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2

《灵兰秘典论》藏象理论

   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藏象,藏象学说、藏象理论,其实都是一回事,过去我们叫藏象学说,后来有人提出来应该叫藏象理论,其实学说本身就是理论问题。
   藏象学说是我们《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关于这个说法,在六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来过,那时说的还不是《内经》理论体系核心,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叫藏象学说,这个是六十年代初,湖北中医学院办的西学中班,这个西学中班的学员和老师们一起写的文章,我记得是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当初他们提出来说它叫脏腑来着,就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当然他们所说的脏腑,实际上就是说的藏象。
   因为藏象不单是个脏腑问题了,“以象而不以质”讨论的是以象为主,说“不以质”就是没有质,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它强调的是象。
   所以说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提的比较早。
   我在写《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时候,那是91年动笔写的,藏象我还没有说它是《内经》理论的核心,就说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么一个提法,但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就相对比较笼统一点吧,免得在学术上出现一些分歧。其实看来这个问题,倒没有什么分歧可说的,也就是说把它看作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在学术界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意见。
   关于藏象的概念。
   什么叫藏象,历来都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比较占统治地位的,或者说在学术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以前关于藏象的概念。那就是说“脏藏于内,形见于外”就是这么个观点。因为内脏藏于体内,形见于外,所以叫藏象。

   还有一个说法,王冰的说法,
“脏藏于内,形见于外”又加个“可阅者也”。
   五脏藏于体内,它的功能表现,它的形象可以表现在外,而表现在外这一部分,是可以看得到的,“阅”不是见吗,至于那个“现”字,我写成见字,古时候就没有现这个字,没有斜玉旁的那个现,见这个字,有时候作表现的现,有时候则是看得见的见,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意思。认为“可见者也”就说这个见可以,说“形现于外”那就是这个见字,就读成现了。
   关于“象”字,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有的说是形象,有的说是现象,有的说是假象,表现等等。
   我们在考虑之后,就是说“脏藏于内,形见于外,可阅者也”的说法,好像不能够完整地反映藏象的概念,只可以说作为藏象有这样一个特点。脏藏于内形象表现在外,可以从外边看得到,这是个特点问题,好像不是藏象的概念问题,所以经过讨论之后,给藏象确定的概念就是咱们教材所说的:
   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
   脏腑经脉形体官窍有没有形态结构?有。

& 所以,
​   藏象就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这么一个提法。

   这里所说的形态结构,是指的《内经》中的,因为研究的是《内经》吗,我们不是讲的后世了,也不是讲的今天的那个中医学基础了,而是讲的《内经》时候的藏象,它是指《内经》中的解剖知识。
   我们在讲概论的时候,提到过《内经》有粗略的解剖知识,所以这里说是指《内经》中解剖知识,生理活动规律是该理论的重点。
   也就是说藏象理论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研究生理活动规律,那当然就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等等活动,以生理活动规律是其研究的重点。
   它这些生理活动规律是什么呢?
   它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联系五脏六腑,当然也有奇恒之腑,经脉、形体、官窍等等。
   什么呢?
   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规律,这生理活动是重点,而不是专指这五个脏的生理活动。只是以五脏为中心,而研究这五个系统,所说系统,那就包括六腑、经脉、形体、官窍,甚至于把自然界都联系起来,就我们在讲《阴阳应象大论》,乃至于讲《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都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看《藏气法时论》教材46页,这个表,和我们以前讲《阴阳应象大论》第37页那个表,那都是反映这么个问题,反映五脏的五个系统活动问题,

 

   所以说它是五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活动,作为重点的。
   这五个系统,不仅都受到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从而体系人体局部于整体的生理活动规律。
   人体自己的局部与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乃至于社会的,也是一个整体,所以体现这样一个整体生理活动规律。

   以上是关于它(藏象)的概念,第一句话叫做概念,它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关于藏象的概念。

   下面是对于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的解释,因为说的是形态结构,所以就要解释,
* 我所说的形态结构是指的《内经》时候的那些解剖知识,
* 我所说的生理活动规律,是这些理论的重点,而所说的生理活动规律,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这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
   这等于是后边,就自己解释那个概念,这是允许的,确定概念的时候自己可以确定,自己应该进行解释。
   当然以往就说这几十年来,关于藏象的概念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当然并没有经过深入的考虑,或者说也没经过有严格的、认真的、仔细的讨论,不同的专家在不同的著作当中,关于藏象的概念曾经有过一些不同的说法。
& 有的说藏象是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重点在于把藏象学说又包含了病理,把病理也算在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了。
   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在确定这概念的时候就排除了病理这一点,因为病理问题,咱们中医基础理论也好,《内经》理论也好,它还有病机、病理那一部分。病机、病理就是作为一个学说来存在的,病理部分,它就不能够既属于藏象,又属于病机,看来分到病机里面是合理的,因此藏象就不应该再包含着病理内容。

& 还有的专家提出来,藏象学说是包含着经络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看,咱们在这部教材的概论的部分,讲那《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的时候,经络也包含在藏象理论理论里了,经络本身就属于藏象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属于生理方面的主要的东西、主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又没有说除了经络呢,因为经络已经属于藏象了,只不过是经络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它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在学很多著作的时候,脏腑之后,又列了一章又列一节,又列一个什么组成部分,专讲经络,实际上经络应该是属于脏腑的,应该是属于藏象内容的,因为你们看到所有的关于经络的记载都没有离开过五脏六腑,特别是典型的权威性的著作、文章,《灵枢经》的《经脉篇》它讲十二经脉的时候,开头都先说的脏腑的名字。
​   比如说,第一条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它是这么叫的,先定的是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它都把脏腑的名字摆在前头,下面才说经脉的名字。
   当然,《内经》里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论述,都说明经络和脏腑是分不开的,一体的东西,只是从层次的角度说,脏腑在高一个层次,下面才谈到经脉这样一个层次。

   下面我再进一步解释藏象理论的内容,
​   你看是这样讲的,藏象理论的内容,它包括五脏,以五脏为中心的,所以当然五脏的位置最高。下面接着谈的六腑、奇恒之府、经脉,这不把经脉摆在这了吗、形体、官窍、精气神,这些都属于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经脉、形体、官窍、精气神)

   你看,所谓藏象学说的藏象理论,它就不是脏腑学说、脏腑理论了吗,因为脏腑,它属于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或者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而已,所以藏象不等于脏腑,脏腑是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观点。
​   我们在写“藏象”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从字音、字义上都是内脏之脏,但是我们在用藏象这个词的时候,仍然是写的这个“藏”,藏了,作为一个词的时候,从我们教材也好,从我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也好,都是这样一种用法,用的是这个“藏”字。其它就都是简体字,凡是遇到“藏象”的时候,都用这个字“藏”。因为《内经》时代没有简体字,也没有加肉月这个脏,就都是那个藏,有的时候读[zàng],我们现在还使用这个“藏”字,就在于这个藏象的藏字,不同于一般所说脏腑的脏。
   当然这里头,还留有其它方面的考虑,
​   什么考虑呢?
​   就是现在还有少数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个藏字就应该读作[cáng],藏象就应该读作[cáng]象,也有这样的。起码我知道有一个专家是这种观点,那样的话,我就写的这个字尽管我们现在读成[zàng],读成[cáng],还留有余地,可以讨论,学术问题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出于这样一些考虑,所以我们藏象这两个字,藏字就没有写成简化的那个脏,而写成“藏,当然意思都是读脏”,从古来都是写成藏,读成[zàng]的,这也反映了脏腑本身的特点,它是主藏的吗,它不是漏在体外的,而是藏于体内的,脏藏于内的,所以脏和藏古来是一个字,反映“藏象”那词,选这个字的时候,也有藏于内的意思。
   藏象内容是这样一些,脏、腑、奇恒之府、经脉、形体、官窍、精气神。再有呢,关于论藏象的篇章,《内经》当中,讨论藏象的篇章是很多的,我们教材说,《素问》有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论,也有的说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经脉别论,太阴阳明论、《灵枢经》等等,这只是重点,这一篇文章(《灵兰秘典论》)重点讨论了有关藏象的问题,其实这些文章,往往也都涉及到其它的医学理论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藏象问题的文章。
​   其实也还有很多文章,虽然不以讨论藏象问题为主,但是也都涉及了藏象的内容,只不过那不是以讨论藏象为主的,我们都没有列入进来。
   因为《内经》的文章有特点,大家所知道的,它很难说我这一篇就讨论什么问题,而不讨论别的问题,它不是这样子,所以往往这一篇里头,涉及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甚至治疗方法,它往往这一篇文章都涉及到了。
   当然它有重点,我们这里说的,有这样一些文章是主要讨论藏象的文章,并不是说别的篇章就没有藏象问题了,因此我们大家,在研究藏象理论的时候,除了读本教材,还想读《内经》的话,你可以,以这些篇为主,但是再想深入研究,更全面研究,那一百六十二篇你都先看一看,那里头应该说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藏象的问题,这也和藏象的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核心有关。
   因为其是理论体系核心,因为这个理论它应该是指导,或者是涉及到所有的理论内容,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部分,那一部分都得有藏象的东西,没有藏象的东西那个理论就很难成立,这样的理论才能叫做核心吧。
   其实想一想是这样,比如诊法问题,你诊断来诊断去,不管寒热虚实最有总要定个位,寒热虚实,哪儿寒啊?哪儿虚呀?是脏腑虚、是经脉虚,还是气血虚呀?总得定个位,甚至你说阴阳虚,阴阳也涉及到人体的具体什么阴?什么阳啊?诊断是应该这样。
   治疗更应该是这样,诊断离不开,那你治疗更离不开,你治疗总要从诊断走吗,照着诊断去立法处方,所以治疗也是这样。
   同样养生也是,藏象讲的生理问题,病理问题是哪儿来的呢?病理问题就是生理的失常。那你生理、病理都有了,养生呢,那就要保养好生理的部分,不要让它产生病理的影响,这样就是养生,所以同样是离不开藏象理论。
   因此说藏象理论,涉及到《内经》的很多其它篇,应该说这也是自然现象,因为这是一种核心的理论吗,所以藏象的这一章的学习,应该说是我们全书的、全部《内经》课的重点内容。
(& 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 藏象理论的内容有: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经脉、形体、官窍、精气神。
笔记者摘自《内经讲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读书感悟
中医藏象学说的探讨与评价 - 吴医博客 | 吴允耀的博客 | 博联社
黄帝内经 第十五讲 藏象概述
经络--能量的通道,健康的保障
中医要旨——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选刊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