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庆民国二年四修行恕堂《焦氏宗谱》

  

源 流 


      闻我焦氏系神农之裔,周初受封於焦,因氏焉。然春秋时亦有姬姓之焦。洎乎汉晋而后,虽代有传人,而嫡派无稽,不可诬也。唯我成绩公(公讳继勋,传载《宋史》)挺生五季,著籍长社,仕宋为西京留守,卒赠太尉。子秉直历知襄、邓、汝三州,所在有声。其子孙於中叶时有仕於康王幕者,从渡江。
      迨元泰定元年,我孟达公生於洪都之饶州,二十八年徐寿辉兵起,明年陷饶州,公即携眷来皖,僦居负郭。既买山川坛后及南山嘴、朝阳观、柘涧山、鹗儿冲田,共四顷,遂为怀宁人。
      二世长公以例戍燕蓟时,指挥毕公遇之甚善,久之而遂不反矣。次公之子为三世,曰孟公、仲公、季公,孟公、仲公复由皖而迁太平,其处怀者,唯季公一人而已。公生述祖、述宗,宗公徙望江。祖公生尔载、云汉,汉公又自怀迁桐城之范滨口居焉。
      前年至日,族之长者谓:“自渡江以来,谱牒未修,奕世而后,源流莫考,为之奈何?”於是各退而发其支之墨谱,重加校订,归诸画一,再阅寒暑,始付之梓。
      旋考孟达公洪武元年遗书云:“居山川坛后尚有兄启华、启荣、姚氏、秦氏,居朝阳观者尚有叔焦龙、吴氏、姚氏,葬向己亥,居鹗儿冲者尚有焦林、焦敬、胡氏、陈氏,葬向乙辛兼辰戌。”墨谱俱未载入,是仅就嫡派之传述而记之者也。夫吾家之在饶,已越数世矣,遭徐寿辉之乱,人散谱忘,遂令世系无可稽寻,生娶卒葬亦鲜确据。故我先人唯奉孟达公为一世,其断自可知也。今谱亦犹行先人之志也。
      二世长公系,诸次公之前三世;孟公、仲公系,诸季公之前四世;述宗公系,诸述祖公之后,而皆注其所之之处,顺天伦纪实迹也。惟云汉公之裔,处桐已十有三世矣,而祀事未绝於怀,则不得以迁桐之故而同乎在燕蓟、太平与望江者。故於公之纪独详其中。复有去而在雍豫间者,事在数十年之近,且侨居非土著,故并纪焉。凡此,皆谱之斟酌以蕲乎尽善也。或曰,“君家之著姓由来旧矣,乃又有以张冯为同族者,何以称焉?”曰:“当我始祖渡江赴皖,偕来者有妻弟张公自胜,休戚与共,佽助居多,不幸张公无子,公不忍若敖氏之馁,遂以次公承其嗣。迨长公戍终不反,则次公不得不复焦氏矣,唯墓祀张公不废耳。至云汉公,先试怀邑未售,因授徒范滨,遂就冯籍入桐庠,故时人咸以冯姓称之,久之而仍归宗耳。”总之,不原其始,则不知其姓之何以分,不要其终,则不知其何以分而复合。吾族本中山郡也,清河云乎哉,始平云乎哉。并纪其故,以示后人。

      大清乾隆四十二年季春月 吉旦 裔孙 自珍 文双 文锋 文河 应玟应蕙 应衷 谨述

  

焦氏纂修宗谱序

      皖怀大好山水,余家渌水乡,大龙作屏,长枫作带,云浪烟鬟,遥遥相望,故时时徜徉丘壑以自娱。距余居东南三、二里,有村落焉,土地平旷,田畴沃衍。村中居者多焦氏,其茔兆间,双枫耸峙,老干扶疏,众木繁阴,蔚然深秀。前滨秦塘湖,水光潋滟,荇藻交横,常有渔翁牧竖,讴吟踯躅於其间,盖里中名胜也。余每过其处,辄流连低徊不能去,则焦氏二三长老,促膝盘桓,清谈不倦。以故,其家世之大略,余窃耳熟而能详之。
焦氏之先,豫章人也,其祖孟达公,自瓦屑坝始迁江南,隶在城乡观音港,至三世公鲁公,则卜居南村,云汉公则迁居桐邑,仲然公则分处柘涧山。迨公恒公,始著有草谱,越今六十馀年矣。其子姓殷繁,支分派别,类多迷没。岁乙未,其族有企和翁者,年近八旬,兴怀水木,纠合族人天爵、华亭等纂修谱牒,叙宗派,立家规,炳炳烺烺,锓版成书,凡两越期而事竣噫,余窃有感焉。
      夫世运际承平之久,河清海晏,其世家大族,第宅之华,田园之富,服饰器用之美,非不称雄闾里。及运丁代谢,世阅沧桑,逃亡奔窜,转徙靡常,甚至古墓为田,松柏为薪,即问诸遗老,而劫后馀灰不过存什一於千百耳!独焦氏先人卜居此村,其著名仕籍蜚声黉苑者,既历历有人。而代经两朝,年逾数百,其冢墓如故,园林舍宇如故,子孙之安居乐业者,犹且人不易地,地不易人。其宗绪之巩固如此,不可谓非前人福荫之灵长。而今企翁与天老、华老又复编次世系,以别宗支,缕列规条,以申训诫,是犹根株既固,而更加以土封,则保世滋大,后之人仰承先志,必有奋志诗书,联翩鹊起者,其文章德业且有以增国史之光,岂独为家乘荣哉。而焦氏之族,寖昌寖炽,不且与郁葱之古木,贯四时,越千岁,同一硕茂於无疆哉!
是役也,在 诸君不过因旧谱而订其讹,补其缺,吾何力之与有?然而承先启后,功有不可没者,余故综其本末而书之,以为后之嗣而辑之者劝。

      乾隆四十一年岁在丙申九月 谷旦 郡庠同学教弟金英山斗氏拜撰

  

焦 氏 重 修 宗 谱 序


      古有史而无谱,谱之修也自后世始。昔太史公因宗法废,著年表而作谱,溯姓氏之出,详祖宗之传,别亲疏而伦本敦,纪功德而孝道尽。故云,百世不泯,大有益於史乘者,谱也。
      中山焦氏,江左之望族也。溯自周武王封神农之后於焦胙之土,而命之氏。由周而秦而汉,递传而下,大有闻人,第代远年,湮不可考也。元末有孟达公者,自鄱湖而徙居皖怀,实焦氏之鼻祖也。五世继倬公迁桐邑,绳绳继起,有自来矣。其居皖之南村者,普兴公也。居皖之柘涧山者,普遂公也。惟是忠厚传家,创垂裕后,子孙以读书务本为世业,其先名登仕籍蜚声黉序者,代不乏人,可不谓源远而流长欤!
      数传而下,仑寓、天爵、华亭诸公,创修家乘,清本源,序流派,经理亲疏,纲纪世代。人伦根蒂,子姓繁昌,於是乎毕见。迄今四十有馀岁矣。
      予近年匏系皖城,掌敬敷书院教。有焦生名魁鉴者来肄业,且毅然兴缵辑之志,出其谱牒来质于余,并乞数言弁其首。予因得考其世系,阅其支流,炳如日星,厘然不紊。抑且礼教丕著,规条聿新,有其书兼有其法,岂仅如欧阳公谱图、司马温公之宗派而已哉。
     夫以予宦游四方,盛朝典章方将阁笔,俟如椽老宿,何敢以管窥之见,操觚率尔,自炫微长?特以水源木本,人有同心,焦生有志於兹,可谓孝思不匮矣,来质於余,可谓永锡尔类矣,拒之何以为情?因如所见闻,具草以付。若夫先世之德业载在策端,以及后嗣传志赞颂之佳篇,古藻纷披,多可览诵,显懿隆烁,以垂不朽,以传无穷,诚有志而未逮焉。是为序。
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孟冬月 谷旦 敬敷书院掌教李兆洛 拜撰

      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清地理学家、文学家。曾官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书院。通音韵、史地、历算之学,提倡骈、散合一,对桐城派文章颇为推崇。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皇朝舆地韵编》、《皇朝一统舆图》等,选有《骈体文钞》。嘉庆年间曾主讲安庆敬敷书院。

  


宗派引


      谱牒未修,则行派无定。聚族而居者,祖派著而孙知讳,兄派定而弟乃从,犹不得紊。若散居异地,不相往来,或侄同叔派,孙同祖派者,间或有焉。

      我族自五世云汉公迁桐,六世至十六世行派异矣。兹则改为一致,仍於各公纪内,注明原讳,以示改而未改也。
      十七世以下,编定行派,俾后世照派取名,庶无彼此之异,且有尊卑之分。

      先世宗派:


启元惟述 继善普敦

允宜振家 自文应世


续编宗派:


攀魁首发祥 贤士庆明良

彝训宗先祖 荣华克有长


  


始祖孟达公传


      孟达公讳启伯,吾族迁怀之一世祖也。先世官饶州,遂隶其土为鄱阳人。迨元至正年间,鄱湖一带半为伪汉巢窟,干戈扰攘,不可一日居,公患焉。挈家人渡江抵皖,见山川秀丽,爰筑室於枞阳门外之观音镇。其时偕来者,惟妻弟张公自胜,相得无间,比屋而居焉。公尚勤俭,教子以义方,率耕督织,家道日以丰。续购南山嘴柘涧山田,遂为怀宁人。夫我公在鄱之日,家故饶裕,而避兵以来,全性命於乱世,创基业於荆棘,非有过人才识何以能此?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又曰:“君子有谷,贻孙子其。”公之谓乎?

      淑配张孺人,举子二,长元如,次天培公。因张公无嗣,曾以天培公主舅氏之后。而元如公以例戍燕蓟,后卒不反,而天培公不得不复归焦氏旧宗矣。公生泰定甲子年,卒永乐甲申年。孺人先公卒,合葬山川坛,载在墨乘,可考而知也。兹纂辑已成,特撮其要而著明之,俾后世之子若孙,知南山柘涧之业所由来,且以志公之实迹於不朽云。

      十五世孙应修谨志

  

(一)安庆焦氏远祖


      安庆焦氏系由江西饶州鄱阳湖畔的瓦屑坝迁来,时为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根据安庆《焦氏宗谱》(民国二年版)记载,由于多年战乱,江西瓦屑坝的焦氏家谱已荡然无存,能够确认的先祖是生活在五代(晋、汉、周)到北宋时期的焦继勋、焦守节父子。

      《宋史》第261卷列传第20中,载有焦继勋、焦守节父子的传记,这是目前所知的焦氏远祖的惟一信史。

      焦继勋(901--978),字成绩,许州长社人(今河南长葛)。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

      晋高祖石敬瑭镇太原,继勋以儒服谒见,晋祖与语,悦之,留帐下。后晋时期,他先后担任皇城兼宫苑使、武德使、齐州防御使。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继勋历任襄阳防御使、右千牛卫大将军等职,最后担任保义军兵马留后。
      后汉初,以功授保大军节度,后来做到右羽林统军。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战不利,遂归后周太祖郭威。
      在后周时期,他最后以战功任彰武军节度。
      北宋灭周后,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后以功任彰德军节度。卒年七十八。赠太尉。
      焦守节字秉直,为焦继勋之子。历知襄、邓、汝三州,迁四方馆使,以右神武大将军致仕卒。

  


(二)安庆焦氏始祖简介


      焦氏远祖焦继勋、焦守节为今河南长葛人,其后人的栖息地也应在河南。大约在宋室南渡后,为避遭受外族蹂躏,其中一支南迁江西鄱阳湖地区,由于家谱缺失,其中详情已无法查考。

      安庆焦氏始祖焦启伯,号孟达,江西洪都饶州人氏。元泰定元年甲子(公元1324年) 三月十四日生,明永乐二年甲申(公元140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享年八十一岁。

      先世曾在饶州为官,遂定居于此,成为鄱阳人。

      孟达公行三,尚有兄启华、启荣。妻张氏生二子元如、元保。长子元如后从军赴燕蓟,即未返乡。妻弟张自胜一道由江西来安庆,休戚与共,不幸张公无子,次子元保曾过继给张公为后,因元如不归,元保复归焦氏旧宗,为安庆焦氏之二世祖。

      孟达公世居江西鄱阳瓦屑坝,元朝至正年间,红巾军首领徐寿辉起兵反元,鄱阳湖一带干戈四起,居无宁日,孟达公携家人渡江赴皖,卜居安庆枞阳门外观音镇,全家辛勤劳作,始得温饱。后家道日丰,陆续在山川坛、朝阳观、鹗儿冲三处置田产共四顷,遂为怀宁人氏。妻张氏先孟达公而逝,夫妻合葬于安庆枞阳门外山川坛。

      十五世孙焦应修追忆始祖时,曾作七言绝句一首:


离却鄱阳筑皖滨,延绵子姓日振振。
老成朴实堪追忆,德泽流芳奕叶新。


      焦氏后裔从二世起即陆续外迁,留居安庆的共分三股⑴桐股:五世继倬公迁桐城范滨口,遂长居其处,其后世为桐股。⑵村股:七世普兴公居南山嘴,其后世称为村股。⑶山股:七世普遂公居柘涧山,其后世称为山股。

  


(三)安庆焦氏行派顺序

      安庆焦姓辈分排行,最初并无统一规定,呈混乱状态。乾隆四十二年首修《焦氏宗谱》时才统一编定焦氏行派顺序,变无序为有序。根据《焦氏宗谱》卷一中《宗派引》一文的记载,前十六世宗派为:
启元惟述 继善普敦 允宜振家 自文应世

十七世以后续编宗派为:


攀魁首发祥 贤士庆明良
彝训宗先祖 荣华克有长


      十七世以后的续编宗派,是一首辈分排行诗,也是一首符合诗词格律的五言绝句。老祖宗将行派顺序写成琅琅上口的五言绝句,以便于记忆流传,真是用心良苦。“攀魁”指刻苦读书,在考试中勇夺冠军。“贤士”为德才兼备的读书人。“明良”指聪明、善良。“彝”,酒器,亦用作祭器,引申指常理和法理。“彝训”指日常的训诫,也指长辈对后辈的教诲、训诫。
全诗翻译成白话文为:


勇夺魁首使焦家首先发祥,
子孙德才兼备归功于聪明和善良。
我们应当遵从祖宗的教诲和训诫,
焦氏家族的繁荣昌盛才会久久长长。


      目前安庆焦姓辈分排行多为“贤士庆明良”,贤字辈为安庆焦氏第二十二代。宗派还可以使用十代人,约三百年,到二十三世纪。即将启用的“彝训宗先祖”,其中“彝”字读音为“仪”,笔画十分复杂,共十八画。一定不可图省事,用同音字“宜”字来替代,因为焦氏祖先中的第十代的辈分就是“宜”字,而辈分用字是一定不可重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姓入赣传奇
全国胡氏字辈,字派,派语大全
沧州戴氏宗谱序(始祖荣)
《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儒林宗派》清-萬斯同
游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十五) 安庆
《鄂城孟氏宗谱》共和国第一次大修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