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号称最危险的进藏线路,我替你们走过了

在无数种进藏方式中,我最爱自驾。去一趟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相比起飞机火车进藏,自驾无疑是最耗费时间精力的一种方式。但藏地的魅力往往都在路上,这也吸引了无数人踏上了自驾进藏的旅途。

自驾进藏线路中,国道317、国道318、滇藏、青藏这些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规线路,而丙察察,则是少部分自驾爱好者和越野爱好者才听说过的神级路线。

因为这段公路极度危险,路况极烂,被票选为“最难的进藏线路”、“最危险的进藏线路”。前些年,年少无知空有一腔热血的我冒着生命危险成功穿越过这条线路,后知后觉,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真实的丙察察。

什么是丙察察?

丙察察这个名字读起来有些萌,但其实这是驴友们把这条路的起点、中点还有终点三个地方地名的首字连起来形成的名字,简单粗暴,毫无创造力。

丙察察起点为云南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途经察瓦龙乡,终点是西藏察隅县,连接着滇西与藏东南。

丙察察的“神”有两点,一是神秘。为什么说丙察察神秘呢,因为这曾经是一条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路。不过好在这条路岔路不多,并不需要导航,上了道儿硬着头皮往前开就是。

二是路况难度超神,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和滚石路段几乎遍布全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能成功穿越丙察察是一个越野爱好者牛逼的强有力背书。

丙察察有多难走?

丙察察全程仅有270公里左右的路程,然而几乎一半以上的路都是将山体炸开,在悬崖上生生凿开的壁挂路。

由于常年地质灾害多发,泥土堆积,有些路段路面都不是平的,行驶过程中整个车身都向着悬崖一侧倾斜。

最经典的地标路段“老虎嘴”,路面上悬着一块毫无防护的巨石,犹如一张布满利齿的老虎,随时都会连人带车一并吞噬。

而走过的人会知道,老虎嘴只是看上去比较可怕,真正令人闻风丧胆的是丙察段被成为“死亡谷”的大流沙路段。那是干热河谷形成的风化山体,犹如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瀑布。

每个做过功课的人或是经验老道的越野者都明白,通过这短短的200米路程要做到“三个不”,不能停车,不能鸣笛,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一旦有风吹草动,坡上的大小石子就会滚落下来。轻则伤车,重则整个车会被掩埋,小命难保。

与大流沙相似的还有察察段的雪崩,春暖花开的五月,积雪慢慢融化,很多驴友会趁着雨季到来之前穿越丙察察,殊不知这反而是最容易发生雪崩的季节。

到了六月份,大多数地方已经转暖,在海拔4706米的益秀拉垭口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上个冬天的积雪依然堆在路旁,形成了一道比车还高的雪墙。

路况差是每个人来丙察察之前都会做好的心理预设,过炮弹坑、涉水都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小case,在狭窄路段遇上会车才是老司机的终极考验

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种紧迫感让人想起来就抠紧脚趾,毕竟一个不小心就会滚入万丈悬崖可不是开玩笑的。

由于沿线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多变,山体滑坡、泥石流也是家常便饭。走这样的一条路,绝对是对身心和车辆的三重考验。

为什么要走丙察察?

既然如此,为什么每年还会有大把的人不顾生命危险要穿越这条路?越野爱好者用来证明自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条路串起了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原始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和多民族的风土人情

“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这句进藏路上常听见的话同样适用于丙察察。

老实说,丙察察的风光绝对不是进藏线路中最出彩的,但经历过丙察察折磨的人,都会逢人便安利这一路的美景,大概是一种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情节吧。

丙察察的探索之旅一般开始于大理,沿着怒江逆流而上,到达第一个落脚点知子罗。

知子罗

想要了解怒江州的历史,那就一定要去知子罗。知子罗是傈僳语,意为“一个好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是怒江州府所在地。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地处碧罗雪山腹地的知子罗被传会发生大的山体滑坡。于是1986年州府整体搬迁至六库,知子罗一夜之间变为了废城,那场山体滑坡始终没有到来,而保留至今的老建筑则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老姆登

在去知子罗的路上,会路过坐落在半山腰处的老姆登,老姆登是怒族语,意为“人喜欢来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就有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跑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深山里,修建了一座教堂。教堂对面是著名的皇冠峰,早晨的日照金山是皇冠峰的最美的一幕。

这里还有高山茶厂,我还在某酒店看到过来自老姆登的红茶茶包。茶厂厂长非常热情邀请试喝了很多种茶,我是个不懂茶的人,只能感觉到都很好喝。茶叶价格非常实惠,大家可以来买点路上喝。

怒江第一弯

告别老姆登,沿着怒江继续北上,在到达丙中洛前将迎来一道奇观,怒江第一弯。本来由北向南的滔滔江水被突出来的山体阻挡住去路,沿着山体拐了个U形的大弯,而后又继续南下。

在路边的高点能看到整个U形弯,而如果想看到完整的第一弯则需要绕道丙中洛,上到当地一个高山养鸡场,在养鸡场的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怒江第一弯,拍下一张全景打卡照。

雨季的时候怒江是浑浊对黄色,雨季过后,怒江回归平静,会变成清澈的碧绿色。

石门关

沿路溯江而上,是一路夹江而行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直冲云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石门,当地人形象的叫它“ 石门关”。

图自:行者老唐

雾里村

雾里村原名五里村,因常年浓雾缭绕,因此被称为了雾里村。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纪录片《德拉姆》曾拍摄过这里的隐世生活,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也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片子。

村里的木屋错落有致,春天桃花开放,和着袅袅炊烟,像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如果有时间可以沿着茶马古道徒步进入村庄,近距离欣赏雾里村的高脚木楼。

白天的时候村民大多都出去务农了,只有纯真的小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耍,看到来客有些胆怯又充满好奇,去的话可以带一些小零食送给他们。

秋那桶

秋那桶是怒江大峡谷北端最后的一个村庄,过了这里就进入西藏了。秋那桶原始森林密布、瀑布众多,穿行在峡谷之中,沿途景色十分壮观。村子里有几家餐馆,可以作为抵达察瓦龙之前的休息补给站。

甲应村

很多人都听说过雨崩村,其实在另一边的怒江峡谷里,有一个真正绝世的隐居之地依然人迹罕至。从察瓦龙开车70公里历时半天,才能进入到那个只有四户人口的小村庄,甲应村。

图自:@登徒子户外

在甲应村,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欣赏到梅里雪山的风采。小小的村庄被雪山溪流,森林草甸,还有悠闲的牛羊包围着,有种遗世独立的美好。

察瓦龙

如果路边开始出现大量仙人掌,那就差不多进入察瓦龙境内了。在藏语里,'察瓦龙'的意思是'炎热的峡谷'。这片干热河谷为仙人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仙人掌像是回到了南美老家一样疯长。

除了在植物园,我还从没见过如此高大的仙人掌,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在它们面前也像个弟弟。六月份的时候,已经挂上了很多的果子,如果不是无从下手,真想摘一个尝尝。

然乌湖

出了察隅不远就是然乌湖,到了然乌湖实际上就并入了川藏线318国道了,这是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不同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然乌湖最美的时候是每年十二月到来年五月,到了夏天雨季,雨水冲刷山体,使得整个湖水十分浑浊,风景会逊色不少。

除了自然风光,这一路你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运输货物的原始马帮,骑着摩托车穿越的退休老夫妻,年轻气盛的骑行爱好者,坚定的徒步旅行者,还有令人敬佩的养路工人。在路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特别简单,伸出援手帮一把,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加油,都会让这一趟旅程充满意义。

普通人也可以穿越丙察察了

经过几年的修造,如今的丙察察路况已经好了很多,理想状态下开着小轿车也能顺利穿越,这条公路从此也有了一个官方名称“新滇藏通道”。虽然对越野爱好者而言又少了一条可以挑战的道路,但对更多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

路面加宽,地基加固,大流沙也安上了防护网,危险路段统统安上了防护栏,曾经再高底盘都会剐蹭的烂路全都铺平,通行能力大大提升。

图自:@钢锅

最近《越野路书》刚好走了这条路,关于这条路最新的路况,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一期的视频。

危险降低、行程缩短,那些曾经遥远的美景,终于不用付出生命危险也能到达了。如果看到这里,你也动了走一趟的念头,那么这份行程安排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Day 1:大理集合休整

穿越丙察察的集合点通常会选择在大理,这里物资供给丰富,也是大交通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

Day 2:大理—六库—知子罗(333km)

Day 3:知子罗—福贡—贡山—丙中洛(207km)

途经:石月亮、飞来石、怒江第一湾

Day 4:丙中洛—察瓦龙(78km)

途经:雾里村、秋那桶、大流沙路段、老虎嘴路段

Day 5:察瓦龙—甲应村—察瓦龙(140km)

Day 6:察瓦龙—察隅(225km)

途经:雄珠拉山口、益秀拉垭口、昌拉垭口

Day 7:察隅—然乌湖

到了然乌湖就并入了川藏线,是继续沿着318前往拉萨,还是前往墨脱秘境,还是滇藏返回云南就任君选择了。

注意事项

1、雨季(七、八、九月)和冬季地质灾害频发,不建议前往。

2、虽然现在路况比较好,不建议没有任何经验的车辆单独穿越,最好有两辆以上的车结伴通行。

3、察察段会翻越几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垭口,为预防高反,提前准备一些氧气罐和葡萄糖。

4、沿途加油站较少,遇到了就一定要把油箱补满。

穿越丙察察一年之后,我又走了一条更刺激的路线,从云南泸沽湖穿越到稻城亚丁的泸亚线。如果你想看这条路线请扣1,或者留言你想要了解的自驾路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滇藏行之走过丙察察(上)
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穿越最短进藏公路丙察察
怒江进藏「死亡公路」丙察察,穿越天堂和地狱
挑战最难走的进藏路,丙察察自驾游攻略
2022年最新丙察察拼车包车自驾攻略,最新路况资讯,建议收藏
进藏记(三十三):8小时走完丙察察,终于见到大流沙(完结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