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原理

五行相克关系的基本性原理是什么?

这些关系能够用现代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清楚吗?

  现在人们在解释五行关系时,主要是用五行的代表形象性物质所拥有的固定性质来解释,也就是以金、木、水、火、土的性质为基础,并以它们在自然界中体现出来的关系变化来解释,这样的解释虽然简单扼要,但始终觉得它有点僵化生硬,有点牵强附会,总是觉得有点以几种物质的关系强加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感觉,原因是这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缺乏一套科学性的原理,特别是金生水,更是令人费解,金属本身不含水分,怎么能生出水来?


  单单以五行的代表性物质为主体解释五行关系,显然太过简单笼统,毕竟金、木、水、火、土只是五行的形象,既不是五行的本质,也不是五行的物质原形,虽然形象代表物之间的关系肯定能够体现出五行性质的关系,但也必须承认这只是个别物质关系现象的体现,而不是五行本质和五行物质原型的体现,如果简单笼统的解释,很难具有说服力,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五行没有科学基础,不能为现代科学原理所解释的重要原因。


  现时对五行生克原理的解释,只要是对远古知识的照搬,几千年来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过去怎么说的,现在照样这么说,这对掌握了现代化知识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不能容忍的,连科学性的基本原理都没有,要人们相信相生相克关系?不是太过轻率了点吗?


我认为,要说明白五行的关系,必须从五行的本质状态和五行的物质原型开始,再配合代表性的形象物质来参照,从多方面的观察分析中理解,如果不从五行的本质上解释五行关系,永远也不能令人信服,不从五行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上比较,根本就不能解释清楚它们的生克原理。


  由于五行理论的创造,是以风、寒、湿、燥、火五气为原型,根据观察五气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特点,再经过理性提高而产生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指导性理论,如果人们对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对五气的观察进行认识,只有结合五行状态,五行代表物等一起进行对照,必然会搞清楚五行的基本原理,通过追根问底,清本正源,从源头开始解释,才能够发现五行关系中具有的科学性质。


  一、五行相生的基本原理

  五行相生是一种扶助,在有相生关系的双方中,人们将施行扶助者称为母,将接受扶助者称为子,故此产生出了母子关系,施助者是一种没有条件的无私支持,受助者也没有负有什么必须回报的责任。


  五行相生关系具有普遍性,所有的事物之间的变化过程,都能表露出相生关系的踪迹,不同的物质变化,产生有无数个复杂的具体形态,尽管外表不一样,但所有相生关系的本质性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其基本性的关系原理都相同,不同的只是物质形态和事物过程。


五行的相生关系是对大自然中相生关系的归纳总结,它有实际的物质关系在支持,对五行相生关系的认识,完全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


  金生水的基本原理:

  金为什么要生水?金能生水吗?金的性质为从革,体现为干燥,干燥就意味着没有水分,既然没有了水分,又怎样生出水来呢?这不是很矛盾吗?从表面现象上看,金生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从本质上看问题,这却又是一个非常有科学道理的生化原理,为什么说它有科学道理呢?因为大自然也在遵循这个生化原理,经常在演绎这种生化过程。


  在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金处于阳消阴长状态,水则处于重阴极盛状态,阴极盛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形成,而是经过不断的阳消阴长逐渐积累而成,不断的阴长,成为产生阴盛的基础,没有阴的增长积累,那来阴极盛?从本质状态中,就已经典定了金是生化水的母体。


  在五气中,金的基本形态为燥气,由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的状态产生,水的基本形态为寒气,由阴气极盛状态产生,在阴气阳气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燥气为寒气的前期阶段,燥气中阴气的不断增长积累,为阴气极盛打下基础,这一相生关系,在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中已经表露无遗,人们从生活的经历中知道,秋季中的阳气消阴气长,在季节中体现为以燥气为主,秋天过后,紧接着就是冬天的到来,冬季中的阴气极盛则体现为以寒冷为主,冬季的寒冷是建立在秋季中阳气消退后的结果,它显示出燥生寒是自然的规律之一。


具体的金生水又是怎样呢?金的性质为干燥,水的性质为润下,具体表现为凝聚和寒冷,从物理学的知识中知道,干燥是一种物理过程的结果,重点是将水分从物体中分离出去的结果,物体没有水分后,就成为干燥之物。


 必须注意到这样的情况,金由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产生,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是靠金中的阳气发出热量所起的作用,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分离出来后,并没有消失,它重新回到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制造水的来源,而金中的阴气发出的寒冷,则将空气中的水分凝聚,转化成为水,这就是金生水的奥秘。%在秋季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白天里,干燥的热气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分离出来,而当夜晚来临后,这些水蒸气在寒冷的作用下,又凝聚成为露与霜。


  金生水的基本原理是一边蒸发,一边凝聚,蒸发在先,物体干燥,将自身的水分重新归还给了大自然,才有了凝聚为水的基础,而凝聚在后,又必须在寒冷的条件下,水蒸气才能凝聚。简单地说,物体在不断的干燥中,蒸发出了水分,于是才有金生水。


  在人体中,肺脏为金,起到蒸发人体内水分的作用,肺除了将水分化成为蒸气外,一方面通过呼吸将部分水分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又通过调通水道,将大量的津液布施到肾脏过滤,成为肾水之源。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界的金生水,还是人体中的金生水,都是以干燥的方法,将水分从物体中分离出来还原,虽然形式不同,但原理相同。


  水生木的基本原理:

在阴气阳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水处于重阴极盛状态,而木则处于阴消阳长状态,在阴盛中出现阳,即预示着阳气在复苏,成为万物生长之开始,事物兴旺的前奏,由于阴盛为阳长提供了一个发生的基础,故说水为生木之母。


  在五气中,水的基本形态为寒气,由阴气极盛状态产生,木的基本形态为风气,由阴气渐消,阳气渐长状态所产生,寒是怎样生出风的呢?寒的基础本质为阴气盛,阴气的特点是收缩凝聚,密度增大,而风呢?风体现的是阳气的不断增长过程,为阳气处于上升状态,阳气的特点是扩张膨胀,能令到密度减少。当在阴气中加入阳气后,便产生出风,原因是由于阳气的加入,令到阴气膨胀扩散,气的扩散生成了风,用现代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就是空气受热产生风,而空气能够受热,说明它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说明了冷气受热产生风,从本质上看,由寒冷而聚集的大密度,成为了生成风的基础,在寒冷中加入的热量越多,冷气扩散的速度越大,形成的风也就越大。


  从自然生态的基本原理上看,水为生命之源,木为生命体,没有水,木就没有生存的可能,这一点,人们都比较容易理解,在人体中,肾脏属水,为人体寒冷之中心,肝脏属木,为人体内升发阳气之脏,肾脏为肝脏的升发提供了一个寒冷的基础和物质水,也只有在这个寒冷的基础上,肝脏才能有效地利用肾脏提供的水分,调动热量进行调和,产生出不断扩散的风。


  木生火的基本原理:

  在阴阳运动过程中,木处于阴消阳长状态,而火则处于重阳极盛状态,重阳极盛在是阴消阳长中,由阳的不断增长积累而成,故此阳长是阳盛的前提,所以说阳长是生化出阳盛的母体。


  在五气中,木的基本形态为风气,由阴气渐消,阳气渐长状态产生而火的基本形态则为热(火)气,由阳气处于极盛状态产生,风怎样生火?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风能助火势,只有一点星星之火,在风的吹拂下,必成燎原之势。如果再深一层认识,火气这个阳极盛,是由风气中弱小的阳气经过不断的积累增强而形成,可见,风中的阳气是生成熊熊烈火的起源,如果没有这点阳气的不断增长积累,又那来阳所极盛的出现?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风生火都是自然的规律之一。


  从现实的生活当中,用木生火基本上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现代电器和工业燃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之前,草木基本上是生活中的必备能源,因此说到木生火,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是个燃烧的道理。


  在人体中,肝为木,心为火,从表面现象上看,真的不容易理解肝脏是如何扶助心脏的,只要明白肝脏的本质状态为阴消阳长,而心脏的本质状态为阳极盛,从两者的性质次序比较中,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火生土的基本原理:


  可以说,在五行相生关系中,问题难度最大,原理最为复杂的,就是这个火生土,或者有人觉得奇怪,物质燃烧后不是变成为了灰烬吗?这灰烬就成为了泥土的一部分,这火生土不是最好理解的么?怎么说它是最难理解的呢?`


  说理解火生土问题的难度最大,原因是从现象显示的规律上看,这个生化不点不正常,在四季气候变化中,夏季过后便是秋季,但偏偏又搞出个长夏落在中间,这是为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其中成因,也没有人能用科学的道理作出合理的解释。说它原理复杂,原因是它牵涉的范围最为广阔,一年的四季中分布着辰、戍、丑、未四个土月,为什么土会有这样的分布呢?这辰、戍、丑、未的产生依据和原理是什么呢?现在人们对于土的成因思考中,猜测的成分较多,有道理的解释基本没有,它犹如组合成了一个迷宫,令到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既得不出要领,也找不出头绪。


五行是对现实的模拟,既然土有这么复杂的内容,那么就肯定有其合理的原因,只有抹去一切眼花缭乱的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才可以令人恍然大悟。`


  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火处于阳极盛状态,土则处于阴阳平衡状态,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过程是非常有序的,先由阴消阳长开始,转变为重阳极盛,然后转入阳消阴长,最后转变为重阴极盛,从程序上显示,在阳极盛过后,紧接着的就是阳消阴长,但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五行的生化却不按照阴阳的规律运行,而由阳极盛状态突然进入阴阳平衡状态。


  从表面的现象看,火生土似乎没有依照阴阳运动规律运行,但实质上,它是严格遵循阴阳运动规律运行的必然过程,由于五行的关系是以阴气阳气为基础的抽象思维,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还必须选择大自然的五气来演绎分析。


  在五气中,火的基本形态为热(火)气,由阳气极盛状态产生,土的基本形态为湿气,由阴气与阳气处于平衡状态产生,当阳气极盛后突然转变为阴阳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要真正地认识这个转变,就需要从阳气的本质——能量说起。


  能量由物质燃烧产生,物质燃烧有一个过程,首先是燃料存在,然后点燃,接着是火势由弱逐渐变强,在燃烧最旺盛时,火势达到了最大的顶点,之后,火势开始由强逐渐减弱,到最后熄灭。当火势达到燃烧的最大限度时,就是这个具体燃烧过程中的阳气极盛状态,当分析这个阳气极盛状态时,就会发现,这个阳气极盛状态,其实也是阳气在空间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全新平衡状态,在阳气极盛点上,阳气已经不能再增强,但又未开始消退,这个不消不长的暂时状态就是平衡状态,因为在这个点前,燃烧还处于上升趋势,但过了这个点后,燃烧就开始进入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具体事物的阳气极盛状态,也是它在宇宙空间中发展过程的最高潮,这个高潮点也是一个静态平衡点,一个量变的平衡点与量变的转折点,所以,阳气的运动变化达到极盛时,接着会产生一个不长不消的暂时停顿,这就是重阳极盛后又马上转入阴阳平衡状态的原因。


  在阴消阳长过程当中,和在阳消阴长过程当中,不是各自都已经存在着一个阴阳平衡点么?这和重阳极盛的平衡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过程中的平衡点,为动态的平衡指示,它表示的是在阳极盛走向阴极盛过程中,和阴极盛走向阳极盛过程中的平均值,它包括质的平均值、量的平均值,重点体为质变,在这个平衡点之前,以下降趋势一方的性质为主体显示,在这个平衡点之后,则以上升一方的性质为主体显示,在平衡点上,双方的性质对等平衡。


  阳极盛点上的平衡点,为一个静态的平衡指示,为阳气在扩张过程中的唯一停顿,它重点体现的是量变中的平衡,在这个平衡点之前,阳还在处于上升趋势,在这个平衡点之后,阳开始走向下降趋势,在平衡点上,显示为不消不长的平衡状态。


质变中的平衡和量变中的平衡,是阴阳消长中平衡点与重阳极盛中的平衡最大不同处,消长中的平衡为事物内部对立双方比较的平衡,而重阳极盛的平衡为则为事物在对外部环境比较中的平衡,共同点都是出现不消不长的对等均衡。


  火是怎样生湿的呢?原理就是现代物理学上的蒸发,在火的高温作用下,水分会蒸发成为水气扩散,这是个物理学上的基本知识,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当火产生的热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就会制造出一个充满弥漫水气的湿润环境,当然,还的一个基本性的前提,就是物体必须有一个足够供应水分的基础,否则的话,在沙漠中是不可能制造出湿气来的,但在树木茂盛的森林和沼泽就不同了,它们恰恰有这个基本条件。


  在金生水中已经解释过,燥气就是通过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制造出干燥,火气同样是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为什么却制造出了湿润?过程一样,为什么效果却相反?其实,产生出两种相反效果是有原因的,燥气由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产生,当燥气中阳气将水分从物体身上蒸发出来后,燥气中的阴气马上就将水分凝聚,于是物体中水分蒸发后变成干燥,而空气中的水分被凝聚后,也变得干燥,这就是秋季天地一片干燥的原因据。火气为阳气重叠极盛,就这点差别,制造出来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火气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后,由于没有阴气进行凝聚,于是水分就在热的蒸发下到处弥漫,形成一个润湿环境,人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炎热夏季中往往有一种闷热的感觉,这种闷热,就是这湿气与热气相互纠缠所造成的效果。由高温的作用而产生潮湿这一自然现象中反映出来的信息表明,火生湿不是人为的臆想,而是自然的变化规律之一。


  在人体中,心为火脏,脾为湿脏,单从两脏的表面关系上,根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相生关系,只有从热能够生湿的过程中认识,才能理解为什么会心生脾.火生土的原理就是物质燃烧后化为泥土,这个道理大家明白,夏季为火,火后生化出一个未土,也显得合情合理,但人们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在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都有一个土将存在?只要看一看地支就会发现,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当中,总共存在有四个土,这十二地支,寅卯为东方木,已午为南方火,申酉为西方金,亥子为北方水,这都好理解,但对于辰、戍、丑、未这四季土就费解了,它令人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又有谁能知道辰、戍、丑、未四季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


  我以前在看十二地支时,对四个土的出现也感到百思不解,总是不禁在问:为什么丑土必然要位于冬与春的季节转变之间?为什么辰土必然要位于春与夏的季节转变之间?为什么未土必然要位于夏与秋的季节转变之间?为什么戍土必然要位于秋与冬的季节转变之间?我相信人们在思考十二地支时,会有我一样的同感,一样会产生疑问,这个土的存在怎么这样怪,为什么喜欢置身于两个不同的性质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到土必然性地要座落在两个季节交接的位置上?


  对辰、戍、丑、未的上下连接进行理顺,就会产生这样的连接顺序:辰与上下的连接形成为木土火,戍与上下的连接形成为金土水,丑与上下的连接形成水土木,未与上下的连接形成火土金。稍为分析这四个连接就会发现,在木土火的连接中,在金土水的连接中,在水土木的连接中,辰土、戍土、丑土根本就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既不受前者生化,也不生化后者,唯独未土例外,形成的连接有相生关系,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原本在木与火、金与水、水与木之间已经存在有相生关系,如果没有土在中间阻隔,上下之间的相生还会更加顺畅,如果说夏季为火,火生出土尚有道理,但春季木、秋季金、冬季水又怎样也会生化出一个土来?


  原来这四个土座落在两个季节之间,是有原因的,它不是人为的操作,而是大自然的配备,有着必然性的存在,它产生的原因,从表面看似无道理,但细细分析,却是理应存在。在一年四季中,春为风木,以寅卯为体现,夏为火热,以已午为体现,秋为燥金,以申酉为体现,冬为寒水,以亥子为体现,四季的变化稳定有序,四季的性质各具特色,而辰、戍、丑、未在季节的转变中,成为了两个季节的转换过渡期,实际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春木在辰土中开始渐消,夏火在辰土中开始渐长;夏火在未土中开始渐消,秋金在未土中开始渐长;秋金在戍土中开始渐消,冬水在戍土中开始渐长;冬水在丑土中开始渐消,春木在丑土中开始渐长。辰、戍、丑、未作为季节转变的过渡期,它不被单独一个季节占有,既不全属于前者,也不全属于后者,成为由前后两个季节的性质组成的,变成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独立性质。


  在季节转变的过渡期中,从整体来看,前个季节的性质开始逐渐消退,后个季节的性质开始逐渐增长,从具体来看,这个季节转变过渡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过渡期的开始阶段,前个季节的性质刚刚开始渐消,还处于占多数的强势,后个季节的性质刚刚开始渐长,还处于占小数的弱势,这时整体性质以前个季节的性质为主体显示;在中间阶段,前个季节的性质已经大大衰减,后个季节的性质已经大大增强,双方处于对等平衡的均势,这时整体的性质既不体现为前个季节,也不体现为后个季节,但双方性质都参与其中;在后期阶段,前个季节的消退已经接近尾声,成为弱势,而后个季节的渐长已经壮大,成为了强势,这时整体的性质以后个季节的性质为主体显示。


  分析四个季节转变过渡期,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体现为平衡,过渡期中的中间阶段,体现为前后两个季节的性质平衡,而将过渡期的开始阶段与后期阶段对比,又体现为双方的对称平衡,总体上的平衡,始终是贯穿整个过渡期的主体思想。


  阴阳理论表明,任何形式的平衡状态,其本质都是阴阳平衡,平衡是一种对峙,一种稳定,其特点就是对立的两种性质处于不消不长的停滞状态,粘滞是湿气的特征,而湿的形象物质就是土,由于四季转换过渡期都体现为平衡,也就表明四季都有土这个物质形象存在,这就是辰、戍、丑、未产生的原因。


  由于辰、戍、丑体现为土的性质特征,故在各自的连接位置上显得有点别扭,它们既得不到前方性质的相生,也不能对后方的性质作出相生,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唯有未土与上下的连接与众不同,未土前方的火与的后方的金本来是相克关系,而未土的加入,不但隔离了双方的相克,反而与前方和后方组成了一条连续的相生链,在这条相生链中,得到火生,土的性质明显加强,又顺利生金,土的特点得到发挥,因此未土的生化原理最为明显,性质尤为突出,作用特别强烈。未土的这些优秀特点,也早已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它们明白到,在四季的土中,未莩土的相生相克能力最大,是一个最体现本色特点的土,由于未土位于夏季的后期,故《黄帝内经》将未土称之为“长夏”。


  土生金的基本原理:

  在阴阳运动规律中,土处于阴阳平衡状态,金则处于阳消阴长状态,从道理上说,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它既可以向阳消阴长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阴消阳长的方向发展,为什么偏偏要走向阳消阴长的方向?原因是这个阴阳平衡状态,是指处于重阳极盛与阳消阴长之间的平衡点,故此它的发展方向就必然是走向阳消阴长。


在五气当中,土为湿气,由阴气阳气处于平衡状态所产生,金为燥气,由阳消阴长所产生,燥和湿简直互不兼容的两种相反状态,湿为什么能生化出燥?燥的动作方法是从物体中将水分蒸发出来,然后再将水分凝聚,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湿润的基础,才能为干燥提供一个发挥的场所,物体必须原先是处于湿润状态,才有可能通过蒸发水分转变成为干燥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湿就是生化燥的母体。


  燥不是将水分从物体中蒸发出来了吗?反过来燥是否可以生湿?不可以,原因是燥气由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组成,渐弱的阳气将水分蒸发出来后,马上就被渐强的阴气凝聚为水,因此不可能生化出湿润状态,只能生化出带寒冷的水。


 老实说,如果单单抓住土生金来看,的确很难看出它的生化原理,在现实世界中,土不但生金,也生长草木,只要明白这个土在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的位置后,了解到湿与燥之间的生化关系后,才能真正理解土为什么只是单单生金这个看似荒谬的关系,当然,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理解,是金属中必然要从土地中产生出来。


  在人体中,脾脏为土,肺脏为金,脾的湿润状态为肺的干燥功能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脾生肺就基于这个条件的因素。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协纪辫方书十二长生与洛书的关系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河图与阴阳五行、洛书与阴阳五行 转
十干在春天的取用——金水
八字入门终极篇
洛书九宫图与阴阳五行:偶为阴奇为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