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添丁、响丁、赏丁』


“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所以在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添丁、响丁、赏丁",其实就是"添灯、响灯、赏灯",而且虽讲法不同,其节日活动的意义却是大同小异。

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我们客家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

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

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添灯、升灯、吊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七,最迟为正月二十一,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添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当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来年再升丁的叫“顿丁”、“添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梅州地区,各地的上灯形式又有所不同:

兴 宁响 丁 节

其中以兴宁的正月半响丁节活动较为隆重热烈和持久,时间从正月初七至廿一;兴宁响丁节,内容较为丰富,比春节还要热闹。

节前当地族人须定做“花灯”,然后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花灯”,敲锣打鼓把“花灯”抬回来,悬吊在祖屋上厅栋梁下面。赏灯节全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到来,敲锣打鼓、大办筵席、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炮竹,有的“烧烟火”、放“孔明灯”,举行火炬流行(又称“火把节”)。添了新丁的人家,则在祖屋厅堂摆酒猜码(猜拳),猜码的人起句须要先念“添丁呀发财”的吉祥话,使参加灯会的人尽兴而归。

响丁节过后,即正月十五以后,族人还有一次“暖灯”活动,即将花灯用火烧去,清除祖堂中的摆设。人们不喜欢用不吉利的“火烧”字眼,称其为暖化了的“暖灯”。这次比较简单,主持人烧过香烛冥帛,谢过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后,把悬挂在中堂的花灯放下,把花灯上好看的剪纸“人公袛”取下,送给新丁户的新丁们作玩具留念。剩下的花灯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门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们称其为“暖灯”。暖灯后,表示春节过完了。

丰 顺 烧 火 龙

其次是梅州丰顺烧火龙: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丰顺埔寨都会上演一场隆重又火热的祈福活动,那就是“烧火龙”

埔寨火龙从清朝1740沿袭至今已有276年之久,为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只要你亲临过现场就会知道,届时整个广场火雨纷纷,星落遍地;一条长龙在火雨中逡巡游走,那精彩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五华下坝迎灯节

三是五华下坝正月半的迎灯节

五华县河东镇下坝元宵迎灯节,作为当地最热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各地群众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正月初八民俗:迎灯祭祖
两广客家民俗,上灯节,入族谱
广东梅州客家围龙屋民俗
【民俗文化】池坝村2017年耍花灯出灯收灯过程随拍
非遗动态 | 传承中国味,非遗客家年!
【寻味梅州】? 今晚就吃这个——客家腌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