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大型记录片《走近以色列》12合集-推荐收藏
userphoto

2023.11.01 江苏

关注


12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走近以色列》通过行为纪实的手法深入以色列谜一样的国度,实地进行了大量采访拍摄,以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用12集的篇幅大跨度、大纵深的全面反映犹太文明从4000年前至今所走过的路程。节目以人文视角解读地理,让枯燥的地理历史活起来;进一步将历史、考古、建筑、天文、动植物、现代生活、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勾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对比、冲突和交融中,激起人们对另种文化的兴趣与热望。

1.央视纪录片《走进以色列》 第一集 谜一样的国度

迦南地,中东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地区。公元前19世纪,一个生活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游牧部落——希伯来人,在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辗转进入迦南地区。来到了这个被他们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就是这些人创造了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犹太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希伯来人又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犹太先知摩西带领数十万希伯来民众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来到西奈沙漠,在这里摩西又发现了什么?

2.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二集 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3世纪回到迦南并定居下来。扫罗在此建立了历史上最早的犹太人国家——希伯来王国。随后大卫王把当时迦南的战略重镇耶布斯定为希伯来王国的国都。耶布斯,就是后来的耶路撒冷。大卫王的继任者所罗门王是一位颇具文韬武略的君王。他使希伯来王国迅速富强起来,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但是,大卫王为什么要选耶路撒冷为国都并使其成为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强盛一时的希伯来王国家又为什么突然衰落了呢?9

3.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3集:何时开启和平之门

公元前930年,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分裂成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和新巴比伦帝国征服,犹太人遭到历史上的第1次大流散。在波斯帝国时期,犹太人获准回到耶路撒冷。但在公元前331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犹太人又遭迫害,被第2次大流散。公元前64年, 罗马人取代了希腊人的统治,并正式命名这一地区为巴勒斯坦。犹太人为反抗压迫纷纷举行起义,其中最为悲壮的是马萨达城堡的起义者们。罗马人最终镇压了起义并将犹太人驱赶出耶路撒冷,犹太人进入长达1800年的第3次大流散时期。

4.走近以色列第4集:永远的圣城

视频来源4.走近以色列第4集:永远的宗教的圣地-圣墓与西墙

是一个地势险峻的天然堡垒,它威严肃穆地矗立在犹地亚沙漠中,俯瞰着死海。马萨达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象征:公元73年,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该城池遭到严重摧毁,它是犹太人爱国者在这片土地上陷落的最后一个据点。

5.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五集 金色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许多民族许多宗教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公元1世纪产生了基督教,后来,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的圣地,再后来,耶路撒冷又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基督徒和穆斯林都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数千年的岁月风尘把无数的秘密埋藏在这座古城的地下。如今,充满传奇色彩并拥有厚重文化层的耶路撒冷城吸引了无数的考古学家。考古发掘虽然引起很多争议,但是并没有影响考古学家的探索热情。人们在古城的地下发现了什么呢?城市的建设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古代的留存呢?

6.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六集 传统与现实

古巴比伦人创造了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犹太人的祖先选择了其中的一天作为安息日,并在最早的犹太律法中规定,这一天是人们休息的日子。七支烛台的造型,是犹太民族的一种古老的标志,无论是在今天以色列的国徽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几乎随处可见。犹太文明为什么能够在近两千年没有国土、倍受欺凌的漫长流散岁月中得以延续下来,与犹太人坚守民族传统是分不开的。犹太人的民族意志通过他们的会堂、节日和婚礼等等重要活动得到体现。
7.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七集 黑暗与光明

雅得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陈列记录着一段犹太民族最为悲惨的历史。在二战的那场浩劫中,有近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而理由仅仅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大量的实物、图片和众多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以及真实的历史镜头,把人们引入那个黑暗的年代。而就在那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日子里,犹太人和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过他们的中国人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结。二战已经过去60多年了,那些还健在的大屠杀幸存者,是如何面对今天的生活呢?

8.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八集 以色列农业奇迹

农业,是以色列引以自豪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色列的农业组织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农业组织有三种形式,即公有制的集体农庄基布兹、集体合作社莫沙夫和个体农户莫沙瓦。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将土地租给各农业组织用以开展生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些农业组织是许多犹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奋斗,他们创造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今天的基布兹、莫沙夫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在思考些什么呢?

9.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九集 似是故人远方来

视频来源:9.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九集 似是故人远方来

以色列农业科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种植的本身。面对土地奇缺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以色列人如何能够开创出高效的农业奇迹?以色列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科研项目直接来自于生产实际,这种以生产引导科研、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体系具有很强的经济和实用价值。走进以色列的农业科技研究第一线,看人们是如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高附加值的新品种。

10.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十集 水的故事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占全国60%的土地面积属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匮乏一直困扰着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但是,从古至今,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从没有停止过为解决水的问题而进行的努力。压力灌溉、再利用水和海水淡化,是以色列用水改革走过的三个阶段。近18年来,以色列的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变化,而人均GDP和收入却增长了100%,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呢?

11.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十一集 多彩的夜

海法和阿卡是以色列两座古老的港口城市,至今依然是地中海东岸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以色列,每天都拥有一个飘荡着音乐歌声的夜晚。据说,以色列是世界上音乐会最多的国家之一。犹太民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也没有因被隔离和屠杀而放弃过。犹太人欣赏音乐不一定只局限在剧院,城市夜晚的大街小巷甚至跳蚤市场,随时都会变成音乐的殿堂。在这多彩的夜晚,几位优秀的艺术家和致力于改革的音乐家讲述着他们的追求。

12.央视纪录片《走近以色列》第十二集 教育为本

犹太人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仅占0.3%,而在诺贝尔奖的获奖群体当中,却占有22.35%高比例,几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揭示出其中的原因。注重教育是犹太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家庭、犹太会堂到学校乃至整个民族,犹太人形成了一套怎样的教育体系?那些成绩斐然的科学家们又在想些什么呢?智慧、顽强、团结、创新,构筑了超凡的犹太精神,古老的犹太文明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和升华,继续为当代人类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犹太民族。

看看这些孩子们的外语,脱口而出如母语一样!

而且孩子完全自学,不用外教,不用家长会外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王国之以色列和犹太王国
犹太是什么意思?#犹太人 #以色列人 #希伯来人
关于犹太人的几个历史常识(二)
巴勒斯坦的临时首都在哪?地缘谷
犹太人三千年 | 完结篇:极简以色列史
以色列是如何一步步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地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