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入门9大必学基础之测光篇
userphoto

2023.01.03 云南

关注

测光别说对摄影新人了,很多摄影老手也一直是稀里糊涂不明就里的。也难怪,当我们开机后,任何地方不动,只要找到按快门的键,都管拍下一张画面,这就造成很多人以为测光只是一个摄影术语,知道它存在,但它究竟需不需要操作就都无所谓了。

所以,很多人可能急着想找到如何开大开小光圈,如何调整快门速度,如何设置感光度,甚至如何去调白平衡,就没有人想到如何去处理一下测光。

今天,我们针对测光这块聊一聊。

摄影入门9大必学基础之四 | 测光


测光

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之为反射式测光。

测光方式按测光元件的安放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两种方式:

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这种测光方式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机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机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行自动校正。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种测光方式。

测光表示意图


测光表: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强度的仪器。在摄影中, 测光表被用来确定适当的曝光时间。在胶片感光度和快门速度已知的情况下, 测光表给出获得最佳曝光的光圈值。测光表也被用来控制照明的亮度,或者被用作手持的仪器, 确保光强符合拍摄的要求。

在摄影中, 有多种不同种类的测光表使用,依据功能与用途的区别,主要分为测光表与色温表。其中测量曝光值的测光表, 又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 分为入射式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及混合测光表。以测光元件来区分,最常见的有硒、硫化镉和硅的测光表。

二十多年前出门拍照,谁手里有个测光表,谁带着闪光灯同时还带有离机引闪器,先不管会不会玩,就直觉着很专业,特别是走进废墟和车间玩人像,掏出测光表,四周咔咔咔一测,就可以摆灯和调整相机参数了,拍照的时候,第一次合作的模特也会把更多的表情和注意力给到你,认为你更专业,更能掌控到全局情况。

以上是开玩笑了,不过确实,所有的设备都是为最终成片服务的。换句话说,即便你没有测光表,我们相机上自带的测光功能玩通了,出片是一样的。这就跟你发烧没有发烧,不是取决于温度计,而是你的身体实际状况。39度时,不用测浑身也是一阵冷一阵热,难受无比的。

在我们学习相机上的测光模式之前,瞳叔要提问大家五个问题,五个比较低级的问题,扪心自问一下,其实,很多摄影人都是在这些问题中迷失自我的。

测光是曝光吗?

测光是对焦吗?

测光在什么设置下运行?

测光在什么状态下休眠?

测光在什么操作下启动?


问题测光不是曝光,但测光是为曝光服务的。为了获得准确曝光(或特殊曝光),测光系统会给予数值支持参考。

问题测光不是对焦,之所以很多新人会将两者搞混,是因为它们经常会用到同一个键(同一种操作),半按快门。

问题当相机开启那一瞬间,测光就开始运行了。我们把镜头盖去除,随着相机对向不同的位置,在自动曝光下,会发现光圈快门在不停的变化,这就是测光系统运行时给予相机不同的曝光指导。

问题当相机一直处于无目标运动,或者说是一直没有去触碰快门键时,测光系统会停止运行,进入暂时休眠状态,这个时候随着相机对向不同的位置,光圈快门不再有任何显示。

问题当对准被摄对象时,手指只要去半按快门,就相当于重启测光系统,也可以称之为唤醒休眠状态的测光系统,我们听到蜂鸣声对着焦,就可以拍摄了。这也是造成人们将测光与对焦混为一谈的原因。


尼康三种测光模式


有一段时期,摄影圈里很多人喜欢鼓吹点测光,提到这种测光有多么尖端和精密,新人听到这种说辞,可能觉得很专业。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你最终的成片并不是分区曝光,比如,你点测光把人物面部测准确了,其他地方呢?这里其实只是一个优先权,就像我们去卡拉ok,唱歌优先切歌一样,当你切歌的那一瞬间,总有一个想唱歌的要往后推一推等一等。就好比单位聚餐K歌,总有几条癞皮狗会不停的游走在领导和切歌之间。

甚至,这种点测光比优先更差,它是以点为准确还原,其他地方都要以这个测光所得的曝光参数来进行曝光,类似于顾头不顾屁股。所以,玩风光者,最喜欢的还是矩阵测光,因为,它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以平均值来决定最终的曝光数据。

而无论是点测光还是矩阵测光,都需要摄影人明白,你要拍摄的对象真实情况,如果是大对比的环境,如何来做取舍?比如天空大地,是打算要天空的蓝天白云细节,还是要大地的山川河流细节,为了拿到客观准确的曝光,我们或者是局部做取舍,或者是构图考虑其中之一(在快门篇中,瞳叔提到反相渐变滤镜,在镜头前戴上减光镜,可以有效缩减对比关系,让照片获得更大的宽容度)。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中央重点测光,顾名思义,虽然是以中央为测光重点,将小姐姐放在画面的中央位置,两边如果是高光区和暗区分部,所拍摄的环境一定不好看,两边和四周如果是处于和皮肤相当的中间调灰度,拍出来的画面整体就会更漂亮。在小姐姐居中这种情况下,用中央重点肯定比用矩阵更有价值。

佳能四种测光模式


尼康的矩阵测光,是把全局分成多个区域,然后每个人区域的测光值进行整体平均最终得到全局的平均值。而联想一下佳能的评价测光,是不是也得到了各区域的测光值后,然后进行平均评价,从而得到全局的平均值(评价值),换一种叫法而已。

乍眼一看,佳能好像多了一种模式,多了一个局部测光,我们只用把这看做一种商业行为就好。所有的模式,建立在我们对现场构图曝光情况的认知和判断,没有这种前提认识,所有的模式都没有多少意义。很多时候,新手靠肉眼也分辨不出来曝光欠点、过点和正好的差别。

这里,瞳叔讲个题外话。关于测光与对焦的建议:

测光以皮肤为准

拍人像时,环境和其他元素因曝光不准而出现一些色差问题,都是可以校正的,但是皮肤因为曝光问题出现的串色问题,直接导致肤色变脏和发灰,所以测光要以皮肤肤色为准。

对焦以眼睛为准

对焦系统是基于黑白对比的识别,眼睛有眼白和眸子,所以比较容易对焦准确。如果我们对着一面白墙或者是一面黑墙,总之,对准纯色的物体,你会发现对焦特别困难。这同时造成很多人有误区,认为对焦是看眼睛,那么测光也是看眼睛,毕竟都是半按快门,准确的操作是,如果你是点测光,对准皮肤测光获得光圈快门值,然后锁定测光值(用AE键把我们的测光及曝光数据锁定起来),找眼睛对焦。现在新的设备都比较智能和精确,几乎不用这么繁琐,也能拿到准确的测光和对焦。瞳叔只讲它们的原理,理解了工作原理,就相当于可以去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有一天你外出拍照,一个摄影新人拿着比较老式的照相机向你请教,你难怪回答对方,赶紧买最新的吧,你的这个老掉牙了,所以测光不准。

测光模式示意图


其实,每个相机品牌对测光模式,都起了不同的名字,可能是规避法律风险吧,瞳叔把它们整体分成了三类:

全面 >>> 无论叫矩阵测光、分区测光、多区测光、多重测光、全局测光、评价测光,其实都是全画面测算方式。

局部 >>> 无论叫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局部测光、单区测光、区域测光,其实都是部分画面测算方式。

一点 >>> 约占1.5%的点测光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位测光。


关于18度灰

为了获取正确的曝光。我们拍摄时要用到测光,以防止拍摄画面出现过曝或欠曝的情况。光圈快门感光度的配合,就是来控制最终的曝光结果。随着我们拍摄环境的改变,测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摄影圈,常听到一个词叫“18%中性灰”,也就是“18度灰”。

我们使用的相机,是以18%的中性灰这种测光原理来确定曝光参数的,也就是说,18度灰并非指灰色这个色彩,而是指18%的反光率。如果一个物体是绝对的黑色,那它的反光率为0。同理,如果是绝对的白色,它的反光率就是100%。当我们把大自然中所有物体的亮、暗、中间色调混合起来,产生的平均值就是18%的灰度。或者说,其产生的反光率,无限靠近18度灰,就是相机测光作为正确曝光的第一参考。

关于平均测光和3D矩阵测光

前者在画面中纵横等分64或128个区域,按平均为18%的灰度认为是正确的曝光,而给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结果。

后者通过分析环境的亮度、色彩、对比度、选择的对焦点以及与被摄体的距离,然后自动给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

无论名头叫的怎么响亮,记住,这都是器材商和相机厂家的噱头,挂载的科技含量十分有限,相比之下,下面瞳叔说的一个小技巧,才更有借鉴意义。

关于矩阵测光在变焦镜头下拍摄人像的使用技巧

先用长焦将人物拉到眼前,让面部布满全屏,这个时候矩阵测光,相当于对皮肤进行了评价平均,得到了曝光参数,用手动设置,或者直接用AE进行锁定测光参数,然后焦段恢复到有人物和环境的整体图,定格拍摄,拿到人物准确曝光的照片。

测光模式这一课比较碎,但是如果你完全理解后,会对曝光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解。那么测光模式,是直接执行于AUTO-P-A-S这四种曝光模式中,并为M手动曝光提供指针参考。

兄弟们好好理解,下节课曝光补偿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绝招:单反拍照是先对焦,还是先测光?看完这5步就全明白了
快门光圈感光度都调了,为什么拍出来还是很暗?
新手玩D90注意事项
[转载]掌握摄影曝光
摄影测光教程
尼康D50实用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