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夫沙龙】粗发与出发 姥姥与外婆

【读者来函】前同事发朋友圈说,粗发,乌镇!

我问,粗发是啥?她说,粗发就是出发,你out了吧?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忽如一夜春风来,网络金句遍地开,令人疲于应付,脑子短路,糊里糊涂。

窃以为,网络错别字的泛滥不是好事,不可一笑了之。这些新词只在网络空间使用,博人一笑,无伤大雅,倘若用在现实生活中,恐怕要惹麻烦,要出乱子。

还是管好用好民族语言吧,别一不小心作践了自己。 李新洪

【凡夫点评】网络语言常见的这种错别字现象,恐怕与人们在电脑上的输入习惯有关,因为拼音输入法的联想功能,也因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拼音掌握的水平不同,输入“出发”可能出现“粗发”,输入“同学”可能出现“童鞋”,输入“什么”可能出现“神马”,输入“这样子”可能出现“酱紫”。而且,为了提高网聊速度,即便出现错别字,很多人也懒得去改,而且误打误撞产生的俏皮感,使得上述用法慢慢在网络中流行开来。

听说最近上海将小学生课文中的“外婆”改成“姥姥”,修改者的“有权而任性”令人震惊。幸好他们的权力还不够大,否则潘安邦的经典老歌和张艺谋的老电影就得改成《姥姥的澎湖湾》和《摇啊摇摇到姥姥桥》了。

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当然应该允许各地方言的适度使用,不能一味地要求只许使用北方话或普通话。而网络用语堪称网络方言,那种特有的错别字现象,只要大家理解,彼此接受,大可不必视为洪水猛兽。

但各地方言和网络用语毕竟不具有普遍性,在书面用语和面向公众的传播平台上,还是提倡使用普通话,要限制方言和网络用语的使用。比如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常常会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是哪位爱上网的秘书一不留神给写成“从中国的国情粗发”,估计秘书长肯定不会为他点赞。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婆”为啥改“姥姥”?解释:“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姥姥说,去你外婆的!
记载姥姥是方言说法的明朝古书里,还有些什么有趣的事
“外公外婆”竟成方言,教材被改以后上海人也要跟着叫姥姥了吗?
钓蚌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我眼里的语言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