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唐-李翰---【蒙求--29】

作者:潘长宏

2022年8月23日

【作者】李翰[约公元七六零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文精密,用思苦涩。天宝末,房琯、韦涉俱荐为史官。禄山之乱,从友人张巡客宋州。巡率州人守城,攻围经年,食尽矢穷方陷。睢阳人瑁其功,以为降贱。翰乃序巡守城事迹,撰张巡姚訚等传两卷上之。肃宗方明巡之忠义。士友称之。累迁翰林学士。病免,客阳翟卒。翰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被收录在《全唐诗》卷881-1。

【原文-29】杨仆移关,杜预建桥。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译文-29-1】杨仆移关,杜预建桥。

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家在旧函谷关外的宜阳,他觉得做关外人是一种耻辱,因此,请求移关,用自已的家财作费用。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将原在弘农县的函谷关移到三百里外的新安。这样,宜阳就在关内了。西晋时,度支尚书杜预创议建造富平津河桥,力排众议,得以建成,朝野称便。

【译文-29-2】

汉武帝时得到古代一只宝鼎,大臣们认为这是周代的鼎,兆示着周代政治重现。光禄大夫吾邱寿王认为,它虽然本是周代的鼎,但是出现在汊代,就应作为汉代的鼎。汉光武帝时,皇帝和大臣们都认为按照郊祀礼制应该祭祀尧帝,侍御大夫杜林否定这种崇古思想,提出新的郊祀礼制。

【欣赏-29-1】杨仆移关,杜预建桥。

[注释]《史记·酷吏传》:“杨仆者,宜阳人也。以千夫为吏。河南守案举以为能,迁为御史,使督盗贼关东。治放尹齐,以为敢挚行。稍迁至主爵都尉,列九卿。天子以为能。南越反,拜为楼船将军,有功,封将梁侯。为荀彘所缚。居久之,病死。”(《汉书·酷吏传》略同)《汉书·武帝纪》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颜师古引应劭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岂止杨仆有关外之伤,周南起留滞之恨。”李商隐《荆山》:“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晋书·杜预传》:“杜预,字符凯,京兆杜陵人也。……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

【欣赏-29-2】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汉书·吾丘寿王传》:“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诏使从中大夫董仲舒受《春秋》,高才通明。……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然,寿王独以为非,何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寿王对曰:'臣安敢无说!臣闻周德始乎后稷,长于公刘,大于大王,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昭,天下漏泉,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汉自高祖继周,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于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昔秦始皇亲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是日,赐寿王黄金十斤。后坐事诛。”○《后汉书·杜林传》:“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父邺,成、哀间为凉州刺史。林少好学沉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求(37)
散文|丝路汉关
谷永杜邺传(五)
杜预建桥
王国维《咏史二十首》之十
左传杜林合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