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3种信号,是爱情长久的标志 | 最完美的爱情,长什么样?

这是粥左罗的第 1713 期分享

作者 l 0时差科学团  编辑 l 易小飒  

来源 l 心理0时差(ID:PsyTime)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如果两个人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彼此正式要考虑是否有长久下去的可能、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这个时候,要怎样判断眼前的人是否合适做终身伴侣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长久稳固爱情”的三大信号。能做到这三点的CP,相信你们一定能经营一段既有温度、又有智慧的亲密关系。

记住,这是两个人的事情。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合适是否。

所以这三个信号,也必然需要你们两人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文中会给出详细的说明、以及检验每个信号的方法。



01
“你要是没做亏心事,就给我看手机”
怎样的信任,才算纯粹?


你会允许另一半查看自己的手机吗?

曾经看过一部爱情电影,讲的一对情侣在结婚之前,纠结对方是否是那个能长久相处的对的人,于是他们决定多测试一下。

电影里,男主阿泽和女主阿琪,虽然都以结婚为认真相处的前提,但试着试着,真就试出问题来了——信任危机

阿琪怀疑男主所说的“总是公务繁忙没法一直陪她”,其实是把工作当借口、实则在外面沾花惹草。

为了验证她的怀疑是真是假,某夜阿琪趁阿泽睡着、偷偷在他手机上安装了一款通过GPS跟踪位置的APP。

装备到位,阿琪踏上了追踪之旅。

她的方法简单粗暴:先打电话给阿泽,问阿泽在哪里,然后打开APP追踪验证真假。

第一次,阿泽没撒谎;第二次,也没撒谎;第三次……阿泽刚接到阿琪的电话,才说了一句“我在工作的路上”,突然手机没电了,APP记录下的定位是手机断电前不巧经过的地点:某家酒店。

联系不上阿泽,APP上显示的又是男友在某家酒店待着不动……你觉得阿琪会怎么判断呢?

很快,两人大吵一架、闹掰分手。

作为观众,这样的剧情看着都累。但回到现实生活,不妨审视一下: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又能清醒到何种程度?

现实生活中,电影里的这款APP是否存在我不知道;像阿泽那样手机不上密码的男人还有几个,我也同样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不少人都觉得“我有权利检查对象的手机”。

你查什么?——“微信聊天记录、通话记录”,无非就是这些吧?

你凭什么查?——“要是ta没做什么亏心事,根本不怕查!我们之间那么亲密,知道点小秘密又咋样?还能增进彼此了解呢。查一下如果ta真没骗我,我就放心了;但倘若ta真的骗了我,我也好早点醒悟、离开这个人渣!”

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诡辩。

有想要查的意愿,这本身就说明:信任已经出了问题。

阿琪的那种做法,其实根本不是想要证明阿泽是清白的——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查,已然成了是在证明自己的猜疑是对的、女人关于男人出轨的第六感是准确的。

所以,即便最后那次APP上得到的信息,根本不足以证明阿泽和小三有染,阿琪也会默认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证据也是确凿的。

阿琪和阿泽的信任,其实早就有了裂痕;这几次追查,只是量变的累积,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瓦解的质变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算真正的信任?


不是“我们互相把手机密码都放心交给对方”,也不是“我们都知道对方的银行卡密码”……这些都是很表面的东西。

如果真的不再信任,即便有了手机密码,也会怀疑对方还有另一台手机;即便有了银行卡密码,也会怀疑对方是不是把一部分钱转到了另一张银行卡上……

真正的信任,是信任对方做事的决策方式、判断对错的标尺、以及衡量好坏的原则:

“Ta如果对我说了一句谎话、隐瞒了一件事情,一定有ta的道理。哪天我知道了,ta只要说清楚,我们就一定能达成理解。”

这才是真正的信任:彼此理解、默契十足、又尊重个人空间。

你可以用下面4个问题自查:你和ta的关系中,是否存在这般纯粹的信任?

1.Ta离开我的视线一段时间后,我是否会为ta可能做出什么伤害我、欺瞒我的事情而感到担忧?

2.我是否有想要掌控对方行踪和其他私密信息的冲动?

3.为了查明一些所谓的“真相”,我是否动用了、或是打算动用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手段?

4.动用这些手段之后,我自己也等于是做了瞒着ta的事情,无论最终查明的真相到底如何,我的这种做法都难以启齿,今后要如何诚恳地面对ta呢?

如果你对前三题的回答是NO,也对彼此的信任能给出一个信心满满的YES,那么恭喜你——这个人,绝对值得长久交往,哪怕哪天爱情会褪色,也绝对是好聚好散,也可以再做回朋友。

说实话,这种人,真心难得。但要和你长久相伴一生的人,无论是爱人,还是知己,本就应该是万里挑一的,不是吗?



02

如果你们原本来自不同世界

  现在的你们,两个世界重合了吗?



关系心理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共享现实(shared reality)

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这是我们作为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唯一的存在,最好的证据。

这种独特当然也包含了我们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此还衍生出金钱观、爱情观等等。

这些观念,从小在我们的原生家庭、后来在学校和社会中慢慢形成,指导我们的言行、影响我们对自身言行所造成后果的解读、也左右我们对他人言行的理解。

人都是主观的生物,说的就是这一点。我们眼中的现实,其实都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观念构建出来的现实,而非客观的、对所有人都通用的现实。

假设我们遇上一个和自己的主观现实完全匹配的人,人生就近乎圆满啦:

我说的话你都懂、你说的话我都懂,甚至两人话不用说都能心照不宣。

除了你说的话,你的动作、神态、眼神、肢体语言和表情,我都能准确解读。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能很快找到彼此都认可的解决方法。

做选择和下决定的时候能轻松达成共识,万一有天无法达成共识,也能理解对方的原因和思维,然后迅速校准。

……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soul mate,因为这种两人主观现实完全匹配的情况,就是所谓100%契合的二人共享现实。

这世上不存在两个刚一碰上、就发现彼此主观现实能完美重叠的人,但共享现实是可以靠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创造的。

我们在刚开始和一个人处对象的时候,都会重视彼此的相似点、缩小不同点;会放大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陷……

这都无可厚非,不然彼此的好感会在一开始就戛然而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彼此的不同点、会发现自己对缺陷的掩饰变得越来越难、会发现自己对对方的一些细节越发难以捉摸……

这时候,你和ta各自所处的世界,会开始慢慢相背而行,共享的重叠部分也就会慢慢变小,误解增多,理解变少。

怎么办?

需要开诚布公地交流,把共享现实的重叠面积增大。

交流什么呢?

生活中任何事情都可以,重点是:把每件事的客观部分先抽离出来,然后互相交换主观感受和思考。

举个例子:

你和ta约好了周五晚上要去看电影,票都买好了、电影之后的烛光晚餐也定好了,突然外面下了倾盆大雨,道路交通瘫痪,于是你毫无悬念地错过了电影的开场。

好不容易赶到电影院,电影已经放映过半;你浑身湿嗒嗒的,自己已经很不舒服了,但对方在电影院白白等了你很久,ta没做错任何事、却要陪着你一起承担电影看不完整的后果……

这个时候,与其两个人在电影院冷言冷语或是争吵,不如找个地方坐下来开始“共享现实”的练习。


拿出120分的尊重和坦诚,先把谁对谁错放到一边,我们先来找出这个场景中完完全全不带主观色彩的客观现实:

大雨、你的迟到、ta的等待、半场电影的错过、你浑身湿透……

好,然后我们要彼此沟通:这每一个客观现实,你的主观感受和思维,然后交换意见。

以“错过半场电影”为例,这里的主观解读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你可以自由增减):

意味着什么?

对你来说,也许错过半场电影,等于错过整场,此时再进影厅已毫无意义,这样不仅自己看不尽兴,也会打扰到其他观众。

此时此刻的你是什么感受?

你很感激,感激ta的耐心等待。你也很抱歉,给ta造成了不好的感受。你依然很期待,因为今晚和ta可以一起共度的时光、包括此时此刻的沟通交流,都有意义,你们二人,也都在彼此身边。

谁来承担后果?你有Plan B吗?

你表示这是自己的错,电影票由你承担,并为了表示歉意,下周再来看同一场电影,还是你请客。现在可以直接去餐厅,喝碗暖暖的热汤。

提出这个Plan B的理由?

对你而言,无论做什么、无论发生什么,只要还有时间,今晚能和ta在一起共处才是最重要的。电影可以弥补,大雨也不会每周都有,你觉得此时此刻进行下一项活动,才不会辜负ta的等待。

……

这个交流没有对错,只有匹不匹配;以及在发现了不匹配的地方之后、两人是否有彼此成全的意愿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对方和你完全一致的想法,开开心心达成共识,Plan B走起。你也可能发现对方就是想要进场看电影、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半场电影的痴痴等待……

无论怎样,这样的沟通都能帮助你们双方、在既定的客观现实面前、了解并试图磨合彼此的主观感受,营造共享现实。

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爆发矛盾是必然的,这其实也是好事,因为伟大的哲学家教过我们: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爱情也一样。

好好利用这些矛盾,把每一次小摩擦都当成是校准彼此频道、扩大共享现实的机会,你们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相反,如果多次努力之后还是毫无效果,或者对方不愿意配合、无视甚至完全曲解你的努力……那么,也许你们真的不合适。




03
“你们是彼此的好朋友吗?”
心理学家眼中的完美爱情


Jason Mraz有一首歌《More Than Friends》,是首青涩又温暖的小歌:男生和女生做了许久的朋友,慢慢都感觉感情已经超越了友情,想要跨线、但又羞于启齿…… 鼓起勇气表白,发现彼此的感觉都是一样的,皆大欢喜。

这首小情歌之所以能流行起来,我想是因为它描绘出了太多人的心声和经历。

美国三项心理研究显示:

44%的CP在确立恋人关系以前、至少做了4个月以上的朋友;88%的已婚人士认为,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的老公老婆;那些把彼此当作是最好朋友的已婚人士,婚姻质量更高。[4、5、6]

其实这很容易想通:两个人相处时间越久、彼此参与对方生活的程度越深,两人的关系就越会模糊爱情和友情的边界。

那些结婚成家后还能相爱相守到永久的人,定是把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活成了一体。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背后的道理其实是:友情是爱情的基础。

这是为何?

因为交朋友、从开始一段友情、到维系一段友情,都是我们从小到大需要学习和实践的一项重要技能。

这项技能具体包含以下6个方面:

  • 彼此接纳(mutual acceptance)
  • 信任(trust)
  • 尊重(respect)
  •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 理解(understanding)
  • 自发主动性(spontaneity)

这6项建立和维系友情的能力,是一段恋爱关系能够长远稳固的基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是缺乏这6项交友技能的人,都很难维系和稳固爱情。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到一位爱情研究大师:美国耶鲁大学心理教授,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斯坦伯格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爱情,由三个组成要素,这就是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这三个要素是:

激情(passion):情绪上的着迷,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生理上的性欲;

亲密(intimacy):两人在爱情中靠近对方、给彼此带来的舒心和温暖;

承诺(commitment):开始爱一个人的决心(短期承诺)、以及长远经营天长地久的一种至死不渝(长期承诺)。

然而,并不是所有走入一段爱情中的人,都拥有这三个要素的。

三个要素彼此都可以是“有”或者“没有”的状态,由此可以组合出7种不同的CP恋爱模式。

△图源:reddit.com

在斯坦伯格看来,真正的爱情,必须做到三要素完全满足。

他把既有激情、亲密无间、又在短期和长期都为对方许下承诺的爱恋,称为“完美爱情(consummate love)”

如果无法同时拥有这三个要素,那你和ta必须是、也只能是以下6种关系中的一种:

①喜欢式爱情(Liking)

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

②迷恋式爱情(Infatuation Love)

只有激情,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

③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

④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亲密 激情,这种没有承诺的“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⑤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

亲密 承诺,这种缺乏激情的爱情,跟上面的空洞式爱情差不多,好比一段四平八稳的婚姻,但只有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感觉。

⑥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

激情 承诺,缺乏亲密的激情顶多是两人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愚蠢至极。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上面这6种爱情的类别,有些听起来还OK,但它们都带着个 “式”字。这是因为斯坦伯格认为:这6种关系都只是“类似爱情”,或者是“不完全的爱情”。

不妨自查一下:你和ta,把彼此当作好朋友吗?你们之间也相处一段时间了,亲密、激情和承诺,能达成几个?若是两人再继续一年,彼此的承诺会更明朗吗?亲密和激情的感觉会消褪吗?

退一步讲:如果你可以不追求完美的爱情,你的另一半和你能达成共识吗?你们的这种爱情模式,是存在上面说到过的、彼此的“共享现实”中吗?如果是,那么这样的相处也未尝不可,因为达成共识的你们,一定也对这样做的后果有所预期了,对吧?

最后,衷心祝福点开这篇文章的你。

无论如何,记得要爱,要幸福。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转载自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一个反鸡汤的实用心理学公众号。我们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捂热了,在这里给你温暖和力量。部分配图来自《爱乐之城》。

 References:

[1] Martin Graff on Psychology Today. Should You Ever Check Your Partner's Texts? (2016)

[2] Uysal, A., Lin, H. L., & Bush, A. L. (2012). The reciprocal cycle of self‐concealment and trus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7), 844-851.

[3] Andersen, S. M., & Przybylinski, E. (2017). Shared Reali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 Gary W. Lewandowski Jr. on The Conversation. Why you should date your best friend. (2012)

[5]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1993). Lovers as friend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3), 459-466.

[6] Grote, N. K., & Frieze, I. H. (1994). The measurement of Friendship‐based Lov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 275-300.

[7] Love and Communica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North American Psychology Lectures, Chapter 8)

[8]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挽回男友的方法:如何挽回爱情中的信任?三点教你重建信任
真爱的七个特征
为什么初恋基本上都会分手?
爱情看似美好,但带来麻烦
让一个人越来越来你的“窍门”:坚决“两不碰”
因猜忌而分手?避免一错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