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用严厉不用怒吼,让孩子听话只要4个方法

对于很多爸爸妈妈来说,养孩子就是个充满希望,但又不断失望,然后再次燃起希望……如此反复的过程。

1

刚学会说话的娃娃乖巧可人,黏在你左右,我们会想着孩子们长大了,会是怎样的俊男美女。

上了幼儿园,画风突变,还没走到园里衣服就脏了,话说溜了,BALABALA哪里都是他有理……每每你生气指责过后,又想孩子还小,上了小学就没事了。

再大点了,是懂点事了,自己的主见也多了,你说往东偏要向西,嘴上认错,可行为总是跟不上……虽然你怒吼批评,却仍然想着中学之后,孩子会懂得体谅感恩。

可是,真的上了中学,青春期的少年,意气风发,早恋惹事,成绩飘忽,你又急又恼,自小严厉的管教,并没有让孩子自事事顺了你的心思。

从小到大,为什么越管越不听话?

2

接下来,跟我做:

本文末尾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在读完文章之前,你先别去想那头粉红色的大象,一次都不要想。

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就叫“别去想那头粉红色的大象”。

那你有没有去想那头粉红色的大象呢?

我们发现,上面的要求很难做到。事实上“禁止”也会有很强的暗示性,也会激起人强烈的好奇心。

孩子心智不成熟,更容易接受到来自“禁止”的暗示,更容易被“禁止”激起好奇心,所以家长每次说“不要做这”“不要干那”,结果孩子偏偏什么都做了。

如果你在否定孩子的同时,使用了严厉的语气甚至是发脾气怒吼,那好了,孩子不仅不会按照你说的做,甚至还会向反方向和你对着干。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真的淘气、倔强到无可救药,只是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还有待完善。很多时候,让孩子乖乖听话,只是换一种说话方式那么简单。

初步:不指责,说事实

宝爸宝妈可以回忆一下,下面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呢:

说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记得关门呢!

你看看你,牛奶又被你弄洒了……

这都几点了,你怎么还在看电视?!

我们有时会这样指责孩子,孩子多半是装没听见,或推脱责任,然后他越不听我们就越说……

最后的结果就是:

不管是大人孩子,面对指责的第一反应都是逃避和解释。

然后双方都陷入到“就是你就是你!——不是我不是我!”的绕圈中,而事实是怎样的,已经没人 care了。

其实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像“你”、“怎么”、“总是”和夸大成分的词去掉,只是用平和的语气说出你所看见的客观事实就行了。

门好像还开着。

牛奶洒了。

现在已经十一点,电视也“累”了5、6个小时了。

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应该偏重“如何解决”。孩子抵触情绪也会少很多,“听话”也会随之而来。

不要变相“指使”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反感。刚开始多刻意练习,不断尝试,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进阶:不埋怨,说方法

在熟练掌握“不指责说事实”的技巧后,你会明显感受到:

哇塞!孩子真的变听话了~~岁月静好指日可待啦啦啦啦~~(泪目转圈)

可没等过几天好日子,新问题又来了。孩子的玩具扔了一桌一地,都到饭点了还没收好,不少妈妈忍住不了:

都要吃饭了玩具还摊一桌子,怎么这么没眼力?就不能信你能把桌子收拾好。

但是,这样的话并不会让宝宝变得“有眼力”,反而可能激起宝宝的逆反情绪,如果这时妈妈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认真分析一下:

都要吃饭了玩具还摊一桌子,怎么这么没眼力(给孩子贴标签)?就不能信你能把桌子收拾好(消极地否认)。

虽然我们语气中没有多少怒气,但这类型的埋怨会让孩子感受自己被贴上了“你是 xxx”的标签。

标签化的话语很可怕,是对于孩子能力的质疑,还容易让你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陷入“你不行——我行”的对抗中,或者是“你说我是,我就是”的消极认知里,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

那,换种方式试试?

晚饭快开始了,孩子要是能把桌子收拾好就真帮了大忙了!

我们用“你要是能”来代替“就不信”,还传递“就真帮了大忙”的鼓励和表扬,孩子们会觉得,“妈妈相信我有这个能力能做好”,这个时候,他们多半都会很乐意地去完成。

给孩子提供具体、易操作的方法,积极评价结果比什么都重要。孩子懂事听话的特质不是生来就有,都是从和父母最真诚的一问一答开始培养的。

另类:不说话,传纸条

上面的两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父母,可有的爸爸妈妈说:

有时候孩子根本不给我机会说,这可咋办?

——传纸条。

比如,孩子正玩得开心,根本不听爸妈说什么,如果想提醒他收好玩具,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可以折一个小飞机,把“玩具陪完你们后,记得让他们也回家哦——爱你的爸爸 / 妈妈”写在一个上面,飞到孩子们面前。

哎呀,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温暖且有趣呢?孩子会觉得你给他的不是指令,而是一个“惊喜”。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很柔软地保护孩子与自己的情感,让一些无畏的争吵消失。

这个方法是针对说话效果不明显的情景,使用频繁反而效果不佳。注意纸条上的话语,尽量有趣,不要命令。

终极:不”讲理”,说感受

孩子越大,主意越大。

有的时候我们和他们“讲道理”,结果他们道理讲的比我们还好。

是的,妈妈我知道错了。

我下次真的不会再犯了。

……

然而,他有“知错”的态度,并没有“就改”的行动,不久后你还是会为同样的事情发狂。

能否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才是发生改变的关键!

比如,爸妈想把孩子的旧衣服送给其他小朋友,孩子吵闹着不允许,这时,要开导孩子,许多爸妈可能会这么说:

宝贝,你是不是心里觉得衣服给别人特别难受不开心?

我们用“是不是”去询问,这时孩子只能在是与不是之间回答,谈话很快陷入僵局,会有一种——完全谈不下去的感觉。

如果换成下面这种说法,孩子会更加容易接受:

宝贝,陪你这么久的衣服被送掉了,一定让人觉得很难过,所以我看得出来你现在很生气。

这次,我们首先说出的是事实(被送掉),让他意识到父母关注他的感受。其次认可感受的真实性(觉得难过),最后,尊重孩子的感受(很生气)。

关注感受的重点在于,要能够第一时间认可、接纳与尊重孩子的感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平息情绪,打开对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孩子对情绪理解,是对于“情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提升。

请先关注感受后,再去试图讲道理,才会让道理真正起作用。即使你觉得你的关注有些笨拙,在孩子心理也是“超可爱”的。

教育孩子是个细活,越着急越没有效果。家长心态放平稳了,多学点知识,多一点忍耐,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吼不叫,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这调皮的熊娃,也可以是我们最最听话可爱的小宝贝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好带,因为你总说“不可以”
越吼越不听话,四招「心法」搞定熊娃
每当想对孩子说“不”的时候,换成这个词吧
家庭场景5-整理物品
束缚=能量:禁止为何反而变成了诱惑?
不买玩具孩子就哭闹怎么办?妈妈不用着急,只要一个方法,保证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