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与小人的八大金句
userphoto

2023.03.25 河南

关注

“君子”一词,最早在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是指地位比较高的君王之子, 后“君子”一词泛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开悟之人。

说君子是开悟之人,是指君子对生命的认知层次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论语·子罕》里,孔子说君子是“不忧、不惑、不惧”的。

在先秦时代,“小人”是指体力劳动者,没有知识文化的人,多指庶民和底层人民,比如种田的人、家仆等等。

文化学者李漫博老师在解读《大学》篇的时候说:“君子”是指开悟了、开化了的人,“小人”是没有开化的人,多指平民百姓,泛指一个阶层的人。”

要知道,古时候的读书人是很少的,只有官宦人家的子弟才能读书,可见那个那个时代“小人”的范围是很宽泛的,指大多数平民百姓。

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八大金句。

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朱熹曾经解释“周”和“比”的意思为:周,普遍也;比,偏党也。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对待身边的人们,完全站在道义的立场上,不会偏袒徇私,不会厚此薄彼。而小人经常偏袒徇私,对人对事没有公正公允,以个人好恶出发。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喻”的意思为明白、懂得;利的意思为利益;义为道义。

意思是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在乎小利。君子行事按“道义”,做符合天理的事;而小人只讲究私利,以利来衡量,会为利益舍弃道义。故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君子心胸开朗,外貌动作自然十分舒展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神形表现出来就是忧虑、担心、报怨。

戚戚:第一个戚是指斧子,第二个戚是指的斧别人,攻击别人。长戚戚:经常忧愁、焦虑的样子。

四、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出自《庄子.山木》。

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由于没有利益的驱使,故像水一样平淡而长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因利益关系而相互勾结,表现得很甜蜜,一旦失去了各自的利益,关系也就破裂。醴(lǐ):甜酒。

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意思是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善事,不会助人成就恶事,小人则与君子相反。这句话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共通之意,都有成就别人的意思。自己想站得住就要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达就要让他人行得通达。

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能够接纳不同,承认差异,但却又不苟同于别人,而是坚守公理坚守道义。小人不会坚守公理和道义,人云亦云,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以“小我”好恶而固执己见,偏私狭隘。

七、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简释:君子知本,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境界;小人相反,贪图物欲,被眼前的利益、“小我”的认知迷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上达求“道”,小人下达求物。

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遇到问题,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要求,责备自己,小人从他人身上找原因,对他人提要求,责备他人。孔子主张遇到问题时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这里我们不对“女子”的指代作讨论,至于小人为什么很难修养自己,是因为小人的认知层次局限了他自己的生命高度。

君子对宇宙万物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了了分明;而小人对万物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混沌、迷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整本书阅读】 申彦欣:何为君子
再读《论语》:里仁第四.16
看完这八条 认清君子与小人
【儒】《论语·里仁》(16)看清身边谁是小人
孔子在《论语》讨论的10则“君子与小人”,现在依然有学习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