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然香气与人工香精的茶香有什么区别,简单5招,教你认出好茶!
userphoto

2023.02.27 河南

关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袅袅茶香,是好茶的点睛之笔。

然而,每当在茶桌上遇到一款香气突出的茶叶,总有部分茶客暗暗担心。

“这杯茶这么香,是不是因为人工增香?”

大可不必多虑,人为添加香精提香与茶叶自带的“天然香”,相距甚远。

品质出众的好茶,本身就自带香气。

按茶香来源,能划分出不少种类。

地域香,特定产区环境下,利于独特香气风味的营造。

喝桐木高山产出来的金骏眉,明显会感觉比外地仿品香气更高雅。

工艺香,炒青绿茶经历高温炒青后,能获得独特的火香;岩茶历经炭焙后,能形成包括焦糖香在内的焙火香气;传统烟熏小种红茶在烟熏工艺处理下,能获得悠扬松烟香。

诸般种种,皆能体现一杯中国茶的技艺奥妙。

树龄香,部分乔木、小乔木的茶树品种,随着树龄增长,茶香风味更为独到。

品种香,不同茶树品种做出来的茶,哪怕工艺相近,风味也各不相同。比如同样是玫瑰花,细致品种分类不同,花香表现各异。

陈化香,茶圈内常见的老白茶、老普洱等,从新茶逐渐存成老茶后,香气明显不一样。优质老白茶的药香、陈香、枣香等,新茶阶段无法具备。

细究起来,茶香背后的奥妙,无穷无尽。

不过,借用一句从茶农那听来的朴素制茶道理。

“闻起来不香的茶(茶青鲜叶),做出来的成品肯定不香!”

顶级好茶的茶香,贵在清新自然。

若是依靠外来手段,人为增香,很容易在以下5点露出马脚。

《2》

一、香气冲鼻发呛。

之前在拍测评视频时,从直播间拍下过一款特别便宜的茉莉花茶。

不到五十块,能买两大包。

拆开一看,干茶比较碎,残留有大量茉莉干花。

但这并不是重点,那包花茶最大的猫腻,在于太香了!

看到这,或许有人不能理解,香气足难道不是好事吗?

仔细说起来,那包花茶的香气发冲,远超正常茶香范畴。

拿到快递箱后,还没开箱,浓郁的茉莉花香已经透了出来。

开箱后,打开看了看茶叶实物。

随手捏紧袋口,放进柜子里。

没想到,隔了几天后再打开推拉柜,里面满满都是花香。

甚至于,连柜子里的摆件杂物,一同沾上香气。

这香气浓烈程度,不逊于打开一盒满满的香薰盒!

乍一闻,只感觉香得有些冲,花香不高雅。

闻久之后差点将人“香晕”,觉得鼻子发痒,不舒服。

这种好比打翻劣质香水的浓重发呛香,很明显是人为增香产物。

按花茶的窨制流程,天然香花压根不会做出这么差劲俗气的香气效果!

《3》

二、闻起来香,喝起来不香。

闻香辨茶,判断好茶的重要标准是有没有“落水香”。

何为落水香?可从字面上直接理解,指落入茶汤内部的香气。

泡茶时,茶香不断往外扩散。

部分飘散到四周空气;部分被杯盖拦截;部分汇入茶汤内,形成香滑醇厚的一杯香茗。

啜茶入口,只感觉茶香四溢,无数芳香分子在口腔内徘徊飘荡,唇齿留香。

品质越好的茶叶,落水香越突出。

茶香与茶味互相交织,并不分离。

香落水,水生香,香气与滋味合二为一,彼此交融。

人工外来添加的香气,会与茶味产生距离感。

好比将花生油倒入一杯清水里,水面泛起油花,彼此没法融合。

遇到这种闻起来香,喝起来不香的茶,圈内有专门的术语形容——茶香轻飘。

香气轻飘飘,流于表面,没有落水香的茶叶。

不论是人为增香,还是自身品质不足,都不值得入手!

《4》

三、叶底有没有保留冷香。

烧水泡茶,趁热闻茶香。

热闻时香气浓郁,不算稀奇。

难能可贵的是,当一泡茶彻底冷透后,还能保留阵阵冷香。

连泡七、八冲左右,当茶味物质消耗殆尽,彻底泡不出茶味时便可以看叶底。

好茶的叶底,要求软亮、鲜活、柔韧、有弹性。

此外,还要保留舒适茶香。

泡到最后一冲茶汤时,沸水冲入,适当坐杯,再将盖碗内的热汤倒出沥干。

倒出茶汤后,凑近热闻,借助余温帮助,缕缕香气伴着热雾袅袅而上。

但时隔大半个钟头, 或者更长时间,当你准备清洗茶具,收拾桌面时不妨顺便闻一下冷香。

叶底冷香越清晰、淡雅、持久,越能证明这款茶叶品质好。

丝丝绕绕的幽香,别有一番褪去热烈之后留下的清幽质朴美。

观察叶底,能揭露出不少问题。

若是叶底软烂,颜色发暗,闻起来有闷味。

背后要么是茶叶被存坏,要么是工艺缺陷严重,品质恶劣。

冷透后,叶底没有一丝一毫的香气保留。

说明这款茶的茶香,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肌理,持久停留!

《5》

四、连泡两次,香气立减。

茶桌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老茶客评语,这泡茶的味道“落得太快”?

“落得快”,算是一句圈内行话,指一泡茶的风味表现,虎头蛇尾。

才泡了一两次,香气滋味就快速断层。

以茶香角度为切入。

如果这泡茶最初冲泡时,闻着还有馥郁花香、果香等饱满香气。

但再次注入沸水,泡下一道茶,茶香里面“变脸”。

香味寡淡,茶香消失。

一前一后,落差断层明显。

这种香气快速转淡的茶,品质表现很一般。

但凡品质过得去的茶,都不会如此不耐泡,香气快速断层。

尤其是一开始仅有高调、冲天、浓重香气,但茶味寡淡乏味。连泡两次后,连浓艳香气也一并变淡的情况。

种种怪象,都在指向一点嫌疑。

即,这泡茶当初的浓重茶香,也仅是依赖外来人工添加,并非真正的自然茶香!

人为增香的香精,只能附着在表面。

沸水连续冲泡一两次,浓艳香气立马弱下去,这种茶从一开始就要不得!

《6》

五、香型层次单调。

好茶的香气,清一色是多元化的。

优质岩茶肉桂,香型远不止一面,能集齐焦糖香、花香、果香、桂皮香,甚至是蜜桃香、奶油香等。

高山白毫银针的新茶,茶香清丽,清雅的花香、毫香、笋香、竹叶香等多重鲜香,错落有致。

桐木高山金骏眉,茶香远非所谓的蜜薯香。而是以清雅的花香、果香、蜜香为主,三香交织,综合出场。泡到尾水后,时常还会浮现出竹林香、松林香那般的清幽气息。

反观香型单调的茶叶,难登大雅之堂!

之前看过一位00后年轻茶友晒图,彼时还是盛夏,她特意在网上买了一盒西柚柑橘风味的冷泡红茶。

里面有加入食用香精,增添风味。

从茶叶大分类看,这种风味茶早已经并非纯粹的茶叶。

它们与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普洱茶等原叶茶,并非一个概念,属于再次加工的风味茶。

有加入西柚果干、食用香精等进行调味,最终制成袋泡茶的形式,加入时髦的外包装,专供新式茶饮市场。

与传统原汁原味的茶饮,界限分明,不能混为一谈。

虽然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调味茶,无可厚非。

但买绿茶、白茶、红茶等纯料原味茶叶时,还是追求天然茶香,更为纯粹!

《7》

早前回答过一个提问。

“岩茶肉桂连续冲泡9次,依旧还有花香,这正常吗?”

这不必奇怪,茶香持久,对一款茶来说是件好事。

武夷岩茶里,历来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说法。

品质出色的正岩肉桂,茶香多元,芳香物质积累充沛。

泡茶实战期间,久泡香气不弱,难能可贵。

如果是人工加香精,反而做不到久泡不淡。

仅是干茶表面与刚开始冲泡时的前两冲,香气浓重高扬。

越泡到后面,越容易露出马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淡雅的茶香,清爽清新无比,令人闻之脱俗。

人为加入香精提香,远不能达到这等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了香精的茶叶有哪些“马脚”?对比正常茶叶,差距一目了然
哪种香气才算是好茶?被茶香迷惑的你,这些假象一定要看
教你如何判断铁观音是否添加香精
啖茶论道 | 乌龙茶属青茶,你对乌龙茶的认识有多少误区?
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为什么你买的这些好茶都不好喝了?
一款难忘的生普洱:帮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