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商业洞见 | 用大量钱去砸出高速增长的创业已经过去了;姚劲波:企业家要在危机中看到希望……

砺石导言

《一周商业洞见》是『砺石商业评论』每周日推出的固定商业栏目,汇聚一周国内外最优秀企业家与管理专家的商业洞见。

世红 | 文

张军智 | 编辑


01 | 姚劲波:企业家要在危机中看到希望

不管碰到什么样的经济形势、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企业家都要看到机会和希望。这一点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平时我在企业里面也会认真落实。任何环境下,都会有一些企业家看到希望,危机中既有危险,也有机会。

对我们来说,这次疫情正在加速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很多人都在使用互联网,很多生活服务也都从线下搬到互联网上。疫情之下,我们自己也看到了很多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互联网平台的需求。比如,在线面试、招聘员工。所以,作为企业家,我们需要在变化里面看到机会,乐观地看待未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

58同城成立15年以来,一直在努力说服中小企业,要相信互联网,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去说服整个行业是很难的,但疫情把中国的互联网化往前推了一大步。现在所有的企业,你不用教育他要拥抱技术、拥抱互联网,因为他所有的生活几乎都已跟互联网连接了。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我们希望走在前面。比如,把我们研发的很多东西,像VR、直播、大数据,包括将来5G普及以后带来的新业务,非常容易地推给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类中小企业,让他们即使不见面也可以接到业务,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也深觉自己有这个社会责任,把这些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赋能中小微企业。

5G这次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相信5G大规模的普及指日可待。新技术的开发不仅指向生活服务,可能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有很多机会,所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这一天早日到来。(来源:姚劲波接受《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02 | 马云:数字化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

数字化是未来活下去的关键,以前是数字经济、数字化,很多企业用互联网营销,互联网管理,互联网运营,它只是让企业活得更好,而今天数字化是让企业活下去的关键。

这次疫情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制造业,物流,零售,医疗健康,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远远不够,如果说过去数字化是让企业活得好,以后数字化就是让企业活下去的关键,今天的困难是未来的预演,数字化办公,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生产,未来做不到这些,企业是很难生存的。

所以我自己觉得,一个公司一定要搭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大家现在讲新基建,但是每一个公司其实花最少的钱就可以搭建一套最快的应急反应系统,随时可以根据数字能够调整自己的组织,调整自己的产品,调整自己的架构。

大家知道我们(阿里巴巴)十几万名员工,在过去的一年光淘宝天猫就卖了一万亿美元,我们整个的公司组织非常之庞大和复杂,但是我们就是通过手机来进行管理和运营。我希望把这些经验迅速分享给浙商,所有的浙商企业没有大小,只有你是否有先进,别人在用大刀用长矛打仗的时候,你是否敢于用机枪?我希望浙商迅速地进入到数字经济的时代。

这次疫情过程中,数字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冲击相对要少,复工也最快也最好,因为我们通过健康码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数字,很多菜摊卖青菜,水果,都在扩大线上的经营,不但自己活了,还创造了就业,原来只需要一个人看摊的菜摊水果店,现在都需要人手分拣打包,增加配送人才,原因就是通过网上的渠道打开了。

我告诉大家,未来都会在网上,现在看来,这是活下去的关键,不是谁做的多,谁做的少,以后是没有纯线下的公司,也没有纯线上的公司,必须结合起来。

我希望通过这次疫情,能唤醒很多企业,迅速把自己变成明天的企业,未来的企业。我想呼吁所有的浙商朋友们,抓住这次机会,从这之中反思,迅速变成在未来数字化时代能生存的企业,以前我们希望是一切业务数字化,未来一切数字业务化,我想告诉大家,抓紧一切业务数字化,因为很快是一切业务数字化,如果你不把自己的业务变成数字化,你未来何来创新业务?

疫情也让我们看到,现在的数字化非常初级,我希望疫情过去以后,浙商最大的进步是数字化的进步。我们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预判未来,更加能够把握未来,把握到今天。(来源:马云在浙商总会上的分享)

03 | 李开复:疫情之后,创业者需要注意几件事情

首先,有关财务和融资方面,在疫情之前本来就已经进入寒冬,疫情之后就更困难了,VC更谨慎了,有些VC自己也没有钱了,有些VC有钱,但是会想挑最顶尖的项目,出手变得更谨慎更慢了,而且可能会在估值方面希望能够去压一下,这是大家碰到的问题。

另外可能更大的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之前最火的创业领域,所谓的To C的模式,也就是用大量的钱去砸出高速的增长,然后期待在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寻找到一个把增长出来的用户留下来变成利润,这样的一个创业模式已经过去了。

在今天新常态里面,投资人会更重视商业的本质,所以很多公司在无论是已经创立的公司、融过资的公司、走了To C方向的公司还是新创的公司,都要考虑一下你的执行思路、业务规模、单元模型,要能把业务的实质做出来,在最快的时间里把业务模型转正。

其实疫情之下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因为疫情带来了很多的习惯改变,过去我们可能不愿意在线上办公,现在我们不仅在线开会,还在学习。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需要20天来改变,恰恰是我们这次疫情的窗口期,在疫情之后,很多人的习惯改变了,所以未来我们会看到很多创业机会。

第二,在未来的两年中,大量公司会死亡。很多中小型的流通商、贸易商前端后端都会出现市场整合机会。未来,最好的整合就是创造突破性的新模式,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做一样的事情来挤那几个点的利润。

我觉得现在可以说是最糟的时代,但是也是最好的时代。究竟是最糟的时代还是最好的时代,要看每一个人是不是能够非常理智的分析环境,寻找到机会。(来源:投中网对李开复的专访)

04 | 董明珠:直播不仅仅是带货,也是交流、服务平台

我们线下有3万多家店,这3万多家店就意味着后面有上百万人的饭碗。如果说,我们直接走线上,把线下抛弃掉,就会给社会造成上百万人的失业,这是绝对不能选择的。我通过这样的直播,能让我们3万多家专卖店从线下平移到线上。但直播不是单一的仅仅是带货,它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服务的平台,你要把它更多元化,特别是我们已经有这个实力。

很多人好像只知道我们有空调,其实格力已经不单有空调了,整个生活电器,家庭所需要的电器产品,我们全都布局了,而且产品都走在前面,比如油烟机,我们承诺6年不用清洗,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各类产品通过这种线上传播,能让更多人看到。现在我能明显看到,我们的生活电器营收在增长,因为很多人通过直播知道了——原来格力不单只做空调。

有人说,我直播带货“越战越勇”,从几十万到三个亿、七个亿,但我看的不单是数字,我看的是背后——通过直播不断地带动几万家专卖店认识到怎样把线上与线下结合得更完美,所以我现在确定了一个“格力新零售”的概念,就是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来源:董明珠接受记者专访)

 

05 | 孙陶然:只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由问题组成的,人生就是从一个问题走向另外一个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向前进。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意愿问题,一种是行动问题。意愿问题,先帮对方解决问题,对方才可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想与对方合作,对方没有意愿,需要得到对方的配合,对方没有意愿,这时候游说的作用有限,最重要的是找到对方的需求,看看自己能给对方什么来换取对方的合作意愿。

行动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家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但是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方法有问题,甚至方法没问题,但是步骤、时机、负责人有问题,都解决不了问题。

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其实都是行动问题,最多的遗憾也都是因为方法不得法而导致良好的愿望实现不了。

原则上,每个问题都可以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法,关键是找到有效的那种方法。

管理,本质上是一个方法问题,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达成管理目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找不到有效的方法,一切管理工作都是无用功。(来源:《孙陶然:只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06 | 江南春:只有品牌深入人心,才能有持续免费的流量

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中国有100个大行业市场的话,至少有50个以上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博弈的市场。存量博弈是每个人都觉得量是存在的,但是要增长却增长不动。

当生产过剩的产品会卖不出去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价取量,结果你降他也降,最后导致所有人利润大幅下降,一旦成本上升,生意就没办法往下做了。最近还有很多人搞直播,其实对大量中小企业来说,直播本质上还是促销。

如果为了搞流量,每次直播都是全网最低价,短暂的高潮之后,会是更长时间的疲软。拉流量,搞促销都是短期见效的,解决不了长期的发展问题。怎么办?做品牌。只有品牌深入人心,才能有持续免费的流量。品牌力才能提升转化率,品牌势能才能带来产品溢价能力。(来源:江南春在黑马营19期5课·营销&产品模块上的分享)

 

07 | 徐少春:数字化管理者新使命

我今天很荣幸邀请了华为董事、CIO陶景文先生和招商局集团首席数字官张健先生参加今天的峰会,我从他们两位所属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中都感受到,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事上的转型,更是一种心上的用功。

陶景文先生讲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回归到底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就是回归初心,回到商业的设计理念,能够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目的性问题”。为什么要转型?为什么要颠覆?这样的力量、决心和韧劲是从我们内心当中涌现出来的。华为在这一两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陶景文先生领导的数字化转型很好地支撑了华为的发展。

张健先生讲到“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和核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目的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张健先生常常讲要打造一个数字孪生的招商局,这个招商局是民族工业的先驱,我本人原来也是从招商局出来的,在跟招商局20多年的合作当中我深深感受到招商局发生了多次蝶变,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孪生世界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他们两位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以客户为中心到底有多大的层面?每个企业都在以客户为中心,到底你的企业在哪个层面?很多企业可能要做到合规经营都是不容易,优秀的企业就是让客户说话算数,让客户驱动企业,卓越的企业就是引领客户、成就客户,最高境界与客户建立一个企业命运共同体。所以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是代表着数字化管理者的境界和格局。我们的境界、格局有多高,我们对以客户为中心的认知就有多高,以客户为中心的认知越高,你的数字化转型动力就越足,决心就越大。(来源:徐少春在第二届金蝶云苍穹峰会上发表的演讲)

08 | 周炜:什么样的公司很难走下去?

现在大量科技公司基础概念都是对的,但迟迟找不到自己要走的应用方向,这种公司是很难活下去的。我们最近也见过几家,一群非常优秀的技术和科学家在一起做一件事。落不了地,他没办法把自己专注于某个领域,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觉得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做,不专注,结果问题在于当这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如底层技术)已经比较通用了以后,那些专注在某个领域的就能赢,(什么都做的)到处都赢不了。

第二种是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杀手锏的应用层垂直,始终摸不着,目前大量技术公司是To B的,To B的钱是相当难挣的。我们一直在说To C至少有用户、有眼球的可以放广告,广告就可以赚钱了嘛,但在To B领域没有这个可能性,而且从To B来说,企业要付钱给你,你不能实实在在地帮它产生效益,他们是不会付钱的。(来源:周炜在《长盛时间》上的分享)

09 | 徐井宏:真正对市场通透才是企业家,否则就是科学家

我觉得是这样,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因为它是在竞争中走的,如果说和平时期有战场,其实就是一个——商场。我过去说,一个企业家或一个创业者最核心的其实不是你的技术水平多高,不是你的情怀多么强烈,是你对市场的认知,你所创造的价值是不是真正打动了市场的心,是不是真正地对准了市场的需求。我们看到无论任何时候,其实真正对市场通透的人才可以是一个企业家,要不你就是一个科学家。

我同意周炜刚才的观点,很多学者、教授,原来我在清华,清华教授做的公司这些年加在一起有几百家了,几乎全部阵亡,走到最后的很少很少。市场是一个江湖,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讲话的。所以我看创业者,首先要看他懂不懂市场,不是你懂不懂技术,这是一个核心,所以那些不能以市场为核心的创业者,那些随波逐流的、搭空中楼阁的肯定都会很难。

我的另一个观点和周炜有点不同,从一开始的战略就可以制定你到底是打持久战,通过多少年基础建立形成对未来有巨大影响的产业,另一个是打运动战,就是赚钱,我今天这么活明天那么赚后天怎么样,也行,这两种都能活下来,重要的是你自己清楚,不要打持久战的天天打运动战,心里打持久战,两者一搀和,完了,钱花完了,持久战打不下去了;本来是运动战,你要打持久战,非要做伟大的东西,这也不能坚持。

中国无论是创业企业,甚至是传统老企业,缺了一个东西,就是他真正的战略,这个战略能够让他持续走下去,他到底想做成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我们不是觉得做1万亿的企业才是伟大企业家,做100亿的就不行,做10亿的也挺好,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知道未来走向哪里,这一点是企业家自己辨析的。

中国无论是创业企业,甚至是传统老企业,缺了一个东西,就是他真正的战略,这个战略能够让他持续走下去,他到底想做成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我们不是觉得做1万亿的企业才是伟大企业家,做100亿的就不行,做10亿的也挺好,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知道未来走向哪里,这一点是企业家自己辨析的。(来源:徐井宏在《长盛时间》上的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要的到底是数字化还是要转型?
数字化将重新定义生产关系
马云:数字化一定会全面地改造所有的行业
1年内从亏损10多亿到营收55亿,他用了这一招,所有牛逼的背后都是玩命创新
马云最新演讲:近期很困难,中期更困难,远期一定好
多少餐饮老板,被“数字化”搞糊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