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根廷简史
userphoto

2022.12.23 湖北

关注

1520年麦哲伦发现阿根廷,基本完成阿根廷全域勘察

1536年西班牙佩德罗·德·门多萨,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据点,即布宜诺斯艾利斯

1560-1667年卡尔查基战争爆发,西班牙殖民者和原住民联盟之间的战争

1776年西班牙南美洲秘鲁总督区中分出建立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领土覆盖拉普拉塔平原大部,包括今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等国

1806-1807年英国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失败,克列奥人崛起为阿根廷独立埋下种子

1810至1818年阿根廷独立战争,阿根廷革命者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争

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首先爆发市民起义,即五月革命

拿破伦入侵西班牙,推翻斐迪南七世,拉普拉塔总督辖区丧失宗主国支持

1810年5月13日英国军队登陆蒙得维的亚,证实西班牙形势传言真实性

当地民众开始行动,要求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

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成立政务会,推翻拉普拉塔总督,宣布独立

1811年西班牙任命法兰西斯科·哈维尔·德·埃利奥为新拉普拉塔副王

5月18日革命军在拉斯彼德拉斯战役中战胜西班牙,新副王逃回西班牙

1814年蒙得维的亚陷落,拉普拉塔总督辖区不复存在

1816年7月9日圣米格尔-德图库曼市国民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领导人: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何塞·德·圣马丁胡安·何塞·卡斯特里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战争,联合省政府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

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邦联政府,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统称阿根廷

大规模欧洲移民潮架起阿根廷与欧洲之桥,使20世纪早期阿根廷跻身世界第七富国

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

1930年军事政变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拉丁美洲摆脱西葡殖民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1)大土地所有者掌握政权,不断扩充地产

(2)独立战争期间,西葡殖民土地转入克列奥人地主(土生白人)手中

(3)独立各国政府,将教会土地、印第安人公社土地和国有土地投入市场

(4)大地主垄断水源、丈量土地、强迫迁移等手段,夺占农民土地

(5)世界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推动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造成农民无地少地恶果,引起拉丁美洲社会经济问题愈发严重,造成贫富悬殊

自给自足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迟滞社会发展

拉丁美洲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普遍出现军事独裁统治,即考迪罗的统治

是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统治形式

考迪罗原意领袖,引申为军事独裁者,实质是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保守势力教会,支持任何维护教会利益和财产的考迪罗

军队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通过政治干预阻碍民主发展、阻碍经济发展

(1)考迪罗无限制权力,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

(2)随意没收财产,任意监禁、流放,抢劫国库、贪污受贿

(3)出卖国家主权利益,换取欧美国家借款,为外国资本渗入和政治干涉提供便利

部分考迪罗借助强有力统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客观阻止国家分裂

阿根廷考迪罗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确定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拉丁美洲日益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阿根廷经济增长最为显著,成为拉丁美洲最先进的国家

大量移民涌入、铁路路程发展、外来投资充足、工业发展、耕地面积扩大

同时外国货物大量进口,打击本土工业,导致工厂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单一、畸形经济加深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扩大本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

由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移民组成,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压迫

19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第一批工人组织出现,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1872年阿根廷第一国际支部成立,代表出席海牙代表大会

1880至1930年借助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阿根廷进入黄金时代

巴拉圭战争又称三国同盟战争巴拉圭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的战争

借助战争阿根廷占领部分巴拉圭地区,完成国家军队的组建过程

阿莱霍·胡利奥·阿根提诺·罗卡·帕斯,1880年当选总统,1898年再次当选

彻底解决政府直接控制港口关税、解除民兵武装的问题

地区性强、派别林立是拉美民族主义特点

二战时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族民主主义显著发展

1946至1955年庇隆主义出台,成为拉美民粹主义盛行的起源

又称正义主义阿根廷正义党创始人胡安·庇隆提出的政治理念

国家复兴民族解放为主要内容,第三立场是核心,主张中央集权

福克兰战争简称福岛战争,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

英国和阿根廷争夺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局部战争

1980年阿根廷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反对加尔铁里军政府运动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军队登陆南乔治亚岛,升起阿根廷国旗

随后英国对阿根廷发动反击,登陆并收复福克兰群岛

阿根廷军事行动失败后,6月14日与英国签订停战协议

英国重新控制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从未放弃主权诉求

阿根廷战争失败,引发大规模反政府运动,导致加尔铁里下台

英国强烈爱国主义情绪,加强了撒切尔夫人权威,帮助保守党赢得大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仇什么怨,让巴西和阿根廷斗了一百多年? | 循迹晓讲
拉丁美洲史——六十八、南美洲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上)
最自不量力的国家:巴拉圭为何向三国宣战,使全国损失一半人口?
在阿根廷,怎么能不知道它的历史?十分钟带你了解阿根廷的两百年风雨
曾经号称南美瑞士-小国寡民乌拉圭的生存之道
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你知道智利为了变得这么长,有多努力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