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速鉴别丨常用姜类中药的功效有何不同


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其实姜还是一种中药材。姜也分为很多种,有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等,虽然都有一个“姜”字,但是发挥的功效却大有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姜类药到底有何区别。

姜类药

如果外感风寒,来一碗生姜红糖水,可以祛风散寒;如果胃中受寒,来一杯干姜大枣茶,可以温脾暖胃;如果少腹寒性疼痛,来点炮姜、红糖、胡椒面,可以温中止痛。

01. 生姜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气香特异,味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性能特点】走而不守,既散表寒,又散里寒。风寒感冒轻症多用。素有“呕家圣药”之美誉,胃寒呕吐者用之最宜。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服。

02. 干姜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气香、特异,味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为温中祛寒之要药,无论实寒、虚寒证皆宜。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使用注意】本品燥热助火,故孕妇慎服。

03. 炮姜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的炮制品。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既善温经止血,为治虚寒出血之要药;又善温中止泻、止痛,为治虚寒腹痛吐泻之佳品。

【功能与主治】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温燥,故孕妇慎服,阴虚有热之出血者忌服。

04. 高良姜 

【来源】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外表皮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和须根痕。切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外周色较淡,具多数散在的筋脉小点,中心圆形,约占1/3。气香,味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为治中寒腹痛吐泻之要药。

【功能与主治】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助火伤阴,故热证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姜类中药的功效主治对比

中药里常说的姜类药生姜、干姜、高良姜与炮姜同属姜科本草植物,均味辛而能温中散寒,治中寒诸证。生姜、干姜、炮姜来源于同一植物,因为其鲜干不同与炮制不同,其药性也有差别。生姜性微温而药力较缓,善于散表寒,又为呕'家'圣药,胃寒呕吐者用之最宜。干姜则性热而药力较强,偏于祛里寒,并有回阳和温肺化饮之功,为温中祛寒之要药炮姜善温脾阳、长于散寒温中止痛止呕,炒炭后可温经止血,为治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要药,虚寒腹痛吐泻之佳品高良姜来源于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治中寒腹痛吐泻之要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小建中汤与理中汤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
温里药
您知道益智仁吗?
豆蔻四种: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肉豆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