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东段,东汉开辟丝绸之路西段的说法对吗?
userphoto

2023.05.03 河南

关注

洛阳是丝路贸易的起点之一,而西安是丝路开辟的历史起点,以及众多贸易起点中的第一个。西安最早宣传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时空起点,历史起源,中国人迈向世界的第一步,但现在被一些人模糊成贸易起止点,进而引入其他 历史阶段性的贸易起点城市概念。

而这些人常持有一种论调:东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有官方往来联动,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也更多对应了东汉帝国,所以洛阳才是丝绸之路起点。

这种说法到底是偷换了什么概念?

第一,没有人规定中国必须和罗马帝国有使节往来才有丝绸之路,并不是非要和罗马帝国联动才叫做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先有路,使节才有能力过来或过去。而且罗马帝国的前身是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80%以上的版图,都是罗马共和国奠定的。罗马帝国的创立者凯撒、屋大维对应的也是西汉和新莽。

而且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划分是史学界的划分,屋大维称奥古斯都后仍然保持罗马共和国的国号,即SPQR,“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直到东汉都灭亡很久后才改国号。所以,从国号上讲,西汉、东汉对应的都是SPQR。

第二,西安所讲的丝路起点,是指丝路起源,是空间性也是时间性的。所以西汉叫做开辟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和贸易起点是两个概念。

而混淆视听者,恰恰是在偷换“开辟”的概念。

他们说西汉只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东段,西安到新疆。东汉开辟了丝绸之路的西段,从新疆到罗马...这基本算是世界史盲们的说法,对“开辟”二字的含义完全搞不清楚。

开辟,隐含的是开疆辟土的意思,不是互派使节就叫开辟。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到汉武帝西征,西域诸邦臣服大汉,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中国人把兰州以东,河西走廊一直到古葱岭,也就是甘肃和新疆全部变成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土地已经伸到地理意义的中亚了,而且断续传承到现在。

这叫做西汉开辟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

东汉,班超在新疆恢复西域都护府,并派了使者从新疆出发去罗马,结果使者只到达波斯湾就受阻回到西域都护府。但有后来一些大秦(罗马)使节到了洛阳。

有人却把这叫东汉新开辟了中亚到罗马的丝绸之路?

这叫开辟?明明是寸土未开。顶多也就是外交上和罗马多了些接触,外交上的象征意义大一些,而且还是罗马方面主动派人过来...如果这叫开辟,要么是故意混淆开辟的意思,要么是对开疆辟土的“开”字和“辟”字有什么误解。

但凡知道点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这些词汇,对世界史有基本的了解,都不会讲东汉开辟丝路到罗马了...

中亚到欧洲那段丝绸之路,真不劳烦咱们东汉给开辟了。中亚、西亚、北非、欧洲之间的历史渊源,远比和咱们中国要悠久得多。

要说谁开辟了欧洲到中亚这段,可以说是比东汉早了五六百年的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大流士大帝,也可以说是比东汉早了三四百年的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人家还就和西汉把丝绸之路东段变成国土一样,把丝绸之路的西段都给变成国土了。如果去和欧洲人说,说中亚到欧洲这段路线是我们中国人帮你们开辟的,只会让熟知亚历山大大帝的西方人笑掉大牙。

当然,如果大流士、亚历山大,他们听到晚了几百年,也只到达波斯湾,还不是从洛阳出发而是从西域都护府出发的东汉使节,开辟了中亚到欧洲这段道路的说法,估计会跟纳闷的问一句:“WTF?那条路全线都是我们开辟的国土呀!”

波斯帝国各时期开辟的总疆域

波斯帝国的地图,小亚到中亚都属于波斯帝国辖域,只差巴尔干半岛(希腊)到亚平宁(意大利,罗马城)这一小段没把中亚到罗马城全线变成自己的领土。尽管如此,波斯帝国与意大利地区的往来也不会少。这个时候,东汉建立还差几百年的距离。

这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帝国时期,中亚到地中海道路已经非常发达。波斯帝国开通了从四个首都通往各地的驿道。帝国西部,一条从首都苏撒直通小亚细亚以弗所城的“御道”,也叫“王室大道”,长达2400公里,每20公里就设有驿站。驿站备有快马,急件可以逢站换骑,整个路程7日便到达。孔子还在周游列国,连华夏西垂的秦国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陇山以西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在苏撒宫廷中的波斯皇帝就曾夸口自己能吃到地中海的鲜鱼。而在帝国东部,自巴比伦横跨伊朗高原,经中亚各城市到达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北部)和印度。波斯帝国的道路,已经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

再往后,公元前4世纪取代了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时代,欧亚商贸之路进一步延伸。当时,从地中海滨到阿富汗、印度边境,出现了70座以“亚历山大里亚”为名的新城。这些城池,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就已达40座。在被张骞那段史称“凿空”的漫长旅程开始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商路,从中亚至欧洲,早就已经铺展开来。而仅接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塞琉古帝国,在中亚一带失去了不少疆土,但西亚到欧洲一线也全境都是本国的领土。

说白了,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中国人开辟之前,帕米尔高原以西,亚欧大陆西部的中西亚地区、欧洲地区、北非地区,它们是一个世界,它们之间互相征战,互相通商,互相交流,甚至很早就几度形成为同一个帝国。那个所谓的丝绸之路西段,根本不用汉朝开辟,汉朝之前就存在。

而帕米尔高原以东,亚欧大陆东部的北亚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区,东北亚渔猎民族地区,中原农耕文明区,南方以及东南亚百越地区,我们这几大东亚板块是一个与帕米尔高原以西,互相没有确切认知的另一个世界,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天下。我们互相不认识。

而当秦朝统一中原,南征百越后,草原上也崛起了匈奴汗国,统一了草原和中国西北的天山廊道,昆仑山廊道,河西廊道等地区。而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让西汉掌握了兰州以东的地理、国家、军事等关键信息。西汉再次解决了中原内部的分封反弹后,开始与匈奴争夺势力范围,最终从匈奴手中夺取河西走廊,纳入到版图之中,设立郡县。后又灭仑头国,击败大宛国,到汉宣帝时在仑头国的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整个西域纳入到汉朝的势力范围内。要知道,张骞封侯,是因西征时的军功,而非出使西方。虽然我们经常提张骞第一次出使的文明意义,但实际上张骞最大的功绩,是提供了有关兰州黄河以西到中亚的战略信息,并且在西征时作为向导,立下赫赫军功。西汉是把丝绸之路变成了自己的国土。

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中亚形成了安息、贵霜两大帝国。丝路贸易在两汉形成第一个高峰期,是罗马、安息、贵霜、大汉,四个大国共同维系和分别中转的。魏晋南北朝,中国分裂了,中亚也乱了,罗马也分裂了,丝路贸易也就进入低迷时期。下个高峰要到中国再次统一,中西亚也崛起为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了...

陆权时代,陆路交通能够繁荣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沿线必须形成数量极少,行政统一的大国,才能以最低的政治、军事维护成本,维系贸易通道的畅通。碎片化分裂的乱世,国家林立,贸易协调成本高昂,其中一个小国家如果不配合丝路整体的贸易规则,在境内设置行政壁垒和军事阻碍,或者治理不善,导致境内盗匪横行,无法治理和维护丝路贸易,那么丝绸之路贸易都会进入低迷期。汉唐的丝路兴盛,就是因为汉朝时,欧亚形成了四大世界性帝国,而唐朝时,欧亚形成了三大世界性帝国,行政壁垒最低。

其实到今天,铁路相比海运最大的成本,也在于跨境铁路,由于各国治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低治理水平的国家,吃拿卡要的人为壁垒成本太高。而海洋不同,海运虽然运输成本低,但长途运输时效不及铁路。海洋最大的低成本优势不是经济成本,而是行政成本低。因为公海是没有国家存在的,没有陆地上林立的各种政治势力的干扰。

所以,说到底,丝绸之路贸易不可能是罗马和大汉直接大规模通商,不可能是中国商人运着货物一路奔向罗马。丝路贸易需要中亚中东各国的中转。要真是商人一路从中国走到欧洲,这些商人个个都比西天取经的玄奘牛啊,个个应该都是传说级人物吧?我们竟然一个也没有听说过...

所以为什么后来的帕提亚帝国,也就是安息帝国阻止班超的手下甘英直接出使罗马?因为人家中亚西亚也是几度形成帝国文明的大国啊,域内贸易路网已经非常成熟和繁荣。中国历史辉煌,汉朝虽然强大,但人家历史也不是一张白纸。汉朝离得那么远,中亚会让汉朝直接插手丝路贸易中段利益吗?

中亚与欧洲的联系一直都很强,比与中国联系早了几百年。波斯帝国和马其顿王国也是早就开辟了这段道路,汉朝比它们要晚得多。所以李希霍芬最初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就没有超过里海这段,是强调中国打通了与西方交流的这段通道为丝绸之路。现在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当道,处于全球化浪潮中,所以宣传上才强调丝路贸易以欧洲为最终目的地。但这不是学术范围的,是媒体宣传,今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拓展项目,也大可能有中亚到欧洲。或者即使中亚欧洲这段贸易古道申遗,会不会以“丝绸之路”为名都还另说。

因为中亚到欧洲的交往,比中国凿空西域要早了数百年。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以丝路为名,其实还真有点像主动矮化中西亚与欧洲更悠久的交往历史...否则居鲁士、大流士、亚历山大这些西方世界的著名帝王,早了中国几百年在中亚到欧洲的土地之间东征西讨,开疆拓土,被西方滋滋称道的早期帝国辉煌的历史,成了在开辟与后来中国有关的丝绸之路?讲真的,欧州中西亚都打成一锅粥的年代,他们还真得不知道丝绸为何物,更不知道咱们遥远的东方是个什么情况...咱们也一样。

张骞出使西域,只是第一次在官方层面打通了从中原经新疆至阿富汗北部的政治、商贸之路。所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有里程碑性质...因为这次开辟,是把中国人的“天下”,和西方人的“世界”,进行了一次对接和贯通。至于,中亚到欧洲,人家一直通着呢。

因此,那些所谓“东汉开辟中亚到欧洲”的说法,是对欧洲、中西亚历史无知到什么程度,才能拿这段路线来做文章强调自己家乡的重要性啊?长安的起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西汉把葱岭以东变成中国了。至于葱岭以西,人家西方本来就经常往来和交战,甚至几次都形成过同一个国家。东汉来使,仅仅是象征意义更大,对后续的国土变迁、贸易规模、国际政治的影响都微乎其微,说是世界史里程碑未免牵强。仅仅是现在西方处于领导全球的阶段,中国又是积极参与全球化的阶段,要与欧洲大国往来,更显得历史上第一次接触有象征意义。

所以呢,很明显,洛阳这个阶段性贸易起点里最重要的城市,是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补充,联合国最终是这样命名丝路项目的。长安时代代表着中国的版图延伸到帕米尔高原。此后的朝代,除了短暂的以长安为京师的唐朝,再也没能让中国继续西扩,包括虽然恢复西汉巅峰版图,但寸土未开的东汉。丝绸之路的起点,自然强调长安更多一些。

当然,还有人要说了,东汉的版图是东汉打下来的,和西汉有什么关系。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北京!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是本朝打下来的,与西汉东汉都无关...

不能故意把“开辟的起点”与“贸易的起点”,“开辟”和“贸易”,先周到秦汉一直就有的两京古道,和早于丝绸之路数百年一直就有的波斯帝国亚欧古道,全部都给混淆起来说啊...这种地方本位和地域中心构建的历史叙事,会把国史矮化。

现在的国人,受国家民族政策和历史表述影响,往往容易忽略西汉开辟丝路的一个现实情况:丝路的开通和形成不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那么简单。一寸山河一寸血,西汉的丝路是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对匈战争,硬是在时人如同今人看待未知外星球般陌生领域后,一是占领河套将黄河尽收,二是将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设郡,三是设立西域都护直接管辖新疆。丝绸之路的一半成为了中国至今的领土。

这期间罗马共和国的贵族就已经穿上了中转至欧洲的汉丝绸。这些实实在在,而东汉将莽新时期荒断的丝路,再东汉被重新开启,虽然官方交流延伸到了罗马,但可以说在西汉丝路基础上,寸土未开,也没有改变中亚做为东西中转站的商贸格局。丝路不是计步器,丝路起点也不是商队出发的地图端点。何况东汉出使大秦并未到达,出发也是从西域都护府开始。而且蜀中的货品不可能东绕洛阳,却通常要取道关中西行,长安作为汉地本部向西门户,全国向西大宗货品集散地枢纽地位明显强过洛阳。

洛阳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这是联合国遗产项目的正式叫法。说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两京古道,是丝绸之路...这感觉...丝绸之路是周武王开的吧?他不是从这里去伐商的麽?或者是秦始皇开的吧,毕竟从这里统一六国的...洛阳那个起点,不是开辟的起点,是东汉魏晋这段时期的贸易起点,是长安路网内对接黄淮海大平原腹地的补充。丝路概念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亲笔所绘的丝路地图,起始点专门标明西安。这样画起始点,是为了表现历史起点,否则整个中国丝路2000年,要是成动态画面,每个朝代笔尖儿还得来回拐,一会儿画到洛阳,一会儿又拐回西安,再然后画到邺城,到开封,到南京,到北京,怪不怪?

西汉长安,不仅是作为第一个丝路贸易起点,也是丝路的开辟起点,丝路的起源。西安宣传丝路起点,最早可见与1979年中日联合摄制的国家纪录片项目《丝绸之路》。这在中国是最早的。西安在1983年设计了丝路群雕,也是全国最早的丝路地标建筑作品。西安一直宣传的是丝路起点。而后来洛阳宣传的,原本是丝路东起点。这个东起点,一语双关,很讨巧,你可以理解为是与西方对应的东方起点,也可以理解为丝路双起点里,与西安这个西边起点对应的东边起点。西安官方不问,就是前者,西安官方问了,就是后者。没脾气。

上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关于编号1442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项目的遗产点编号图。第一位的是1442:C01-CN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丝绸之路”的主线自中国西北部的长安(西安)开始,向西经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分为两道,一条道沿盆地的北部边缘,一条道沿盆地的南部边缘,绕过盆地,然后西逾帕米尔高原,穿过位于俄国土耳其斯坦的撒马尔罕和梅尔夫,再绕过里海南端王位于现代伊拉克境内的塞琉西亚,由此继续西进,至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罗马边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国务院编纂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全文屡次提到西安是丝路起点。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标:西安大雁塔。

最后推荐一些丝绸之路纪录片和综艺片,看看世界主流认识的丝绸之路:

  • 1980年 中日合拍 CCTV NHK 《丝绸之路》第一集 古都西安
  • 2005年 日本 NHK 韩国 KBS 《新丝绸之路》最后一集 第十集《西安,不朽之都》
  • 2006年 中国 CCTV 《新丝绸之路》最后一集 第十集《永远的长安》
  • 2008年 中国 CCTV 青岛电视台《丝绸之路上的美食》 第二季《西安-敦煌》(第一季为新疆)
  • 2010年 台湾中天电视台 旅游节目 《台湾脚逛大陆》 古丝路之旅系列 第一集《古城西安》 未出现洛阳
  • 2012年 日本 NHK 《漫长的丝绸之路铁道-横跨中国2600公里之旅》 从西安出发 未出现洛阳
  • 2012年 瑞士国家电视台 《今日丝绸之路:从威尼斯到西安》
  • 2013年 中国 CCTV 《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 最后一集 第八集 《汇聚,世界之城》 以西安、上海为最后压轴的城市,第四集、第六集分别出现一个西安故事
  • 2014年 土耳其国家电视台 《从父辈的土地到祖国:丝绸之路》 第一集 《西安:通向西方的门户》
  • 2015年 中国 CCTV《西安对话罗马》
  • 2016年 英国 BBC 《丝绸之路》 第一集《中国段》:西安、成都、敦煌、喀什
  • 2017年 中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欢迎主题系列视频 《你好,一带一路》 第一集《从长安出发》
  • 2017年 中国 CCTV 《丝绸之路经济带》 片头以唐长安大明宫明德门为引,片头中国的城市只出现了西安,丝路地图标明长安为起点,但在台词中提到河西走廊-长安-洛阳为丝路东段的延伸发展,也提到大秦使团出使洛阳这一里程碑事件。每一集都有大量的西安镜头。第五集更是着重介绍了丝路起点西安的几处重要遗迹。最后一集最后一个建筑镜头是大雁塔。
  • 2017年 中国 CCTV 《丝路同行》第6、7集 西安(人物故事)
  • 2017年 日本 NHK《丝绸之路中国行》 首站 西安
  • 2017年 德国 《中国新丝绸之路》西安
  • 2020年 中国 意大利 英国 《从长安到罗马》第一季、第二季,西安、罗马

有些人为了矮化西安的历史起点,说什么汉朝以前就有玉石之路。

对对,汉朝以前中原和西域就有商品流通,甚至整个地球人类的祖先,旧石器时代的智人最早就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所以打通丝路的应该是非洲人?这条路应该叫非亚之路?

打通丝路的意思,是中国人把这条路控制住,成为中国官方控制与维护下的文明通道与世界贸易通道。石器时代的部落沿着西北廊道到处迁徙,那也能叫丝绸之路?秦国连西部的戎狄都没打算越过去,更别说大月氏和西域诸国了,秦国也没打算知晓更西北的具体信息。但是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那是从河西到西域,全都是汉人控制的地方,大规模的世界级贸易与文明级交往才成了现实。这是此前零星商品在戎狄间辗转几首才流通到贵族手中把玩的纯商品流入吗?

有些人为了矮化西安的打通起点,说什么东汉以后甘英到了波斯湾,大秦使者来到洛阳,所以长安只开辟了一半丝绸之路,洛阳开辟了另一半...

那所谓另一半的中西亚地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家西方波斯帝国大流士的国土啊,人家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国土啊...人家欧洲和中亚分分合合,打了都几百年了,我们才知道它们那边儿是什么地方,用得着我们开辟吗?人家古代经常就是一个国家,有什么路用得着外人开辟。我们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河西走廊到西域这边。是西汉开辟的。

东汉开国,西域各国怀念西汉,见汉朝复国,派使迎请东汉复设西域都护府。东汉嫌自己国内还没搞定,不愿意接手,主动拒绝,把西域盟友抛弃,被匈奴重新掌控西域。

关中世族班超,在出征匈奴时,带着三十六个人孤身出使西域,靠着个人勇猛夺取了汉朝在西域的据点。这以后东汉才给班超加大支持力度,复通西域,让班超父子两代人经营西域。班超期间派甘英从新疆出发出使大秦,被中西亚大国安息阻挠,只到了波斯湾就被迫返回。这说明汉朝的丝路,汉朝设关卡和受汉军庇护,只有河西到新疆这段。中亚西亚那边,想要通商罗马,至少还需要中西亚两大强权,贵霜帝国与安息帝国的中转贸易。

丝绸之路,之所以学术定义为黄土区到里海,而不是宣传上的中国到罗马,就是因为中国和罗马之间还有两个大国,根本就不是中国一家或者中罗两家说了算。西域以西的大国中转贸易始终存在,就没有中国与罗马直接通商的。又何来洛阳开辟中西亚的丝绸之路?这给自己贴金也贴太狠了?而且东汉时期,班超的权势很大,很多丝路外交,是他在新疆做出的,相比西汉开辟更突出长安汉武帝的决策,东汉明显更偏重班超本人。甘英是从新疆出发而非洛阳。即使如此东汉丝路还三通三绝。

有些人为了矮化西安的起点形象,说什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都城,所以丝国之都,塞拉,指的是洛阳...

关键人家西方根本就不知道丝绸之国,即他们口中赛里斯的正式名称叫什么,也不知道丝国之都,即塞拉具体是哪座城市。

赛里斯,Seres,就是罗马人口中的丝绸之国。而塞拉,Sera,就是Seres的国都。其实罗马人也不知道长安或者洛阳两座城池的名称和发音,甚至不知道“汉”这个国号。他们是根据“丝”的音,创造出Seres,意为“丝之国”,Seres的国都就按自己的语法写成Sera,也就是“丝之国的国都”,它在西汉就是长安,在东汉就是洛阳。非咬着罗马人口中的塞拉是一座城市,怎么解释罗马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把君堡也叫做新罗马,把自己不同都城取一个名字?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末期,对应中国的西汉时期,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农事诗》中,诗人贺拉斯在《颂歌集》中,诗人奥维德在《恋歌》中,都反复提到赛里斯人,也就是遥远的中国人。这个时候有赛里斯这个国家,塞拉能是洛阳?

有人为了凸出罗马与洛阳的关系,说什么罗马帝国建立是东汉时期,所以讲应该是东洛阳,西罗马。这种属于文盲级别了。罗马称雄至少分为两个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但这是史学界根据继承制度进行的史学划分,正如刘邦不知道自己是西汉,刘秀不知道自己是东汉一样,那是史学划分。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前期,国号都是SPQR,意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所以罗马共和国怎么就不是罗马了?罗马鼎盛期版图的超过80%都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奠定的,罗马共和国之于罗马帝国,就如同秦朝之于汉朝。罗马帝国奠基人凯撒大帝,和罗马帝国的首任君主,奥古斯都屋大维都对应着长安为都的时代,所以怎么就成了只有罗马帝国才是罗马,罗马共和国一个世界级大国就不值得提了?

有人说中国的史书只记载了东汉时期,罗马派使臣觐见洛阳的东汉皇帝,所以西汉时期开辟丝绸之路不重要,且不说丝绸之路除了现在宣传上要拉上欧洲才反复提罗马,汉朝时凿空西域和罗马人有个球关系。中国以为罗马叫大秦,罗马以为中国叫赛里斯,互相陌生的不行。那时候中国干什么有何必要围绕着罗马如何如何,那时候又没有西方中心论。

而且《后汉书》成书于公元450年左右,距离《后汉书》中记载的第一次明确为大秦,即罗马派使者到洛阳的公元166年,也已经过去了近三百年。

公元2世纪成书的《罗马史要》中,距离奥古斯也有二百多年,却也记载了中国西汉,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时:“远方绝域如赛里斯人、印度人也都遣使奉献珍珠宝石大象等物,求与罗马订友好之约。”

中国没有记载东汉到罗马,但记载罗马到东汉。罗马没有记载罗马到东汉,但记载西汉到罗马。

当然,这些所谓国家派史的记载不一定可信。洛阳的大秦使者,可能是罗马人,不过可能是罗马商人。毕竟中国搞朝贡贸易,人家来经商,不挂个国王使者的名头,汉朝也不好好接待和相互交换货物。

这些都只能说明,东汉时期的丝路,主要是打败西汉就已经势弱的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让新莽与东汉初乱世弃绝的丝路重新被汉朝打通和控制。在西汉丝路的基础上,东汉也并没有向西多开辟。

丝路开辟上能够短暂超过汉朝,跨过葱岭,是唐朝时期了。这个时候京师还是长安,洛阳是东都。

因此丝路历史起点,打通起点,是长安。长安时代,陆上丝绸之路经历了完整的形成和巅峰繁荣。洛阳作为长安路网的一部分,陆上丝路繁荣期的贸易起点之一,当然也可以叫起点。但关键是哪个起点,是丝路形成的那个起点,还是某个中国商人从都城出发走到西域的那个起点。前者只有一个,后者可以很多。不过由于丝路形成后的繁荣时代,长期主要的都城是长安与洛阳两座,所以像《丝绸之路》等多部系列纪录片也会提到“起于长安/洛阳”,但拍出来的内容,长安单列一集,洛阳却没有任何篇幅。像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样的国际盛会,以西安大雁塔为标志。联合国世界遗产也会提到“起于长安/洛阳”,但长安总提在最前,最多,而且项目最终名称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把洛阳直接算入以西安为中心的长安周边路网的一个延伸拓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2期/丁晨作品《丝路之魂》轩诚清读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还是洛阳?
这些宝贝,大有来头!
为什么说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还有更多……丨讲座回顾
丝绸之路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