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他

明朝很大的一个创举在于他废黜了丞相制,彻底将封建王朝君主专制推向巅峰,虽然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此设立了内阁来管理朝中事务,但集权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皇帝剥夺丞相的权力,自身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全部的权力,这就造成了明朝宦官当道的局面,汪直、刘瑾、魏忠贤、王振等臭名昭著的大太监皆出自明朝。

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宦官通常能近身侍奉在皇帝身侧,荣宠也因此来得更容易。

又因为皇帝不信任手下的官员,设立东、西厂和锦衣卫等机构来监察百官,这些机构都由宦官统领,这就使得明朝的宦官很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在权力的加持之下,地位高的太监很容易被腐蚀为奸臣,受百官唾弃。但陈矩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生前受百官爱戴,死后由百官扶棺,在任期间也常受百姓敬重。他为什么能够得此殊荣?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不滥用权力

陈矩奉君命出行的时候,从来都是清正廉洁,不会借机欺压当地的官员和百姓。

他不同于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太监们,更像是个兢兢业业,为君王办事的官员。

长此以往,他每每外出办事都会受到夹道欢迎。他到过的地方都流传着他的佳话,大家时常感叹原来太监里也有好人。

他一生,权力最顶峰的时候一度手握东厂和司礼监印,掌握着几重权力,但史书上从未出现过有关他滥用权力的记载,反倒多是他利用权力纠正帝王错误的贤谈。

神宗因矿税问题和大臣们意见相左的时候,他先是借着皇帝的信任直言进谏,后来又救下差点被仗打的官员。

之后,他又因为高情商和为人正直化解过几场危机,保下了数人的性命或前途。

他掌管东厂期间,这一臭名昭著的宦官机构抓捕的人数是历史以来最少的,且几乎没有发生过冤假错案,朝代上终于不再人人自危。

他虽为宦官,但世上仍有一些亲人,这些亲人并未因为他的地位而沐浴到福泽。就连他的亲弟弟陈万策,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考取进士,入朝为官。

常顾全大局

神宗的嫡长女荣昌公主,曾因为琐事和驸马吵架将其气跑。神宗因此迁怒了与此事有关的内外臣,一度想要重罚他们。

但陈矩却凭借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免除了这批人的无妄之灾,他劝诫神宗这种闺阁秘事传出去有损皇家颜面,不宜声张,最好是找个借口秘密召回驸马。

气头上的神宗因此才得以平静下来,找了个由头轻罚了驸马,将此事速速翻篇。

平定“妖书案”

“妖书案”是神宗时期轰动过朝野的著名大案在十一月甲子这天,诸多大臣都收到了一本名为《续忧危议》的匿名书,非议了当时深受宠爱的妃子和重臣数人,惹得神宗震怒。

他下令东厂和锦衣卫速速查明此事,从严处置背后操纵者。

由于书是匿名的,皇帝又下了急令,一时间两大机构迅速出手,将一切可能相关的人士都拘捕起来严刑审问。

因为牵连人数庞大,宦官机构办事又只讲效率不讲证据,因此京城之内人人自危,大家都怕因为特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的捕风捉影受到无妄之灾。

如果当时执掌大权的宦官不是陈矩而是别人,那这场风波绝对会成为明朝史上的一大惨案,不知有多少人和家庭会因此受难。

面对这种局面,陈矩选择了冷静处理,他只有一个目标——将这件事对官员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期间,首辅沈一贯因为私仇想要陷害沈鲤和郭正域。他试图贿赂陈矩帮助自己,但被陈矩一口回绝,因此他只能丢掉歪心思,辅助陈矩专心查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陈矩派人逮捕了有前科的无赖皦生光。

虽然这人此前犯的事已经足够被判死刑,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他与“妖书案”有关。

陈矩在这时候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将皦生光判为“妖书案”的主犯,让牵动了数人的“妖书案”不再无休止地查办下去,以一人的死换取当时朝堂和百姓的安宁。

这算是他人生里唯一一次使用特权,却不是为自己谋私利,而是为了当朝的官员和百姓。

结语

正是因为陈矩这一生都为人正直,一心为皇帝办实事,也不借此替自己揽权,他才一直受人敬重。

在他执掌大权期间,他不仅完成好了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也时常替受冤的贤臣求情,尽自己可能挽救弱于自己的人,也从不借着手里的权力陷害他人、公报私仇。

因此,即使是他去世之后,官员们和各方百姓也念着他的恩德,自发为他抬棺,送了他最后一程,算是感谢了他这些年的各种照拂。

这样身居高位又仁德的宦官,在历史的长河里也算是难得,因此也只有他得到了“第一贤宦”的称号,为人所敬仰和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太监陈炬:权力比魏忠贤大,活着全凭一身正气,死后百官扶棺
明朝最“佛系”太监:权倾天下而朝臣不忌,死后百官为他送葬
明朝专权的宦官下场都是怎么样的 陈矩去世后为何百官相送
明朝名声最好的东厂头子,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有人祭奠清墓
​古代官员“告老还乡”的年龄?古代的“官”与“吏”有区别吗?宦官就是太监吗?
UC头条: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是谁? 死后百官扶棺送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