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博科普】福州地名——塔头路

塔头路

        塔对老福州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福州这座具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名城,你很快就能找到“乌塔”、“白塔”等塔型古建。

       福州晋安河北段有座晋安桥,桥以西是东门外的塔头街,它连接着三八路,路段周围并没有“塔”,又何以路名取为“塔头”呢?

      原来塔头的“塔”原是个动词的“搭”(耸)。相传明世宗嘉靖43年(1564年),倭寇不甘心宁德横屿之役的惨败,又纠合新倭1万多人来犯福州,爱国抗倭名将戚继光奉令赶来剿倭。

      一天凌晨,敌我两军在东关城外相遇,展开浴血搏斗。战斗中,戚军中举旗战士的头被倭寇砍了一刀,这位战士遂搭耸着头颅,可他依旧一手高举着戚家军的大旗,向前冲锋。戚家军的战士在旗手的鼓舞下,奋起追击,杀得倭寇“尸横满城野,血染晋安河”。这次的胜利,为群众争得了多年安宁。

     《福州掌故》描述道:“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位连江籍的士兵,名叫江依冰,他一手高擎军旗,一手挥舞战刀,奋不顾身的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为了纪念他和戚家军平倭功绩,当地父老把他献身的这条街,命名为“抖头街”,后称“塔头街”。又在晋安河畔,建起一座庙宇“三神殿”,主神乃民族英雄、爱国抗倭名将戚继光等,每逢春秋祭祀。

       从“搭头”俗名,到“塔头”雅称,经历了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道路拓宽,改街为路,便定名为“塔头路”。

知识窗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山东登州人,现山东半岛一带。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将军。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戚继光抗倭,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避免百姓流离失所。加强了国人对抗击侵略的信心以及斗志。


图文来自:《福州地名》及网络

微信号 : fzsbwg

新浪微博:@福州市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戚继光与思儿亭
这两个人一直被我们认为是“英雄”,其实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污点
游览定光寺白塔,赏于山秀丽风光
塔头路晋安河桥今起破拆 第A8版:福州·时政 20160315期 福州晚报
民族英雄---戚继光
福州于山戚公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