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条辨浅释17——条辨45-46
四十五、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是因为心下有水气。在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条辨中的症状是: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这条也是心下有水气的表现症状。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也是心下有水气的不同表现症状。干呕是水饮逆于上形成的症状;发热而咳是痰饮逆于肺形成的症状;渴、少腹满、小便不利的原因都是水的代谢失常,水代谢失常会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小便不利自然引起少腹满的症状,废水不能排泄,新水就不能吸收,就会有渴的症状。

后文中五苓散的典型症状就是渴、小便不利,其原因也是人体内的水不能化气而形成的后果。或利是因为水谷不别,废水流走大肠而形成的下利;或噎是水气冲逆形成的症状;或喘和麻黄汤的病理一样,皮肤毛孔不能排泄废水而形成的症状;在下边的条辨中,心下有水气还有不渴的症状,小便不利会引起渴的症状,小便正常,身体素有寒饮的人则有不渴的症状。小青龙汤治疗的所有症状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心下有水气。

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都可以治喘。大青龙汤治疗表寒里热的热喘,小青龙汤治疗表寒里寒的寒喘。麻黄汤证的病人失治,会根据本人身体素质不同由麻黄汤证变成大青龙汤证,或者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失治,能变成十枣汤证。疾病在身体里的变化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患者本人体质的强弱和情绪有更直接的关系。

临床上观察,天气转冷就气喘的人,是标准的小青龙汤证,吐出清清白白的颜色的痰;天气转热就气喘的人,是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吐出浓稠黄色的痰饮。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萎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此段用药加减的文字不属于伤寒论原文,但大多数经方家在注释的时候都保留这段文字)

 实际上若渴、若微利、若噫(同噎)、若小便不利、少腹满等症状都是小青龙汤的治疗范围,不需要加减。

四十六、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证的病人,会有发热的现象,没有口渴的症状,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小青龙汤用发汗的把水去掉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

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五苓散证、白虎汤证的患者都有口渴的症状,这类疾病把口渴的症状治疗到不口渴,就代表疾病治好了。中医是中庸的医学体系,不渴的患者治疗到正常喝水,口渴的患者也要治疗到正常喝水,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守株待兔,死记一个条辨的症状。

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上篇。
中医的治疗原则为:
病在初期,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宜速攻。
病在中期,受病较久,邪气渐深,正气渐弱,宜攻兼扶。
病在末期,病已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宜扶正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九)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40条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6
什么时候用小青龙汤
论越婢汤属太阳温病代表方(上)
佳明读书会伤寒论学习:41条-45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