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监管出手! 再误导客户就罚你个倾家荡产。。。

一、朋友圈的“胡扯”

“保险行业从来不缺谣言,越是离谱的谣言,传播的速度越快!”

这句话我以前就跟大家说过,而且也给大家晒过很多保险行业谣言,帮助大家辨别真伪。

保险行业谣言的主战场就是微信朋友圈,微信因为其封闭性,真正做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于是很多人便在自己的“地盘”旁若无人的胡说八道,例如下面这几位:

1、混淆概念,恶意误导

意外险的作用是补偿意外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而百万身价的百万仅仅指的是特殊情况下发生意外身故或高残赔偿百万。比如交通意外、地震、海啸等等。

算的这个利益也不对,首先算法就有问题,我第一年交了2500,你平均是166,我第10年都交了25000了,你平均还是166,真的多吗?

老读者应该都清楚,百万身价是越越唯一讨厌的险种,其它产品都有其特殊的作用,而这类保险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保险公司揽储。

2、曲解监管政策,饥饿营销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寿等“老五家”有做过终身续保的医疗险,而且这类保险早都亏成孙子了,有的公司还强制内部人员退保。

这里说的医疗终身兜底,保证续保都是幌子,目前商业医疗险最多6年保证续保,一款人保的,一款平安的。

重疾险费用上调更是谎言,而且现在重疾险的保费还越来越便宜,责任也越来越人性化了呢!

理财险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因为停售而匆忙购买,而且用保险理财无非是看中两点:

用年金险养老或者做子女教育,看重其确定性,到固定的时间一定能拿到这么多钱;

如果看重万能账户复利生息,就不要希望能短期返还,因为复利的优势一定是经过长期的时间积累而产生的结果。

3、恶意攻击其它公司

有些代理人伙伴喜欢看别人家的笑话,只要监管稍微有所动作,立马就出来喷,某某公司有多差劲,你看,还是我们公司厉害吧?

以后再看到有人发类似的朋友圈,大可一笑了之,不予理会。

4、别的公司有问题!

不少代理人都有这样的错觉:除了自己所在的公司外,其它公司都不行,要么产品性价比太低,要么理赔太慢,要么服务差劲。。。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经营理念,某些方面有优势,另一些方面有劣势,这很正常,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是完美的。

还是一样,类似信息看看就完了,不用理会。。。

二、监管出手了

如果以前这样做没人管,“我的地盘我做主”已经习惯了,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得收敛一点了!

就在近日,已经有人因为在朋友圈发布误导性的信息而受到处罚:

近日,四川银保监局公布处罚函,某上市险企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吕某、鲁某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含误导内容的自媒体文章。因此,四川银保监局对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罚3万元。

某中型寿险公司山西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段某通过两个微信交流群向银行工作人员、朋友、客户等人发布夸大保险产品收益的信息。山西银保监局对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处罚7万元。

为防止消费者被自媒体误导,银保监今日还专门发布《关于防范利用自媒体平台误导宣传的风险提示》,而且银保监会很早就发布了“关于防范部分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的风险提示”。

在《风险提示》中,着重曝光了误导销售的三大惯用误导手法:

一是饥饿营销类

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

二是夸大收益类

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

三是曲解条款类

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这不春节刚过完,很多人又开始打你家宝宝压岁钱的注意了。。。

越越的朋友圈这几天就被“压岁钱买保险”的信息刷屏了!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反对用孩子的压岁钱买保险,想想你往年说的给小孩保管的压岁钱现在还在吗?哪去了?估计你自己也说不上来。

买可以,但是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保障优先,完了再考虑别的。别一上来就什么“全能保”、“全家桶”之类的产品,太浪费钱。

三、做个有良心的保险人

保险营销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保险营销员才算合格呢?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专业!

没错,专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专业,拿什么给客户做全面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没有专业,怎么把保险卖出去?签人情单吗?听我的,人情单一定做不长久!

越越认为,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营销员最最不能缺的就是良心。

没有良心,再专业也是白搭。

有专业,没良心,就出现了12年的“宋在庆案”,自制保险合同,诈骗110多名客户4800多万。

当然了,这事出现在买保险需要收现金的时代,现在都是银行转账,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再有了,但是教训还值得每个保险人铭记。

专业和良心,二者缺一不可。

专业是给客户把保险讲清楚,根据客户的情况做合适保险保障方案;

良心是利他主义,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明显支付宝的好医保健康告知更宽松,更适合客户,就不能为了业绩,昧着良心让客户隐瞒病情买自己推荐的医疗险。

2019年,做一个值得客户信任的、有良心的保险人!

本文来自于:越女说险(ynshuox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帮忙看看这份年金保险,是不是天坑?
传统营销的10大误导
【连载11】销售误导根在哪?业务人员背黑锅!
“利奇马”狂风骤雨当前,不要被恶劣谣言、碰瓷营销误导带偏判断
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套路保”都有哪些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