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人教版地理专题17: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课件 练习

第十七单元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一、单项选择题

  (2019连云港)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B )

A.1月0℃等温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

2.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B )

A.甲—水田农业    B.乙—灌溉农业

C.丙—旱作农业   D.丁—河谷农业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据图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西北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甲乙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1月0℃等温线。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是旱作农业。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是水田农业。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需要灌溉水源,是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种植业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是河谷农业。

  (2019临沂)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读“青藏高原地区略图”,回答3~5题:

3.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原因是( D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

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隆起是由于( B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5.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 A )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解析:第3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气候寒冷。第4题,由青藏高原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特点。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2019淄博)川藏公路通常是指从成都到拉萨的公路干线。据材料和图,回答6~7题:

6.沿川藏公路行进,对穿过的地理区域或事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横断山脉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四川盆地  D.长江和澜沧江干流

7.对川藏公路的西段所在地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西藏的主要种植业区

B.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C.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区

D.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区

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川藏公路从成都到拉萨,沿途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穿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经过长江、澜沧江干流。第7题,据图可知,川藏公路的西段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种植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是我国藏传佛教的主要分布区。我国长绒棉主产区、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区位于西北地区。

  (2019东营)读“亚洲某区域地图”,回答8~9题:

8.图中数字与其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D )

A.①—昆仑山脉    B.②—缅甸

C.③—阿拉伯海    D.④—恒河

9.7月份,一支科考队从甲地到乙地进行实地考察,沿途见闻可信的有( C )

A.甲地民居多为房顶坡度大的碉房

B.乙地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C.甲地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D.乙地居民正在忙着收割小麦

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①是喜马拉雅山脉,②是孟加拉国,③是孟加拉湾,④是恒河。第9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西藏地区的民居多为平顶的碉房。乙地位于印度,7月盛行西南季风。印度居民忙着收割小麦的时间是3、4月份。而且乙地是水稻产区。

  (2019石景山区一模)三江源地区被称为“大河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及纪念碑图”,回答10~11题:

10.“56”的寓意是我国有( A )

A.56个民族 B.56条长短不同的河流

C.56条山脉 D.56种珍稀野生动物

11.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B )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 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大面积沼泽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0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56”表示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和睦相处;A符合题意。第11题,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保护大面积沼泽,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符合

题意。

  (2019北京)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下图为目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 C )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3.国家公园的设立( B )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12题,北方地区四季分明与国家公园的建立并无直接关系;据图可知,青藏地区国家公园面积最大,并非南方;据图可知,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据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南方地区。第13题,根据材料“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可知,国家公园的设立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

  (2019威海)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D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 ②旱时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第14题,水泥甬路对降雨来说不能积存,对雨水来说无渗透和对水质来说不能自然净化。第15题,“海绵城市”能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雨季能减少地表径流。

  (2019北京)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该区域( D )

A.河流是内流河 B.有高原和平原

C.森林多在平原 D.桥梁跨越河流

17.图中( B )

A.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

C.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

18.“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 C )

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

解析:第16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和河流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河流流入海洋,是外流河,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和平原,没有高原,森林多分布在山地,桥梁跨越河流。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山区修路选择最平缓的路线,城市建设靠近河流,农田靠近湖泊。第18题,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会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不利于农田的发展;山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会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二、综合题

19.(2019湘潭)暑假期间,湘潭市中学生李小明跟团去拉萨旅游。旅行团先飞抵西宁,再沿青藏铁路到达拉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李小明的日记节选。

节选(一):“今天,旅行社告知我准备好防晒霜、氧气袋、羽绒服、遮阳帽……”

节选(二):“列车飞速前进,望向窗外,远处是高大连绵的雪山,近处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闲的吃着草……”

节选(三):“导游告诉我们,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它东起成都西达拉萨,全长1 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要大呢,又是我国一个超级工程!”

材料二 青藏地区示意图。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因为海拔高,被称为“      ”。 

(2)沿着青藏铁路,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在甲处列车穿越了       山脉。 

(3)青藏地区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分布着     农业,主要农作物有        。 

(4)“准备好防晒霜、氧气袋、羽绒服、遮阳帽……”,结合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说明携带下列物品的理由。

氧气袋                ;羽绒服       。 

(5)结合日记节选(三),简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青藏地区的知识。第(1)题,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2)题,青藏地区畜牧业发达,其中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图中甲地区为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第(3)题,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喜温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第(4)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要携带氧气袋,由于气温低,所以要准备些保暖的衣物,如羽绒服等。第(5)题,川藏铁路要穿越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很大,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的河流多,建设工程量大;经过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铁路线东段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

答案:(1)一 世界屋脊 (2)牦牛 唐古拉 (3)河谷 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 (4)海拔高,空气稀薄 海拔高,气温低 (5)地势起伏很大,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的河流多,建设工程量大;经过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铁路线东段多暴雨、洪水等气象

灾害。

20.(2019烟台)读“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 

(2)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其发展该工业部门的原料与青藏地区       (农业部门)密切相关。 

(3)该区域清洁能源比较丰富,如       (列举两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4)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有我国建立的              自然保护区。 

(5)关于青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小明说,该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对此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公路、铁路附近,即交通线附近。第(2)题,根据图例可知,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放牧羊群,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第(3)题,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地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青藏地区地处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4)题,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第(5)题,青藏地区地处高寒地带,自然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修复;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答案:(1)交通线附近(公路、铁路附近均可) (2)纺织工业 畜牧业

(3)地热能、水能、太阳能等(风能也对) (4)三江源 (5)同意 青藏地区地处高寒地带,自然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修复;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其他说法合理也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专题十五:西北与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难知识点汇总(九)中国的地理差异与西北、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专题十 中国的区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