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形成自己的楷书风格?这位两届兰亭奖得主告诉你解决方法

艺术需要百花齐放,就魏碑而言,康有为认为:“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美矣”。 但是,当今书坛盲目跟风和作品雷同现象屡见不鲜,在今天魏碑取法多以《张猛龙》《李壁》《龙门二十品》等潮流下,怎样和而不同,形成自家风格?


图1:朱志刚老师临《元桢墓志》


很多人提到魏碑很容易想到《龙门二十》、《李壁》等几种碑帖,但如果大家都在这几个碑上取法,就会出现风格雷同、相近现象,遮上名字你都不知道是谁的作品


魏碑风格其实是非常丰富的,据朱志刚老师介绍,《龙门二十》、《李壁》都属于比较雄强一路,而《张玄墓志》则属于圆润一路的代表。


相较于上述几种,《元桢墓志》线条厚重,方圆兼备笔法显得更丰富,朱志刚老师认为,临习《元桢》更用助于楷书个人风格的形成。


朱志刚老师是中国书协会员,第四届、第五届兰亭奖得主,其楷书、魏碑风格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大展赛。


图2:朱志刚老师林散之双年展作品


魏碑最容易出现的是“死板”“柔弱”的问题,好像所有人都无法避开这个大坑。


很多人都有过先写“死”后写“活”,或者再写“死”再写“活”这样反复的过程。古人用“状如算子”来形容字的“死板” ,用“死蛇挂树”来形容字无生命、线条 “柔弱”。


对此,朱志刚老师也有所体悟:“写“死”是因为缺少变化,大小一个样、粗细一个样,无方圆、欹正等变化,而古代经典的碑帖变化则非常丰富,我们在临帖时就要充分理解、读懂经典。所以我认为临帖要先过“单字关”,结构、大小、粗细、方圆、长短、曲直、欹正,点画的形态、排列的疏密等;再过“群组关”,字与字的关系,行与行的关系等等。”


苏淳元《论书浅语》云:“书法最要在气味,不在用呆功夫。”临摹古帖不是盲目照抄,更不是照猫画虎。


我们分析古人,要有所取舍。朱志刚老师在临《元桢墓志》时(如图1),已经不单是照着字帖抄字而是用创作的理念来临写,也就是意临。其中增加了墨色的变化、字大小的对比、书写节奏快慢的变化等等,尽量让每一个在石头上冰冷的字“苏醒”过来。


另外,后期还要通其它书体来丰富楷书的创作,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所谓“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是对真、草书体关系的精辟论述。


“由于楷书是静态的字体,因此,我认为静态的正书要写得有动感才能显得“活”,而动态的行草书则要写得静气方为“上品”。所以想让楷书达到高的境界,需要其它书体的滋养,要用篆隶来锤炼线条,用行草书来增加灵动。我在给学员讲课时也常会列举一些具体字例,让大家了解碑帖之间的联系,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朱志刚老师如是说。


图3:朱志刚老师第四届兰亭奖(三等奖)作品


今人学习唐楷,主要以欧、颜、柳、褚为主,而这些书体,都可追溯到魏碑那里去。魏碑作为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其发展时期经历了一百多年,更迭了好几个朝代,每个朝代书法的风格都不一样。


北魏初期的《嵩高灵庙碑》,特点是隶多楷少;到了中期,造像之风大兴,代表作品主要集中在河南的龙门石窟,其方整中蕴含着平和。因为当时鲜卑族和汉民族还处在文化的相互融合中,所以魏碑体貌复杂,文字使用混乱,错别字很多,不规范的字更多。


因此,朱志刚老师就提醒初学者,不要都以魏碑字型为准,尤其是参加国展的作品,不能全搬魏碑中的字,而是应该对碑帖加以梳理变通,采用正常、规范的字。魏碑作品的优劣悬殊也很大,朱志刚老师建议大家选择名碑来学,比如《元桢墓志》这种皇家墓志,在文字的使用上还是比较权威的。


图4:朱志刚老师作品


我们在学习《元桢墓志》时,先要搞清楚它的笔法方圆兼备、结构为“斜画紧结”,总体势态较为峻险等特征,掌握了这样的基本信息和规律去分析,就很容易与此帖的书丹者进行“对话”,否则也就很难写得深入。


朱志刚老师谈到:“我在近几年的书法学习和交流中发现,有的人对着帖却写得与帖大相径庭,而有的人在创作时却不见了古人的踪影,难以做到临创的有效转换。


中国人只要认识汉字的都能摸起毛笔写字,但是作品高低,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一的标准应是看谁笔下继承古代经典多,有来历,而不是自由发挥、任笔为体。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学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魏碑笔法,通过分析结构、章法等,改变大家在魏碑临帖、创作中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帮助大家读懂古人,认识经典,让自己的作品借古出新。”


图5:朱志刚老师作品


接下来朱志刚老师将利用3个课时,为大家讲解《元桢墓志》的临创。


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听了收获可能不一样,比如初学者,你会遇到魏碑笔法问题,朱老师在分析笔法的时候就会有所收获,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书友,老师在讲字形、章法分析、临创转换等环节时,也又会形成共鸣。


(新学员前3次上课后不满意,可退款呦)



保障计划


新学员



如果你之前没有从来听过墨池课,那你可以享受新学员体验期退费政策,也就是说,听完这节课不满意,可以联系墨池课程顾问给您退款



大纲


课程



第一课时 《元桢墓志》的艺术面貌及笔法

上课时间:2018.10.20 19:00

一、《元桢墓志》的艺术价值

二、《元桢墓志》与其他魏碑作品的比较

三、魏碑中方笔、折笔的书写

四、基本点画书写及相关单字示范

第二课时 《元桢墓志》的结字特征

上课时间:2018.10.27 19:00

一、独体字结字规律

二、各偏旁部首的变化写法

三、收放关系处理

四、欹正关系处理

第三课时 《元桢墓志》的创作拓展

上课时间:2018.11.03 19:00

一、展览中相关风格作品解析

二、形式设计

三、整体章法的把握

四、墨色的层次感

五、书写节奏的连贯

六、导师创作示范




安排


授课



第一节试听课 1 元!

后续单节课50元,直接报名3节课可享8折优惠,优惠价共计81元。

(微信群授课,以图片 语音 小视频的形式。课程有回放,可永久在本公众号在线观看)



介绍


导师



朱志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书法家、江苏省青年书协理事、宿迁市政协委员、宿迁市画院副院长、宿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成员、中国书协首届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国家艺术基金书法创作人才培养高研班成员、宿迁市首批第一层次拔尖人才、国家二级美术师。


作品荣获: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三等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提名奖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作品展二等奖

“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成果展一等奖

第四届林散之书法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

“华佗杯”全国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首届江苏书法奖提名奖

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最高奖)

江苏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金奖


作品入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

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等。

先后进修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书法交流展,受到中央、省、市多家专业媒体机构专版、专题介绍并被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2013年随民进中央开明画院赴台湾文化交流。2016年作品获省艺术基金资助。2017年赴日本文化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志刚《桃花源记》
这魏碑太冷艳了!
他的楷书很精致,不仅斩获了首届楷书展最高奖,而且还斩获兰亭奖
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朱志刚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欣赏
【创作手记】我笔写我神——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创作记 ■娄东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