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自然自主V1.0,到自律自主V2.0

从自然自主1.0,到自律自主2.0

——惠州市江南学校自主实验班教学实践成果汇报

所谓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

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何炳章(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合肥市教委主任,合肥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合肥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合肥一中校长,合肥实验学校校长)

名人说 
查看:13500回复:135

“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叶圣陶《与青年朋友谈自学》


“我一直认为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历来只会考试的人,走出学校的人,不一定有真本事,相反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在学校里面往往不一定是学霸,但一定是善于自学的人。在互联网时代,有自学能力的人会胜出,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会落败,甚至会被淘汰。”

——周国平(当代著名哲学家,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届年会讲话摘要,2016年12月19日,北京)


“调查一下少年大学生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勤奋自学小史。勤奋自学并不是少年大学生的独创,自古以来凡有成就者都是如此。”

——司有和(中科大少年班参与创办者之一,教授,博导。摘自《少年大学生的奥秘》)

V1.0

# 自然自主 #

“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更没有这样的习惯,甚至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讲什么听什么学什么,课排得很紧凑,简单重复的作业没完没了。特别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本就没有学生静心琢磨的机会。学而不思则罔。解决的办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设适当的环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李克宽(自然自主学习法创始人,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山东泗水二中校长,南陈中学校长,惠州江南自主实验班V1.0导师)

2017年暑假,李克宽校长受邀来江南学校,为部分老师和家长做了两天的自然自主教学法报告会。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于是开始了部分班级部分学科的试点教学工作。

试点一年后,有些成效,老师们仍然觉得不太深入和彻底,有些不得其法。

于是学校上下经过讨论一致决定,扩大实验面。2018年暑假,专程邀请李克宽校长来到惠州,亲临指导第一届自然自主数学突破夏令营。99位来自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四川的孩子,深度体验了高效的自然自主教学法的魅力。夏令营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们大呼过瘾,“原来学数学这么有意思”,“不用老师教,靠自己自主学习,我也可以学得这么好,这么快。”

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江南学校开设自主实验班,在部分班级实施教学改革,开始了自然自主教学实践和探索。

两年来,前后有将近300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学生参与教学实验。同时,超过1000名来自广东,四川,江苏,上海,湖南,湖北,江西等十几个省市的小学和初中生参加了自主学习数学突破冬夏令营,验证了自主学习的可行性,高效性。

 2018年7月15日,第一届自主学习数学突破夏令营在惠州江南学校开幕

不用依赖老师的讲授,孩子们静下心来自己琢磨,自主学习教育部审定各学科教材。学完一个章节,申请测试,经老师改卷及综合评定后,达标的就可以继续往后学习;如果不达标,则需要进行复习巩固,直至测试达标为止,再继续往前。

在自主学习实验班,100个孩子,有100种不同的学习进度。学生的差异实在太大了。能力差的不仅不超前,甚至有些落后。

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因为老师不教,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来自学,把自己所有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翻腾出来,用于理解当前新的问题,理解力得到了最好的训练。一旦孩子拥有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东西越来越快,自信更足,学习兴趣自然产生。而先听老师讲,孩子的思路被老师牵着走,其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更好训练。

学会了,理解透了,就要继续往下学,不然就是浪费时间。对一个学生来说,没有难度和挑战性,就是简单重复,不刺激,无聊,精力难以集中。效率低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和感情。越是超前学习,越是没有任务的压力。

Q

你们探索的自主学习方法,跟平常学校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何不同?


A


同样的课程设置,同样的教材体系,同样的评价体系(参加国内中高考);唯一的不同,把老师的“讲堂”,变成孩子的“学堂”。老师的角色,从讲课者,演变成教练,观察者,引导者,反馈者。

Q

让孩子超前学习,不会是拔苗助长么?

A

判定是否拔苗助长的标准,孩子是自主自愿往前学,还是被逼着被动学习。超前不超前,视学生情况而定。我们只是放开孩子的学习进度,让孩子充分发展即可。越是放开,越容易产生兴趣。进度拉开就是一种激励。

Q

何谓自然?

A

学科自然(各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同),学法自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方法),课堂自然(孩子们根据自己当下状态选择不同学科学习),进度自然(每个孩子的进度都不一样)。

Q

过去两年的教学实践成果如何?

A

经过两年近300名小学初中学生的学习实践验证,约80%的孩子一年能自主学完平常学校两年的课程。

V2.0

# 自主自律 #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毅志品质,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一定要从孩子当下的关注和需求切入,终止于孩子厌倦以前。”

“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过程可查,结果可测。”

——唐渝勇(厦门仁和微校创办人,江南自主实验班V2.0核心导师)

2020年8月,江南学校自主实验班开启了自主V2.0升级。V2.0是在V1.0基础上的传承和迭代,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自主”精神。

何谓自律?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来源:百度百科)。

何谓自主?是指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来源:百度百科)

如何能落地实践培养孩子“自律自主”的习惯和能力,才是关键。

唐老师十几年前从体制教育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学为核心的个性差异化自主学习”体系,创办了独立的教育实践研究机构“仁和微校”,是少见的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线教育教学经历的老师。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唐老师构建并验证了一整套“完整而不完善”的从思想到理论到实践的系统。

自主学习V2.0中,透过孩子们每天坚持的三件事:自由阅读,坚持锻炼,计划总结,一以贯之,日积月累,逐步培养孩子“凡事必成”的自律精神和毅志品质。

V2.0之自由阅读

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是自由阅读时间。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自由阅读。

自主学习的心法,“静下心来,自己琢磨”。可让孩子静下心,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我们发现,自由阅读,是最容易让孩子静下心来的方法。孩子们早早来到教室,一群孩子,在老师的陪伴下,静静地阅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历史文献,科技资讯等。

阅读对孩子学业和一生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海量阅读”,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却不够充分。如果孩子未能及早从“消遣型阅读”,过渡到“思考型阅读”,再“海量”的阅读,对孩子的学业发展和终身成长,意义和价值终究有限。

自由阅读时间后,要进行分组分享和交流。老师们会邀请孩子们轮流进行分享复述。然后逐步提升难度,对他人的复述进行提问和评论,最终落实到写作。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独立思考深度思考能力,逐步提升。

孩子每天都要完成300字的素写,可以写日记,读书笔记,作文片段,时评,史评等。引导孩子孩子动笔描述身边发生的事,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这个语文学科难度最高的创作活动,就这么日积月累,滴水石穿。

同时,老师们同样坚持每天写教育日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老师们先做到。

温书成,三年级。从2020年6月中旬开始,在妈妈的引领和坚持下,每天坚持写日志。从刚开始挤牙膏一两句话,几个月下来,半小时就能洋洋洒洒写好几页。

V2.0之 体育锻炼

一阴一阳之谓道。

要让孩子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先要满足孩子动起来的基础条件,动极生静。

每天早上坚持晨跑,保证孩子们每天2小时的体能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组建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围棋等兴趣小组,保证每个孩子至少一项体育特长和爱好。

体育运动,不仅是健康体魄的需要,同时对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领导力,意志力,很有帮助。

V2.0之 计划总结

开学第二周,老师们就开始跟每个孩子和家长开始讨论三年学业规划。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以及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却又常常容易被忽视。准备上什么样的高中,上什么大学,甚至喜欢什么专业,教育路径需要提前规划。

有了中长期规划,老师们引导孩子分解目标,落实到每个学期,再逐步细化到每周学习计划,最终落实到每天的早计划晚总结。

  在老师家长指导下,自主完成学期学习目标和计划

 每周学习目标和计划,复述和总结

每日计划总结表

每天晚自习,对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复述和总结

每天早计划晚总结,长期坚持写日志,对孩子的心性,是不小的挑战。刚开始一段时间,觉得新鲜。时间稍长,可能就会觉得枯燥,无聊。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支持和督促,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根据厦门仁和微校多年实践经验,坚持一个学期到一年的晨思暮醒,孩子的学习状态,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自从跟老师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三年学业规划,孩子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学习状态明显不一样了。以前是随波逐流,学到哪里算哪里。现在孩子每周都有清晰的学习计划,划水的时间明显少了很多。如果本周学习目标没有达成,孩子周末自己会加班加点,完全不用家长催促监督。”一位家长在家长座谈会上,兴奋地分享。

知道,做到

对于我们来说,自主学习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好多好多做得不好,不够的地方,可以提升的空间,实在太大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我们深深地知道,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的思想理念,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为有了李克宽校长,司有和教授,唐渝勇老师等老一辈教育家们的引领,探索前行的路,我们不感到迷茫。对自主学习的了解理解,越来越深刻,路越走越宽,脚步越来越坚定。

 

每当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踯躅的时候,常常会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举手的学生,就是另一位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甩手”运动和成就伟大事业好像没有联系,但正是苏格拉底的教育和柏拉图“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造就了柏拉图在学问上的伟大成就。平时,我们往往把教育考虑的多么复杂、多么深奥。

教育其实很简单。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很不简单。

我们坚信,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感谢两年多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家长孩子们的信任和包容。

因为这么多人的关心,关注,我们继续坚定前行。

了解更多自主学习资讯

请加“自然老师”微信进群

每天收到一线老师教学日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晨报:“家长作业”是学校教育的错位
老师对孩子不公平家长该如何处理?【青程心灵成长研学旅】
自然教育:德国为什么能出奔驰宝马?看看他们的森林教育就知道了
13位有良知的好老师送给全国家长们的13句掏心窝的话
请让你的孩子自己长大
分层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