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渣变学霸的考试读书法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试,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学生党来说,考试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很多人都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所以导致很多考试都没有通过或者说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效果。

而《狡猾的读书法》这本书就恰恰讲了一些很实用的考试读书的方法,书名中的狡猾两个字给人不好的感觉,难免让人觉得作者是在哗众取宠,是标题党的想法,但对于作者来说他是真实有效考试读书的方法,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叫佐藤大和的律师,这个佐藤是个狠人,他五年级的时候还背不熟九九乘法口诀,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上了后大学也意识到了要好好学习,可是成绩还是不见起色,直到他发明了这套学习法,他就立马脱胎换骨,两个月考上录取率只有12.5%立命馆大学法律研究所,毕业后立马以前5%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

接下来,我就来说一下他的这套读书法

一、以怎么样的心态去学习?

我是很弱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想解题,马上就会因为解不出来而碰壁,进一步产生挫败感,很容易放弃,就演变成不想做,因此,当我们在做题之前不防这样想,我是很弱的,因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一旦出现做不到、完不成的念头,就会让人裹足不前,甚至心生障碍,最后干脆放弃,学习也一样,一口气把目标设置的太高,又因为做不到而消沉,只会让心理负担越来越大,为了不陷入这种窘境,所以我们不妨在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尽量不要设这么高的要求。

一开始就不要指望做到一百分,不要挑战困难的题目,要从简单的开始做。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主张,“学习需要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能刺激人的大脑,从而产生愉悦的兴奋感”。换而言之,学习时如果产生我会了,好开心的情绪,就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这时的记忆就更容易稳固,因此,一开始只要做轻松的基础题,好让大脑记得这种愉悦。接下来反复练习基础题,一点一点地扩大做得到的范围,持续为大脑带来愉悦感。就像下围棋一样,以一个子扩大到整个棋盘,直到赢得最终的胜利。那么我们要如何实践呢?


二、实践过程


1.首先,我们要先从选择历年真题开始,前三年到五年的真题是最好的,买到真题后,只要先看目录,再快速浏览整本书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拿到一本书就埋头解题,通常只会变得后继无力,即使你觉得可以做题目了,还是请放慢脚步,大略翻过就好了,一次做完不是重点,反复练习才是精要。

2.其次就是对照答案和题目,和题目一相同,不要思考,只要大略看过就好,看一个答案,再回头看一个题目,就这样一题一题慢慢进行,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多次,次数多了,内容自然就能渐渐留在脑中。

3.最后是看答案、题目和解析。这里仍不要试图去理解,一开始先用很短的时间快速地大致看过一遍,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花一些时间,看得更仔细一些,阅读解析时,请直接地写下读后感,比如,原来是这样啊,哦哦等等这样的话。将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写在解析旁,越是强烈的印象就越容易留在脑中。注意第二步和第三步要至少反复十次的效果才会更好,然后就可以写页数较少的题库,使自己建立一些成就感,继而增强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知道这些做题的步骤就可以了吗?还不够,接下来的题型分类也很重要。

三、题型分类

当我们把历年真题看得重复过十多次之后,就知道哪些题是经常出现的,哪些题是不经常出现的。这时候,根据出题的频率,对题目进行排序分类。根据自己的感觉将题目分为三级:每年都会考到的题列为A级;两到三年就会出现一次的题列为B级;偶尔才会出现的题列为C级,C级不做也没关系,就算暂时无视它们也没关系,至于A级和B级,可直接在题目旁边标记起来。

接着,在分级的基础上将题分为基础题,主观题 ,和不擅长的题 ,依照出现频率和困难程度分级后分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基础题A,拿出现频率和困难度相比,多做频率高的题目比较容易达成目标,也就是出现频率高的主观题(A )的优先级比出现频率较低的基础题B的优秀级要高,不过,A 也是可以搁置的,就算他年年出现,但太困难的题目只会消耗答题时间罢了,还会打击自信。

所以优先顺序是A >B>A 。考试做试卷也是,要从简单的开始做,将题目分等级后,可将相应的知识点写在教科书上,标记好,以后背的时候更清楚哪个是重点。有人会觉得奇怪,那我们的教材或参考书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吗?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接下来才是教材和参考书出场的时候了。

四、教科书的作用

1.教材在什么时候用

一般人认为,教材或参考书是复习考试的重要工具,但教材的内容不会完全出现在考试题目中,所以说,知道答案之后,才是参考书出场的时机,过去在历年真题或模拟题出现的题目的知识点都会在教课书或参考书里,打开教科书,将在历年真题出现的知识点写在教科书上标记出来,并写上述的符号,至于没有标记的地方,可以视为考试完全考不到的知识点。就像下围棋一样,真题出现的题目是一颗棋子,教科书上一些考点连起来就是一个面。

2.需不需要记笔记

我顺便说一下记笔记的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把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我也曾经这样认真的整理笔记,可是最后都基本不会去看,或者没时间去看,这样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根本就没记住,而自己反而因为写了笔记以为写了笔记就记住了,这是自欺欺人的,所以还不如不写笔记,但是做注记和写笔记不一样,写注记是在书本上看到某段话而写下自己的感想,但写笔记是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只是单纯的抄笔记,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读书可以做注记,在有感想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心得。到此有人会说,要背这么多知识,可是我很容易忘呀!那么我就来说一下几个加深记忆的方法吧。



五、三个加深记忆的方法


一是在睡前背诵重要的事情,可以是单词,古诗词或考试的重点,等我们第二天起床后立马回想昨天的要背的知识。

二是要保持精力,其中睡眠是最重要的,不是睡觉就别躺在床上,在床上就不能玩手机,要多思考。

三是将自己的长处与要记的东西联系起来,每个人在接触陌生的事物的时候,都比较畏惧的,但当发现那个事物跟自己某方面有联系时,就会有好感,印象更深。

最后我分享一个记忆的秘诀。我认为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才是记忆的终极秘诀。记课本或笔记的内容也是,都有短时间内多次重复,这样比写笔记记忆更深刻的多。背单词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经过这样的挫败,后来再怎么阅读课本或参考书时,我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很快地全部浏览一遍,几次下来,印象反而比一页一页地细读印象来的深刻。短时间×次数×学习量=记忆力。总而言之,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才是记忆的绝对秘诀。

学会了做题和记忆方法是不是够考高分了呢?非也,非也,最重要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在考场上立马想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将背下来的知识在考试中用出来呢?

六、将知识快速在考试中输出

1.分配好时间

众所周知,考试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比谁输出的准确、量多。

首先要知道,知识输入与输出的比例是[1:2],假设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那么我们就应该花一个月的时间输入,用两个月的时间输出。因为考试就是比在规定时间内输出最多的竞赛场合。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在平时模拟练习中,我们要比考试规定时间快出15分钟,以便应付紧张的突发事件。等背完题的知识点之后就是做题了,做题方法就是先看题目再想答案,刚开始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多练习几次就好了,不论是想不出来的,还是记错的,都要牢牢记住,直到最后看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速度,将记住的内容变成记忆的唤起,关键是迅速和重复联系。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知识点这么多,那么我要完完整整的一字不漏的把知识全部都背下来吗?大可不必,只要背关键词就可以了

2.只背关键词

如果只是把在参考书上的重点知识死背,那是无法在必要的时候立马想到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我们背课本知识点的时候要背关键词,而且我们答题的时候也要以关键词为主,因为改卷老师也是看关键词的。课本或参考书中用黑体字标出来的大多都是重要的关键词,书目录上的词也大多都是关键词,重要的词都是不断出现,出现次数越多,就说明它的重要程度越高,可以把关键词与它有关的十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以后想到一个关键词就能想到其它相关的词,直至达到孔子所说闻一知十的境界。

3.人旦有恒,事无不成

天下无成之事,易无不可成之事,人旦有恒,无不成。看教材或参考书的时候,要看的快些,多重复,遵循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的原则。

具体做法是,用在教材把关键词标记出来以后,然后以一分钟一页的速度翻看课本,只看粗体字和标记重点的部分,就算翻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先很快做个标记,在书的角折一下,然后一口气翻到最后一页,至于刚刚标记起来的地方,就当成这一天的功课。

4.如何知道哪个是自己不懂的地方呢?

有三个方法来判断,第一看自己是否知道对那个关键词,第二看自己是否对这个关键词了解,看看能否像围棋一样通过一颗棋子,从而掌握整个棋盘。第三看看是不是能立即浮现那个知识点。直至到达能立马浮现为止。

5.以授代学

通过教授别人来增强自己的记忆,也是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它被认为是最好的学习法,他是检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最好的方法,所以为了客观认识自己真正的实力,可以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教授给别人,特别是主观题论述题,最好把他讲给比自己水平更高,或更低的人 。当我们无法用言语向别人说明时,就表示我们不懂,即使是一个人也要想要假想出来一个对象。不管是口头说还是动笔写,最重要的是不假思索的阐述,如果你在说或写的过程中有所迟疑,就不能算是牢牢记住了,还得多多训练。有人说至此所有的方法都讲完了,就能够考高分了吧,别着急,还差最后一场最关键的东风就万事具备了。



七、如何使自己对学习生活充满激情


相信很多人都过这样的经历,制订好了学习计划,把一整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或者知道了很多方法可是就不去做,就是人们常说的,‘我知道了很多,可是还过不了一生’的困惑,那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动力不足造成的,那怎么增强动力,使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充满激情呢?我提供了三个对学习、生活激情充满的方法

1.承认不会,及时反馈

首先,提升学习动机的重要秘诀说穿了就是承认自己不会。经常听见有人说,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学习了,以为自己真的能做到,那真是太高估自己了,一旦遭受困难就又放弃了,该玩还是玩。所以在开始起步之前,先要承认自己不会是很重要的。不只是读书,运动也一样,人们是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有多厉害,所以才会在不顺利时感到绝望,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都是因为自己的想象跟现实的差距太大而烦恼,我认为对自己做事成功后的成就感是做事最强的动力。因为只要当一件事情做成功后,就会越来越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及时的正反馈。做任何事都要与及时的正反馈联系在一起,只要承认自己不会,学习快乐才会加倍,达到出乎意料‘哇塞!原来这么简单啊’的喜悦。

2.欲望和恐惧是动力的基础.

其次,要知道欲望和恐惧能够在学习中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当你看到竞争对手成功获奖的样子,你的心里难道不会嫉妒吗?你也想像她一样吧,还有一些比较直白的欲望,比如想要很有钱,想要漂亮的女朋友,想要吃美食等等,这些越接近本能的的欲望越强烈,效果就越好;同样的,幻想自己失败后的模样也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动力。试着去思考,如果没有努力用功,如果考不上后果会变得怎样,我自己此刻一想象到如果我失败的样子,立马让我不寒而栗,我马上就会继续努力了。

欲望和惩罚是最根本的动力,商鞅的重赏重罚也是利用这一点,秦军为什么在七国中最厉害的,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国的法律规定,只要你杀一个人头,就可以得到立马赏给你一亩地,一套房,一个奴隶,爵升一级,其它国家的脑袋在秦军眼里是脑袋吗,那是一套房,一亩地等等奖品啊,所以他们才会拼命地去参军打仗,诚然,自身的内在动力比最外部人的鼓励奖赏更为重要,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讲内部矛盾起主要作用,外部矛盾辅之。有了欲望和恐惧之后,将它们与要做的事情连接起来。另外,借助外力强制执行的效果也很不错,让朋友监督你,做不到就惩罚,罚钱最实际,让你懒不起。

记得有一次,有人一同学问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考北京大学?我说为了以后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啊!后来我想,这是我真正的想法吗?,后来我仔细深层次的想了一下,我是为了以后找个体面的工作,为了外面光鲜,工资高,为了以后找个北京大学的老婆,所以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目的,同样这才是我的真实动力。同理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在学习上,将它转化为我们的动力。

中国古时候有个叫韩非子的文学家曾经说过‘人生则计利,死则虑名’。说到底,无论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他的目的无非就四个字——非名即利,也就是指想要受欢迎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诚然,我们可以把这个人性的特点放在学习上,强烈的受欢迎的念头会大大的提升学习的热情,同样,把成功有钱后的好处香车、美女、大豪宅的念头想到会大大提升学习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说‘成功与才能或智力没有关系,而是毅力所带来的,而推动毅力的正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当没有热情的时候想想这两个欲望吧,他会让你正途马上回归正途的。

不仅如此,我们可也以用这个方法来鼓励自己,增强自己的勇气。比如当你遇到你特别喜欢的女生时,却不太敢走向前跟她说话时,要想‘现在不主动的话,将来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可能一辈子都会错过了,因为有些事情错过了,可能一辈子就不会在有了,不要让将来的自己为现在的没去做而后悔,既使是最后失败了,那我不会后悔,至少我曾经努力过’,我的高一英语老师梁小芬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没有试图努力过的失败是没有理由的零分”。同样,畅想美好成功的场景,激发自己的欲望一样可以增加勇气。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科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总论
考研之西综复习全攻略
森林公园--高考热线
高三,值得珍藏一生的物件
致儿子的一封信_dajunli119_法律博客www.fyfz.cn
跨考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