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搜食记·娄底篇:甜辣又厚重的永丰辣酱

甜辣又厚重的永丰辣酱 

 


“油”然而生“幸福米粉”

 



搜食记·娄底篇

甜辣又厚重的永丰辣酱 


继续搜食记,今天我们走进娄底双峰。双峰县位于娄底的西部,这里曾走出晚清重臣曾国藩,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咱们要说的美食就和他们有关!据说,这个美食从明朝就已经出现,而且就在双峰县永丰镇上。



永丰镇是个有着悠远历史的古镇,如今它是双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年代,永丰镇就处于交通要道。


它是涟水水系支流可通航线的最末端,船行至永丰,便无法再前行,再往西、南到邵阳等地,就只能走陆路了。要找永丰镇有着悠久历史的美食,当然是去这里的老街!


八十四岁的陈在田是在永丰镇住了七十几年,在他的眼里,辣酱是这里最有代表性的美食。


永丰辣酱在多年前就早已出名,对于永丰镇上的人来说,这是家家户户每到夏秋都要晒制的美食。


往永丰镇老街上走一走,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找出辣酱来。 


曾双兰家的辣酱


曾双兰每年都要晒上两百斤的辣酱,晒出来的辣酱,大都送给外地对永丰辣酱心心念念的亲戚朋友。


晒永丰辣酱其实很有讲究,要放上糯米,麦子,还要挑选合适的辣椒,最需要的还是耐心。


王明娥家的辣酱


王明娥家也在永丰老街上,这里的居民晒辣酱的量多,王明娥特意准备了一个楼梯,专门用来爬到楼顶晒辣酱。


楼顶面积大视野广,更重要的是没有遮挡,一整天都能晒到太阳。


王明娥说晒这个辣子隔一个小时再翻动,翻动了底下才晒得到,不翻动底下就晒不到晒不熟。


所谓“伏酱秋油”,伏天晒酱,金秋成油,晒辣酱要在每年阳光最充足的三伏天,这时的地面温度一般都有四五十摄氏度,每隔一小时的翻动,足以看到双峰人对美味的追求。


永丰辣酱的悠久历史


永丰镇晒辣酱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双峰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6世纪的明朝,永丰镇一带就有人开始晒制永丰辣酱。


在清咸丰年间,湘军领袖曾国藩把家乡带来的辣酱,进攻给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帝吃过之后觉得鲜辣可口,胃口大开,于是辣酱成了皇家贡品。


而我国早期的共产党人蔡和森,曾经在叔公的蔡广祥辣酱店里,做过三年的学徒,正是在这他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决定求学救国。


辣酱的制作


做辣酱,先从做酱坯开始,酱坯的主要原料就是小麦。


霉制的过程产生有益菌米曲霉,米曲霉可以产生很多对制酱有益的霉, 淀粉酶能让麦粒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葡萄糖,使得酱坯中有了微微的甜味。


而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为酱坯提供了“鲜”。


麦子霉好之后晒干磨粉,再加入糯米饭,十天之后就可以把剁碎的辣酱加入晒钵了。


双峰永丰辣酱,大多用的是本地的牛角椒,这辣椒辣味适中,还带着些许清甜,做辣酱再适合不过。


做辣酱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太阳的暴晒。历经一个多月充足的阳光暴晒,辣椒逐渐发生着变化,各种滋味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辣中带甜的口感。


经过多年的传承,双峰人做辣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喜爱加入刀豆或者地蚕等植物增加口感和嚼劲。


晒好的辣酱,直接吃口感甜辣清脆,当辅料用来拌面炒菜,辣味渗透进食材,鲜辣入味。几百年来,因为对这味道的喜爱,晒制辣酱的传统手艺在双峰代代相传。


如今双峰有着不少专做永丰辣酱的辣酱厂,有望让这“有故事”“好口感”永丰辣酱继续传下来,走出去。


伏天晒酱,金秋成油

这是匠心造就的美味

时代变迁 世世传承

不变的是对味道的坚守


来源:钟山说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峰县区划人口
湖南一个县,曾国藩出生于此,1951年才建县
六旬“春妈”退而不休做红“永丰辣酱”
美丽双峰:石牛辣椒红胜火
湖南娄邵铁路的四个客运站之一——双峰北站
杨红:双峰采风联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