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不怕拒绝”到“摸清生意经”--仁青学生打工记

 清一山长

如果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张明慧在9岁多,我就把她丢到泰国的菜市场里面,让她在菜市场里给别人打工。辛辛苦苦干一整天,到晚上5、6点钟我去接她,别人给她钱,还要把钱退回去,我们不是为了挣钱。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孩子这样做的高高兴兴的,泰国的老板也很喜欢她之后,我就告诉孩子:没问题了,你已经长大了,起码你可以去帮别人卖菜也可以活下去了。卖菜、卖水果,各种各样的生存技巧都要在小时候学习,难道我们家没钱养她吗?会让她去捡牛粪,捡木棉花,其实我们家不要这些东西,让她做这些东西都是锻炼她的生存能力。

与其让社会去折磨她,不如我折磨她,还要让她卖点小橘子,卖点小东西,会卖了,她已经卖的很成功了。比如她卖蜂蜜给学员赚了一些钱拿来买股票。今年她又特别期待,我说不要卖了,你已经会卖了,会卖了马上就不卖了,不会卖马上你就要去做,这就叫磨炼她各种生存能力。当然打她屁股少不了,她只要出了问题,绝对打她屁股。

这就是对孩子的态度:磨炼,你来磨炼还是让社会来磨炼?我培养孩子,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有韧性的,有强大生存能力的,为了让她得到这种能力,我就不能把她含在嘴里面,我要让她越早经历风雨对我就越好。


以下内容摘自仁青三语高中备考班,周总中的“社会生存”部分记录。


JY同学:生活的磨炼-一日工作体验

找工作:

今天的太阳特别大,挺晒人的,好在街面都有防晒长廊,减少了日晒。我沿着整条先后问了蛋糕店、寿司店、水果店、花店,先后都拒绝了,原因都是:你还太小,不允许18岁以下人员工作。连着被拒绝4、5次,我几乎崩溃,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心理想:干脆全都拒绝算了,这样就解放了。但后来想到老妈一定会反对的,就硬着头皮继续寻找。

还好当时我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想了下为什么是这样呢?真的是因为年龄吗?我只是帮忙,不存在雇佣关系,就是有工商检查,疫情期间,学生都没有开学,出来帮助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最后想到应该是自己在表达上出了问题。怎么与老板对话会被接受呢?总结了一下,之前每次我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声音跟小奶狗似的,小声又磕磕巴巴的,而且语言表达不太好,我总是说:“ 叔叔/阿姨你好!我可以在这里打个零工吗?我想体验一下生活。”,这种语言并不能让人知道我能做什么?没有很好的推荐自己,会给人一种,我在寻求同情。想到这些我马上进行了短暂的语言自我练习,感觉差不多了,我决定再试试。

来到一家国际品牌折扣店,我鼓起勇气,走了进去,店里面有位先生站在收银台的位置,一位阿姨在拖地。我很有礼貌的说:“叔叔您好,我想请问我可以在这里做零工吗?我可以帮您整理衣服,招待客人”(因为看到阿姨在打扫卫生,我不能让阿姨觉得我是来抢工作的,还没有找到工作,让人讨厌就不好了),那位阿姨停下手里的活,微笑的看着我。那位叔叔应该是老板,说:“是不是社会实践?”,叔叔一问,我有些懵,担心这样说不妥(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过组长打工的经历),忙说:“我想感受下爸妈工作的不容易”,那位老板笑了,居然说:“可以留下!”我马上去帮助那位拖地的阿姨,那阿姨说“没关系,你帮忙整理衣服吧。”其实店里已经很整洁了,我就按着阿姨的要求进行整理衣服。

我一直没有让自己停下来,不停的问老板和那位阿姨是否有还有其他工作。慢慢的顾家来了,我会主动热情的打招呼,当然价格还是由阿姨来介绍。

观察收获:

①积极主动热情微笑  

这位阿姨非常勤快,对顾客非常周到,感觉有些是她的老顾客,她们会很熟悉的打招呼。阿姨也很熟悉的介绍各种适合顾客的款式,讲着顾客爱听的话,阿姨对顾客有一种讨好的感觉,可能希望顾客来买东西吧。

②顾客舒服享受

顾客大部分女士,很享受被服务,都满意的进来,花了钱还高兴的走了。有时热情也是一种商家的陷阱。

③销售必须有方法

这家服装店是品牌折扣店,基本上适合30-50岁之间的人群,店比较大,有男装也有女装。商品的陈列是很有方法的,吸引顾客的款式放在醒目的地方,换季打折的摆在弱一点的位置,促销打折的产品放在门口让人一眼看到。听阿姨说疫情期间受到不少的影响,原来打算春节的款式都在打折促销,现在疫情相对稳定了,店里也在搞一些促销活动。

我原本觉得工作时间有些短(10点开始,大约12点上午结束),不好意思在店里用餐,结果中午阿姨一定要我同他们一起用餐,当知道我吃素还给我一碗好吃的面条,平时不爱吃的蘑菇也被我吃掉了。工作到下午三点左右阿姨让我回家了,说通常晚上客人会多些,如果晚上若有空可以再来(因为组内有学习,晚上就没有去了)。

社会实践感受

①“找”的痛:这次工作与上次被邀请去超市帮忙不一样,经历了“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曾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

②来之不易:在这个“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工作的不容易,如果不具备条件,连最底层的工作都不会有;而且当你没有工作经验只有读书经历时,工作更是难找;

③抗挫礼物:面对被拒绝会觉得没有面子,这次给我最大的礼物就是学会接受拒绝;

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不知道那位好心的老板为什么同意我留下,也许曾经有过相同的人来找过工作,可能老板觉得我有勇气等,但这次经历让我想到未来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我们可能真的连底层工作都没有找,因为从几次拒绝中我可以看到一些店员的表情,这让我想起老师讲过的电影《寄生虫》;我不知道假如我15岁拥有一张三语高中的文凭时,我出来找工作,我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社会一定是需要有能力有知识踏实的人。或者有一天我的感悟会有不同。但这次是这样。

JJ同学:机会平等,态度决定一切
接下来我们去打工,看着路边的另一个组我们还觉得挺好笑,他们连房子都没有找到,小同学还闹脾气,感觉他们这一天失败的几率会比较大。所以我们又有了一分傲气,没有紧迫感导致我们根本就没有认认真真的干活,把任务当任务,非常的应付,就像老师所形容的“象征性的给我们一点点工作,然后还给我们炒了一桌子好菜。”吃饭之前我们还一直在打牌,饿了就催老板娘我们想要吃饭。实在是消费者心态。
之后经过老师数落了我们之后,老师又下达了另一个任务,让我觉得非常惊讶,就是第二天还要再去打工。我心里确实有点慌,因为我不清楚以昨天的态度老板还会不会收我们,所以晚上和老师谈完话,调整好了心态,第二天早早就去找了店家想要弥补自己昨天的失礼。因为昨天的事情确实有损自己的荣誉,如果不挽回,下一次经过**饭店都要低着头。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将这件事干的彻底,用扫除道精神来对待这份工作,员工什么时候工作我什么时候工作,他们什么时候休息我才能休息。也在干活时一直提醒自己把这里当成家,所以早早8:30刚开业我就准时到了店家那里工作,剥完菜我就主动洗拖把把地板擦干净。
后来客户越来越多,比前几天的人要多了好几倍,3楼全是客人,一个桌子至少翻台了2次以上,我们也派上了用场,从一开始的端茶倒水摆餐具,到后来的上菜擦桌洗碗,我们除了做饭几乎所有的活都干了一遍。当时太阳比较大,人非常多,所以房子也特别热,我们的衣服全部都被汗打湿,脸也涨得通红。但是在这个期间我们从来没有休息过,且一直以笑脸应对顾客,这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有些顾客还看我们比较累希望我们休息一下,但是我们笑笑表示感谢关心。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还在收碗收拾残渣时,店长突然让我来端菜倒水,我当时真的特别开心,立马擦完去接活。其实这就是责任和荣誉感,感觉到被别人需要,也就是自己提供的价值也正是别人需要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存在才真的存在意义。后来员工们已经休息了,我和ZN在后台厨房洗碗,他们来叫我们出来吃饭。比起上一次,这一次我们是和老板平起平坐,和他们共享美食,并且还不停的给我们夹菜,心想一定是博得了老板的尊重,我们也一定要做一个完美的收尾。于是在走之前我们把剩余的全部洗了干净。
①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不要觉得自己花了钱就有义务享受别人的服务。
②干活就要踏实,做到老板随叫随到,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完整体现自己的价值。
③当机会平等时,态度真的可以改变事件的结局。所以不管怎样,都要以乐观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件事。
相信这一次的行动我们已经达到了“被需要”的状态,下一次来打工,老板也会非常欢迎我们,这一次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我也会铭记在心,这就是生活给我的教育。


ZN:神奇的一句话-“把餐馆当成自己家的”


这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关于在餐馆工作的经历;
在**饭店工作的第二天,开始客人不是很多,而且饭菜还在准备中,所以我的第一项工作,是等客人到达餐厅后,把碗放上去,之后把开水壶和茶叶拿去沏茶倒水。
第二项工作,是在客人到的比较多,而菜也已经做出来了之后,就要给客人端菜,或者说传菜;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由于对于**饭店的结构不够熟悉的问题,而导致菜会上错,或者不知道放在哪一张桌子上,因此有一些菜品放错了就会被说,老板在我们工作时,也说了不少诸如一团乱麻,好多菜都被你们端错了。
这里,我发现餐厅的工作效率,是真的非常的高,因为,粗略估计,就是我在**饭店工作的一顿饭的时间,桌子上堆积的单子,就有8-9张,每一张上还有两位数的,而要把这些菜品全都尽快给客人端上去,又不会上之前点菜的客人因为等的时间太长而离开,就要想办法。而**饭店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菜单都按照先后排序,这样一道菜做出来,即使是在有好几桌都点了同样菜的情况下,也可以马上从左到右瞄一眼,就知道应该先上哪桌的哪道菜。
而辨认桌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给每一个桌子“命名”就比如从里往外数的第三张圆形桌子,就叫圆3,诸如此类,还有二楼的四个包厢,刚好从外到里命名为春夏秋冬,就很好辨认,把这些都放上代号。用的,就像是“记忆宫殿”一样的方法,把原本“放在某处的某张桌子”变成“X”的名字。记起来就非常容易。
第三项工作,是在一部分客人已经在陆陆续续的离开,而又有新的客人进到餐厅里时做的,也是最忙的时候,因为经常要拿着水壶到一个地方,正在往回走,就马上被客人叫去拿东西,或者被其他的阿姨叫去收拾已经空了的桌面,用于接待下一桌客人;
这个时候,我之前做事情不习惯利索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虽然我自认为做事情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但是看到阿姨在收拾桌子的时候,才知道什是“快”,我擦桌子,是一块一块,像在家里老妈教的一样,但是后来,因为看到了阿姨打扫,是直接用两面抹布,在圆桌上转一圈,把所有的大块垃圾清理到一个盆里,之后再用另外一面,把整个桌子擦干净。后面发现效率果然快了很多,开始打扫的时候,经常是一点一点把垃圾和餐具分开,或者用餐具承着垃圾倒进盆里,但是后来因为速度很慢,而且因为时间很紧,老师又有说过,要把餐馆当成自己家的活干。又想到海底捞的服务员,不怕脏,几下就可以把桌子收拾干净,如果是自己家的桌子,当然不会被自己用的很脏,但是毕竟是在餐馆里,留下的桌子自然是非常的脏乱,但既然是“自己家的“也就不怕了,毕竟,海底捞的员工做事利索,也是因为”要捡钱“,因为只有快点把桌子收拾好,才可以让下一桌客人来吃饭,而当时,我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就把速度提升了很多。
这一块也是工作最重的一个部分,因为同时要干很多事情;但是因为有“要把餐馆当成自己家的”这句话支撑,就一直没休息,后来离开的时候,也是感到留住了自己的荣誉。
最后一段工作,就是在1点以后,客人陆续离开,而且也没有新的客人来,这个时候的工作就是要收拾所有客人已经离开的桌子,如果客人比较少,方便通过的话,还要把地板清理干净;这个时候在打扫完一个片区时,会稍微轻松一点,因为桌子不是特别着急接客,只需要把地方收拾干净就可以了;但是打扫的时候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有很多的脏碗筷需要搬来搬去,消耗的体力就会非常大,不过因为只要打扫完就可以,相比起第三阶段的打扫,就要轻松很多。这个时候,我也没怎么放松,直到后来把二楼打扫完,而一楼也已经有其他的阿姨打扫完,下去一次放抹布的时候,老板就叫我和JJ去吃饭了。
这一次吃饭,就没有前一天一样,感觉非常的良心不安,因为确实努力为餐厅创造了价值。之后打工的时候,也是一样要非常努力才好;一直这样每周出来打工挣饭,没准到了学期末,这项生存技能就学到了,之后遇到危机的时刻至少最基本的生活可以保证^-^
在整个打工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和北方非常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即使是作为服务生,也是会被尊重的,在给别人拿东西的时候,还有别人叫我拿东西时,都会喊小妹,美女,姐姐;但是在北方,都是直接大叫:服务员!都懒得正眼瞧你,直接在餐馆里大吼,要是菜上的慢了,就会很不满意,甚至有可能直接走掉,说都不说一声。我已经看过《海底捞你学不会》的这本书,知道服务员不喜欢别人叫自己服务员,还是叫其他称呼比较好。这一点我在外面吃饭还是做得很好的,都是叫姐姐,哥哥,叔叔,阿姨这样的称呼,从来不叫服务员。

YD:真正的假期之痛苦+反思=成长(一)
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房子。但是我们之后的行动很牛,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工作,第二天工作完我们还去找房子,找到一个不错的房子,结果回学堂又放飞自我了,忘了打扫卫生,老师发现了,又让我们今天(周日)去找工作,这两天我通过观察学到了许多。
场景一、我们初来乍到,我穿着一身名牌衣服和老板说我们要干活,他们出于照顾说没有什么活让我们干,但是他们都在干活,只不过是不想让我们干活。之后我主动诉求,就开始慢慢融入餐厅这个集体。我学到了眼里见,我爸爸常说要诉求,我们要用行动向老板说我们是认真的。我学到了抢着干活,放低身段,方能融入饭店这个群体。
场景二、第二天我因为会来事,面相也不错,老板让我服务员,但是还是有点活不让我干,比如端菜、和点菜。我的工作就是来了客人端茶倒水,给碗筷,还有最重要的收拾桌子,这些只不过是硬性的指标,但是由于端茶倒水,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服务员了,就会找我催上菜,我能做的就是就是催一下,但是我发现这件事情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就是客人可能会向你抱怨两句,你应该给人道歉(代表餐厅),之后我学机灵了,在客人催促之后再上菜的同时直接就给客人道歉(对不起,菜上晚了),这样既得体,还维护了饭店的荣誉。这一点我学到了,表达歉意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要点,还有就是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我可以做,能阻止事情发生的方法。
场景三、吃完饭我们要收拾桌子上的残余,很恶心。我开始是拿两个手指一个一个的把碗筷放到一个搜集碗筷的箱子里。从消费者到经营者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之后习惯了开始接受这样。我学到了活在当下,我们是什么人就要干好什么事情?在那一刻我是服务员,我就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员,我以前都是去饭点吃饭的,从没有想过会流落的这般田地,放下身段就是我当时的一个挑战,不过很好想象一个穿着名牌衣服的公子哥在收拾有脏又乱的残余是多么的帅,我觉得当时的我是一种有责任的帅。我悟道了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场景四、吃饭是我们胜利的果实,两场吃饭都触发了我的感悟,第一次吃饭,我吃的狼吞虎咽的,原来我看过《好好吃饭》这样一本书,在平时的时候还是可以克制住自己,不狼吞虎咽,而是细细品尝饭当中的韵味。我之后想了一下,纠结是什么原因,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最后我明白了,是因为这些品德的修养是建立在生存需要之上的。还有一个感悟就是穷人一直穷下去就是因为不思考,也是因为劳累的体力劳动,也会使爱思考的人忘记思考,更不要说那些不懂得思考的人了。第二次吃饭就不是那么狼吞虎咽的了,原因就是我收拾了那么多“美味”的菜,看到那些菜就想起了那些恶心的剩菜,触发了思考。但是也没有浪费,因为我收拾的桌子没有一个吃的很干净,使我也不想浪费了。
我在这里我感悟到了三个硬道理:①在一般情况下拳头硬的就是爷爷。②在这个人口聚居社会上有脑子的就是爷爷。③在物质世界,有钱的就是爷爷。虽然话语有一些粗鄙,但是我想要表达的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就要有这三样东西,当然这三样东西没有一个是容易得到的,所以要像我们一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当然现在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很快就适应了。
不仅仅是打工场景,还有一些细节的观察,这几天我们学的《大学》,格物致知,我可能是格事致知。
现象一、老板娘有两个女儿,都是网瘾很大,在饭店忙的时候也是会帮帮忙的,对此提出问题:他们天天在吃苦(或者看着父母在吃苦),为什么他们没有想着破局(打破僵局的意思)?
他们其实没有真正的感受那种苦,他们却接受这那份苦带来的享受。他们只不过是在忙的时候帮帮忙,其实也没有干什么脏活累活,可怕是是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这是僵局,没有想饮食业有什么危机,比如这个疫情,人口活动量变少,他们就要吃老本了,如果这样他们也没有想过怎么办,其实这就是山长说的“短视”
现象二、我是服务员(有许多不同的工作),通过不同的工作,与人的接触,我就有许多学习的机会,ZH却只能在后厨千篇一律的洗碗,DD却只能看着狗犬吠,他呆呆的看着狗,狗执着的对他叫。狗是栓着的,一人一狗确认了好一会眼神。我对我自身提出问题:我们之间的差距是在什么时候拉开的,为什么?
我认为第一点就是第一印象,开始于老板的交涉都是我干的,加上形象不错老板就认为可以做服务员。可见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二点是会不会来事,DD虽然想要干活,但是因为行动不利索,被请到后厨,不知道抢活干,他只知道问:“有什么活干,有什么活干”,其实帮助他干手上的活就是一个活,你一直问,别人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干的,在加上能力不行,就会对你产生反感。
老师之前讲过德与才的关系,在这里是才(用的上的才华,如交际能力)与能(力气,身高),有才无能就只能像ZH一样在后厨一直洗碗,干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无才无能,就只能像DD一样与小狗一起确认眼神。有才有能才可以被人接纳,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员(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承担了一个服务员所有的责任了)。
作为一名生意人的儿子,在所有地方都是要发现商机的,我通过这次的工作,总结一下,如果我要开饭馆这里有什么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或者改进的地方?
①他们都是把菜摆在桌子上,感觉新鲜,而且卖相也好,方便人们挑选。
②因为有许多都是半成品,或者成品,所以上菜相对比较快。
③店员们包括店长的素质偏低,比如我们的菜不是在大厅了供客户挑选,他们都不戴手套就直接用手抓,难免有一些客户会流露出厌恶的表情。
④就是餐厅的设计不太好,比如二楼的客人想要干什么事情都会来一楼,导致人们都在一楼,会很挤,导致许多问题。
⑤这个餐厅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中下层,所以服务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只要饭好吃,客流量就会变大。所以开饭店,饭好吃是最基本的道理,其次就是服务和装修。
最后反思:
苏轼有一句话: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他陪玉皇大帝,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低贱,陪乞丐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高贵。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有多高贵或者多么低贱。我在干活初期,一直就在想我堂堂……,来这里打工混饭?之后我想明白了,当你解释这个事实,并且想要把服务员这个工作干好,把这当成一种锻炼,这就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李老师之后问我是想让她称呼我服务员还是别的,我当时就回答我想让老师称呼我服务员,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刚来顾客就把我当成这个饭店里的一份子,那是我的荣幸,也说明我干的不错。但是我干了两天,没有一个人叫我服务员,都是叫我小哥,帅哥,南方人素质就是高,我们北方都是直接称呼“服务员”,而且我除了感悟到了一堆道理之外,我学到了一项基本技能,倒水,虽然不难但是,谁能保证用大暖壶到一小杯的水不撒吗?我之后经过无数次重复,之后的倒水就再也没有撒过了。
总结一个道理就是“唯手熟贰”,万事都是熟能生巧的,我们学习英语也应该如此,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不过说实话,如果还让我去干这个工作,我可能会不愿意,因为太脏了,我虽然当时接受了这种环境,但是我其实只是行为上接受了,但是心里愈发讨厌。我讨厌的是这种生活,他每天与食物残渣打交道,确实有时候要表现出低人一等的姿态,不过这次体验确实使我在苦难中学习到了不少。

YD:真正的假期之痛苦+反思=成长(二)
我这次是独行侠,原本说的是带XM的,但是之后我突发其感,想去大饭店(**假日酒店)工作,因为XM长的小,我到时候打算说我已经成年了。虽然我之后也没有成功但是我们就是这样分开了,应聘大酒店的梦破碎了(过程很卑微,被服务员逗,大堂经理说我撒谎(我谎报自己20岁)),之后就去人民公社的那条街寻找工作,可惜因为天气原因或者其他原因都不愿意收,我就使用最后的方法,去一个我比较熟悉的店铺(我经常去那家吃面,和老板娘熟)在那里工作了一个小时,也是因为人不多,老板娘请了我一碗面,让我干了一件特殊的活,就让我走了。
①场景一:
我所在的面馆的老板娘告诉我一碗面(十块钱及以上的各类面条)的原料成本为四块钱左右,我当时就很惊讶,利润这么大,为什么还不怎么挣钱呢?老板告诉我最贵的是人工费,他们店里有两个员工(工资没有透露),如果每月卖到三千碗是正好回本,多卖的就是她和他老公的人工费,超过五千碗就可以算是他们经营有方,一般每月他们都可以卖五千碗左右。由此我可以得出成本不是问题,但是工本是真正的问题。我在沿途的路上看到有许多食堂式的饭店,这样就剩下了许多服务员。
我由此看出来开饭店的人,认为工本费占成本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如果我是老板,我肯定愿意少招一些员工,无论是自己干,还是买更实惠的机器(洗碗机,和面机……)。也就是说我们以后通货膨胀人力越贵,相对于人力,机器就便宜许多,老板才不考虑什么通货膨胀、失业率高什么的,他只在乎成本。所以我们未来做蓝领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趁我们现在还小,好好体验一下生活(这是反讽)。以后就没有这么多劳动的机会了,所以现在我要好好的学习,不当一名体力劳动者。
②场景二:
A老板娘教我怎么说话,客人进来先问吃什么?(因为他进来肯定就是来消费的),B等他点完之后问他加鸡蛋还是加肉丝(都要加钱的,加两块钱),这是一个技巧,我下面说。C问客户要吃什么口味(但是老板给我下面的时候,没有问我,辣椒放多了,辣死了)?D上菜的时候,要轻,替顾客把勺子拿上,上菜的时候顺便问问需要什么服务。
这就是老板嘱咐我的服务员流程,我打算好好干呢,结果因为人太少了,老板就不让我干了,请我吃了一顿饭,然后让我倒了一筒泔水,就走了。B点运用了心理学里的抛锚效应书中说这是一种常见的推销方法,而且出奇的好用。你想想,你进入了一家面馆,老板问你要不要肉和鸡蛋,你的回答肯定是要或不要,几率各占百分之五十。但是老板问你要鸡蛋还是要肉,你的回答要不是要鸡蛋,要不要肉,很小几率说不要的,对吧?所以生意的窍门无处不在,主要看我们能不能运用出来。这理论我都是懂一些的,但是不行动出来,那就不能叫我的知识。
③场景三
老板在我走之前交给了我一项艰巨的任务,把一桶很重的泔水,倒到离饭店一公里远的地方。我勉强可以提起来,但是一晃一晃的,泔水老是散出来,以很高的时速砸向地面或者砸向我的脚,我是怎么应对的呢?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放开那个泔水桶,然后借助我散打多年的走位,躲过了泔水的轰炸。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好多次,我开始暗下决心,偷偷的找个地方,把泔水倒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刚开始还略有犹豫,之后想了想,我这样走两步洒一下,污染大街,还不如倒到一个地方。所以我就把泔水倒到了一个树坑里了。
这个泔水比收拾桌子还恶心,我都快吐了,而且很臭,我实在怕又一次脏了我的衣服,我在走之前还是穿着名牌衣服,因为我在学堂里的衣服,没有什么坏衣服。反正每次去打工,都会一次又一次的磨炼我的心智,让我不得不去做脏的事情。我都快哭了,虽然就工作了一个半小时,但是对我的磨炼不亚于上次的社会实践。
我的感悟是“欲上民必先下之”,我们如果想成为人上人,必先吃得苦中苦,这不过是我成功道路上的一点点磨难,我怎么可能会放弃呢?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会有一种好高骛远的性格,原因就在于做惯了消费者,被人伺候。我现在经过此锻炼,将这种痛苦铭记于心,就不会出现那种好高骛远的性格了。这也是老师说我可以不去社会实践,我说我想去社会实践的原因。


④一路上的生意经
我看了许多的饭店,各有各的特色,我大约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聚餐式的饭店(**公社、**人家)还有一种就是纯快餐(面馆之类的),就是饭都做好了,你说要哪样,就给你盛。
A附近有许多的工地,有工地就有工人,和包工头,他们都需要赶快吃完饭,所以快餐店确实是一种存在的方式,这个环节可能也是**公社把饭做成半成品的原因。为的就是追求速度,让他们赶快吃上饭。
B大饭店因为菜好吃已经闯出了品牌,这个小饭店就要有别的特色,比如实惠什么的,我们的那个面馆,特色就是老板娘人好,面对老顾客她会给你一个双倍肉丝之类的。
C这个面馆我为什么老去吃呢?因为我比较认可老板娘这个人,他们做的面也还算干净,一般的面馆都是拿大锅煮面,他们这是那一个小锅,面条和菜一起煮。我觉得既有营养,也卫生。
⑤其他的感悟
A其实这些餐馆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为附近有许多工人,但是如果因为下雨这个工地不开工了,或者因为疫情生意就会很冷淡,所有要有两手准备。这次下雨,我就做了两手准备,我第一是死了心不去**公社,我打算去大街上寻找机会。第二手准备就是我知道老板娘人很好,收留我一次是可以的。XM他们就没有两手准备,就只得到了一块钱,还不够他们买零食呢。这样的日子持续久了,他们坐吃山空,直到自己的零花钱花完,到那时候就是真正的痛苦。
B饭店的可控性很低,因为饭店与诸多因素挂钩,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他们的生意就会不景气,和XM他们挣一块钱,买二十块钱的零食一样,坐吃山空。所以选择一门好的生意,也是必要的。而饭店的优点也在于入门门槛低,你看大街上遍地开花,都是饭店。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在未来,除非我有特别的资源,比如我是明星,因为明星就是一个免费的代言人,饭店就会有很大的客流量,就相当于刚开店就成为了网红店。
经过这三次的社会实践,我大概也就摸透了这个小镇的饭店的商业模式了。
A小镇饭店的商业模式:
①他们这个小镇的节奏都比较快,所有饭店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人民公社、面馆……都是这样的,可能是因为附近工人比较多吧。
②因为这是一个小镇,面对的人群也是工人,所以菜量都挺大的,但是比较高端的饭店却办不起来,比如**假日酒店,我觉得大概有四星级的水平,但是生意惨淡。所以高端产业不适合在这个低端的地方发展。
③这几个饭店,主要的客人都是回头客,老板娘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顾客都很好,都成为了熟人,对顾客施一些小恩小惠,抓住顾客的心理。所以开这些饭店最重要的就是实惠和好吃。在这个小地方就更突显出来了,大酒店的顾客少之又少。
B社会实践反思
我们每次出去,天气总是找不到工作的一大原因,我在想一个方法解决这个现状,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我们下次可以来一次突击战,早一些去后厨帮忙,说不定就就业机会会大幅提高。
饭店的生意,这都是关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要具备,所以说这个生意不是一个好生意呢?可控性太低了,而且你永远只能被这些变量所左右,要选就选哪种可控性较高的行业。未来我要是做生意,可控性是必须考虑的,选择一个可控性搞懂行业,是必要。我现在就要开始规划,要有长远的打算,规划我以后从事什么行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菜的技巧你知道吗?
实录:一名餐厅服务员揭秘
聊聊老外的饭桌怪癖
厨师,有着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每次去饭店,这道菜总最先上桌,服务员说漏嘴,揭开“后厨秘密”
客人逃单,服务员被要求支付一半餐费,应该吗?http://image93.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1100/64293269_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