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到国科大,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



01

国科大的前世今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

国科大开始办学时就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就是为国家未来培养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所以其本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数理基础,新生入学不论专业都要先学一年半的数学物理课程,之后才会慢慢接触专业知识。

国科大本科教育直接由中科院各科研院所承办,比如数学系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承办,而物理系则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办,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高能物理所,力学所,工程热物理所,半导体所,理化技术所共同协办。这些研究所的一线科学家走进课堂,为本科生讲授课程:让创造知识的人来传授知识,向学生讲授他们对学科的独到理解,展示他们的广阔视野。在假期学校会组织本科生进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让本科生提前接触科技前沿。

国科大对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大致可归纳为三段式:大学前一年半进行基础课培养,接下来一年半学习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准备出国访学(国科大每位本科生都会有出国访学半年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不挂科),考研及毕业设计。




2018年第一天
的第一缕金光


02

果壳果仁们的学习生活

虽然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经验已经极为丰富,但是本科生教育还是一个门外汉。为什么中国科学院大学可以在短时内形成和清北相抗衡的局面呢?

主要原因就是资源。这里说的资源不仅仅包括教授资源,院系资源,还有同学、氛围的资源。

首先说教授,国科大授课教授至少都是研究员的级别;而且是在自己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其学术成就可以让其到国内任何一个大学独自开设一门课程。老师们的讲课风格都会有差异,但是只要深入了解你就会感受到其为人为师的魅力所在。比如数学院院长席南华院士给大一新生教授线性代数课程,其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普通大学的线性代数课程所不能比拟的:课程中会加入分析、复变函数等内容,教会学生打开思维与眼界。同样,讲授大一力学的赵亚溥研究员(同学们戏称“赵爹”)也会在课上教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超前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力学课程要求本身。上“赵爹”的课,你不仅仅学了基础力学,还学到了分析力学、材料力学,顺便学了英语(赵爹上课的板书全英文)。在国科大,一个班最多只有60个人,却会配备两名及以上的助教。台上讲课的老师是研究员和院士,台下讲授习题的助教也非等闲之辈,例如我大一力学班助教是三个研究员,数学分析班的助教是刚刚回国的数学所副研。国科大在师资的配比上与其超高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配比的。

其次是院系资源,到了国科大,就隶属于中科院了,各院系的资源都是共享的,比如你可以和上课老师约好周末去他的研究所参观学习;暑假时也可以和你的导师联系好,去实验室实践;大一下的暑假会有本科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全国各地中科院的研究所都向本科生开放,你可以依据你的兴趣选择自己想去的研究所,不受制于自己的专业)。中科院以117个研究所的力量办400个人的本科教育,可以说是十分奢侈了。

最后是同学和氛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平时生活学习的琐事很少,是真真正正可以安心学习的地方。学校平时的讲座都是关于艺术和科学的,而社会经济的讲座很少(大多数社会经济的讲座都是针对研究生的,本科生也可以蹭课)。学校虽小,但也少了些车马的喧嚣,外界的纷扰。同学们之间课余时间讨论的也多是学科知识。在这个积极向上的校园里,堕落和慵懒等同于浪费青春,勤奋和努力才能收获真知。没有人会视天天朝五晚九学习的同学为异类,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冬日里六点还是皓月当空的时候,教学楼一二层总是亮着的,图书馆不论节假日总是满的。在这里,有一群优秀的同学,他们带给你的改变是巨大的。亚马逊总裁贝佐斯秉持这样的交友观点:“人生短暂,要和优秀的人交朋友”。你可以和你的同学畅谈科技政治时事直到凌晨两点,感受灵感和火花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激烈争论数学定理证明,在争论中出真知。国科大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尊崇学术,倡导真知的氛围,让你不断进步。

前几天看到有同学发动态:感觉在这个学校正常毕业真的是挺难的:学业重,知识难,女生少,心理稍微不健康点就会出问题。确实,国科大的课程压力是极大的,甚至会比高中还累。就我自己而言,我本学期的课表从周一到周五只有两节课是空闲的,而每天晚上还会有一节课,所以课程是很紧张的。并且,为了打好数理基础,国科大的数理教学也和其他学校有明显的区别:其他学校数学系的内容在国科大就变成了人人必修;物理的基础教学也不分专业,人人必修力学、电磁学、热学等课程。据我自己半年多的学习体会,学校课程十分重视定理的证明和公式的推导,探究其深层的原因,而相对不太倚重计算。所以有个笑话,国科大的本科生不会计算行列式,却会告诉你矩阵是个关于加法和乘法的环。第一学期的线性代数期末考试,全班平均分只有50分,足以看出课程的难度。

国科大给本科生的资源其实是十分的丰富的,关键就是个人会不会加以利用。比如,每天和研究员级别的老师助教见面就是其他大学不可想象的条件。和他们的聊天交流不仅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耐心与为人的魅力,而且可以了解到许多新鲜事(比如科学史上的趣事,他们自己做过的有趣实验或者专业的知识),他们的阳光和幽默会深深地感染你。所以当我态度消极时候,就会找老师聊聊天、问问问题,你也许听不懂他们讲的高深理论,但你会对理论产生的背景、其应用有所了解,甚至会在课后研读该理论。老师们虽然自己的科研任务也很重,但是他们的耐心是超乎想象的。比如高二暑假时候我认识的浙江招生组金华地区招生老师,入学后才知道他是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员,并且他的办公室就在自习教室旁边。平日里我有物理问题或是其他学习上的困惑,我都会找他提问。而他每次都会在小黑板上免费给我补一个小时多的课,虽然最后交谈的内容可能已经远远偏离原来的问题了,但这样一次次的交流让我自己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知道自己现在所学是为了以后所用,而不会产生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迷茫之感。在国科大,你永远不知道吃饭时坐在旁边的可能就是一个研究员,而教室后面听课的“同学”居然是享誉全球的数学家(有一段时间我上数分课时最后总坐着一个学生模样的人,之后才知道他是李文威研究员)。

除了和老师聊聊天,你还可以更进一步,和导师约好去研究所实验室参观。寒假时我和导师约好到力学所的怀柔基地参观了一周,见到了力学所的高尖设备,并真正参与实践。开学时,我又在数学助教的引领下参观了数学所,看到了超级计算机机群和3D模型计算投影设备,而一路上助教也是十分耐心地向我介绍数学所的方方面面,数学各个领域发展状况。

国科大的生活学习是紧张而充实的,忙碌一天后躺在床上都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感,我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如果不是如此繁重的学业,我自己也许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如此强大:高中学了两年的物理竞赛内容大一上一个学期就解决了。国科大的繁重课程表面上是为了打好我们的数理基础,开拓视野,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数理思维,使我们能够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赶上科技前沿,并有所创造。有人说来国科大就是多读四年高中,意指国科大学业之紧迫,但我以为学习上的紧迫不等于身心上的疲惫。我们的导师一直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求知的过程也会是快乐的:席南华院士吃饭时候都会拿着一本数学书思考问题,而我的线代老师孙笑涛在地铁上也在思考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他们肯定会用这些时间来浏览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了。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且必须的事情,其学习过程充满了创造的快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




03

来国科大,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

我自己是永康本土教育培养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到外地读过书。高中时候我成绩也比较稳定,不过语文英语比较薄弱。

关于高中时代的学习,我记得自己常常课后和数理老师聊天,讨论问题。高中时候老师上课留下的思考题我都会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来,思考解决方法,然后再和老师讨论。平时遇到不会的或者思路极为巧妙的数理问题我也会加以记录,这样一点一点积少成多,高中三年结束后我已经做了5本数学笔记和2本物理笔记了。在高中我学习物理竞赛,偶尔也会蹭蹭数学竞赛课,平时数学物理竞赛题目都有所涉猎。

高中时另一深刻的记忆就是运动,特别是跑步。到了大学我也发现很多大咖常常一跑就是一个马拉松。跑步确实是纾解平时课业压力的好方法,跑步时心灵的焦躁、学业的压力就从身上抖落了,跑完后身体是疲倦的,但内心是平静的。高中时晚上的课间我和同学都会去操场跑步,两个课间,每次1600米,日复一日的训练锻炼了我强健的体魄,也使我储备了充沛的精力。

回顾高中时代,也有些可惜的地方。高中时自己读的课外书太少,没有充足的知识积累。到大学后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不仅仅只学习了高中教科书的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他们在人文社科上也储备了大量的知识(有同学大一上光买书的钱就花费了5000多,他的宿舍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个专业的书籍)。高中时我也没有充分挖掘自己学习的潜力,被困在教科书的桎梏中而没有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也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相信人的学习能力是极强的,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追求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崇尚真知,追求科学,欢迎报考国科大。

来国科大,会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见国科大,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
中国科学院大学:“郭永怀力学实验班”和“华罗庚数学实验班”今年首次招生 —中国教育在线
国科大首届本科毕业生去哪儿了?
这所“学霸”学校第一批本科毕业,超8成继续读研
国科大办本科
冯琦说,从学生眼睛里能看到渴望、兴趣和享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