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 张图帮你捋清护肤思路(清洁篇)





最近我发现一个事情,就是不管我怎么炒冷饭,还是能发现很多人完全理不清护肤思路。


但这个思路的重要性就好比:人不吃饭就得饿一样。


有了思路才能有目的性的花钱,有了目的,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就好像工作一样。我相信你想把工作做好总要有一条明确的线去牵引,按照主线来完成你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其实护肤思路的文章我写过不少,K 大也写过。可是有人看完就忘记。看到别人种草就抛弃自己原先的思路瞎去买买买了。甚至不管是不是跟自己的愿景南辕北辙。



之前 K 大发过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护肤基础图,我的这个图是思维导图形态的。


跟金字塔图略有区别,但是主体思路却是类似的。至少这个思路适合绝大部分人,细微之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一个微调。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你要确定的是,你走的是大路,而不是羊肠小道或者死胡同。


老生常谈——护肤基础思路清洁、保湿、防晒。


 来自鑫叔的护肤思路思维导图——清洁部分


清洁类工作只有及特殊的肤质和皮肤状况下才不用每天清洁,其他正常来说,每天至少一次清洁工作,随着皮肤的油腻情况,清洁次数可以增加。一般来说早晚各一次足以。(另:晚间卸妆 + 洁面算一次清洁工作)


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去角质类产品来增加清洁的效果。


去角质类产品通常来说市面上最常见三类:


机械摩擦类


这一类产品中涵盖了清洁工具,磨砂类产品。尽管现在不少清洁工具变成的震动方式,但是在如何震动,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时候都会出现在脸上摩擦的过程。而磨砂类产品则是最常见的磨砂膏类产品,不论身体 or 脸部。不少产品都开始开发细微颗粒的磨砂颗粒,以期望减少过度摩擦带来的皮肤损害。


对于使用机械摩擦类去角质产品的朋友,唯一的忠告就是尽量做到全脸均衡,而不是下意识的过度摩擦局部肌肤。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过度摩擦鼻翼,鼻唇沟,脸颊等部位。通常这几个部位也是很容易泛红的部位。容易泛红的人不妨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清洁的时候会过量摩擦这几个部位?


化学产品类


这类产品其实并不局限在清洁品中,它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主体的护肤步骤中,爽肤水、乳液、精华、面霜都有可能。主要指:酸类成分(果酸、水杨酸类)、酵素类成分——木瓜酶,菠萝酶等。



日常来说,出去清洁类产品外,果酸作为日常去角质的产品 4% 浓度就行,水杨酸有 0.5-1% 浓度即可。过高的浓度当然会有积极的作用,但伴随着正向作用外,副作用也会明显。所以你在选择浓度的时候要看看自己的诉求,是温和代谢角质还是要辅助解决闭口?如果是辅助解决闭口,那么可以挑选高浓度一些,但是果酸浓度不宜超过 8%,水杨酸不建议超过 2%。


凝胶类


其实说他是化学类里面也对,但是因为这类产品的起效方式来说,我更喜欢单独拎出来说。凝胶类产品就是那种看着是凝胶 or 啫喱状,涂抹后揉搓会变成凝胶屑,很多人误以为是角质被揉搓下来了。别天真了,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产品配方做的一个障眼法,说白了,你把它理解成搓泥了也没错。总之,选择这类去角质产品不如选择上面两类中的一个。 


此外:你使用的比如化妆棉擦拭,带有高浓度酒精 or 水杨酸的“二次清洁”爽肤水等都带有了不同程度的去角质的作用。



而且,去角质的工作并不是护肤必须的。不管你去不去角质,正常来说,你的角质层 28 天会完整的代谢掉(看到 14 天的说法也对,看从什么地方开始算。14 天是指从最内层角质层到脱落代谢需要 14 天。另外 14 天是从形成到最内层角质层要 14 天,14+14=28 天)所以,根据自己皮肤的状态来决定是否真的需要一个角质代谢类产品。敏皮尽量就避开吧。角质代谢不畅的痘皮倒是很适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每次说到卸妆,总会有一个问题绕不开:防晒要不要卸?


回答多了之后,我发现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如果你无法判定你选的防晒在你自己的脸上要不要卸妆,那么统一都卸妆。(同一款防晒 or 粉底,在干皮和油皮脸上会呈现明显不同的清洁难易程度,油皮相对好清洁,干皮相对难清洁。)


卸妆水,卸妆乳,卸妆油,冷霜哪个更好?


其实并没有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更适合你。



不同的剂型(乳,水,油,霜)与温和度并不严格挂钩。有温和的卸妆水,也有刺激的卸妆水。温和与否取决于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而非单一的剂型。所以不要在粗暴的相信卸妆水刺激,卸妆乳温和了。


另:不要再给卸妆类产品开脑洞的增加辣么多乱七八糟的用法了。什么卸妆水湿敷啊,什么卸妆油按摩皮肤去痘痘啊。放过他们好不好。它们就是个卸妆产品。什么东西干什么活,把不适合的东西放在不适合的岗位,早晚会出问题的。


PS:娇韵诗吸盘洗面奶就是个卸妆乳,它真的不是什么吸盘。搓下来的脏东西你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自己搓泥了,好不好!


运动前要不要卸妆:卸。


运动后回家睡觉前要不要洗脸:要,怕清洁过度可以清水洗下。



温和洁面真的说了太多次了。


在图上所列的温和清洁成分中温和程度是相对 SLS 类与皂基类而言的。


氨基酸类相比 SLS 类与皂基类是温和的,但是相比葡萄糖苷和两性类刺激性还是有的。


所以,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氨基酸类表活产品来看。偏油性的皮肤的人更容易选择到喜欢的产品,偏干性的人可能遇到洗后变干的感觉较多。



所以偏干皮不妨选选 APG(葡萄糖苷类)类产品。


究其原因,一个猜想,不一定对:


  •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并不一定是弱酸性的,有些成分就是弱碱性的。这取决于其结构。

  • APG 本身带有一定的吸湿性,很多产品会有类似假滑的感觉,皮肤润润的,所以接受了这个设定后,会让干皮觉得更舒服(当然,这个假滑感也是门槛,有人觉得脸没洗干净。)

  • 有不少产品是氨基酸类表活 +APG+ 甜菜碱来减少氨基酸的干燥感,同时用氨基酸类表活来削弱假滑感,不妨用心寻找下。



前后有个 1 分钟足够了,没有必要一直洗,一直洗,一直洗。也没有必要一直按摩有黑头的部分啊或者脸颊什么的。小心摩擦过度,皮肤泛红明显。


只要按摩到了,均匀了,就行了。



正常皮肤冷-温水都可以,敏感皮,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刺激,温水更适合。过冷,过热的水都可能导致皮肤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刺激。


另外,洁面类产品其实可以压缩在 100 元以下。甚至有时候我自己的洁面都是 10 元左右的档位。这类价格产品我也说过不少,就不在文中重复说明了。


当预算不足的时候,可以适当压缩洁面的预算,去增加精华 or 面部产品的预算。




这篇文章可以搭配我之前的推送按照预算选护肤品一起来看。


这次先更洁面思路篇,下次我们来聊保湿篇,内容提醒要如下。



下期鑫叔会来说说护肤中的保湿,想看具体内容就给我在文末点个??吧~


如果有想看其他选题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哟~




作者介绍:鑫叔,誓用行动和实践探讨安全美肤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补水说起,聊聊外油内干
长皱纹怎么办 教你5招重现婴儿肌
敏感肌肤困难户?三步改善护肤曲
50岁复古性感女王Dita Von Teese如何护肤?大道至简,你能一样每日坚持吗
人人都需要去角质吗?如何才能正确去角质?| 护肤研究所
受损肌肤者应如何正确地清洁皮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