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峡水库蓄水19年,堪称鱼类的天堂,里面鱼的大小可能超乎你想象
userphoto

2023.01.09 湖北

关注

你知道距离三峡水库初次蓄水,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吗?

根据资料来看,其首次蓄水是在2003年,这就意味着如今三峡水库已经蓄水19年了。

三峡水库已经蓄水19年了

而在这些年间,三峡水库也变成了堪称鱼类天堂的存在,各种鱼在其中自由的生长,体型大小可能都超乎你的想象!

三峡水库与其中的鱼类资源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蓄水达到175米的正常限值时,它的总库容能达到393亿立方米,形成的人工湖泊面积约为1084平方公里。

175米是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当年为了腾出这么大一片地方给水电站蓄水,大量的人口被迁出,多个村庄和文物古迹被淹没。最终,淹没的陆地面积约为632平方公里

正因如此,在建造时还引起了热议。当时不少人认为,修建三峡大坝,利用三峡水库进行这样规模的蓄水,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多个方面,拿其一举例就是会对长江流域的水文、水量、水质等产生影响,最终波及到了在水中生活的鱼类。

三峡大坝的修建对生态造成影响了吗?

确实,其他动物如果不适应三峡工程,还能选择“搬家”,但是其中的鱼类却是无处可逃的。那么,如今三峡水库中的鱼类资源到底怎么样了呢?

据悉,目前三峡水库中鱼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珍稀鱼类也有经济鱼类,物种多样性还是有保证的。

若是从统计名单来看,水库中有鲤鱼、鳙鱼、青鱼、草鱼、铜鱼、鲢鱼、赤眼鳟等等。在这个名单中,三峡库区当中“四大家鱼”可以说是一个不少。

四大家鱼一个都不少

可以说,相较于在其他地方生活的鱼类,三峡水库中的鱼算是相当幸福的了,因为在这里不仅有吃有喝,还不用担心被人捕捞。自从三峡工程开始修建之后,这里的鱼类就被禁止捕捞了。更不用说,长江还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禁渔制度,这就使得三峡水库当中鱼类的日子过得更加安逸了。

那么,在三峡水库当中安静养膘多年的鱼儿们,又是否真的变成“plus版本”了呢?

禁渔之后鱼类能自由生长了

水库中的鱼都变成了“plus”版?

首先从三峡水库的深度和水域面积来说,鱼类在生长的时候应该不会有所顾忌,随意发挥朝着“横向生长”就可以了。

其次在一般情况下,水库当中的鱼就要比野外的大一些。更不用说,三峡水库中的鱼这么多年都没被捕捞过,这就意味着可供它们生长的时间是很充足的。因此,这里的鱼可能早已突破常规的体重,成为了真正的“大鱼”。

根据资料来看,著名的四大家鱼都有成为大鱼的潜力。不过,在禁止捕捞的政策下,我们还是很难直接对水库中鱼类的大小进行“统计归类”的。

三峡库区极其附近部分鱼类组成

但是,我们可以以人们在三峡库区附近捕捞的那些鱼的重量来进行参考,这样就能对库区中鱼的体型大小进行推测。据网络消息,在2005年,就有人曾在长江当中捞起了一条重量达到400斤的青鱼。

到了十年后,也就是2015年,又有人在三峡水库附近意外捕获了一条重量为300余斤的青鱼。这两条“巨无霸”青鱼无疑证实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长江之内的四大家鱼确实是有实力的,能够将自己喂得“膘肥体壮”。

除此之外,还有渔民在2014年于三峡水库上游地区,捕获到了一条重量超过300斤的鳙鱼。在将其捞上来之后,都得“背着它”回家,毕竟这条鱼实在是太重了。

连水库周边的鱼都表现得这么优秀,水库中的鱼又怎么会差呢?

所以三峡水库当中的“巨无霸”鱼,应该要比以上发现的这些还大,至于它们的生长极限是多少,就不能确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三峡库区建成之前,长江当中更肥的鱼也是有很多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应该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华鲟”了。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鲟又叫潭龙、鲟鲨、黄鲟等,从其前两个别称就能看出,这家伙的个头不小。

作为硬骨鱼纲的鱼类,中华鲟的长度一般在0.4米到1.3米之间,体重在50到300公斤不等。当然,以上只是正常的中华鲟体型,在其群体中“生长程度”迅速的佼佼者,往往能够长得更大更长。

这种“巨无霸中华鲟”的体长能达到5米,体重更是在600千克甚至更多。毫不夸张地说,若是乘着一艘小船去捞这个“长江鱼王”,那么可能在将鱼捞上来前,船就要翻了。

有人可能会想,既然中华鲟这么厉害,那么三峡库区当中的中华鲟,岂不就坐拥“体重榜冠军”了吗,前面那些四大家鱼的plus版根本上不了台面吧?

中华鲟可以长得很大

现实却不是这样,因为中华鲟的个头虽然很大,但它却无法在三峡水库当中生活。因为中华鲟是一种溯河洄游性鱼类,它们的一生需要往返于长江上游和海洋中。

每当繁殖的季节来临,中华鲟便会前往长江上游产卵。等待受精卵孵化和成长发育一段时间,幼年中华鲟就会开始自己的漂流之旅。

根据资料显示,它们一般会在次年的9月之前抵达长江口的浅水滩涂当中,在9月之后,它们便会进入海中捕食发育。

中华鲟有自己的产卵机制

由于中华鲟的寿命很长,大约为40年左右,所以若是在无人捕捞的情况下,它们就能长得更大。但是,三峡水库当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使中华鲟迈入“鱼生”的下一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库区之内基本没有它们的身影。

不得不说,三峡工程的建成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但也真切伤害到了生活在长江流域当中的某些鱼类。以中华鲟为例,它的个头再大,也无法翻越高高的水坝,像从前那样回到上游产卵。

那么,三峡水库的存在还为生活在河中的鱼类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三峡水库的存在对鱼类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三峡水库建成对鱼类的影响

首先三峡水库成功蓄水之后,对库区的水文动力和泥沙运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库区当中的饵料组成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就导致原来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组成也要随之改变。

比如此前以周丛生物为食的圆口铜鱼、长吻鮠的数量就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而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的鲤鱼、草鱼、鲢鱼等数量明显增加。

圆口铜鱼的数量在明显减少

其次就是库区之内的污染,使得诸多鱼体内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在三峡库区蓄水之后,天然的河道就变成了水库,而水库基本是“死水”,它的水体自净能力非常弱。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污染物质在水库中淤积,最终在物质交换的作用当中,进入到了库区鱼类的体内。

这样的话,即使三峡水库的鱼真的能够捕捞了,其可食用性依旧需要被评估。

即便能捞了,也不一定能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拦坝20多年的三峡水库,是鱼类的新天堂,库区的鱼能长到多大呢
三峡水库蓄水近20年,是天然“鱼库”,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三峡水库蓄水20年,成淡水鱼的“天堂”,如今最大的鱼超乎你的想象
三峡大坝蓄水20年,堪称鱼类天堂,如今水库里鱼最大有多大了?
三峡大坝水深175米,20多年过去了,里面的鱼长到多大了?
拦坝20多年的三峡水库,已是鱼的天堂,水库里的鱼最大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