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效式”的教育, 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

点击加载图片

“父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就能成为父母的骄傲。”

在亲子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父母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所以,今生有幸做父母,必须好好修行,才能配得上优秀的孩子。

多少孩子被打压式教育悄悄毁掉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打压式教育,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

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实在太过扎心,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点击加载图片

最后他说:

我已经选择永久对父母关闭内心世界

父母尽职尽责地抚养了我

但是他们日复一日无意中的言语损耗

在我童年与少年时的内心深处

已经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空洞......

在锚点心理看来:

高情商的父母,都是相似的;而低情商的父母,却各有各的风格。

明明是该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张口却全是否定和贬损;

明明是该关心孩子的时候,却先用责备的语言一通怒吼;

明明是可以态度平和讲述,却总是用反问句来回答问题...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里写道: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于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而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正面管教。

当我们动不动给孩子贴标签,大吼大叫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当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烦、大委屈的时候,怎么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跟父母说呢?

明明彼此之间有爱,偏偏就是要把对方推开,相信这一定不是父母们的初心。

点击加载图片

锚点心理介绍,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南风效应

它来自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脱掉外套。

北风认为,只要风力足够强劲,就能吹掉行人的外套。

它越吹越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外套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很暖和,便主动脱了外套。

北风固然凶猛,但结果事与愿违;南风虽然徐徐,却往往事半功倍。

南风之所以能赢,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父母教育孩子同样如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和善且坚定的方式跟他们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多少孩子被恐吓式教育精神伤害

近年来,在家长圈非常流行一个词汇:恐辅症。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好好说话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那么情绪稳定的父母,则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父母面对生活与带娃的多重压力,情绪就像火山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喷涌而出。

孩子拖延赖床时,你会不会暴跳如雷?

孩子当面顶嘴时,你想不想直接上手??

孩子不认真写作业时,你是不是血压飙升???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近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也在网上吐槽:“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 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点击加载图片

看似在开玩笑,实则却反映出当下社会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真心酸与无奈。

因为不久前,上海就有一位家长因孩子作业做得不理想,气得捶墙,没想到把手掌捶骨折了。

这种因舍不得打孩子而自己发泄情绪的辛酸经历,让很多家长深有共鸣。

而更有极端的父母,选择了最差的方法——恐吓式教育

之前有一则让人震惊的新闻: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

点击加载图片

起因是女儿上网课期间不听话,妈妈一时想不开,气势汹汹拽着10岁女儿往海里走,决定 “吓唬吓唬”孩子。

当时海边的风浪很大,眼看着脚下的海水越来越深,女儿大声哭闹并疯狂挣扎,可旁边被情绪控制的妈妈丝毫不为所动。

所幸路人及时报警,民警及时赶到才挽救了这场悲剧。

锚点心理认为,这样过激的惩罚不仅本末倒置,也违背了教育孩子的初衷。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在《高情商养育》这本书中指出:

“教育孩子,就是首先从提高父母的情商开始。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倾听和觉察孩子的情绪,将我们的爱表达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行动。”

点击加载图片

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绪崩溃或道德绑架,以让孩子背负内疚感,这对孩子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

在父母的态度里,孩子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

而高情商的父母,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疏导孩子的情绪。

只有接纳他们的情绪,尊重他们的想法,照顾他们需求,才会让孩子在智育的发展中让情商也慢慢成长。

教育并非单方面,父母也应不断学习

很多存在亲子养育问题的父母,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锚点心理告诉大家:你可以去体会自己在那样的处境下,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就是养育的根基,它不在于怎么做是对的,而在于你在跟孩子的相处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些感觉在你的经历中很可能出现过。

因为,只有当你能体会到自己的感觉,你才能同样体会到孩子的感觉。

当一个人越是有着丰富的自我体验,就越能够去同理孩子的感觉,并且可以更稳定的去面对孩子。

点击加载图片

央视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因此,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父母一有时间就躺着刷手机,却成天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没有别人家的小孩优秀。

现实却是,想要有个“别人家的孩子”,你得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你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从来不是物质的富足,而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而父母想要成为一个好的榜样,就必须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只有你好了,孩子才会好;你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个方法教你正确对待孩子的不听话!
情商不高的孩子有什么明显特质? 家长们注意了!
最好的家庭教育,始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从小被这样养大的孩子,长大后都非常自信!有远见的父母都知道这三个“效应”
让孩子听话,必须运用的七大心理战术
靠生气让孩子听话,是父母最不该犯的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