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死亡教育不可少,方法你知道吗?
userphoto

2023.05.15 湖北

关注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似乎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们很少在孩子面前谈论死亡。小时候,当我们问父母“死亡是什么”时,经常听到的一个回答是:“小孩子别瞎说!”长大后,当我们为人父母,面对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也常常回避着。但不谈论,不代表不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死亡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要做的家庭教育的功课之一。

了解:关于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由死观生的教育,是探讨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处理死亡带来的悲痛、伤心等情绪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珍视生命。那么,何时进行死亡教育呢?这需要考虑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水平。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的儿童开始能慢慢理解

生命会消失、死亡,但该阶段的儿童对死亡还没有明确概念,常常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就像睡觉,睡一会儿就会醒来。

第二阶段:5~8岁的儿童逐渐认识到死亡

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对死亡产生了畏惧心,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把死亡和自己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9岁以上的儿童对死亡有了相对成熟的认知,开始理解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包括他自己。

练习:这样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担心谈论死亡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但死亡是孩子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除了身边亲人的亡故,动植物、动画片中某个角色的死亡,等等,都会触发他对死亡的好奇和想象。如果家长避而不谈,孩子就会将死亡看成是一件神秘的、可怕的、不能向父母询问的事情,后果可能更严重。所以,当孩子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家长不要回避或敷衍,正好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是什么意思?”

家长不要过于生硬地向孩子描述死亡的真正特征,尤其对于5岁前的孩子,他还不能理解死亡的真正意思。应采用温和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可以以爱为中心去回答,减少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感。比如,家长可以抱着孩子,跟孩子说:“死了就是一个人永远离开了,我们看不见他了,他不能再跟我们一起说话、吃饭、玩耍。但是,只要我们爱他,他就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可能晚上我们还会偶尔梦到他。你要相信,虽然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但他一直爱着我们。”

“爸爸妈妈会死吗?”

孩子问这个问题,往往是了解到死亡的不可逆性,产生了不安全感。这时家长回答的重点在给予孩子安全感。比如,家长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会死,爸爸妈妈也会死。但是爸爸妈妈会陪你很长很长时间,陪着你长大、结婚、成为爸爸妈妈,也许还能看着你长到像爷爷奶奶那么老,当然,爸爸妈妈到时候就更老了。当我们死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很强大,所以不要害怕。到时候会有其他爱你的人继续陪着你,我们的爱也会一直陪着你。”

“人死了之后会去哪里?”

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家长可以诚实地跟孩子说自己不知道,并将其作为一个契机,让孩子珍惜现有的时间和爱的人。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说:“我也不知道人死后会去哪里,可能会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每个人只有到自己死的时候才会知道正确的答案,但他们也没办法把这些告诉还活着的人了,所以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要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好好爱我们的家人、好朋友就行了。”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和他讲一下不同文化中对人死后去了哪里的回答,也正好借此机会给孩子讲讲中国的清明节是怎么回事。

升级:当孩子“遇见”死亡,如何处理?

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遇见”死亡,比如家里亲人亡故、宠物死去,这些事件对他的影响会比较大,需要家长谨慎处理。

适当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家里的亲人或宠物死去时,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都会感到非常难过。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非常伤心,问他愿不愿意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这样会让爸爸妈妈好受一些。家长的这些做法会让孩子明白:爱的人或宠物死去,难过是正常的,我们伤心的时候,可以向家人诉说,寻求安慰。

接纳、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家人或宠物死去,孩子会产生伤心、难过等情绪。家长要告诉孩子,亲人或宠物离去,我们都感到很伤心,这是正常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悲伤情绪被理解、被接纳。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告别仪式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悲伤情绪。比如,家里的宠物死去,可以和孩子一起举行一个小葬礼,给宠物选择一块“墓地”,跟孩子一起将宠物埋葬,对着宠物的“墓碑”表达对宠物的爱和思念,还可以一起做宠物纪念册,等等。孩子做这些事情的过程是表达、宣泄悲痛情绪的过程,并且感受到爸爸妈妈陪伴着自己,感受到爱。

死亡不是禁忌,它是我们终将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某网站做了一个关于死亡教育来源的调查:“从小到大,你的死亡教育是从哪儿来的?”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是“亲人离世,切肤之痛”。既然面对死亡无法避免,提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准备,让“切肤之痛”愈合得好一些、快一些,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更坚强地面对生命与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宠物儿童 - 危害
王建军 | 那三个小孩子,那三只小猫咪
给孩子大声表达的勇气
哪些教育最容易毁掉男孩的未来?
6种不适合用于男孩身上的教育方法,你是否也在用?
家有男孩须知,不利于男孩成长的五种教育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