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尘埃——朱买臣

当你在凝视深渊

原创 李怡楚

朱买臣是会稽郡人,四十多岁了,还是一身布衣。

七国之乱时,战火连天,他和妻子从老家吴县逃乱,去了富春县,以砍柴为生。

朱买臣担着柴火下山,一边走,一边高声吟咏经史子集。

过路者指指点点,说这是个傻子吧。

妻子有些受不了,跟他说,走路便走路,咱能不能嘴巴里安宁些,不要念叨啥文章,人家都在笑话你啊。

朱买臣道,别人越轻慢我,我越是要坚持自己的行为。

以后,诵读文章的声音更大了。

妻子觉得前途一片灰暗,日子没法过下去,便跟他提出了离婚。

朱买臣劝导妻子,说,我命中注定五十岁会有富贵,你已经跟了我二十多年了,难道不能再坚持几年,到时候我会好好报答你的。

像你这样的人,怎会有富贵,你的命运多半是饿死在沟壑里。

妻子执意要离开了他,朱买臣只好写了休书,一别两宽。

妻子走后,未几,另嫁了他人。

朱买臣继续当着伐木工,凄苦依旧,丝毫不见好转。

妻子和新夫路上遇见他,看着他又饿又冷,还带着他回家,吃了几顿饱饭。

又过了几年,朋友帮忙,朱买臣在会稽郡谋了个差事。

年底时,会稽郡上计吏进京述职,他以杂役的身份,跟着去了长安,这样进京路费就省了。

事情忙完,朱买臣也不打算回去,他要留在这里做一个京漂。

长安如此之大,定能谋一场富贵。朱买臣跑去北阙上书,看能不能直接得到皇帝的召见。

上书后,天天坐在公车署里等待诏令,可惜他的运气很不好,等了很久很久,都没消息,食物吃完了,上计吏的兵卒轮流给他吃的,这才没有饿死。

当他恍惚地在长安街上瞎晃悠时,遇见了一位吴县老乡,中大夫严助,汉武帝眼前的红人。

两人聊了几句,严助觉得这人很有本事,便向武帝推荐了朱买臣。

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跟皇帝解读《春秋》、《楚辞》,独尊儒术风气正盛,朱买臣赶上了风口。

龙颜大悦,封了朱买臣为中大夫,以后留在皇宫,做了皇帝的私人顾问。

某日,朝廷讨论是否需要设置朔方郡。

御史大夫公孙弘是反对派,认为国家本就疲惫,再去供奉那些无用之地,很不划算。

皇帝让朱买臣去跟公孙弘辩驳,朱买臣一口气向公孙弘提了十个问题,公孙弘连一个也回答不了。

公孙弘于是认怂,走了个折中,说要不把西南夷的苍海郡废除掉,资源拿来支援朔方郡。

皇帝同意了,也更信任朱买臣。

后来,朱买臣犯事免职,灰溜溜躲在会稽郡邸,也就是驻京办事处,跟着看门人蹭饭吃。

这年,东越王余善很不听话,朝廷打算征讨他。

皇帝召集群臣开会,有人说,要不把朱买臣叫来,让他也出出主意。

朱买臣说,东越王以前住在山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几年他搬到了湖边,我们走海路,可以直接攻打他的府邸,消灭东越国。

皇帝觉得有道理,令他为会稽郡守,主持攻打东越事宜。

皇帝还贴心地跟他说,富贵不回乡,如同锦衣夜行,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朱买臣心想,我太知道怎么做了。

他将随从留在身后,穿着破旧衣服,怀里藏着太守印绶,走入会稽郡邸。

郡邸的官吏们正在饮酒聚餐,看见他进来,完全不搭理。

朱买臣继续去找看门人蹭饭,吃着吃着,故意露出印绶的一角。

看门人觉得很奇怪,就去拉那根青色的带子,拉着拉着,拉出来一方银印。

看门人识得,这是二千石郡守之印,赶紧跑出去跟大家通报。

官吏们喝得半醉,认为看门人在胡说,看门人红着脖子,拼命解释。

朱买臣看着大家乱作一团,拈须微笑,心中极为受用。

会稽守丞听说新太守要到了,提前好多天黄土铺地,修葺交通。

又带着各县官员,上百辆车西向迎接。

车队甚嚣尘上,路过吴县时,朱买臣一眼看到了人群中他的前妻,夫妻二人正在平整道路。

朱买臣停驾,让人将他们请上车,带去了太守府。

此后,将二人放置在后花园里,好吃好喝供应着,也不去找人家说话。

过了一个月,前妻上吊自杀了。

你不就是想让我觉得当初离开你是错的么,想让我抱着你的膝盖痛悔么?

杀人诛心,你就这点气度,我宁愿死,也不会让你低看我。

朱买臣觉得意兴阑珊,给了丈夫一笔钱,让他好好安葬前妻。

又把以前所有熟人找过来,请大家一起吃饭,当初有恩于他的,一一作了报答。

然后,静下心思,准备与东越王的作战。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以大汉国力,辅以正确的作战策略,赢面是极大的。

王师势不可挡,闽越各王合谋杀死了余善,向汉军投降。

东越战事兵不血刃,朱买臣因平叛之功,回到长安做了都尉,位列九卿。

当初,朱买臣与严助做中大夫时,下属里有个小吏叫张汤,极尽奉迎之事。

张汤深谙刑名,被御史大夫公孙弘挖走,一路升官,做到了廷尉。

张汤很会做人,照拂过他的人,他会加倍报恩。

下属出了纰漏,他会站出来说我的错是我没有交代清楚。

对于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他会尽量做到惩强扶弱。

朝廷里的儒生清流,他见了也是客客气气,口里说着倾慕敬佩的话。

后来,又扎扎实实地帮皇帝办了好多事情。

陈皇后巫蛊案,一查到底,牵连到的人毫不手软,最后杀了三百多人。

淮南、衡山、江都几位诸侯王谋反,办成铁案,处死了四万人。

武帝缺钱,张汤便搜刮富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想尽办法给皇帝弄钱。

张汤后来又升为御史大夫,风头压过了丞相,自己也成了靶子,庙堂里或明或暗,无数的政敌。

淮南王刘安谋反案里,张汤将严助牵扯进去,说他跟淮南王密谋,一定要严惩。

武帝觉得严助也没犯啥大事,不舍得杀他。

张汤说,严助的身份很特殊,是能够随便出入宫禁的天子近臣,他竟然私下结交诸侯,这不是事情大小的问题,而是跨了红线,做了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如果不杀他,皇上您以后就不好管理臣下了。

武帝没办法,就批准了张汤的请求。

严助被杀,朱买臣很痛心,当初是严助拉了一把,这才有他今天的富贵。

朱买臣决心为友报仇,这时,他因犯事降为丞相长史,跟张汤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了。

张汤正得势,对丞相府的几位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很不客气,气焰嚣张。

其实张汤主要是针对朱买臣,当年做朱买臣下属时,用尽谄媚,现在要加倍讨要回来。

朱买臣便撺掇另外二位,大家齐心,想办法一起搞死张汤。

不久,汉文帝陵中的陪葬钱币被盗。

张汤准备将脏水泼到丞相庄青翟头上,借着这事扳倒丞相,自己取而代之。

有人把这事儿泄露出去,朱买臣三人跑去找庄青翟,说,再不出手,就真的要被人家弄死了,咱们得赶紧除掉张汤。

丞相允了,让三人便宜行事。

朱买臣抓了一位叫田信的商人,严刑逼供,让田信招认,与张汤勾结,营奸牟利。

奏状送到武帝那里,说张汤但凡跟皇帝提出啥建议,都先让田信知道,提前做好准备,然后瓜分利好。

皇帝让另一位酷吏赵禹来审理此案,赵禹劝导张汤,这些事算事么,皇帝为什么要大做文章,你心里没有数么?

你帮皇帝做了这么多事情,恶怨载道,“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

千夫所指,众矢之的,刀子脏了,皇帝有心打算换一把刀子。

张汤明白了,当天在狱中自杀。

临死前,张汤留下一封遗书。

我从刀笔吏起家,能做到三公,全因陛下的宠幸,我不做任何辩解。阴谋陷害我的,是丞相府的三位长史,这点我要说清楚。

张汤死后抄家,不过五百金,都是皇帝赏赐的,根本没有朱买臣等人说的大额来历不明收入。

皇帝看到了张汤的遗书,自己虽有心杀死张汤,但绝不能让人拿来当枪使。

于是,下令抓捕三长史,将朱买臣、王朝、边通等杀了赔罪。

朱买臣正常做官时,犯错了,不过是降职,大不了贬为庶人。

当他卷入与张汤的争斗,事情便走向另一个极端,再无善终的可能。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构陷杀人者,终究难逃被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尽艰辛终飞黄腾达,得势后却频频公器私用,朱买臣的沉浮1生
会稽愚妇轻买臣,不知并非蓬蒿人
朱买臣传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112、书中不仅颜如玉,也有杀人刀
朱买臣为什么名气大
朱买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