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环绕福州的四禅寺

孙源智

福州古城自汉初闽越国建都,历经2200余年的岁月延续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福州城内外存在着的大量寺院,使佛教文化成为福州最为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寺院都成为福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既是人们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参与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寺院的兴衰与福州城市变迁之间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在这之中,位于福州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东禅、西禅、南禅、北禅四寺,尤具代表性。它们既经历了法运兴隆时的昌盛,也有着山门冷落时的萧条,成为福州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

东禅寺遗址所在地

在福州四禅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当属东禅寺。它是福州最早创建的寺院之一,比福州四禅寺中的其余三座要早三四百年。

东禅寺位于城东的白马山,传说在闽越国时,有山民曾梦到神人乘白马来此。佛教自白马驮经传入中土,白马山这一传说似乎就已经昭示了这里与佛教的因缘。到了南朝梁大同五年(539),郡人郑昭勇舍宅为寺,初名净土寺。至唐咸通十年(869)改为东禅净土院,“东禅”之名第一次出现在这座寺庙。晚唐才子周朴就曾在诗中写道:“瓯闽在郊外,师院号东禅。”此后东禅寺还用过东禅等觉院、报恩光孝禅寺、东禅宝

峰禅寺等名号,但人们都还是习惯简称它为东禅寺。

东禅寺在五代两宋达到鼎盛,北宋中后期东禅等觉院本大藏经的刻印,更是为东禅寺在历史上书写下辉煌的一笔。东禅寺还是当时福州百姓节俗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古时有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传统,“惟暮春,祓除之日,(太守)率群僚,惟意所适”。福州北靠屏山,闽江自西、南绕城而过,相对开阔的东郊,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福州人踏青的首选。每逢三月三这天,福州太守率百姓同赴东郊踏青禊祭,文人雅士于东禅寺流杯宴集,成为当时福州最为盛大的活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的福州太守程师孟曾以“百年骚客来间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来描述东禅寺当时的情景。

明代以后,东禅寺由盛转衰,不复当年“第一僧居兰若处”的风采,上巳节这一古老的节日也逐渐销声匿迹。万历二十七年(1599),福州文坛领袖徐熥、曹学佺、谢肇淛等人追慕前贤雅事,齐赴东郊踏青。曹学佺在诗中记录当时“行行东郊,深无人烟”,与北宋时期的喧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徐

在《经东禅废寺》一诗中更是道尽了东禅寺废弃后的荒凉:“春草离离覆古阡,残僧犹解说东禅。满山松柏摧薪尽,孙子何人守墓田。”

清末以后,动荡的局势又加剧了这座古老寺庙的衰败。在1946年的福州报纸中,记载东禅寺 “仅一小寺,已不足道”。1952年,东禅寺因临时存放的军火发生爆炸而彻底焚毁。东禅爆炸后,时为东禅寺兼开元寺住持的通明老法师奔波于两寺之间,希望借开元寺之力重建东禅,并得到市政府主席许亚肯定的回复,但最终未能达成此愿。到今天,东禅寺留下的遗迹实物已经非常少了,不过依然能在原址上找到当年的一些莲花座和石柱断垣、破裂的佛像等历史遗存。

福州东禅寺刻崇宁版大藏本

2014年春,东禅等觉院本大藏经单经本《佛说骂意经》出现在西冷印社春季拍卖会现场,这一国宝级的“宇内孤本”一经出现便立即引起人

们的关注,成为全场最大焦点之一,最终以78.2万高价成交。同“东禅藏”中一册孤本引起的关注相比,回首已经沉寂半个多世纪的东禅寺,不免感到一阵悲凉。但愿随着“东禅藏”价值的发现,这座历经1500年沧桑的古寺也会早日恢复生机。

在福州四禅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当属西禅寺。福州西禅寺至今依然是八闽地区香火最兴旺的寺院之一,建筑规模位列福州五大丛林(涌泉寺、西禅寺、雪峰寺、林阳寺、崇福寺)之首。

西禅寺位于城西的怡山。这里本是仙家名山,有“飞凤落洋,第一福地”之誉,祥异传闻不绝于记载。至唐咸通八年(867),福建观察使李景温迎请沩山高僧大安禅师前来驻锡,始建佛寺,即后来的西禅寺。

有意思的是,这座四禅寺中最为知名的寺院,历史上却从未正式以“西禅”为名。大安禅师住持期间,西禅寺先后以“清禅院”“延寿禅院”为名,五代时赐名“长庆院”,至北宋景祐五年(1038)再获敕号“怡山长庆院”。但福州民众显然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命名这座寺院。由于西禅寺位于福州城西,人们最初习惯称它为“西院”,西禅寺开山祖师大安禅师也被称为“西院和尚”。后来随着东、南、北三禅寺的出现,“西禅寺”慢慢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长庆”反倒成了这里的雅号。

五代期间是福州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五代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延请慧稜禅师来西禅寺弘法,使西禅寺成为福建佛教信仰中心。慧稜是禅宗史上一位以勤勉精进著称的高僧,他二十年如一日的精进坐禅,先后坐破了七个蒲团。西禅寺有这样一副对联来赞叹他:“说法衍禅宗,曾七个蒲团坐破;升堂参佛果,有双株荔子

阴留。”上联所说的即是此事。但对于福州普通民众而言,下联提到的“双株荔子阴留”更加让人感到亲切。

慧稜禅师曾在西禅寺种下数株荔枝,今法堂前尚有一株古荔据说就是他所植。从慧稜禅师开始,西禅寺形成独特的荔枝文化。西禅寺盛产良种荔枝,明万历二十年(1592),徐 等人成立红云社,结餐荔会,邀集遍尝城中佳

品,称“西禅寺(荔枝)冠甲于城内”。于是每逢西禅寺荔枝成熟,鲜亮蔽映点缀于静谧的古寺,便引得名人雅士来此啖荔赋诗。“怡山啖荔”成为福州文人的一件雅事。

清末民国期间是福州佛教发展的另一高峰期。大批福建僧人前往南洋群岛弘法,将中华文化光炳南洋,最终使汉传佛教在海外扎根。当时西禅寺的住持微妙法师,是已知福建各大丛林住持中最早南下的一位。约从光绪八年(1882)开始的十年间,微妙禅师数次前往东南亚劝缘募捐。据记载,他到过的地方包括今泰国、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在微妙法师第一次启程前,郡人裴启曾借唐太宗赞誉玄奘大师的“诚重劳轻,求深愿达”一语,表达对微妙此举的敬佩之情,现今依然镌刻在西禅寺的石柱上。

如今东南亚汉传佛寺林立,其中如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的槟城双庆寺、越南的南普陀寺等,均为西禅寺廨院。“香火难忘桑梓地”,每年都有许多海外高僧信徒登临祖庭参遏,使西禅寺成为福州与东南亚一带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北禅寺是福州四禅寺中规模最小、创建最晚的一座,也是四禅寺中离福州古城最近的一座。北禅寺本名北禅庵,始创于北宋,位于遗爱门外的铜盘山麓,由净慈老和尚开山。净慈老和尚的生平事迹,今已不详。

福州西禅寺

北禅寺早期的历史虽然模糊,但南宋初年李纲的到来,赋予了这座不起眼的小庵以独特的品格。李纲是宋室南渡后的首任宰相,因力主抗金屡遭贬斥,七次入闽,历经宦海沉浮。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福州成为他寓居最久并且终老的地方。李纲自幼奉佛,政治上的失意也使他与佛教愈加亲近,他数次寓居福州,所居之地皆为寺院。

李纲很可能在北禅庵居住了不短的时间,他亲自主持了北禅庵的重建工作。我们很难知晓在北禅庵的日子里,这位忧国忧民的宰相内心的悲喜与希冀,但从他在《福州安国禅院施锦法座疏》中所言的“庶凭佛力,俯协人谋,伏愿胜气高临,冲风自息,悯寃魂之忠义;早见太平,转乐岁于艰难”,我们可以猜想,李纲或许也曾长拜在北禅庵的佛堂前,为阵营的将士祈求安息,为国家百姓祈祷太平。

李纲提倡儒佛并崇,认为“儒佛初无二道,学者当以心契之”。在他身后,儒释会通成了福州北禅寺的一个特色。据历史记载,明清之际,北禅寺左偏殿阁除祀有李纲神位外,还奉祀着宋先儒六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这在寺院中是极为少见的。北禅寺僧人中也不乏重视儒学者,如清初的住持元贤就曾这样解释儒家的仁义礼乐:“故圣人因时势,察人情,为之说仁义,立纪纲,化之以礼乐,束之以刑罚,使不乱也。即使佛处震旦国,说经世法,又岂过于周公孔子哉?”在他编写的《灵光北禅事迹合刻》一书中也明言,“皈依佛法者,亦当崇重文风焉。”

如今的北禅寺

北禅庵在四禅寺中名声不显,以至于历代《福州府志》中均无北禅寺的记载。北禅寺规模难以扩大,与福州城的环境密切相关。福州建城之初,形成了城北连山,东、西、南三面环水的格局。城北的越王山被认为是福州的风水山,向来有“龙腰不可凿”的说法。据传,当年闽王王审知筑城时,曾打算在城北越王山凿通北门,结果白天凿开的山石,到了晚上又会自动合拢。王审知最后只得将西北方向的遗爱门作为福州北门,所以北禅寺实际上位于福州城的西北。

在以后的岁月里,福州城不断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作为风水地脉的城北则始终变化不大。城北发展缓慢,也使北禅寺的发展受到限制,但或许也正是因为维系着福州一城的风水,北禅庵虽然在历史上始终规模不大,但却绵续不断,至今依然香火不绝,成为西禅寺以外四禅寺中仅存的一座。

如今的北禅寺位于福州北二环路左海花园小区内。寺院规模不大,主体建筑仅一间大殿,但依然为李纲的神像提供了奉祀之所。大殿下层供奉着北禅寺信众已逝亲人的灵位,体现着儒释合一下慎终追远的伦理文化。

福州四禅寺分据福州古城东、西、南、北四门外,其余三寺虽几经兴废,但寺址基本没有变动,唯有南禅寺情况不同。与名声不显但却绵续不绝的北禅寺相比,南禅寺的历史可谓是大起大落。

南禅寺兴自闽国王审知时期,始建于后梁乾化二年(912),最初位于城南的钓龙台山西麓。南禅寺兴建之初应当是依江而立,颇具规模,寺中祀有千尊佛像,称为南禅千佛院。寺院所处的钓龙台山又称南台、龙台、越王台,相传是汉初闽越王无诸受册封的地方。宋代时,今台江区大部分还在江面以下,钓龙台一带为江中沙洲,四面环水,北望福州城,下临南台江,有着“全闽第一江山”之称。明代时还有诗人感慨这里的江山之盛:“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

后晋开运三年(946),南禅院迁并入城中法性院,仍名“千佛南禅院”。南禅寺成为四禅寺中唯一曾迁入城内的寺院,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靠近作为福州行政中心的子城,南禅寺在宋代承担了福州的一些行政职能,兼有公署性质。北宋时期,南禅寺东边的迎仙亭作为福建路转运司所在。南宋时期,又将帅府属官机宜(官名)安置于寺内。南禅寺所在的区域,也因寺名在北宋时命名为南禅坊。

后来,城中的这座南禅寺渐趋没落,今已难觅其迹。但不知何时起,南禅寺又在其城南的原址上悄然重兴。通过一些现有史料,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这座南禅寺的历史:它在宋元时期重建,很可能由于倭寇侵扰于明中叶废弃,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再次重修。

真正使南禅寺迎来了再一次兴盛的,是清末

福州台江经济的发展。明清之时,城南沙洲随泥沙淤积不断扩大,逐渐连成一片,河道交错,航运发达。清末福州开埠之后,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南台江两岸商业更加繁荣,成为福州的商业中心。《侯官县乡土志》中记载南禅寺所处的浦东西区“居民多习负贩工艺”,“市肆骈阗,木植栉比,港内小舟络绎,极为繁盛”。随着居民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人们的信仰需求增加,南禅寺香火日隆,在当时四禅寺中规模仅次于西禅。南台诗人翁时农有诗记载当时南禅寺的情景:“桃花依旧径通幽,垩棹新修四十秋。竽火一龛听早课,茶烟半榻活前游。”南禅山的地名也于这一时期正式出现在志书记载中。

但南禅寺这一次繁荣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不久后庙产兴学运动兴起,身居闹市的南禅寺首当其冲。光绪三十年(1904)时,福州私立开智高等小学堂设在南禅寺内,南禅寺部分殿堂被占用。民国六年(1917),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使南禅寺彻底焚毁。后来开智学校在南禅寺的废墟上重建校舍,即今福州市第十四中学,南禅寺则从此又一次消失在历史上。

如今,在福州十四中校园里,还有一条用十四根南禅寺遗留石柱塔建起的长廊,柱子上还保存有部分楹联,其中尚可清晰地看到“南禅”二字。这些石柱和楹联,仿佛还在向我们诉说着南禅寺以及台江在清末的繁荣。

南禅寺正殿遗址

原南禅寺石柱

岁月悠悠,从南朝创建的净土寺,到宋代四禅寺并盛,再到如今西、北二禅寺仅存,这四座立于福州四隅的古刹始终是构成福州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以四禅寺为代表的福州寺院,既满足了福州人的信仰需要,同时也是古时人们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游闲生活的重要场所,是福州居民灵性生活的保障。

如今,西禅寺的古荔再结硕果,传承了数百年的啖荔诗会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南禅寺的记忆依然散落在校园中,无声守候着南禅山的宁静世界;北禅寺随着福州城市规模的扩大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正在谋划重建具有唐代古风的寺院;东禅寺在开元寺的支持下有望重建成佛教文化艺术馆型的新型寺院。随着福州城市的发展,四禅寺始终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城市转型中实现自己的蜕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审知一手修复兴建267座闽国佛寺
话说南禅寺
震泽慈云禅寺
千年北禅寺拟近期重建 为古代福州四大禅寺之一
福州西禅寺
宿无锡寿圣院赠明祖禅老[七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