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胞宫湿热,4类湿热下注用药举例

药品关系自身健康,请在医师药师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请勿滥用药。

湿热导致自己感觉发热、头疼头沉、浑身沉重、肚子和胃都发胀

湿热是大家经常会说的一个词,很多人经常会说自己湿气重,湿热缠身。湿热会导致很多不适的症状,比如自己感觉浑身热、但是别人用手摸感受不到温度过高,用体温计测试也在正常范围内;脑袋疼而且脑袋发沉浑身发沉,感觉脖子支撑不住头部;嘴里发苦,腹部不舒服,感觉肚子和胃都发胀等。湿热能引起这么多症状和不适,那到底什么是湿热呢,可能大家都没仔细研究过。


气、血、阴、阳失衡——浑身沉重,困倦无力,精神萎靡

湿热的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导致人体发病的两种病邪。湿和热都分内外,有外湿、外热,内湿、内热,今天我们说的湿热主要是指内湿、内热它们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而出现的病理产物。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指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调以及肾的排泄功能失调,这些功能失调会直接导致人体内水液代谢出现问题,多余的水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水湿骤停,在机体内堆积。气、血、阴、阳失衡会导致内热,而且经常会累及肝肾,比如阴虚血亏导致滋生内热,或者阳亢导致产生内热。上述原因综合在一起会导致湿热的出现。


下焦指身体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

湿热下注产生的原因

湿携带热或者热携带湿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之前我写过一篇嘴里发黏,吃饭没味,脘腹痞闷,治疗湿阻中焦的10种常用药物举例,里面简单介绍了一些湿阻中焦的常用药物。湿热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侵袭下焦(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导致湿热下注人体下焦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泄,另外还附有生殖系统,因此湿热下注会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相关部位的不适。


湿热下注证的主要分类、症状及治疗中常用中成药举例:

湿热下注证分为大肠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胞宫湿热

  1. 1、大肠湿热

主要症状】:肚子痛,拉肚子,大便黄臭难闻,肛门灼热坠胀,便意急迫,坐在马桶上又排泄不畅,排出的大便经常会粘附在马桶上冲不干净,有些会直接发做成赤白脓血相兼的痢疾;口渴,小便短黄,恶寒发热,或只是怕热不怕冷。

【产生原因】:湿邪热邪在体内蕴结,不能排出,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湿热淤阻于大肠部位导致腑气不通、热结旁流。


中成药举例

①、香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为萸黄连、木香。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3次。


②、香连化滞丸

【主要成分】:黄连、木香、黄岑、枳实(麸炒)、陈皮、青皮(醋炙)、厚朴(姜炙)、槟榔(炒)、滑石、白芍(炒)、当归、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血化滞。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③、加味香连丸

【主要成分】:木香、姜黄连、黄芩、黄柏(酒炙)、白芍、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壳、槟榔、醋延胡索、制吴茱萸、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化滞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腹泻、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袋)g,一日3次。

大肠湿热示意图





  1. 2、膀胱湿热

主要症状】: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净等。在之前的文章6种典型淋证的常用治疗药物举例中所说的热淋,就是因为湿热下注膀胱所导致。

【产生原因】:酗酒是引起膀胱湿热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因为喜欢吃辛辣油腻之类的食物,这些都会导致湿热秽浊内生不能及时排出,累积久了湿热就会下行,阻遏膀胱发挥正常功能,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以及络脉被湿热灼伤,从而导致排尿会受到影响,发展为湿热下注膀胱之证。


中成药举例

①、尿感宁颗粒

【主要成分】:海金沙藤、连钱草、凤尾草、葎草、紫花地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用于膀胱湿热所致淋症:症见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尿色偏黄,小便淋漓不尽等;急性尿路感染或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属湿热下注证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4次。


②、金砂五淋丸

【主要成分】: 海金沙、猪苓、瞿麦、大黄、赤芍、萹蓄、茯苓、木通、黄柏、地黄、车前子、黄苓、当归。

【功能主治】: 清热,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浑浊,淋沥作痛。

【用法用量】:灯心草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g(即1袋),一日2-3次。

膀胱湿热示意图





  1. 3、肝胆湿热

主要症状】:口苦耳鸣,胁肋胀痛,或者窜痛,皮肤和白眼球发黄,男性会出现阴囊潮湿,生殖器肿胀等不适感,女性会表现出带下病。

【产生原因】:多由酗酒,贪吃肥甘辛辣食物导致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结化热,阻遏肝胆而成。


中成药举例

①、龙胆泻肝丸

【主要成分】: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②、 茵栀黄口服液

【主要成分】: 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甙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肋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③、黄柏胶囊

【主要成分】:黄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4 粒,一日 3~4 次。


④、二妙丸

【主要成分】:苍术(炒)、黄柏(炒)。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肝胆湿热示意图





  1. 4、胞宫湿热

主要症状】:带下量多,白带色黄,质地粘稠,气味臭秽,阴部瘙痒、糜烂等,胞宫湿热能引起妇科疾病常见的各种症状。

【产生原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湿热侵袭,蕴结胞宫。


中成药举例

①、妇炎康

【主要成分】:赤芍、土茯苓、醋三棱、炒川楝子、醋莪术、醋延胡索、炒芡实、当归、苦参、醋香附、黄柏、丹参、山药。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②、妇科千金片

【主要成分】: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胞宫湿热示意图





说完了湿热下注的分类,有人会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避免身体被湿热侵袭纠缠呢?答案是当然可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4点

1、改善日常生活环境,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或者居住。这样可免外部湿热侵袭人体。

2、平时注意饮食,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杜绝酗酒行为。同时需要注意,盛夏时节最好少饮用加糖的果汁饮料,甜腻可滋生痰热,饮用过多会造成湿热内停。这些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可以减少内热加重。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无论男女都特别注意——不要憋尿,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长期憋尿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损害,会出现很多湿热下注相关的疾病,比如尿道炎或者生殖系统炎症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澡、洗头发,并且洗完之后要彻底干燥了再进行其他活动,不要身体湿漉漉的就穿衣服或者入睡。没有干透的衣服绝对不要穿,一定要注意。

4、加强体育锻炼,每日保持适量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最重要的一点,要保持心情愉悦,防止情绪大起大落。

希望大家都能有健康强健的体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胆泻肝丸相关的疾病列表(养生之道网)
『祛湿剂』八正散
湿热下注
主治:湿热下注(固精汤)
肝胆湿热
加味二妙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