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学》学习笔记205
各论/第十一章,理气剂/ 降气/定喘汤(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定喘汤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  麻黄三钱(9克) 苏子二钱(6克) 甘草一钱(3克) 款冬花三钱(9克)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克) 桑白皮密炙,三钱(克9)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6克) 法制半夏三钱(9克)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
【用法】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候,徐徐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咳嗽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定喘汤是一类方,临床用于治疗表里同病,外有风寒,内有痰热的一个常用方。
   这里要注意定喘汤痰热壅肺,痰热是哪里来的,痰热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
* 一种情况,实际是一种热邪入里,煎灼津液,导致痰热,这是一类痰热的形成。
* 还有一类是自身痰湿较重,痰湿较重加上肺气闭郁,这痰湿郁久了自身要化热,这样形成的一种痰热。

   在临床上区别的话,
* 热邪煎灼津液,炼液为痰这种痰热,一般咳痰量少,粘稠,可以是黄痰,粘稠,量少,甚至于难以咳出来。
* 如果是痰郁化热,本身肺宣降失常,痰湿壅滞,郁而化热,那这类也是咳唾黄痰,也可以比较粘稠,但是量多,咳出来并不困难。
   这是临床上的一个区别。
   定喘汤证的痰热都是后者,是痰郁化热这个特点,所以临床上这类病人咳的痰量并不见得少,所以这个方也有一定的化痰作用。

   定喘汤证它是一种表里同病,
* 首先有风寒外束,这个方证在典型状况下是外来有风寒,明显有一组恶风寒的特点。
* 由于风寒外束,肺气宣降失常,痰热内蕴使痰郁化热,加重了肺气失于宣降。
   在表里同病当中,使用这个方的阶段,应该说是以内在痰热内蕴为主。如果表寒明显,甚至于表寒还重,那这个方就要加味了,因为它散表力量是不够的。

   那作为痰热内蕴,
* 可以哮喘咳嗽,痰稠而黄,舌苔黄腻,脉来滑数,都反映了痰热特点。
   刚才我们说到在临床用这个方,它和那种热邪煎灼津液,咳痰量不多,粘稠,难咳出,这是有不同的。
* 相对说这个痰量比较多,这是我自己临床上用这个方的时候,观察有这个特点。
* 而且这类证往往是反复发作的,往往是历来有痰湿较重,所以郁而化热。

   在治疗方面要表里同治,
* 既要宣肺降气,
 @ 宣肺包括了散寒,
 @ 降气当然侧重在止咳平喘,
* 对痰热来讲,当然清热化痰。
   所以这是个表里同治的方,既强调宣降肺气,又要清化痰热,所以用药这个方体现一种寒热并用。

   方义:
* 麻黄、白果联合起来作君,
 @ 麻黄这味药是辛温的,在这里有两个作用:
 # 一个用来散风寒,它有风寒,散风寒,
 # 一方面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当然这就涉及到这个证候,临床上它究竟风寒有多少,
   如果风寒明显,麻黄量增大,可以用生麻黄,当然如果说外面风寒体现表实证,也很突出,光麻黄不够,还要增加发散风寒的药物。
 @ 白果是平性的,白果有收敛肺气、有润肺这个作用。
   所以麻黄、白果相配,体现辣既能增强平喘作用,又能够制约麻黄不至于发散太过,这类病人内在有痰湿,外有风寒,痰湿郁而化热,往往这类病人反复发作。
   临床上有些反复发作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啦,那这类这个证型很多,如果单一的从比如温化寒痰方法来说,看他痰量多,那对他痰热不利,好好坏坏。
   在治疗当中要把握它的表邪是多少,
   如果说表邪没有,很轻微, 表证不明显,那这个时候麻黄侧重用来宣肺平喘,那可以用炙麻黄,用炙麻黄和白果相配,作为君药。
   如果表邪较轻,那也可以用麻黄,用麻绒,也就是使麻黄油发挥一些,缓和它的发散的烈性,所以它可以解表,有缓和发散表邪作用,针对表邪较轻了,同时它也有宣肺平常作用。
   麻黄、白果相配是这个方义分析当中,这两者协同是第一个重点。

* 臣药,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
   这组的运用可以体会了,这类痰的形成是本身有痰饮,痰郁才化热的,那痰郁形成是来源于津液不化,那没有化热之前是属于偏寒的,所以苏子、杏仁、半夏、冬花,总的来讲,(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方剂学》)
 @ 杏仁平性,其它都是偏温性,它起到温化作用,
 @ 同时苏子、半夏都有降逆作用,杏仁也能降肺气,和麻黄相配,宣降协同,而且有较强的化痰作用,虽然痰热它本质上是痰多郁而化热,肺气闭郁,郁而化热。所以这个使用和一般的清化痰热的方法不同。
   那将来祛痰剂里边有一些方,比如说清气化痰丸,它也有杏仁,因为它是平性的,但是它这用清化痰热药,胆南星这一类直接清化痰热,这个方里边实际上是化痰药和清肺这类方药的结合,既考虑到痰原来形成的根本,因寒而不化,寒饮、寒痰的特点,又考虑郁了以后化热,形成现在痰热壅肺。

* 佐药
   用黄芩和桑白皮来清肺热,清化痰热,
 @ 黄芩擅长于清肺热,
 @ 桑白皮既能清肺,又能降肺气,它有化痰作用,但是比较润,所以也使得整个方剂呢不燥了,能缓和一定的燥性。

* 使药
   用甘草作使药,养胃气,调和诸药。

   所以整个方,定喘汤的结构,有它的特点,
* 第一个,麻黄、白果的宣敛,白果收敛了,也就是一散一收,一宣一敛,这种结合方式,既宣肺平喘,又不使它辛散太过,因为白果本身比较润,有一定的化痰作用。
   说到白果呢,这个方里的白果,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人们发现它治肺结核作用非常好,在日本的杂志上,六十年代吧,杂志上曾经报道过一个故事。
   一个私人的医药研究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治疗肺结核当时是很棘手的病,所以那个研究所,一个很有名的治肺结核的医生,他一生都在研究这个,因为那个时期用象链霉素、雷米封这类的,都后来才开始对肺结核治疗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之前是很困难的,但中医对肺痨来说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他们也用各种方法研究。
   有一个病人已经是空洞,肺结核晚期,他认为这个病人已经不能治了,就告诉他尽量现在治,但是希望不大,很困难,当时估计时间,三个月左右了,后来这个病人也就没什么希望就走了,家里面接回去,过了半年,这个病人又来了,他看起来还挺健康,又找他检查一下,他一检查觉得恢复的挺好,
   医生非常奇怪,问你吃的什么呢,病人告诉他,人家给了个偏方,白果,完整带壳的白果,放在这个菜油里泡,瓶子里装生白果,加菜油泡两个礼拜,菜油没过这个白果,两周后拿出来,每天早晚都吃一颗,他这样坚持,就这个方法,主要方法就这个了,坚持吃了半年,哎,越来越好恢复得比较好,那是我们五六十年代《汉方医学》杂志上谈的。
   所以开始重视到白果这个药,在治疗结核方面的一个作用,但这个故事说起来后面还挺长,后来当时的一个科学家,为了探索它究竟怎么回事,后来还付出了生命,所以那个年代读书的时候我看到这个报道,一方面记住白果了,这个印象很深,一方面也认为,人喜欢了这一个专业和某个问题的研究,他可以不顾一切的。
   白果历来它的敛肺、润肺、化痰多方面作用,在这个方里体现出来。而且这个方配伍意义,它是一种温化方法和清化方法的结合,对于痰湿壅滞以后,治疗咳喘证当中寒温并用,是针对这种痰郁化热的一种治法。
* 针对痰热,尤其是热邪煎灼津液造成,
 @ 邪热可以外邪入里化热,煎灼津液,那是痰和热的结合,
 @ 有的呢痰郁化热。
   这个方里边化痰针对的咳嗽,痰量还是可以比较多的,这个方与清气化痰丸都是治痰热,但它们这种痰热来源不同,这是这个方的一些特点了。

   在配伍方面、配伍特点呢,散收合方,宣降协同。
* 散收合方,既有散邪的一些特点,又有收敛,麻黄、白果的相配。
* 宣降协同,这个方里有宣的方法,有以麻黄宣发这种特点,也有苏子、半夏的降气,桑白皮的泻肺气,杏仁的利肺气,是一种宣降协同的。
* 又是表里同治,以治里为主的,寒热并用。
   整方:
* 寒热并用,
* 表里同治,
* 散收结合,
* 宣降协同,有这样的一个配伍特点。
   所以猛一看,说是外感风寒,痰热内蕴,如果不了解痰热内蕴它的一个前提的话,这个方的用药,它为什么不用象麻黄散表寒,里边就直接以清化痰热的药物为主呢?
   这是针对了它病机的特殊性,这种痰热内蕴形成的特殊性,这样用药的。

   在临床运用方面,辩证的要点,
* 哮喘咳唾,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这类滑数脉象的出现,一般来讲,如果痰热证当中不是热重就是痰多,所以这个方证,它全身性来说并不发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微恶风寒,而是痰量较多。

   加减变化
* 如果没有表证可以减轻麻黄用量,或者用炙麻黄。
* 如果痰量很多,黄稠,可以增加清化痰热药,因为温化药不少了。
(痰多难咯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助清化热痰之功;《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 当然肺热重,在这里反映出有发热明显,可以增加石膏清气分热,清透肺胃之热,清透肺胃之热,鱼腥草清热解毒,特别黄稠痰这类肺热重加鱼腥草。

!如果内在没有痰热,或者属于肺阴虚,兼有肺阴虚特点,当然这个方,不适宜使用,这里面温燥的药不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之理气剂之降气之定喘汤
定喘汤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用法!
方剂 | 每日一学——定喘汤
【方剂学】20考研进行时-第九十二天
定喘汤
治喘名方定喘汤 不仅定喘,止嗽亦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