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夫重访老江湖】您知道芜湖最有名的儿科大夫是谁吗

语中把不重要的事情常常比作“小儿科”,但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小儿科的地位越来越不“小儿科”。

特别是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之后,每个家庭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平日里大人们有个头疼脑热可能还能够忍一忍、抗一抗,但孩子身体有所不适,家长们总会高度重视,以致各大医院小儿科的门诊量水涨船高,儿科名医受追捧的程度更是今非昔比。

如果评选芜湖市最近十余年最具知名度的儿科大夫,顾敏勇恐怕榜上有名。尽管很多人未必知道他的全名,但都知道芜湖市中医院儿科有位“腿脚不便的顾医生”。无论是早年在镜湖区的旧址,还是后来迁往弋江区的新址,芜湖市中医院儿科的门诊量都在芜湖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而多年担任中医院儿科主任的顾敏勇,无疑是促使中医院小儿科“门庭若市”的重要原因。

“以前在老医院的时候,我早晨上班一开门,门诊号头已经排到七八十号,因为一些患儿父母凌晨时分就来排队挂我的专家门诊。”顾敏勇介绍说,“有时候一上午要看100多位病人,经常忙得我下午上班时间都快到了,我上午的门诊还没有看完。”

顾敏勇为什么有如此的吸引力?他的个人魅力究竟何在?

惜药如金与治病育人

有报道将顾敏勇成为儿科名医与他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个人经历联系在一起,对此顾敏勇认为并没有直接联系。

1961年出生的他于1979年高中毕业,高考报考了中医院校,尽管成绩合格却未被录取。但顾敏勇没有放弃,一面写信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一面继续复读参加次年的高考,终于在1980年被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录取。五年后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芜湖市中医院小儿科。

尽管“小儿哭、大人躁、就诊环境乱糟糟”是一些医院小儿科的工作常态,但顾敏勇并不介意。他给患儿看病,常常面带微笑,爱用“小帅哥”“小美女”之类的昵称主动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可以说,耐心与细致是他赢得病人信任的基础手段。

少用药甚至不用药,是顾敏勇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诊疗习惯”,这一习惯进一步拉近了他与患儿及其家长的距离。

如今在许多城市的大医院里基本消失的小包装纸袋药,在芜湖市中医院的药房里依然常见,顾敏勇更是这种纸袋药的积极推广者,那些只需给患儿开几片药就能搞定的小毛病,他绝不会为了创收给患儿开药一整盒。

在顾医生每天接待的患儿中,差不多总有一小部分的患儿没有用药就被他劝回。他解释说,药是杀伐之物,有些感冒发烧多喝水注意休息就能够自然痊愈,不一定非要给孩子打针吃药。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加之自身医疗常识不足,孩子略有不适就给孩子请假不去上课,然后带着孩子往大医院跑。

“前几天有个家长带着宝宝来看病,称孩子不肯吃饭,我一看孩子体重明显超标,属于蛋白质消化不良,饿一饿,再适当调整饮食就会痊愈,自然没有给孩子开药。”顾敏勇说,“我也不主张孩子一生病就不去上学,有些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并不需要孩子整天卧床,适当用药完全可以带病去上学。”

可以说,把治病与育人结合起来,是顾敏勇给患儿看病的一大特色。他不仅追求用尽可能少的药物治愈孩子的身体疾病,还想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如何战胜疾病、学会坚强。

大医精诚与后继有人

敏勇一直十分推崇“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说法,认为做一名好医生,一要精,要有精湛的医术;二要诚,要有良好的医德。

而“惜药如金”的“诊疗习惯”既体现了顾敏勇的“诚”,同时也凸显顾敏勇的“精”。

顾敏勇的一位同事分析说,一些大处方的出现固然与有些医生的诊疗习惯有关,但恐怕与个别医生医术不够精湛也不无关系。

“这就好比两位枪手,枪法准的用狙击步枪一颗子弹就能实现精准打击,枪法不准的可能得用霰弹枪扩大杀伤面积才有可能命中目标。”他说,“顾医生之所以敢于少用药甚至不用药,就是因为他有'精准打击’的医术做保障,倘若他'惜药如金’的做法不能治愈患儿的疾病,即便暂时节省了家长的费用,人家肯定也不会买账。”

“'惜药如金’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少用药不用药,如果病情需要猛药、好药、贵药,我也一样会用。”顾敏勇将他的这种做法比喻成绘画技法中的“惜墨如金、泼墨如云”。

他解释说:“貂皮袄破了只能用貂皮补,不能用狗皮代,我不会为了给病人省钱就用疗效差的便宜药去替代。”

熟悉顾敏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作狂,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它爱好。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看书学习上,追赶学术前沿,占领学术高地。在临床工作中,他更是不断引进新技术,发明新疗法,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还针对儿童特点,积极开辟无创绿色诊疗,开展了中药灌肠、中药汤剂、中药雾化、中药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膏方等中医特色治疗法。由于痛苦小,疗效好,经济实惠,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

每次顾敏勇送医下乡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顾敏勇将他“治病育人”的理念又有新的拓展,育人对象不仅包括患儿及其家长,更包括有志于中医儿科事业的年轻医生。

日前,顾敏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选定科室中两名年轻医生作为继承人进行重点指导。顾敏勇说:“我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但我希望我们中医院儿科的品牌能够经久不衰。”

几年前,因为一次意外,顾敏勇的腿部受到重创,使得原本腿脚不便的他,现在必须依靠双拐方能行走。为了上班方便,他特意在距离中医院新址不远的汇成名郡租房居住。每天在老伴的陪伴下步行十多分钟去医院上班。医院怕他过于劳累,每天上午他的专家门诊不仅要事先预约,而且限号50人。

顾敏勇说:“限号的做法一方面减轻了我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年轻医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如今,芜湖中医院儿科已经不再是顾敏勇“一花独放”,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儿科专家团队已经形成。

目前在芜湖中医院的院区内,由国家发改委投资立项的儿童中医特色治疗中心即将建成,该中心将建成芜湖市规模最大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除常规诊疗服务外还设有儿童中医特色治疗室,发扬中医儿童治疗特色,该项目投入使用后芜湖中医院儿科的品牌影响力必将得到更大提升。

过去坊间一直有“金眼科、银外科、吵吵闹闹小儿科”的说法,顾敏勇用他32年的辛勤付出,为“吵吵闹闹小儿科”挂上了“金字招牌”。

2017年10月14日芜湖《大江晚报》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情

谢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也欢迎您的报料

我愿意为您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省中中医儿科“国家队”,用特色和疗效走出“小儿科,大学问”的新路子
【中医杂谈】—【案例分享】儿科多维动态疗法有效治愈小儿便秘、磨牙等症
南阳市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段哲:六代悬壶济世 坚持造福一方
扁桃体放血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不退
从儿童发热案看圆运动六经辨证
董幼祺:“董氏儿科”的第五代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