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学诗词最易陷入的两种误区

我在河北的时候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诗友创办了一个诗社,叫新风诗社。在新风诗社微信群里有位初学诗词的诗友写了一首诗。

登山

春风一夜暖,白絮影无踪。

健步登山去,从容到险峰。

然后她贴出了一个“押韵十一戒”,并表示“从容”二字挤韵了,自己没写好,应更努力。我觉得苗头不对,担心她走弯路,便给予了一些建议。如下:

古有押韵八戒之说,又有十戒之说,这些要求有些要极力避免,如出韵、重韵,肯定不行。有些则不必过于拘泥,或需具体分析。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江南岸,典型挤韵,但并不拗口,原因是作者的句读做了变化,将死韵做成了活韵。

健步登山去,从容到险峰。这联的问题挤韵尚在其次,问题在于立意气脉阻塞,我们常说健步如飞,从容不迫,既如飞又不迫,略显矛盾,况且险峰难以做到如飞和不迫,试改为“健步登山去,须臾到顶峰。”用夸张手法表达登山的愉快心情,至于山顶风光,是平是险,留下想象空间,爱险者自然想险,爱平者自然想平,各得其所,岂不更好?这就是古人说的词有穷而意不尽。

最后,这位诗友接受了我的意见,并表示受益匪浅。

可能因为正在和几位老师筹划诗词讲座吧,突然变得“好为人师”起来,借此时机,关于诗词创作的实践经验,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初学诗词,对待格律最容易犯两种错误。

一是畏难。许多诗友都很喜欢诗词,也想写诗词,但是又怕格律难。不肯下功夫学,反而寄希望于“解放束缚”。例如说古代诗人许多诗词也不合律,或者当代某某有重要社会地位人的诗词也不合律等等,并且感到委屈,为什么他们能出律,我却不能?

二是沉溺。许多初学诗词的诗友,十分认真老实,本是好事,但是历史上有关格律的要求繁芜复杂,许多人喜欢以苛刻的格律来显示“才力”。初学者如不能辨别,往往容易误入歧途,对格律也是穷追不舍,结果越写越呆板僵化,陷入“最正确”的错觉不可自拔,反而失了诗词的灵性。

格律诗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到盛唐才完全成熟定型。所以初唐和之前诗人写的诗不合格律很正常,不能引以为据。即使盛唐之后诗人写的诗偶有不合律处,也是故意而为,例如杜甫,就常常写些拗体,为什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格律究竟是什么?诗歌为什么要讲格律?格律其实是诗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汉语的声韵特点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这种规律保证了诗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声律和谐的“音乐美”。杜甫的故意而为,实际是一种突破和探索,看看这样是否可以,是否更完美。这种行为是格律发展的正常需求和现象。但是格律诗在唐代定型之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于格律方面再没有实质的变化。所以初学诗词务必要严守格律,不可偷懒畏难。否则便不是格律诗。

至于当代的名人诗词不合律,要么是疏忽,要么是故意。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足取法。诗歌史有“诗因人立”和“人因诗立”两种情况。有些人因为诗写得好,而青史留名。有些人因为身份重要,写的诗即使平平,但影响巨大,也不能不予以“重视”。这是一种特殊对待,我们初学诗词,不可搞特殊,以个例废格律。

我常常喜欢用鹰和鸡的比喻,鹰能飞得比鸡低,但鸡却不能飞得比鹰高。所以,鹰低飞,还是鹰,鸡低飞,只是鸡。古人能入律,所以敢出律。我们要先学入律,再说出律。不能入律,而跟着古人学出律,只能贻笑大方。

格律诗,我们形容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是说格律是一种束缚。实际我更喜欢把格律形容为舞台。舞台有限,别人才能欣赏你的表演。倘若全世界都是舞台,反而无所适从,非高手不能演也。我们知道格律诗之外有古体诗,或叫古风,但并不是不合律的就是古风诗,古风的写作也有其特殊要求,只是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格律的目的是为了美,并不是自讨苦吃和自找麻烦。历代诗论家在格律上做了很多严苛的论述,例如“四声八病”说、“押韵十三忌”以及工对的程度等等,这些论述都是有益的,但是了解即可,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否则就一句诗也写不出,甚至沦为纯粹的文字游戏。

总之,格律需工,不必成“精”。古人对格律有许多变通的办法,例如首句入韵可押邻韵、拗救的规则等等,都说明格律是相对的,不必死磕。

尤其初学诗词,了解格律的几种正格和常见的拗救即可,不可一开始就在格律上费太大精力,而应该将精力放在立意的学习和诗性的培养上。我主张,学诗不可不知格律,但应以立意为要。

顺便说下,律诗难学而易工,绝句易学而难工。绝句虽短,也讲起承转合。绝句能不能出彩,关键看三四句,三句如满月之弓,蓄势待发,四句如穿云之镝,意味悠长。写绝句要格外重视三四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律诗词】梁艳妮绝句新作
集雅诗社2012年8月诗词作品汇编 (下)
〖诗词论文〗格律诗一定要有“格”有“律”
红松林诗社036期|庆祝红松林诗社成立四周年诗词集锦
【格律诗词】霍庆来广州行诗词十首
5460古典诗词汇编——飘雪诗社作品全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