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人教版地理专题12: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练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湘西)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B )
A.水电站       B.火电站(煤炭)
C.风力发电站   D.太阳能电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开发。水电站、风力发电站、太阳能电站,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火电站的能量来源于煤炭,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
(2019广东)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西北地区大都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3.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C )
A.广州   B.重庆   C.拉萨   D.上海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青藏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贫乏区和可利用区。第3题,读图可知,以上四个城市中,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最丰富、效果最佳的是拉萨,这里位于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雾,太阳能贫乏,是效果最差的。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按性质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下面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D )
A.煤炭、潮汐能    B.生物能、石油
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土地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B )
A.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C.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D.人均耕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解析:第4题,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水能、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天然气、煤炭、石油等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5题,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不均衡;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2019山西)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绿色生活”是以园艺为媒介,引领人们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美丽家园”就是要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生活中的行为,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B )
A.上学乘坐私家车  B.少用一次性物品
C.同学互赠生日卡  D.购物多用塑料袋
7.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
B.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
C.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D.城市建设,重高楼轻绿地
解析:第6题,少用一次性物品,能减少森林的砍伐及其他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生活”理念。上学乘坐私家车会导致资源浪费、空气污染;同学互赠生日卡,能增加森林的砍伐;购物多用塑料袋,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污染环境。第7题,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措施。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失去调节作用,会破坏生态平衡。重高楼轻绿地,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会导致当地、物价上涨,忽略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文物古迹损坏。
(2019青岛)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回答8~9题:
8.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C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9.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D )
A.石漠化       B.耕地面积减少
C.土地盐碱化   D.草场退化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地类型的分布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和新疆,为半干旱地区,以草地为主。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降水较少,草场广布,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
(2019滨州)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简图和漫画,回答10~11题:
1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11.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C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保护措施。第10题,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适合发展畜牧业;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第11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会占用耕地资源。
(2019湘潭)下表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结合表回答12~13题:
人口数量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南方地区占比
53.5%
80%
35.2%
北方地区占比
44.4%
14.7%
59.2%
1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D )
A.人口数量少           B.耕地多、水资源少
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D.人均耕地面积小
13.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B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2题,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多,水资源丰富,但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小。第13题,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中最重要的工程。
(2019德州)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C )
A.吃水不忘挖井人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15.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D )
A.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B.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短
解析:第14题,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可知,打水的绳子越来越长,说明地下水位在逐新下降。第15题,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缺水的原因。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是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相比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雨
季短。
16.(2019东营八年级)“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C )
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解析: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调入渭河,增加渭河水量,主要解决陕西省境内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
局面。
(2019保定)近年来,我国瓶装水消费量增长迅速,于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瓶装水消费国。长白山地区因拥有丰富优质矿泉水水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投资建厂。如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水资源状况图和我国瓶装饮用水产量前十省份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瓶装饮用水产量居全国前十而水资源又极度短缺的省份是
( D )
A.广东、云南   B.湖北、湖南
C.吉林、四川   D山东、河南
18.吉林省瓶装饮用水产量位居前列的有利条件是  ( B )
A.市场需求量大    B.优质水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利
解析: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区的概况。由图示信息可知,瓶装饮用水产量居全国前十而水资源又极度短缺的省份是山东、河南。故选D。第18题,本题主要考查吉林发展瓶装饮用水的条件。吉林省东部为长白山,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质好,瓶装饮用水质量好、产量高。故选B。
二、综合题
19.(2019北京)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2018年10月,某校学生到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下图为学农基地平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         (方向),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单项选择)。
A.50千米   B.5 000米    C.500米     D.50米
学农期间,恰逢第38个世界粮食日。如图和资料卡片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关于耕地、粮食的学习材料。
(2)2016年我国农用地中    比例最大。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耕地面积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原因可能有(  )
①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②退耕还草 ③毁林开荒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总量已接近14亿。
(3)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人们对粮食需求减少
C.优等耕地所占比重大
D.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绘制了示意图。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
学农期间,某同学在学农日志上记下了自己的收获:“今天我了解了人口、耕地与粮食的关系,太有收获了。在科普展厅,我看到了由中学生发明的新型柿子采摘器,它应用了3D打印和VR技术,太神奇了!”
(5)请结合日志,联系地理学习,说一说你的认识。(至少答出两方面)
解析:第(1)题,根据西门、东门、南门得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东北方向。根据比例尺,可知学农教室到学生公寓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故直线距离约500米。第(2)题,根据2016年中国农用地总量及其构成,可知林地比例最大。由于我国城市建设不断的占用耕地,退耕还草的实施,导致2016年的耕地面积减少。第(3)题,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因此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第(4)题,由于社会不断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致使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少,人均不足,致使粮食进口量增加,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第(5)题,如新兴科学技术,带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1)东北 C
(2)林地 减少 A
(3)D
(4)①人口 ②耕地 ③粮食
(5)新兴科学技术,带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20.(2019太原模拟)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大林区的名称。
A.,B.,C.。
(2)土地资源按利用状况分为农业用地、    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三大类型。图中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林地和         。
(3)说出漫画反映的问题,并为漫画命名。
(4)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5)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预计2020年将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请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献计献策。(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东部的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其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第(2)题,土地资源按利用状况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三大类型。图中属于农业用地的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和草地。第(3)题,读图可为漫画命名为“我的耕地呢?”。第(4)题,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第(5)题,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不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施肥,合理耕
作等。
答案:(1)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2)建设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草地
(3)乱占耕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等(言之有理也可) “饭碗没了”;“饭碗被占”;“我的耕地呢?”等(言之有理也可)
(4)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高质量耕地少;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5)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管理科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对土地;抓好矿区、废弃地的复垦;不盲目扩大城镇规模;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技兴农;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科学施肥;合理耕作;提高土地的保护意识等(任答三点即可)
21.水是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表,回答(1)~(3)题:
(1)黄河、长江的分水岭是    。简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图表显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相应治理措施是                                            。
分析南、北方耕地资源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古代沟通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水路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有关知识。第(1)题,据图可知黄河、长江的分水岭是秦岭。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有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等。第(2)题,图表显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分布不均。相应治理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方平原面积小,北方平原面积大,导致南方地区耕地少,北方地区耕地多。第(3)题,我国古代沟通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水路是京杭运河。
答案:(1)秦岭 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等。
(2)南多北少,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南方平原面积小,北方平原面积大。
(3)京杭运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与跟踪训练:自然资源
2020-2021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提升作业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浅论新世纪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主题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三四单元选择专项练习
初中初二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中国的自然资源(78张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