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车主都刷到过车辆爆胎的视频,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车辆一旦发生爆胎,车身会瞬间失控偏移,如果车速超过了160KM/h,那么能挽救回来的可能也就少之又少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的轮胎会爆胎,正确的胎压对于防止轮胎爆胎来说的重要性是多少,今天就简单的跟大家聊一聊。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轮胎作为我们的车辆唯一接触地面的零部件,承载着整个车身及我们的行驶安全。而正确的胎压对于防止轮胎爆胎提高轮胎寿命至关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当我们轮胎缺气的时候,去修理厂或者4S店,经常会遇到修车师傅也不分车型,也不区分季节,上来就是直接打2.5bar的胎压,那么这个2.5bar真的适用所有车型吗,长时间维持2.5bar会对车辆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2.5bar的胎压并不是修理店随便就弄了一个数字给我们打上的。根据美国DOT研究发现,2.4-2.6bar区间能平衡滚动阻力与承载能力,使子午线轮胎寿命延长30%。2001年ISO 4000标准引入温度补偿系数后,2.5bar成为15-25℃环境温度的基准值,对于205/55R16规格轮胎,2.5bar可使接地面积达到180cm²,压强分布均匀性提升45%。所以2.5bar的胎压被誉为安全范围的黄金分割点。而修理店由于客流量大,如果每辆车都检查标准气压再充,在效率上肯定会大打折扣,而2.5bar这个数对于绝大多数车型来说都是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修炼店统一按照2.5bar进行给轮胎打气了嘛。
但是由于车型不同,所处地域不同,季节及温湿度不同,显然2.5bar的胎压也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的标准。具体车辆的载重、路况等都应该被考虑在胎压调整的范围之内。就好比拿新能源车来说,新能源车的胎压普遍要比油车胎压要高,这是因为新能源车电池较大,整车的重量相比于油车来说会更重。如果胎压调整不合适,那么过个坑或者减速带啥的轮胎就容易起包。其次是电车的轮胎相对来说尺寸较大,尺寸越大的轮胎比较扁,所以就需要更高的胎压来保障轮胎不会被磕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