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省棉花现场会在澧县召开‖现场会沿途解说导游词(上)


2022年5月17日,全省棉花生产现场推进会在澧召开。本次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常德市农业农村局、澧县人民政府承办。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建初主持。中共常德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华致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讲话

      本次会议会期一天,上午考察棉花万亩示范片,观摩棉花生产作业现场、工厂化育苗、机械直播。观摩现场有两个:一是澧县小渡口镇毕黄村核心示范区,考察油菜机收割、机旋耕棉花直播、油菜小麦机收后棉花育苗移栽、空闲地机播、蚕豆套种棉花。二是澧县官垸镇常发村核心示范区,考察棉花机播、机械播种出苗、集中基质育苗。

      下午召开议,传达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稳定恢复全省100万亩棉花生产工作任务。

      省农业农村厅领导,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22个棉花生产大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及种植业管理(经作)科(股)负责人,厅机关相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省棉花生专家指导组成员,邀请省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负责人共约90人参会。

   

棉花现场会导游词

1、瑞高酒店——屈原路

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莅临全国优质棉基地县——澧县!

我是今天的随车解说员   ,非常高兴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们一道从五星级旅游饭店瑞高酒店出发,然后穿越澧县城、津市城,前往澧县小渡口镇、官垸镇观摩两个棉花生产示范点。

此行大约一个多小时。一路上,我将对沿途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风物特色向大家进行介绍。我期望和大家共同领略这方土地上的历史与人物、资源与产业、文化与风光,从而对“印象澧州”留下一种概略的整体轮廓。

祝大家今天旅途愉快!

2、屈原路——二中

澧县古为澧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因右侧这条澧水贯穿县境而得名。全县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93万,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山丘平湖均分布,其中耕地面积100万亩。

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五个特点:

第一,九澧门户。澧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历史上是湘西北通往鄂渝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澧县东望岳阳,南接常德,西承张家界,北出湖北荆州,处洞庭湖经济圈,是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


第二,先祖故园。澧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享誉“先祖故园”美誉的城头山与彭头山、八十垱、鸡叫城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农业大县。澧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全国油菜百强县,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第四,宜居宜业。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历为府、州、路治所,是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是常德市域副中心城市、澧水流域中心城市、湘鄂边消费中心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荣誉。


第五,地灵人杰。周代将军白善、楚国丞相申鸣、汉代将军马伏波、晋朝尚书车胤、唐代诗人李群玉、元朝状元郝希贤、明朝户部尚书李如圭和工部尚书李充嗣、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英才辈出。这里还是屈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学治学之所,贺龙曾任澧州镇守使,周恩来、任弼时、王震、廖汉生、郭沫若等也曾辗转于此,从事革命活动。

现在穿行的屈原大道是屈原的行吟之地屈原流放踏上涔阳古道,一路放歌澧水。“望涔阳兮极浦”,“沅有芷兮澧有兰”,在屈原的辞赋中,有数十处咏澧咏兰之作。


我们朝左侧观看,屈原雕像就矗立“渚天阁”故址上的屈原广场。渚天阁缘自屈原《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湘君》“夕弭节兮北渚”等诗句,是古代澧州人端午节“祭神”“娱神”“降神”之所,也是七夕纪念湘夫人和湘君“渚天之约”的楼阁。据《澧纪》记载:“渚天阁,在州西十里,临江,俯瞰平沙。西山一带,弄姿设色其前,亦一胜也。”目前,澧西街道高路铺村及澧州屈原学会正在筹谋恢复往昔胜景。

我们朝左侧远望,澧州古城墙、澧阳书院、澧州文庙、澧浦楼等景点影影绰绰,依稀可见。国家3A级旅游景区澧州古城区,它古色古香,具有独特的建筑之美,承载着无法被历史遗忘的文化底蕴

澧州到处留存着屈宋的脉搏气息,在澧阳书院——今澧县一中,曾铁划银钩分挂一联:故老说宋玉屈原自六经以来骚坛嗣响;大江历岷山沱水挟九澧同去学海朝宗。

这副对联上联意指澧水流域楚文化源远流长,屈宋遗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子。下联则告诫世人诗礼育人、学无止境、勤于学业、正直为人。

现在正经过的是兰江阁和群玉广场,兰江阁在右侧的澧水大堤之上,群玉广场在左侧,它们与屈原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晚唐诗坛上享誉“小青莲”之称的李群玉,曾在这里结庐而居,读易晓窗,谈经午案,放歌“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叉鱼。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诗中所谓的楚客,就是指沉江汨罗的楚大夫屈原。李群玉知道自己诗文才学、地位名气都要逊色于“楚客”。

李群玉虽“师宗屈宋”,年过不惑却也未曾步入仕途。所幸其诗“花红玉白”,被前来澧州的杜牧奉为“兰交”。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李群玉踏上涔阳驿道,负诗三百首进京呈献皇帝,因“吐妍词于丽则,动清律于风骚”,被宣敕而授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做了三年校书郎,因“讦直上书”“傲尽公卿”及“世喧喧”之故,被迫乞假辞官。两年后,他溺于江西洪井,冥冥中与“楚客”殊途同归。

我们正与澧水河洲中的蜚云塔擦肩而过。蜚云塔后建有三贤祠,祀奉楚三闾大夫屈原、晋尚书车武子车胤、宋范文正公范仲淹。八边形宝塔肇建于明代,建至3层止于兵荒,清嘉庆16年七层宝塔告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晨瞰“关山烟树”美景,暮瞅“彭峰迭嶂”奇观,静听“澧浦渔歌”互答,目送“兰江绣水”东逝,凝重的宝塔默默见证着澧州城的发展变迁。

 


3、新二中——津澧大道

我们现在进入国道353线,从右侧看到的就是新建的澧县二中。


澧县二中办学可追溯到公元1140年的“溪东书院”。1902年正式改制为“澧州官立学堂”,1921年更名为澧县县立中学,1952年定名为澧县第二中学;2020年初,澧县二中由原二中、三中、四中合并提质,易址新建,迄今近120校舍占地205亩,投资5.4亿多元,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十分雄厚,现有教职员工460人,设90个教学班,学生近5000人。校园建筑雄浑时尚,整体布局和谐典雅,教育硬件设施齐全,教学软件配套前卫,文化元素兼收并蓄

近年来,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0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62所、教学点24个;幼儿园138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04817人,在编在岗教职工5290人,离退休教职工4174人。教育事业成为宣传澧县、展示澧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张闪亮名片和金字招牌。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选老婆必背口诀
紫微斗数——什么是自化忌,如何理解自化忌
中女入住各宫表现
天庭 359位神仙官职排名
李聃出生的传说(七)
我以为风水学与人体学在易学上是一个道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