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麻将是高手,但您知道麻将的历史么?

打麻将,这种风靡中国城乡的民间游艺活动虽然被称为“国粹”,但就历史而言,却是并不久远。

按民国学者杜亚泉的考据,现在这种形制的麻将牌是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其前身是明代的马吊牌和后来明末清初的默和牌,均属更早时候(唐代)的叶子牌的演变。而成型后的麻将牌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各地的推广,则是光绪皇帝继位(公元1875年)以后才有的事。杜氏在《博史》中说:“相传谓马将牌先流行于闽、粤濒海各地及海舶间。清光绪初年,由宁波、江夏沿及津、沪商埠……五口通商以后,海舶多聚于宁波、江夏;各省贾客,流寓江夏,繁盛过于上海,演习马将者逐日众。此时已改制骨牌,且加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花张,称为花马将,逐渐流行;由津、沪波及全国。盖已五十余年于兹矣。”

此处所说的马将牌即麻将牌的别称,又称为麻雀牌。杨荫深先生在《中国游艺研究》中指出:“马将牌其初似亦为纸制,后则变为骨制,简称雀牌,其称为马将,盖由马吊牌转变而来,又加将牌,故名。”

清末民初徐珂在《清稗类钞·赌博类》中记载:“麻雀亦叶子之一,以之为博,曰叉麻雀。凡一百三十六,曰筒,曰索,曰万,曰东南西北,曰龙凤白,亦作中发白。始于浙之宁波,其后不胫而走,遂遍南北……光、宣间,麻雀盛行,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名之曰看竹。”

从民国初期到当代,曾有不少学者对麻将的起源、演变及流传进行了大量的考证研究,其结论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有一点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就是现在这种形制的麻将牌定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至光绪、宣统年间开始在全国普及。

由是可见,满打满算,现在风行的麻将牌,从清光绪初年的全国普及开始,迄今不过才150年左右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成都麻将(一)
麻将历史以及万、饼、条的起源
麻将的来历是什么,为什么叫麻将?
麻将源自宁波 鼻祖陈鱼门
麻雀牌的发明与流传
【日本麻雀讲座译文】麻雀的基础11—麻将的听牌型(一)_鑫哥蠢蠢惹人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