有的病人,他都觉得,“腹满减轻,我就来食欲了,我觉得我想吃东西,我多吃”,真有这样的。有的时候,我们赶紧嘱咐,“你别吃撑着,少吃点”。

   什么原因?
   这就是中焦的,这种湿热郁阻的状态,包括血分的瘀热,都随着尿中排出了,所以,给湿邪以出路是很重要的。
   这个“方后注”写了,“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和我们刚才讲的小便通利,湿有出路,他就不发黄。

   茵陈蒿汤,我们现在来说它的方剂组成,
* 茵陈蒿六两,为主药。
   什么作用?
  清利湿热,它是在利水渗湿药里面,在功效上,特指“退黄之要药”。
   它为什么能够退黄?
   以后我们把近代研究的药理方面的知识给大家介绍,现在,先说我们这个经方的本义,茵陈蒿为其主药,量而且很大,六两。

   我们临床适用的量,不管你是 3 克一钱,还是 5 克一钱,至少 1 两起,有的都用到 1.5~2 两,就是要加强排除湿热,从小便赶紧地令湿热退出,清利湿热的作用,退黄之要药为主药。

* 运用大黄的道理,
   它到底是辅药,还是佐药?是佐药

   大黄的作用,恰恰就是我在第 1 条里面强调的,这种湿热之邪,必须陷于血分,瘀热以行,你只清利湿热,不进入血分,退黄慢,作用力小,所以,加大黄,是为了泄其瘀热。
   而且,在讲《中药学》的时候,特别强调大黄通行十二经,有斩关夺门之力,是强调其泻下力,还是强调其泄热力呢?泄热力,而且,是活血的作用,通行十二经。
   所以茵陈(疑似老师口误,应该是说大黄,笔记者注),它跟随着气分药就通气分,解决气滞。
   如厚朴三物汤,朴、实、黄,用大黄四两,它也是佐药的作用,但是随着厚朴的行气除胀满,它确实通气滞去了。
   那么,跟随着血分的药,大黄去化瘀血,如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等等,就着重去活血。
 
   那么现在,要跟着的是量要大的除湿利尿药,为的是什么?
   给湿邪以出路,而且只给湿邪出路不够,一定要进入血分,所以,“活血黄自去”,要退黄必须用活血药,“活血黄自去”,有利于退黄,因此,一定要侧重在湿热两盛,是临床常用方。

* 辅药是谁呢?栀子。
   山栀子也是通利三焦之火热,从小便排出,所以,我们已讲了,给湿邪以出路,一定要使小便通利。
   谁来帮助茵陈蒿,起通利湿热的作用?栀子。

   讲到栀子大黄汤证的时候,治疗酒疸,为什么栀子为主药了,这都值得考虑的。
   酒疸,它不就是症见心中懊憹而热嘛,心中懊憹而热痛嘛。
​   现在我要请大家注意,茵陈蒿汤,茵陈是主药,栀子是辅药,辅助茵陈,就是为了加大力度,清利湿热,使其从小便排出,因为小便一通利,“一宿腹减”,尿的颜色也变了,整个中焦的阻遏程度都能够缓解。

   关于它的煎服法上,我在《绪言》已经讲过了,到底是先煎、久煎茵陈,还是后下茵陈?
  * 我讲的是久煎,
   这是传统的认识,久煎是为了什么呀?
   有利于入血分,而且有利于澄清它的瘀热,后纳大黄、栀子,是轻清以荡涤。
   觉得如果大便燥结的话,后下大黄,能够轻清以荡涤其在胃肠的结实,包括热已成实的这种情况,要后下大黄,是取它配合栀子轻清以荡涤。

  * 另外一个主张后下的原因,
   因为茵陈蒿它是幼苗入药,发现其幼苗,有很好的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汗分泌,并且有解热作用,认为茵陈蒿的利胆作用,它的成分是对羟基苯乙酮,而且,茵陈蒿是属于挥发油类,因此,不主张久煎。
   这是中药现在研究,对于传统的那种久煎,先煎有利于入血分,清其郁热的看法。
​   现在研究认为,作为茵陈的幼苗,煎煮时间长了,对它的挥发油成分等于丢失,所以,主张不宜久煎。

  * 两看法,我都教给大家,有便于今后在临床,或者是基础实验上进一步印证,到底何者有道理。

   他们还认为,茵陈药用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成份也有变化,比方说有 6,7-二甲氧基香豆素,还有含绿原酸,其不同部位,含量有别,这都在药理作用上,共同起到促进胆汗分泌的作用,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这就是利胆作用。

   我们中医经常说的,疏肝利胆作用,现在药理实验研究证明,的确是这样,而且认为,单味药的作用不显著,三味药合成茵陈蒿汤,效果最佳,疏肝利胆的作用最好。

   另外,认为本方,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肝脏实质的病损有改善作用,这个茵陈蒿汤,现在已经做成“茵栀黄注射液”,就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被证实了。

   但是,我临床体会,真要加速退黄的时候,还是应该用汤药,因为我有例可证,等我讲完了以后,我再介绍我那位病人,是怎么配合西药,他茵栀黄注射液点滴,同时,还配合了丹参注射液,又按照我们中医辨证,点滴黄芪注射液,因为我们总讲,“西学中”的同志已经明白了,中药什么时候怎么用。
   但是,用的是注射液点滴,结果效果没有我们的汤药好。

   所以,传统的东西,我们首先是继承然后再讲创新,讲发扬,创新也好,发扬也好,一定要有根据。

   另外,实验研究表明茵陈水浸液,给家兔口服的时候,发现它有明显的清热、解热作用,就是它发烧了,灌一点茵陈蒿的水煎液、水浸液,都不是说熬好了的汤药,就是浸液,给家兔喂进去,能帮助退热。

[现代研究],
   比方治疗口腔溃疡,就是用这种浸液漱口,有利于口腔的炎症,很快(清除,粘膜)长上,这是不是就是说,它的解热、消炎作用呢?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说明茵陈水煎剂也好,水浸液也好,有很好的解热作用,而且,还发现,这种茵陈蒿的幼苗,水浸液的解热作用,优越于水煎剂的作用,这是不是也
说明,它有一部分发油的作用,具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呢?这只能提供参考

   另外,比方说,平素体质偏于阴虚的人,如果是遇到了湿热,或者是需要疏肝利胆,疏肝解郁,用柴胡太辛燥了,拿什么替代?
   用茵陈最好,如果偏于热,需要疏肝解郁的话,就用茵陈配丹皮,比茵陈配栀子更为合理,也比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更为合理,这是我临床体会,自己摸索的,仅供参考。

   如果茵陈配柴胡,走肝、胆经,来祛肝胆湿火,或者是加强清热力,我认为,在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期,应该是用小柴胡汤,和茵陈蒿汤合起来,力量大,而且作用力非常好,这是关于茵陈蒿汤的问题,我讲到这。
 
   这个方是治疗谷疸的主方,也可以说不管是阴黄还是阳黄,在方子加减上,一定要考虑,是茵陈配合清热利湿的药组合,还是配合散寒祛湿的药,这里给我们一个重要启发,这堂课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3讲:第十五篇:黑疸
中药茵陈蒿
清热除湿方------茵陈蒿汤
方|黄疸第一方——茵陈蒿汤
方剂歌诀详解——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