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人物

郑国渠

千百年来,我国在除水害兴水利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治水人物。比如:

春秋时期楚国人孙叔敖,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挖了十二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战国末期韩国人郑国,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郑国渠建成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战国时期秦国人李冰,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秦朝的史禄,凿灵渠运粮,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西汉的贾让,针对黄河河患频发的原因,提出了以“宽河行洪”思想为主的全面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种不同对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中策提出筑渠分流,下策则为缮完故堤,“治河三策”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的王景,受命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功效卓著。

北宋的范仲淹,“厚农桑”,强调兴修水利,提出“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治水方针,并制定了一套奖励百姓、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

元朝的郭守敬,到各处勘测地形,筹划水利方案,主持西夏治水,后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支撑了大都的兴盛。

明朝的潘季训,四次出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总结前人对于黄河水沙关系的认识,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对后代治黄有重要影响。

清朝的林则徐,充军伊犁途中,因黄河在河南开封祥符决口,酿成水患,奉旨前往河南黄河工地治河,到达新疆后又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将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文化 | 历史上的十一位治水名家,你都认识吗?(I-137)
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十大名人
中外水利工程史话
我国水利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减灾文化|历朝历代水利工程管理是怎么变迁的?
《北河纪》|治河利弊,条序分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