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读也才考上三本, 如今刚毕业就拿到华为年薪201万的offer, 他凭什么?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ID:blue_oak)


文丨 严慌慌    编丨Bubble


“27岁博士毕业入职华为,智商一定非普通人能比!父母是教授吧?是个富二代吧?......”


要么天资高于常人,要么家底丰厚,当张霁收到华为201万年薪的offer后,这是大部分网友的第一反应。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大概背景如下:


张霁,生于湖北人均收入垫底的小城咸宁通山,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幼儿园老师,家境充其量算得上小康。


早期的学习背景也平平无奇。


据张霁自己说,他高中时就非常努力,而这样努力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复读后才考进了一所三本院校。


张霁的母校武昌理工学院,当年张霁考入时还是三本,最近才升了二本


另外,我仔细看了下张霁的求学生涯——从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后,后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读了硕士,最终于华中科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这一路走来,也只能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并没有戏剧化的跃升。


看到这里,你还要说他是“天选之子”吗?这分明就是个靠努力和坚持逆袭的普通人范本啊!



从高考落榜生到“天才少年”,

绝非一蹴而就


    本科四年:目标坚定、玩乐两不误

2009年,张霁第二次参加高考,却依然未进入梦校,而是去了某民办三本大学。


“既然本科不够厉害,那就未来考研深造吧。”进入大学后,张霁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时间用来茫然徘徊,而是快速制定了缜密详实的四年规划。

认识他的人说,无论上什么课程,他永远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空闲时间也经常去学校图书馆自习,抱着书啃,乐此不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目标坚定的同时,张霁靠极度的自律,成为了老师与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等。


但你若以为他是个只知埋头学习的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一竞选班委时,张霁凭借一曲高歌,顺利当选文艺委员,后来还成为了“校园十佳歌手”。另外,他跟着老师学习中国画,自学单反摄影......

“他积极上进、乐于尝试,多才多艺,可能是工科男里最诗情画意的了。”他所在班级的素质导师付燕评价道。


提及此,张霁说他一直牢记父母从小教导他的一句话,该玩的时候开心玩,该学的时候认真学。所以,他始终能很好地平衡课业和社团活动,“学习之外 ,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和同学四处游玩。”


  • 研究生三年:学习加倍努力

大学毕业后,张霁如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


读研期间,张霁更不敢松懈下来,“毕竟身边很多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高手如林”,在危机感的鞭策下,张霁沿袭读本科时的好习惯——拒绝拖延,做任何事情都提前列好计划,按部就班地去执行。


踏实勤恳如他,研究生期间,张霁不仅依然保持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还成功当选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13届学生会副主席。


  • 博士四年:必须学有所成


2016年,张霁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正式成为一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博士生涯里必须学有所成,相对于同龄人一定要做到非常非常杰出。”坚定明确的目标,让张霁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室。


在博导周可教授眼中,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对于新知识有种强烈的渴求欲。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和他长期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从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成长为如今刚博士毕业就年薪200万的“天才少年 ”,张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以高度的自律坚持了11年。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凭什么能拿到
“天才少年”的最高档年薪?


早在去年,任正非在公司内部邮件中就提到了华为要招收天才少年的计划,“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



当时,招集天才少年的做法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吹捧,但其中亦不乏异声,“天才本就弱于社交,将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真能得到理想的化学反应吗?”


如今看来,网友是多虑了!

  • 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


华为所定义的“天才少年”,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高智商“神童”,而是一个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应用落地能力均突出的年轻人。另外,其价值观,抗压能力,性格,习惯等各个方面,也都会有相应的测评和要求。


有知乎网友透露了天才少年的面试流程

  • 科研实力过硬


张霁在博士生涯期间,发表在顶会的论文有8篇。

从论文选题来看,张霁的目标非常明确,研究方向主要在数据库和磁盘故障优化两方面。



这篇腾讯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论文,是张霁在腾讯实习期间进行的研究。


论文首次提出了云数据库自动性能优化系统CDBTune,可以在缺少相关经验数据训练的情况下建立优化模型,为用户提供在线自动优化数据库性能的服务。性能调优结果首次全面超越数据库专家,大幅度提高了数据库运维效率。

这篇论文被2019年ACM SIGMOD收录。


这是一篇数据库查询优化方向的研究。


论文采用AlphaGo用到的蒙特卡洛树搜索,将之用于数据联结选择,提出了一种AlphaJoin的技术,实验成果超越了当时最前沿的相关研究。


论文被2020 VLDB收录。


这是一篇有关磁盘扇区错误的研究。


这篇论文设计了基于LSTM的自适应清理控制器的分层清理方案,用于预测解决磁盘扇区错误,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该论文被存储行业顶会FAST 2020收录。

而另外的几篇论文,也已经被TPDS、ATC 2018、DAC、ICPP 2019、NEDB等顶会收录(文末附论文地址)。


这样的实力,无疑是顶尖博士的水平。


这里的部分论文解读:参考自公众号“量子位”(ID: QbitAl)


  • 项目落地能力极强


2016年,张霁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攻读博士,师从周可教授。

在张霁正式进入实验室的前一年,周可刚好和腾讯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于是不久就把他派到了腾讯实习。



2015-2019年实习期间,张霁获得国际国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


如今,张霁开发的很多系统已经上线,为腾讯节省了大量成本。


事实上,这种将学术研究落地到工业界的能力,正是华为十分看重的。


如此看来,张霁能成为华为的“天才少年”,实非偶然。

某知乎网友对张霁的匿名评论

写在最后

2020年的高考分数刚出来没多久,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说,高考多10分、少10分,你会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学校,遇到完全不一样的人,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看完张霁的故事后,你还会这样觉得吗?


事实上,高考不会决定你的人生,更不会决定你变成什么样的人。实现人生的“指数型成长”,选择权其实仍然在你的手里。

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获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开始的那50米,而在于你在漫漫途中是否有足够持久的耐力与恒心。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其实都算是人生长跑的起步阶段。


考坏了没关系,只要你目标清晰,意志坚定,知道自己去哪,无论走了多少弯路,最终都能接近自己的梦想。


考好了更不要松懈,未来的路还很长,更何况,你身后还有无数个“张霁”在卯足了劲试图超越你呢!


部分论文传送门:
https://dbgroup.cs.tsinghua.edu.cn/ligl/papers/sigmod19-cdbtune.pdf 
https://www.usenix.org/system/files/atc20-zhang-ji.pdf 
https://ssc.io/pdf/tierscrubbing.pd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毕业年薪201万!入选华为的“天才少年”,有何过人之处?
三本毕业却拿下华为“天才少年”,年薪201万,张霁有何能耐?
刚毕业就年薪201万,阿里腾讯抢着要,93年的张霁为何这么牛?
腾讯阿里争夺的天才90后, 被华为年薪201万抢走
又有两位华科博士被华为高薪录用!其一年薪201万,曾复读才考上三本
201万年薪华为“天才少年”是如何养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