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天地】廿年回味广西第一鸭——柠檬鸭

有一哥们,突然很想念我们的一位老师,絮絮叨叨说了几次,老师来了要好好喝一顿。可是,一时之间老师也来不了,他老兄等不及,前几天突然约了我们几个哥们,说是虽然老师还没到南宁,但我们可以自己先吃一顿,预热一下。打电话时我正打算生火做饭,连日外出吃喝,冰箱里还藏着些好东西,不赶紧吃掉,是块心病。但这哥们催得情真意切,不忍拂他美意,决定赴约。

一看他定的地方,我不禁油然生出一种啼笑皆非的强烈感觉来:他老兄要在一个还算著名的店,请我们吃南宁名菜柠檬鸭。

柠檬鸭现在算是广西一道著名的地方美食,尤其在南宁地区流传广泛。广西有关方面一直想打造“桂菜”招牌,就我个人看法,这是一个很为难的课题。广西大概以南宁粗略划线,桂南粤语地区饮食受粤菜影响较大,崇尚清淡、新鲜,所谓“生猛”即是其灵魂;桂北讲西南官话的地区,口味几乎可以说截然不同,偏重于酸、咸、辣等重味,与川、湘菜的口味接近。要把这两者统一成风格一致的“桂菜”,是有些难度。但这并不等于广西没有名菜好菜,不管桂南桂北,每个地方都是能拿出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好菜来的。桂林以荔浦芋头作主要辅料烹制的芋头扣肉,借《宰相刘罗锅》一笔带过的风光,一举成名,至今仍是广西宴席上的常见菜,南北客人吃了大多称善。桂林的啤酒漓江鱼、酸辣禾花鱼和醋血鸭,梧州的纸包鸡、古典水蒸鸡,北海的沙蟹汁炒豆角,柳州的田螺鸭脚煲和脆皮狗,各地的名菜真是不少,这也是有人要打桂菜招牌的底气所在。

南宁是首府,按说是广西美食云集之地,但说到本地名菜,真正叫得响且独一无二的并不多。网上吃货传说到南宁要吃老友粉、粉饺之类,这东西确实是南宁独有美食,但说是小吃甚或主食都好说,独独不能说是菜。南宁烧鸭也很出名,以“南宁烧鸭、广州烧鹅”之名与著名的广州深井烧鹅并列称雄,但烧鸭这东西全国都有,顶多只能说各地特色有异,不能说南宁独有。南宁下辖马山县的黑山羊系列倒是肉质鲜嫩且不腥骚,却不算大众菜,受时间制约颇深,夏天没多少愿意吃。南宁下辖武鸣区的“灵马鲶鱼”也一道有名的本土佳肴,采用土法烧成,原汁原味,细腻鲜美,以前是南宁周边路边店的必点菜,但城里馆子不多见。下辖横县的鱼生,也是闻名广西的传统佳肴,被称为横县“县菜”,南宁很多饭店卖鱼生,就打横县招牌,但吃鱼生仍不算很大众的事情,而且鱼生很多地方有,只能说横县鱼生有其特色罢了。

所以,真正要说南宁本土的特色名菜,柠檬鸭可以排在前列。这道菜的初创权绝对出于南宁,而且在南宁一带流传甚广,已经成为家常菜不说,熟食摊上就能买到,足于说明其广泛性、大众性。如果说全聚德烤鸭算是北京的市鸭,那么完全可以说柠檬鸭是广西的区鸭,广西第一鸭当之无愧。

南宁柠檬鸭现在牌子大了,有说法称是南宁武鸣一带的特色菜肴,也有说法称是广西特色菜肴。可考的是,柠檬鸭这道菜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南宁城区往当时的武鸣县走的是广西第一条公路邕武路,邕武公路中段经过高峰林场处,公路上山爬坡前,有个叫界牌的小村,地势平坦,在林场的一些建筑旁边,有人开了几家路边店,做来往司机的饭食生意。现在武鸣是南宁的一个区了,据说地铁要连接过去,但当时走一趟,两三个小时,司机生意是有得做的。其中1981年搭起茅草屋开的一家饮食店,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当家甘喜开老先生,结合食客的口味建议,以山地放养的水塘土鸭为原料,加入山泉水,佐以酸辣椒、姜丝、蒜瓣,用木柴烧火、铁锅焖炒,起锅前加入自家腌制的酸柠檬,炒成的鸭肉酸爽、黄亮、多汁,每一块肉都入味至极,咸、酸、辣诸位兼备形成一种浓郁的香味,其特色是鸭肉酸酸辣辣,味浓而冲,第一口感觉强烈,香脆有肉感,不软不腻不臊,蕴含着特别的柠檬香味,让人食欲大开。过往司机众口相传,据说当时的南宁市长也前往品尝,柠檬鸭这道名菜由此问世并逐渐走红。后来,甘家人注册了商标,“甘家界牌柠檬鸭”日渐成为一块响当当的名菜品牌,并成为广西著名商标。甘老先生的长子甘保强推陈出新,接着打造出一系列的民族特色菜,甘家界牌柠檬鸭已成为南宁特色菜的代表、广西桂菜名菜,在媒体的一再推动下,可以说是已经闻名全国,是一张南宁特色餐饮名片。

上世纪末的八、九十年代,经济其实还是很不发达的,丈母娘招考女婿,绝不会出房子、车子这样的无聊题目,因为那时候城里人大多住的是公房,除了做生意做得比较牛的,几乎没什么人有私家车,所谓私家车大多是走私车从良的。南宁周边也是没什么风景好说的,对外地人来说可以看的地方是有些,但对本地市民来说,实在是乏善可陈。当时如果能弄到车,周边杨美古镇、大王滩水库、武鸣伊岭岩之类到处可见类似景致的地方可以走一走,或者到周围几个县城里吃点土菜,仅此而已。而且当时外地菜式并未大量涌入南宁,别说今天随处可见的东盟各国的佳肴,就是席卷全国的川、湘菜也很少见。1990年代末在葛村路开了一家川菜馆子“老成都”,卖的是家常川菜,却几乎成了南宁的高消费场所,不提前预订好而径自前去的话,要还等前面的客人翻台。甚至连今天抬脚就能看到的桂林米粉也不多见,我在桂林工作过,颇瘾此物,那时初到南宁工作,花了好大心思才知道新民路文化市场的连升酒楼有,为吃口桂林米粉,常常要打个车去。这年头也正是人们走出家中厨房外出就食的年代,南宁街头的吃食倒是很丰富,但不如今天选择的余地那么大,平时吃的大众菜,翻来覆去地吃风味牛杂、白切鸡鸭、各种下水、田螺煲,加酸笋炒的牛肉、猪肉,寻常的虾、蟹、螺之类的海鲜,甚至有几年流行椒盐猪鞭,比蚯蚓还细的长长一条,炸后蘸椒盐吃,让人大为愕然,代表肥胖形象的猪,这东西那么小?

不消说,此时面世的柠檬鸭,不说石破天惊,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先听说再目睹,才品尝——以前南宁人吃鸭子,多是生炒、白切或煲汤,柠檬鸭这种吃法,从本质上讲,其创新高要远远高于后来所谓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峰林场界牌村的柠檬鸭一时口耳相传,广为南宁市民熟知。我的印象是,当时柠檬鸭还不像今天一样,城里到处都可以走得到,不但有专门的柠檬鸭餐馆,很多饭店本身就把柠檬鸭列进菜谱。当时想吃柠檬鸭,只有一个办法,到界牌去。能弄到车的,大多想方设法呼朋唤友驱车数十里路,前去一饱口福。界牌小山坳一带,停满了南宁来的车子。此时界牌已不止老甘家一家卖柠檬鸭,旁边的店都在卖,一天会卖出几百只鸭子。曾经去过的人就要指指点点,哪家才是正牌老甘家的。须知,当时南宁连外环路都还没有,没几分名目就出了城,走的是不算宽的沙土路,到了界牌抬头顺着路一望,就是高山密林。如此远路寻来乡间吃个鸭子,可以自是远足或者踏青了。这不知道是说明了人们好吃的欲望之深,还是柠檬鸭的号召力之强。

我第一次吃柠檬鸭也是在界牌吃的。当时有位老乡,来往比较多,他在公司里管办公室,办公室的车基本上可以任意用,而且他们公司车多,这个公司是卖黄金的。这老乡是位豪杰,前面曾娶一东北老婆,因这东北老婆对他老娘出言不逊,甚至叫打叫杀,离了婚。后来,虽有一副南方少有的一米八几个子的身材,新娶的却是一米五多点的娇小广西姑娘。我很是有些这类朋友,还有一位我本家老家,原娶一位扬州老婆,喝了酒要打他老娘,我这本家也是当场休妻,绝不容讨价还价。朋友们类似的经历我都觉得很可惜,一个人要下定决心结个婚是不容易的,好不容易结个婚还要离,会很伤身体的,但他们离婚时都不跟我商量过,我也只好干瞪眼。

话说1990年代末,我的工作算是清闲,除了值班,周末几乎都可以自己支配。我那位换老婆的老乡也很清闲,反正当时的节奏比现在要慢得多。人闲生是非,周末无非聚在一起,点那些比熟人还熟的陈年老菜喝点小酒,盼着周一快来。不是热爱工作,而是实在无聊。有个周末,老乡突然打电话来,约周日一起去高峰吃柠檬鸭,我欣然应允。其时我对柠檬鸭一点概念都没有,但可对我来说,只要上了车,只要不是公共汽车,总会有一番风景,心情也格外不一样。就这样,这老乡开着公司的车,携着他那娇小妻子,拉上我这个灯泡,直奔高峰界牌而去。

现在有人说,界牌甘家的柠檬鸭是搭茅草屋开店起家的。我们初去时,当然已经不是茅草房,但仍是很破旧的砖房,和农村无异,一楼有个畅棚的大厅,摆了几桌,二楼上有些单间,绝对和城里的“包厢”“雅座”沾不上边,就是有副木头桌椅,顶上吊着个风扇。案台和炉灶是摆在一楼店门的,案台上高悬一个架子,挂着几只早就宰好的肥鸭。当场点好,大师傅就在旁边烧火烹炒。现在到处有人传播做柠檬鸭的秘技,大多声称选鸭子要选三斤左右的。我记得当时挂着的鸭子,小的四五斤,大的五六斤,没有当今美食达人要求那么细致。我老乡把我拉来正是此意,凭他们两口子,是对付不了那么肥大的一个鸭子的。但加上我也还是吃不完,打包回去给他们当夜宵。

我们尽量选了个小点儿的鸭子,看他当场砍好,旁边的土灶已将柴火烧得烈焰熊熊,火舌直往上撩。一大盆鸭肉块倾进铁锅里,迅速翻炒起来,不但锅铲翻飞,一口看似分量不小的铁锅也让大师傅舞得前翻后仰。一边炒一边加料,最后焖一阵子,起锅装了足足两大盘。鸭块刚出锅时热气腾腾,异香扑鼻,扒拉一块进嘴,第一口就觉得鲜香冲劲,酸辣咸鲜,清新爽口,不软不腻不臊,绝无鸭子那著名的腥臊味儿,让人不由得胃口大开,停不住嘴,连进好几块,连骨头上的肉都没撕扯干净,又夹起另一块。俗话说好文章让人荡气回肠,其实好鸭肉才真正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此店当时出售乡间自酿米酒,度数不高,但酒味尚醇,我本不爱喝低度酒,而且也只有我一个人喝,但架不住鸭肉咸香,仍是用啤酒杯喝了五六杯,压压味,清清嘴。老乡来此是熟门熟路,另点了一份鸭血韭菜汤,甚为清淡但却不失鲜味。柠檬鸭是加了厚料生炒的,连着大口吃未免有些腻口,喝一口汤,正好把这腻味消除,接着又夹肉。还点了个糯米饭,是加了鸭血、鸭杂炒的,闻着非常香,但我觉得太腻人,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心里知道这是非常管饱的东西。老乡为了桌面好看,还加了半边白切鸡,说这里的土鸡好,但每人均只吃了一块,便不再动。就这样,这几个菜把我们打发得肚儿滚圆,摇摇晃晃地回去,还打着两大包菜。

这一餐起,柠檬鸭便被我列入可食之列。之后也去过界牌几次,但也仅几次,至今近二十年,我再未踏过那地方一步。甚至去武鸣也不经过那儿,另有通衢大道可走。倒不是我不吃柠檬鸭了,而是城里的柠檬鸭店多了起来。仅老甘家的连锁店,大概就有十来家,我家两公里半径内,就有三家。而且,普通饭店也大多将柠檬鸭列入菜谱,未必比老甘家的好吃,但如果不是执意拿老某家的味道做硬性标准的话,吃起来也相当不错。私家车也多了起来,多得不能以某人有私家车来判定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以前有部从良的走私车开开,可以冒充成功人士了,现在还开从良走私车的话,多半是潦倒的象征。所以,开车去界牌吃柠檬鸭,也不是很拉风的事情了,而是动不动就跑几百公里到北部湾旁边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个城市吃海鲜,或北上大化县吃红水河河鲜,马山县吃黑山羊肉,甚至跑到上林县吃农家乐,到宾阳县吃白切狗。从路程来看,这样跑还真当得起远足二字,虽然享受的是嘴而不是足。

而且,柠檬鸭这一概念一经开发,后来的发展就远远不限于界牌那种生炒的烹制形式。从老甘家起源的柠檬鸭,以生炒为主,要点首先是选用壮家土鸭。原来附近有个老虎岭水库,很多农民傍库养鸭,鸭子放养山间,饮泉水吃草虫为食,活动量大,因而肉质紧实,做成柠檬鸭更有干香感,嚼起来有脆口之感,若是牙口好,吃起来十分受用。后来做柠檬鸭,也很多使用樱桃谷鸭两种,就是做烤鸭那种北京填鸭,肥膘多、肉质细,做出来更为软烂入味。

主角之外,做柠檬鸭还有两味当家配料,必不可少。一是酸柠檬,一是鸡皮果酱。菜名叫柠檬鸭,柠檬味当然不可少。这柠檬味来自南宁特有的一种老坛酸柠檬,是用青皮土柠檬加盐密封腌制三年,方能使用,可以用在很多菜肴的烹饪上,有股特异的香味,却没有柠檬那股自带的苦涩味。酸柠檬腌三年可用,但这东西是越陈越香,放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也不会变质,香气和味道反而更是浓郁。我十多年前腌了一坛,至今未吃过了半,切开时流出来的水像油一样,如今已经不太舍得吃了。这种青皮土柠檬,亦为越南大宗配料,很多越南菜特别是米粉,就拿这种柠檬挤出汁来代醋用,吃起来非常清爽。鸡皮果就是野生的山黄皮果,这种颜色黄绿、酸甜微苦的果子,直接吃会酸死人,但做成酱状调料拿来做菜佐餐,则非常妙。有两种,一种是加大量盐腌制后,在太阳下曝晒几次,晒去多余水分,入坛密封成酱,其苦味在腌晒时已消失殆尽,只留丰盈的梧酸香味,直接拿来拌米粉、面条,就能让人食量倍增,拿来蒸、焖鱼、排骨或烧猪蹄之类,大为增香去膻。尤其是烹炒禽畜下水时,小小勺鸡皮果酱,就完全可以把其骚味去尽。另一种是做成甜味的,类似于番茄酱之类的果酱,南宁本地人喜欢拿来拌卷筒粉、粉饺甚至干捞粉,因其甜味明显,我一直不喜欢吃。

有些速食食品做广,总是自夸酸爽无比,其实南宁的腌柠檬和鸡皮果酱,才真正酸爽得让人忘了姥姥。之所以说柠檬鸭是南宁的原创名菜,也因为这两种原料只有在南宁才能一起找到,这是无法冒牌的南宁味道。

有了这两样绝门配方,还要备上蒜米、泡辣椒、酸藠头、生姜和酸姜、酸梅、豆腐乳、糖、料酒,就可以开锅炒制了。鸭肉砍块冲净晾干后,锅里可加少许油,直接生炒。鸭肉会先被炒出一汪水来,带着腥味散去后,慢慢的鸭油就被逼出来了。这时可以加入除酸柠檬外的其他佐料一起翻炒了。炒着炒着,香味儿就冒出来,越来越浓。若是炒干锅了,可加些米酒,万不可加水。直炒到肉熟烂,出锅前隆重加入酸柠檬丝和紫苏叶,翻炒一下即可起锅。酸柠檬之所以最后放,是因为煮久了会苦,其香味也会散发一尽。盐也尽量后放,放早了鸭肉会硬。由于佐料中不少是用盐腌过的,咸味已不少,故而下盐要适量。爆炒的柠檬鸭盛在盘里,淌着油汁,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看一眼心里就不会胡思乱想。

柠檬鸭流传开来以后,做法就远不止生炒一种了。现在流行一种白切的吃法,流行程度不比生炒的小。做法是整只鸭放入水锅中煮熟,砍块蘸用柠檬为主调制的配料吃。重点在于,煮鸭子比较讲究火候,除了要煮熟,更要注意不能煮烂,要留有口感。煮好后将鸭子砍块,放进干净的大盆子里,用切碎的姜、蒜、酸梅、酸姜、酸藠头、酸柠檬、酸辣椒、鸡皮果酱加上紫苏叶、薄荷叶、葱花葱白,调入盐、酱油、糖、醋等加味,一起倒入鸭肉中搅拌均匀后,倒入碟中,就可上桌了。这样吃法,相当的原汁原味,味道也鲜美,南宁人本来吃鸡鸭就喜欢白切,这样加上酸柠檬、酸梅、酸姜之类,吃越来比一般白切菜更多了一重学生的酸爽,非常开胃,肉质比焖炒的更为结实坚韧,很有嚼头,也没有爆炒的那样腻口,所以好事者一创制出来,便大受欢迎。但我个人觉得,再怎么说,都觉得里面有一股别人一口咬定的生腥味儿,不是很爱吃,我还是更爱吃直接爆炒的。十多年前,有好几年单位食堂每周都有一道白切柠檬鸭,逢周四午餐就上,气得我要发疯,一口都没吃过,借着在食堂会餐装醉,痛哭大师傅没水平,做不了生炒的,只好拿白切的来糊弄职工。

法无定法。其实做柠檬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回锅。整个鸭子煮八成熟,再砍小块,如生炒般逐一加料,炒熟炒香。这样吃法的好处是,容易炒得更为软烂,适合老人小孩吃,而且不如直接生炒那么油腻,又没有白切那股令人疑心却抓不到把柄的生腥味儿。当然,这种做法一般饭店少见,多是家里自己做,我知道的好些朋友做柠檬鸭,都是用这办法。

现在柠檬鸭成了南宁的大众名菜,不但南宁市民吃得嗨,来了外地客人,拿这道菜请客其实也不错。城区里的柠檬鸭店,早非当年界牌的茅草房和砖瓦房可比,有些店的装修甚至和一般中高档餐馆有得一比。服务员也穿起了制服,清一色的姑娘小伙子,不是界牌那些老阿姨了。而且,到柠檬鸭店并非仅仅吃柠檬鸭,还有其他很多的大众菜肴可点,甚至不点柠檬鸭而专吃其他菜亦未尝不可。柠檬鸭店的不断升级,足于说明柠檬鸭的地位持续上升。广西能否打造出桂菜菜系难说,但柠檬鸭成为广西大牌大众名菜,则是当仁不让的。

前面说,我那哥们到柠檬鸭店请饭,让我顿生啼笑皆非之感。这种感觉是这样来的,我认为当了多年南宁市民,柠檬鸭已经成为我的日常食谱。或者家里自己做,或者外出就餐时点上一道,甚至吃快餐时都经常有柠檬鸭可选。你老哥好不容易请顿饭,竟然拿柠檬鸭打发我,也太说不过去了。顺便多句嘴,这老兄曾是养鸡专业户,不是在广西养,而是在遥远的南美洲一个小国苏里南,这个丛林中的小国,几乎全国都是森林,大部分是红木,全国五十多万人口,有三十多万在首都。而且华侨众多,其中一种法定语言为中文,便是我的母语客家话。多年前,这老兄到苏里南淘金,很久没有发财,于是养起鸡来,每天要杀几百条鸡送到超市。不过,他杀几百条鸡倒是比中国厨师轻松得多,放血剜去下水后,丢进拔毛机,很快就光溜溜的出来了,打包就能送超市。现在想来,杀鸡成性的家伙,请我吃鸭子,多少有些古怪。

可以宽心的是,除了一锅柠檬鸭,这哥们还点了其他几样菜,大约都可以算是南宁名产。就算我们老师来了,这样招待,也讲得过去了。

餐馆菜讲究摆盘,注重“色”,但柠檬鸭讲究不了,就这样一锅上来,该流口水还是要流口水

一个卤味拼盘,应应景

白切狗肉,这东西也是要在大排档乱七八糟地上一大盆来,吃起来才带劲,进了餐馆的狗肉,连狗味都少了

烧排骨,味道略有点甜,但非常香,女孩子特别爱吃,我亲眼看到那哥们的女儿吃了大半

芋头扣肉,也是广西名菜。此前广西吃扣肉怎么搭配都有,此菜一出,宴席上的扣肉大多变成这形式了

凉拌黑豆腐,黑豆做的豆腐,南宁周边几个县都有,据说非常有营养而且很原生态,对我来说则看重其味道口感

黑豆炒芥菜,也是南宁一带通常的做法,口感颇好

艾粑粑,用艾草汁和在糯米粉里做的糍粑,壮乡特色,味道清香,有清热解毒作用

煎粽子,南宁横县的大粽子,几斤一个,吃时主要是切片来煎,非常香

老兄请顿柠檬鸭,带了瓶茅台,我不领情,一口没喝,因为在吃药,要知道当年我刚吃柠檬鸭时,喝的是土米酒

老甘家的连锁店在南宁开了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名菜-柠檬鸭
在南宁 | 邕味无穷第三站——高峰柠檬鸭
精选┃外地朋友来南宁,一定要请他们吃这几道特色菜
广西名鸭:柠檬鸭
全国哪的鸭最好吃?
流口水~南宁这几家正宗的柠檬鸭,酸酸辣辣,鸭肉香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