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病歌诀》王锡鑫之不传秘诀
王锡鑫(1808—1889)清代医家。名文选,字锡鑫,号席珍子,亚拙山人。原籍湖北石首县人,祖父一辈举家迁万县大周里,后移居万县苎溪河畔天德门(原三马路441号),19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医学大辞典》有介绍。慈禧太后曾赐他银牌,钦加六品衔龙章宠锡。自幼善学,尤好医学,归从父训,弃儒习医,潜心岐黄之术,好游名山大川,广行慈善,原万州桥是他独自募款自建。先从同邑觉来先习医,研修幼科,后又与同世医彭宗贤、赵吉华等再习痘科,医术益精。平时存济世之心,自利丸药,深受同邑敬重。王氏壮年即有医名。

《看病歌诀》
浅学医理已多年,精微奥旨岂敢言.

阅历自信知症处,不敢秘密载简编.

有病先要望气色,面色光泽病易痊,

赤红如潮血虚极。实火唇红并口干,

口唇白者阳分弱。鼻孔红燥肺火炎,

耳疼肾热或君火。心热舌红又燥烦。

肝肺有热现于面,左肝右肺见两颧。
面色青黑肝肾亏,白主气虚宜培元,

色若黄滞脾有积。眼下青色定主痰,

鼻青腹痛病主死,目赤面青命难全。

色见生气如何认,青如翠羽黄蟹解。

赤似鸡冠白豚脂,黑如乌羽俱能全。

面色难治亦当辩,白如枯骨黑炱烟,

青若草兹红衃血,黄似枳实寿难延。

虫积口唇主白点,似肌吐酸腹痛缠。

阳虚腹痛按即止,按之转甚食火痰。

脐腹疼痛少阴证,小腹疼痛厥阴寒。

察眼观色辨虚实,先视瞳神清浊焉。
清者无病浊有疾,浊而散大肾虚传。

瞳神枯小肾有火,绿水灌咮医亦难。

黑睛高起肝之实,淡红浸睛血虚烦。

小眦淡红心虚悸,大眦红者心实燔。

眵多不结肺气虚,眵多而结肺火煎。

白睛红者肺有热,红甚破血散风寒。

白睛青者肺肾弱,白睛黄者不一般。深黄一定主湿热,黄如败草是气寒。

黄如金灿肺有火,胆虚口苦睛黄边。

脾实热极眼皮肿,虚肿不红又不坚。

复看舌胎分表里, 红黄有火清即安.

阴虚之极胭脂舌,实火便赤兼舌干。

火之深者黄多燥,脉实下之莫迟延。

黄滑有寒宜温表,白滑便常是阴寒。
白滑里寒温中急,白涩里热黄滑寒。
若是白胎小便赤,疫热在里饮达原。

舌黑原来分数种,仔细观察要心虔。

火极似水生芒刺,误服热药丧黄泉。
水极似火气息冷,回阳救急妙同仙。

肾气虚极舌胎黑,滋阴润燥莫迟延。

精液枯极舌燥黑,回阳八味妙通玄。
瘟疫舌黑皮自脱,先下后清自然安。
惟有伤寒辩阴阳,察形的当病易痊。
阳证心烦身恶热,阴证声低体畏寒。

阳证气粗兼口臭,阴证蜷卧并懒言。

阳证谵语目如火,阴证郑声理旧言。
阳证面红思饮水,阴证面青闭目眠。
七日以前若误下,转成漏底病难痊。
定要问病知来历,细心察实病易痊,
畏风一定是伤风,畏寒一定是伤寒。

伤风发热身有汗,壮热无汗是伤寒。

不思饮食定伤食,脾虚健脾自安然。
喜饮冷水知有火,好饮热汤是有寒。
阳虚自汗气不足,阴虚盗汗不归元。
血虚五心多内热,气虚时常体畏寒。
阴气冲阳耳鸣闭,阳气限阴腹鸣弦。
冬至以后多阳症,夏至以后阴症缠。
暑伤于肺多烦喘,暑扰于营汗不干。
血不养筋为拘挛,气湿争热肢肿痛。
湿伤筋骨成痿弱,眉棱骨痛有风痰。
牙床经肿阳明热,牙床红肿胃火焮。
腰痛耳鸣肾气虚,头痛耳闭是有痰。
口苦胆虚并心热,口酸肝实虚命元。
口辛脯热脾上乘,脾家有热口常甘。
口淡胃热或虚元,口咸肾热宜滋水。
腰痛宜分寒与湿,腰酸房劳不待言,
劳神头眩心怔忡,肥人头晕多主痰。
色欲头昏腰膝软,气虚头晕神不全。
风肿皮肤多淋闭,气肿时消又时旋,
食积肿来肚腹痛,血肿皮肤赤脉缠。
阳水肿兮小便涩,阴水脾肾两虚看。
上肿下消宜发汗,下肿上消贵培元。
手陷起迟知水肿,手陷随起气使然。
朝宽暮肿血亏损,暮宽朝肿气虚传。
脱肛不痛气血弱,脱肛肿痛风火连。
昼疟表邪兼补气,夜疟补血并疏肝。
化痰消积更利水,虚者补之始能痊。

痰热流走疮疡见,痰寒凝结在胸前。

寒胜则痛火胜肿,风麻湿麻木气滞。
气郁结者胸胁痛,湿郁周身痛不安。
痰郁气喘多胁痛,血郁四肢无力焉。
肝气痞塞胸胁胀,脾气不升头昏眩。
中风脉浮手足暖,中气脉沉手足寒。
腹满时痛为不足,腹满有余痛缠绵。
痛在泻前为实积,痛在泻后是虚元。
咽痛红肿三阳热,咽痛不渴三阴寒。
气虚血热必发疹,表虚里实使之然。
病系假寒清内热,病系假热温真元。
胎前宜凉疏兼补,产后温补逐瘀先。
真阴将亡小便绝,真阳将脱面红鲜。
面青舌红子可救,面赤舌青子难全。
真阴将亡小便赤,真阳将脱面红鲜。
阴证脱兮眸子暗,阳证脱者见鬼牵。
初病实热苦寒用,病后虚热宜甘寒。
实而误补犹堪解,虚而误攻命难延。
如此望闻问的当,方才切脉细心研。
略言大概虚实理,神而明之世称贤。
高明阅之休见哂,人间捷效小补焉。
若问是篇何人作,亚拙山人在鱼泉。

小编按:熟读此秘诀,对于临证的望问诊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喜欢经方的朋友,敬请你关注经方学堂,一起学习经方,为自己,为家人的健康快乐。
养生法荟萃Ⅰ调息吟 (2)

调息吟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今我此身,若少动摇,如毛发许,便堕地狱!如商君法,如孙武令。事在必行,有犯无恕!”又用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减,自然明悟。臂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尽于此。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1《养生说》)
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上十六字,仙家名曰“十六锭金”,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无分于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务,在士商不妨本业。只于二六时中,略得空闲,及行住坐卧,意一到处,便可行之。口中先须嗽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气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凡咽下,口中有液愈妙,无液亦要汩然有声咽之。如是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妄作为,正事不使间断,方为精进。如有疯疾,见效尤速。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形体变,百疾不作,自然不饥不渴,安健胜常。行之一年,永绝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瘫疽疮毒等疾,耳目聪明,心力强记,宿疾俱瘳,长生可望。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亦能以此提呼咽吸,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飞,甚有益处。所谓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妙莫能述。
([明]冷谦:《修龄要指》)
小周天歌
静极而动兮,一阳来复,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微阳初生兮,嫩而勿采,药物坚实兮,十五光盈。时当急采兮,莫教错过。久而望远兮,采之无成。气驰于外兮,神亦驰外,神返于根兮,气亦回根。回根将尽兮,采封候足,子时起火兮,须要分明。如今云火兮,后天呼吸,如何用火兮,呼降吸升。用火玄妙兮,如无似有,行火鼎内兮,息效真人。火须有候兮,数息出入,名曰刻漏兮,用定时辰。自子至已兮,六阳用九,三十六息兮,采取进升。自午至亥兮,六阳用六,二十四息兮,退降炼烹。卯酉沐浴兮,阳火息熄。酉阴沐浴兮,阴符宜停。不降不升兮,沐浴景象,较之大周兮,略有微形。周天三百兮,降卯酉数,三百六十兮,连卯酉名,再加五度兮,周天一巡。复归于静兮,依然沐浴,神凝气穴兮,再候阳生。行之既久兮,精返为气,回风混合兮,百日通灵。六般震动兮,七日口诀,大周功起兮,再指迷津。
([元]丘处机:《小周天歌》)
初乘小周秘诀
呼吸自然神气恋,阳生起火火访全。周天初用分子午,爻象阴阳六九连。约言百日是程期,精炼功勤化气奇。真气居脐须超脱,已成无漏欲迁移。初乘小周天筑基者,炼精化气,闭关趺坐。于活子时,清静止念,垂帘塞兑,收视返听,回光于下田。以神驭气,而神入气穴。以呼吸之气而留恋神气,方得神气不离升降自然。但气有起止,起于虚危穴,坎宫子位,亦止于是。气行有数,忌其太多,气行有时,忌其太久,不单播弄后天气者,恐以带其先天气之生机,后天气用之不已,而先天气不旺,此修仙至紧至秘之功。故以周天三百六十限之。子行三十六,积得阳爻一百八十数,午行二十四,合得阴爻一百十十数。五位阳爻用九,故共一百八十数,除卯时不周爻用。五位阴多用六,故共一百二十数。除酉时不同爻用。行沐浴以养之。古圣不传火,故云沐浴者不行火候也。行者积累动气,以完先天纯阳真气。凡一动一炼,积之百日,则精不漏而返气矣。百日筑基,炼精化气,乃大概言之。或有五六十日,或七八十日,得气足者。如年之衰老者,则二三百日,未可定也。功勤者易得,年少者易得,此时精已化气,则无复有精。故曰阳关一闭,个个长生,身已不死,而丹必可居也。是气因静定之久,不复动而化精。如有精,则未及证于尽返气也。真无漏者,则阴缩如小童子,绝无举动为验,便有止水之候。此时真气,亦不得死守于脐,须超脱过关,名得金丹大药,用以服食飞升,故有三迁之法。即以七日口授天机,采其大药,以五龙捧真之秘,度过三关,以行中乘大周天之火候。三迁者,神在上田,气在中田,精在下田,自下而迁中,自中而迁上,自上而迁出。
([明]冷谦:《黄庭经秘义·三乘秘密口诀》)
四季却病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明]冷谦:《修龄要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名医王锡鑫《看病歌诀》
最简单的中医治病歌诀
中医考研⏐中医诊断学歌诀
杂病证治歌诀 哮喘
中医诊断学歌决汇
一百天学开中医方(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