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连载5)

中华道德文化始祖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

蒋咸喜 文\摄 唐国辉

《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共29期,本平台已连载发布了4期,本期是第5期。

前4期连载回顾:

第1期是介绍上古史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自此舜帝与九疑、零陵便融为一体。就上古地名而言,“零陵”作为我国最早的古地名之一,在夏代以前就出现在广西全州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纪念舜帝崩葬于全州九疑山,先后在舜帝葬地全州设置了零陵县和零陵郡。

第2 期是介绍全州九疑山舜迹及地名故事传说。全州旧志记载全州的西北山岭大西江境内有九疑山。全州九疑山因是舜帝的葬地又称天子岭。九疑山下有娥皇、女英二妃望祭舜帝亡灵的望夫岭;有象征舜帝是凤凰化身的凤凰山;有相传舜帝南巡栖息拥泉而居、枕山而眠的枕山、天子屋场;有三苗部落崇尚舜帝之德,而归顺舜帝的归崇坪;有以舜陵“零陵”命名而为舜帝招魂的零陵屋;有祭祀舜帝的祀山和枕山庙;有双鹿向娥皇、女英二妃报丧问路的鹿鸣;有舜帝巡狩歇息沐浴的天子潭;有象征德圣孝祖舜文化的皇极山;有迎请虞神唤雨的神仙坝等,相传这些地名都与舜帝所葬及祭祀有关。

第3 期是介绍舜帝南巡感化三苗,崩葬九疑山的史实。《全州志》记载:“舜嗣帝五十载,陟方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又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

正史、正经《山海经》《尚书》《史记》《帝王世纪》等史籍都记载了舜帝南巡,怀柔德服“三苗”,“勤民事而野死”,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是为零陵的史实。

第4 期是介绍舜帝南巡崩葬的苍梧之野在三苗古国的南界全州。 

舜帝南巡时的三苗古国疆域在战国策》有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这是指整个苗蛮集团的活动地域,彭蠡、洞庭就是后世的鄱阳湖、洞庭湖;衡山是《水经注·汝水》中提及的在雉县(今河南南召县南)界的雉衡山;文山地望在全州,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有记。

上述所云的“三苗之居,……文山在其南”,是说三苗国的南界到了全州境内的湘江以西的越城岭山脉的东支主干即全州西北的山岭,也就是湘江源和资水源的流域一带。此为战前尧舜禹伐三苗以前,苗蛮集团的南界。后来,中原部落联盟尧舜禹发动了国家统一的战争,对强大的三苗部落进行了多次讨伐。三苗被迫退缩到三苗国的南界古苍梧的山区,而舜帝葬地苍梧之野的九疑山当在三苗国的南界即全州的山岭之中。

………………………………………………………………………………

第五期: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地九疑山的方位是在湘水源(湘江源)西北的广西全州

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是这样记载的。

《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文中有三层意思:

其一,“南方苍梧之丘,……其中有九疑山”。此言说明九疑山是苍梧之丘中的一座山。查“苍梧之丘”之“丘”字义。说文解字》: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其本义就是指“小土山”或“小土堆”。“丘”偶尔也指以大山,如昆仑山古称“昆仑丘”。此“苍梧之丘”,当指苍梧地域内有很大的苍梧山或者说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此层意思是说九疑山是苍梧山中的一座山。

其二,“舜之所葬”的九疑山,又“在长沙零陵界中”。此言说明舜帝葬地九疑山在古长沙国地域内的零陵县或零陵郡的边境之内。而作为我国最古老地名之一的“零陵”地名,最早就出现在今广西全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和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全州这个舜帝南巡驾崩之地设置了零陵县和零陵郡。

而记载“舜之所葬”的九疑山“在长沙零陵界中”的《山海经》成书于先秦时代,比汉武帝在全州设立零陵郡的时间要早得多,可见《山海经》记载的“在长沙零陵界中”的“零陵”是西汉零陵郡设立之前的“零陵”——即古零陵县之内的全州零陵,也就是说“舜之所葬”的九疑山是在全州境内。而全州境内的九疑山又在大西江境内,大西江境内有界牌的地名,这个界牌是古零陵县全州与秦汉时期武冈县(今新宁县)的分界线,恰巧全州的这座九疑山又在全州的界牌之内,也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的“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其三,“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此言说明舜帝葬地九疑山所在的南方苍梧,苍梧的大山岭旁有江河环绕,有很深的江潭。全州县境古属荆州,为楚国青阳之地,战国属楚国之长沙地。《战国策》载:“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南有洞庭、苍梧。”这段话中所提到的楚国南有洞庭、苍梧,也就是说在洞庭湖以南有苍梧。今楚地苍梧全州县城三江口这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殉夫的湘川“赤壁”就是三江合流的最大江潭深渊。

山海经·海内东经》又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其意是湘水发源于舜帝葬地东南方的一个地方,即舜帝葬地在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而舜帝葬地所在的山岭又在湘江以西,湘江在此弯曲环绕着舜帝葬地所在的山岭。湘江最后流入洞庭湖。今全州境内的九疑山就位于湘江源西北的越城岭山岭,湘江在流经全州县城时在枧塘镇的大溪洲、全州三江口的合江、全州镇的车田里这一江段,形成了一个西环之的大河湾,而全州九疑山就在湘江以西的万乡洞大西江镇的境域内。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湘水(第17页)也全文照载:“《海内东经》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认为这是记载舜帝葬于全州的依据。

对于舜帝葬地方位的湘江源有关史料这样认定:湘水发源于始安即今兴安县阳海山,然后向北流往全州。《汉书·地理志》认定:“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水经· 湘水》认定:“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注:当时的零陵县、洮阳县为今全州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肯定了《汉书·地理志》所载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说法,而且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湘、漓两水同源的说法:“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即阳朔山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全州前置又为湘川县),东北流。”湘水最后流入洞庭湖。按上述史料记载,并结合地舆,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在湘江源的西北山岭大西江境内的九疑山就是舜帝葬地所在。

我们再看湖南认定的舜帝葬地宁远县九嶷山。九嶷山在潇水源附近,潇水是湘江的支流,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野狗山麓,流经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汇集西河、消江、伏水、永明河、宁远河,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区萍岛注入湘江。

潇水古称营水。《后汉书》卷二十二·郡国志·零陵郡:“零陵郡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泉陵、零陵,阳朔山湘水出。注解曰:有营水,有桃水,有雍水,有祁水、有宜水、有舂水、有蒸水、有表水、有耒水、有绿水、有连水、有倒水、有沩水、有汩水、有资水,皆注湘”。汉书中提到了十五水中的营水,尚无潇水之名。

水经·湘水注》:“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径九嶷山下……又西径营道县,冯水注之。……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又北流入营阳峡,又北至观阳县而出于峡。营水又西北径泉陵县西,营水又北流注于湘水。”唐时代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志》,今“潇水”尚称“营水”。

《清一统志·永州府》:营水“源出宁远县南,西流径江华县东,又北流径道州 (今道县) 东,又北流至零陵县(今永州市) 西,入湘水。自道州 (今道县) 以上,今谓之沲水。自道州 (今道县) 以下,今谓之潇水”。

从上述史料可知,潇水古称营水,它流经了宁远县的九嶷山。显然,此宁远县九嶷山与《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方位不对。

如果说湖南省认定的舜帝葬地在宁远县九嶷山的结论能够成立的话,那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东经》就应该记载为“营水(今潇水)出舜葬东南陬”,而真实的记载是“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山海经·海内东经》)。

由此可见,湖南确认的在宁远县九嶷山的舜帝葬地,并不是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九疑山。(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先秦古籍《山海经》又记载舜帝葬地九疑山的方位是在赤水(即资水源夫夷水)东面的广西全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州西北三大儒释道文化名山之三:九疑山
舜帝葬地九疑地望考辨 ——兼与蒋咸喜先生商榷
永州舜文化研究出现乱象:企图否定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发生地
舜文化衍生的舜帝庙因果:湘水流域舜庙和潇水流域舜庙的先后关系
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连载9)
“掌上土豆”:全州所谓的九嶷山根本不具备此“湘水”记载的发源、流向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