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读文章!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处理……



胫腓骨骨折

1.胫腓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严重骨骼损伤之一。

2.多见于青壮年,高能量损伤发病率上升。

3.多见开放性骨折,同时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4.愈合缓慢,常常可引起永久性的后遗症。

5.低能量损伤多见于扭伤及钝器打击.

6.儿童多为单纯胫骨干骨折。

75%闭合、25%开放、53%中度软组织损伤


一.应用解剖

1.胫骨干中上段横截面呈三角形,下1/3处横截面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比较细,又是形态发生改变的部位,为骨折好发部位。 

胫骨前嵴向前、外侧弯曲,形成一个生理弧度。

2.胫骨前缘及前内侧仅有皮肤覆盖,骨折时骨断端易戳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3.腓总神经绕行于腓骨头下外侧,故腓骨上端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

认识“膝——踝关节轴”的意义

4.正常人踝、膝关节是在两个平行的轴线上运动。若骨折后在有成角或旋转畸形的情况下愈合,两轴关系不平行,必然导致步行和负重障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二.病因病理

胫腓骨骨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儿童以胫骨干骨折最多,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见。

1.直接暴力:常见于车祸伤、重物打击、挤压伤或枪击伤等,暴力多由外侧或前外侧而来,多为粉碎或横断骨折,双骨骨折时骨折线通常在同一平面,常为开放性损伤,软组织损伤严重。

2.间接暴力:多为扭转或传达暴力,如跌倒、高处坠落,多为螺旋或斜行骨折,胫骨中下1/3处为其形态学改变之处,是其应力集中区,易于发生骨折,双骨骨折时骨折线腓骨高,软组织损伤较轻。

三.急诊病历记录(8项)

1.会诊时间

年、月、日  几时几分  骨科会诊;格式如: 2014.04.01 09:00。

2.主诉

  • 询问疼痛的具体部位

  • 是否有多处损伤

  • 是否有伤口

  • 远端皮肤感觉

3.现病史

  • 受伤时间

  • 受伤暴力机制

  • 受伤后处理情况

  • 是否于外院诊治

4.查体 

  • 一般情况 神志、反应

  • 全身情况 头颅外伤、胸外伤、脏器损伤、其它

  • 骨科情况 脊柱、骨盆、四肢

  • 患肢情况:

  • 闭合:肿胀、压痛、骨擦感、末梢血运、皮肤感觉

  • 开放:伤口情况、污染情况、是否有神经、血管、肌肉、肌腱损伤 (确定损伤分型)

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

Ⅰ型:伤口长度小于1cm,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Ⅱ型:伤口超过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型: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 Ⅲ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 Ⅲ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

  • 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5.辅助检查

  • X线片:包括膝、踝关节 正侧位。

  • 胫腓骨中上段正侧位(包括膝关节)

  • 胫腓骨中下段正侧位(包括踝关节)

  • 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需CT+三维重建

  • 急诊手术:血常规、血凝常规、必要时电解质、血糖

  • 备血:骨折粉碎、开放伤口大、伴有血管损伤估计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

AO 分型

6.诊断

根据受伤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7.治疗

治疗原则: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重点处理胫骨骨折的对位对线。(恢复胫骨的力线尤其重要)

8.签名

四.治疗方法

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1.全身情况、生命体征

2.费用情况

3.血常规、血凝常规、必要时备血

4.患者禁食水6小时以上

5.闭合:消肿 甘露醇 250ml BID;开放:抗生素、破伤风

6.办理住院、送手术通知单

开放性骨折:

  • 预防感染

  • 皮肤软组织覆盖

  • 骨不愈合

  • 功能锻炼

  • 需要分期处理,经常需要数月时间

1.清创时间

a.通常认为 <6小时,越早越好

b.早期使用抗生素很关键

c.污染严重的伤口需要更及时的手术

2.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a.仔细的清创

b.延长或者扩大伤口

c.清除所有异物、坏死组织、游离碎骨块、脂肪组织、筋膜

d.筋膜减张是经常需要做的

3.骨折固定

a.减少感染风险

b.外固定:单边 vs 多边;临时 vs 永久

c.髓内钉 I度、II度开放

d.内固定

4.外支架优势

a.手术时间短,适宜多发伤患者 

b.有利于处理皮肤软组织及骨筋膜室综合症

5.外支架疗效

a.95%愈合率

b.20%畸形愈合

c.骨折愈合前拆除连接杆导致复位丢失

d.固定针感染

闭合性骨折

1.保守治疗适应证

a.轻度软组织损伤

b.稳定骨折

  • < 5° 内外翻

  • < 10° 前后成角

  • < 1 cm 短缩

c.石膏或支具固定下可负重

d.定期随访

2.手术指征

a.不稳定骨折:不能维持复位

b.骨筋膜室综合症

c.同侧腓骨骨折

d.患者不能忍受石膏固定

3.手术方法

a.髓内钉

髓内钉优势:

  • 更少的畸形愈合和短缩 

  • 早期负重

  • 早期膝、踝关节锻炼

  • 如果算上工作时间,比保守治疗更经济

髓内钉缺点:

  • 膝前区疼痛 (达56.2%)

  • 感染风险

  • 非交锁髓内钉可能增加内固定失败风险

扩大适应证:

  • 近端1/3骨折(注意外翻和向后成角)

  • 远端1/3 骨折(注意内、外翻)

胫骨近端骨折

进钉点很关键

胫骨远端骨折:

  • 固定前先复位

  • 腓骨钢板
  • 操纵杆技术
  • 跟骨牵引

b.钢板固定

腓骨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 Joy stick

  • 4.5mm DCP 钢板固定

  • 新型关节周围钢板可用于干骺端骨折

胫骨内侧钢板:间接复位,小切口置入胫骨内侧锁定钢板是一个新选择。

钢板优势

  • 可达到解剖复位

  • 低能量损伤中97%的患者效果满意

钢板缺点

  • 感染风险、软组织问题,尤其是高能量损伤

  • 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髓内钉

并发症——骨不连:

  • 3个月-1年

  • 排除感染

  • 治疗选择:

  • 嵌入式植骨

  • 骨移植替代物

  • 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植

  • 扩髓交锁髓内钉

  • 加压钢板

  • Ilizarov环形固定器

并发症——畸形愈合:

  • 内翻对功能影响更大

  • 可能没有症状

  • 对于显著畸形并且有症状的患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截骨术

3.浅表、深部感染

4.疲劳性骨折

5.内固定失败

小结

1.有多种治疗方法可选的常见骨折 。

2.闭合的稳定性骨折可选择石膏固定。

3.不稳定骨折常选择髓内钉治疗。

4.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决定于软组织及神经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固定架应用的8个典型病例分析
Pilon骨折的详细诊疗策略,果断收藏!
早读 | 严重pilon骨折早期如何处理?本文告诉你!
Pilon骨折手术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踝关节骨折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处理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