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氏太极拳漫谈


杨氏太极拳漫谈
杨氏太极拳肇始于杨露蝉前辈。由于学拳不易,(传说杨先生三下陈家沟先后用了十八年工
夫)所以在传授时,就难免保守,据说武禹襄先生就是在向杨家问技不果,而去赵堡向陈清
平学的拳,时至今日,保留在杨氏太极拳中的原汁原味已然不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老辈们所练的较为原始杨氏太极拳是个什么样子,以及所谓的真髓
又在哪里。
一、 当时,在练法上应该有很多种架子,绝非目前的那种四平架一统天下的局面。
细言之,如杨班侯所练的架子就有大、中、小、快、提腿架、撩挎八卦掌、炮捶七种,据马
同文先生言,杨、武两家皆有炮捶练法,李、郝等人皆会打,尤以班侯先生练得最好。
又如,王兰亭先生代师所收之徒李瑞东先生所传的李氏太极拳,有大小松紧慢快柔刚中平九
种不同练架,又有天盘(犹龙)、地盘(江南地煞)、人盘(五星捶)三种拳架。
富英传授给萧功卓的太极拳也有九种练法(见李正先生的“杨氏皇家太极”网站介绍)。
而由杨露蝉先生的女婿夏国勋传下的夏氏太极和由杨健侯先生传给程有龙,又由程先生创造
的八卦太极拳中也保留了不少原始杨氏太极的东西,包括坚持走底盘,多擒跌闪赚等。
精武杂志第八期登录了田兆麟(学于杨健侯,后拜杨澄甫先生为师)之子田颖嘉先生的《杨
氏太极拳问答堂奥》中论架子与练功层次之言甚为详细,有兴趣者可找来一读。
而且,当时的杨家拳不仅与当今的杨家拳不同,拳架与陈氏拳也略有差异,如杨、吴、武都
没有金刚捣捶一式,由此可见陈家拳也是有发展的。
由上可知,原始的杨氏太极拳是包容多项练习内容,训练人体多种能力以及在不同运动状态
下的反应的一种拳术。他所对应的理论是“太极为一小天地,人身亦为一小天地。”
二、 在用法上,早期有较多的所谓“外家”手法,可谓“内外不分”。
据禄蝉先师初至京师落脚教学之处——天义酱园东家张凤歧家有关记录:“太极拳功夫有崩
啄拿劈、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哼哈呼吸、点击推按、勾挂抖弹、搓折滚甩(抽)、掐筋、切
脉、闭血(穴)、断(截)气,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抖搂凌空”等等。
据吴志青先生《太极拳正宗》内记录的向恺然先生的文章中介绍,杨少侯先生所练拳架与杨
澄甫先生决不相同,每一手练时咚咚作响,与外家拳无异,令人大惑不解。
三、 在理论上,有从刚入柔,由外家演变为内家的趋势。
杨家早期的拳论,据说有一部分保存在李氏太极的创始人李瑞东先生手中,但是就目前李门
所录出的陈长兴菊月序的文字来看,似为伪造。而李瑞东先生的序中所提到的王兰亭所传的
六十四式、单杀、双杀……皆偏重于外家手法。
杨班侯先生传出的理论为太极九诀,对于该文解释的最好的一本书就我所见应该是吴孟侠、
吴兆峰所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中所论的乱环、阴阳二诀曾
被金庸先生原文摘录,作为小说《飞狐外传》中赵半山向胡斐传授的心得。而吴氏书中的拳
路则为杨班侯传下的大功架,手法、身法都与杨澄甫先生所传迥异。
而据说是抄自端王府的杨氏太极拳论多篇(见杨振基的《杨氏太极拳术》和吴公藻的《太极
拳讲义》,值得一提的是,后者论述太极拳的文章是我所见的最好的太极理论之一。)其中
,在讲述打法上,与外家拳手法并无不同,全部理论中也无以柔克刚之语。
目前论述杨家太极所引用的经典多为王宗岳太极拳经(其实是武氏的东西,连赵堡都没有,
却频繁被引用来指导陈、杨诸家)和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十要。这两者才是所谓真正(纯正
)的内家拳经典。
四、 从发展历史来看,有从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形势。
何谓分中有合,就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人对架子作了改进、融合的工作,但
是太极拳的味道还是保持了下来。那就是刚柔相济。无论各家要求的是从大松大柔练起,还
是从站桩练功、单式练用练起,最终的追求都是一样。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传统的练
法、用法已经接近失传和灭绝了。
何谓合中有分,我认为在太极拳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在冲突,就是内、外之分,内功
与手法的冲突。过去,说得过分些前辈们根本就不懂所谓的内功,他们侧重的是千锤百炼的
招法,充其量也就是感受一下陈鑫笔下的“内气”,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内功,古人笔下的
内气(正气)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了。而且前者已经成为今天的主流,可是
在实战中呢?不堪一击。
只能练内气不能实用的架子,不一定是坏架子,但是让这种架子一统了天下,就是一件坏得
不能再坏的事情了。
五、 漫谈当今杨氏太极传人。
当今的杨氏太极拳精髓在哪里?我认为,不在任何一个人手中,是散落在很多人手中。傅家
傅钟文的三十六名弟子,赵家的二子,杨家三老,四川李雅轩的徒弟们,北京崔家的弟子,
汪永泉——魏树人传下的老六路,董英杰(传人在海外)带有武氏韵味的杨家拳等等,都是
很出色的,但也都只是大架体系(汪氏略异)。
回顾近代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交流才是促进拳学进步的最大动力。杨家在推广太极
拳上是功盖千秋的,但是在拳术的交流上却很少借鉴别人的长处(倒是杨家的一些徒弟在实
战中不断吸纳别人的东西),不但如此还敝帚自珍,使自家的工夫不进反退,与原始的练法
大相径庭,这可能是露蝉公当年学拳时所料未及的。

陈氏太极拳略述

陈氏太极拳流传至今已近三百年,关于它的一些问题曾经在武林中引发很多争议。在此我不
自量力对陈氏太极拳的渊源、演变、练法作以下探讨,希望能有益于初学者。
一、 渊源
太极拳起始于何人,尚待考证。(关于反驳唐豪推崇陈王廷为太极拳创始人的文章,有兴趣
的可以找赵增福先生的《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一看。)但是本文所探讨的陈氏太极拳,既
名陈氏,按传统讲其创始人当为陈王廷,如果陈家的人不反对,是可以肯定的。
拳中来源有三(我的观点):一是陈家祖传的拳法。大半保存于当今尚流行于山西洪洞的通
背108式中(因为温县陈家是从山西迁来)。山西的这套拳法《中华武术》曾经连载,目前陈
家会的人已经不多了,据我所知好象只有陈照奎的弟子都文才和外人中的陈太平两家。前者
有著作《陈氏太极短拳与长拳》。这套拳法在陈家又名长拳,后人将他遂附会于三丰祖师的
论著,于是有杨氏太极长拳的产生。其实,该套拳法向我们透漏的信息应该是陈氏太极拳是
从传统武学意义上的“长拳”演变而来。该拳中保留了戚继光拳经32式中的很多内容。
陈氏拳的第二个来源是少林拳法。因为少林与陈家相隔不远,而少林中有一套心意拳其拳路
结构与陈氏太极的布局极为一致。另外,其手法中的招式也可以在陈家的老谱中找到痕迹。
而所谓的陈长兴十大要论、用武要言和心意拳的老谱一样,是出于少林的。
三是道家的阴阳学说理论。这究竟是陈家自己的创造,还是外来(王宗乐、蒋发、赵堡)的
传授,姑且不论。但是,太极拳成为内家一大宗派的主因既肇始与此种学说。翻看一下杨露
蝉先生以来的论著,多标榜三丰祖师,而陈家沟独非,试想杨露蝉前辈为什么在向陈长兴学
拳后敢于标榜太极拳的创始人不是陈家人呢?这不是欺师灭祖么?太不合情理,而陈家也没
有找杨露蝉理论,也没有陈家的人因为杨露蝉的成名而想道到京城教拳,为什么?我推测可
能是陈长兴已经向外人学了内家拳的真髓,(陈清平亦然)所以……
二、 架子
陈氏拳的内容丰富,从流派来分,有老架(陈长兴、陈照丕)、新架(陈发科、陈照奎)、
小架(陈清平、陈鑫)三种,每种内又有一路、二路(炮捶)。以前尚有一到五路,但长兴
公之后也不传了,据闻陈发科先生在北京曾根许禹生先生根据老谱编过第五路,有名而无图
,后来也没有流传下来,这似乎有叠屋架床之弊,只是适应了文人的好古口味,对于拳学的
求真并无大用。
老架、新架其实是一套拳,只是练法不同。这种练法,就是加圈。好象老架,运行的路线比
较简单弧线多而圈少,适应初学;新架则圈多,手法、身法相应也有所变化,圈也是平、侧
、立兼有,较为繁复,适合入门后提高功力。这种练法在忽雷太极拳中体现的最为透彻,而
今人中则以冯志强先生所传的混元太极拳更能表现这种练法。
关于器械,陈氏的剑法与杨氏、赵堡布局基本相同,而刀法、枪法差距就很大,估计后者是
自己的创造,陈氏只有十三杆是练内功的,而梨花枪夹白猿棍则与苌家的猿猴棍一样不是纯
粹内家的东西。这是和杨家枪、吴家枪所标榜的彻头彻尾的内家练法不同的。
三、 练法
1、 金刚捣捶的问题。金刚捣捶不见于杨、武两家,而在陈氏老、新、小三种拳及赵堡的大
、小、忽雷等架子中皆有,且都重复四到六次,占的比重较大。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肯定,
原因只有三种可能:一是陈家没有传给杨家;二是陈家和赵堡后来自己发展出来的;三是杨
家后来保留了这一招法。但无论如何,金刚捣捶的重要性是在陈氏、赵堡拳系中表现出来的
,这一招所练的不仅有四正,还有震脚。而这正是和八极、少林心意把相通的地方,其所练
的沉坠劲与发力机制与八极、心意把无异。陈发科当年初到北平演拳,一招双震脚震碎地下
的方砖,正是此沉坠劲的外现。同样,与陈家有过拳术交流的少林和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也
很重视沉坠劲的练习(见苌氏武备论的序文)。我认为,此点是陈氏太极拳有别于其他太极
流派的重要特征,其意义大家可以参考马明达先生在今年武林杂志内关于八极拳的论述,值
得一提的是陈氏的太极十三杆和八极六合大枪一样也是用来锻炼内力的途径。
2、 千金难买一机灵(激灵)。内家拳练的就是一个机灵劲,较为正规的讲法是根据道家的
理论:人自出生后,元神渐失,识神渐长,身体内的阴阳二气虽性情、环境的变化而变,渐
渐不调,于是疾病丛生,元气消散;拳术之功就在于逆运后天,以统架统一散乱的气息,调
和阴阳,使其复归于先天的混元状态(婴儿状态)。而陈氏拳中的机灵,我认为可以理解为
两层含义:一、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在有的人眼中好象这是特
异功能,其实这只不过是拳术中所训练的人的超常的灵敏度而已。早年我听一位赵堡拳师举
例讲过什么是机灵劲:如果在马路上遇到汽车突然冲过来,一般人都会周身发紧僵硬,结果
是被车撞到;而练内家拳的人则往往会往旁边一躲,从而躲过车祸。我个人的体会是面对突
如其来的事故,事发的同时也往往会有规避的冲动。当然这不是在道德与懦弱之间的自然选
择(那样就不是元神在起作用了),而是尽量保护自己的实力,很多都是在事后才意识到的
。二、所谓的机灵还有激灵的意思。这是陈家拳的发力形态,每每见到公园内的爱好者在练
陈家拳时喜欢发劲,我总是深为叹息,因为如果没有理论指导,这种浑身发抖的练法实在令
人不敢恭维。拳术中也有千金难买一哆嗦的讲法,就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想发好陈家拳的劲,
一要内劲足,否则是乱抖,只会伤害自己;二要缠丝精,不会缠丝,或者丝缠的不圆满不均
柔,不可发劲;三是周身要合得住,好象爆竹,裹的不紧不严,就炸不响;四是发力要发声
,无论是口还是鼻,如果发力不发声,气息就会不顺畅,甚至有炸肺或岔气(气窜入后背锁
骨一带)的可能。
3、 苌家武备论。历史上苌乃周到底有没有到陈家沟交流过,尚待考证,但是在陈鑫的太极
拳术图说问世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苌乃周的武备论对于陈氏拳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或
者说是总结的),如果我们不过分夸大陈家的个人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武备论的影响在
整个中州地区都是有代表性的,好象河南的心意拳、梅花桩都或多或少的引用或抄袭了苌氏
武备论的章节作为指导,其中气论、点气论对陈家拳的影响更是不容否认。但是我们还应该
看到这种影响力的范围是及陈家而止的,例如赵堡、杨、武等家就没有受到过武备论的影响
。此中原因,值得人思考。
四、 传人
太极拳历有非其人不传的要求。陈氏拳也不例外,到了近代,能够有资质又真正爱好太极拳
的人已经不多,有的家族为了虚名强迫并不爱武的子弟练武,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陈氏
太极拳在近代出了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就是陈发科先生——时称太极一人。
陈发科先生的功夫有过人之处,此点已有不少文章论及。现代一提到陈家拳(小架以外)。
人们都知道,现在的名师皆出自发科门下,对此本文不再赘述。据我所见到的由王喜亮先生
提供的发科先生练一、二路拳的照片,实在是叹为观止,无话可说。
现在就我所知向大家介绍一些当代陈家拳的代表人物:一是冯志强先生,他的拳法不囿于陈
氏拳的框架,其混元太极拳融合心意拳精髓,演练起来刚柔相济,劲力转换了然无痕,给人
浑厚自如,运斤成风的感觉。二是陈照奎的三名弟子:张志俊、刘鹏、马虹。张志俊理论水
平高,拳法运用好,实战能力较强;刘鹏的对炮捶体悟较深,拳架纯正内涵丰富,对传统的
东西继承的好;马虹在传播陈家拳方面(特别是新架)不遗余力,他的拳架工整,文笔也很
好。三是洪均生一系。这一系目前已经自称为陈传洪式太极拳了,他们在练用的方法上讲究
科学化,运用了很多物理学的理论手段来分析陈拳,意图找到捷径,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成
功。
附:王继祥先生在网上对我谬赞有加,令我不胜汗颜,不过如果让我谈到意拳,可能会发很
多不中听的谬论,引起大家的争执,所以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再作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渊源考证】
四、关于唐豪、顾留馨的“考证
金刚捣碓式名的分析与研究
功夫谭 • 太极篇(三)——辨析:溯源与探讨(3)
如果说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来的,那么为什么两者的招式名称大部分都不一样?
秒真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